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第11课《牛郎织女(二)》阅读理解题(含解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1课《牛郎织女(二)》阅读理解题
1.名篇阅读。
菊花仙子
很久以前,大运河边住着一个叫阿牛的农民。阿牛家里很穷,他17岁就没了父亲,靠母亲纺织度日。阿牛的母亲因丧夫,生活艰辛,经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烂了。阿牛对母亲说:“妈妈,你眼睛不好,今后不要再日夜纺纱织布。我已经长大了,我能养活你!”于是他就去张财主家做长工,母子俩苦度光阴。
两年后,母亲的视力更差了,不久竟双目失明了。阿牛心想:无论如何也要医好母亲的眼睛。他一边给财主做工,一边起早摸黑开荒种菜,靠卖菜换些钱给母亲求医买药。也不知吃了多少药,母亲的眼睛仍是老样子。一天夜里,阿牛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漂亮的姑娘来帮他种菜,并告诉他说:“沿运河往西数十里,有个天荒荡,荡中有一株白色的菊花,能治眼病。这花要九月初九重阳节才开放,到时候你用这花煎汤给你母亲喝,定能治好她的眼病。”
重阳节那天,阿牛带了干粮,去寻找白菊花。原来那是一个长满野草的荒荡,人称天荒荡。他在那里找了很久,只有黄菊花,就是不见白菊花,一直找到下午,才在草荡中一个小土墩旁的草丛中找到一株白色的野菊花。这株白菊花长得很特别,一梗分开九枝,每枝上各有一个花蕾,正含苞待放。阿牛将这株白菊花连根带土挖了回来,移种在自家屋旁。经他细心浇水护理,不久九朵花蕾也陆续绽开,又香又好看。于是他每天采下一朵白菊煎汤给母亲服用。当吃完第七朵菊花后,阿牛母亲的眼睛便复明了。
白菊花能治眼病的消息很快传开了,村民纷纷前来观看这株不寻常的野菊花。这个消息也传到了张财主的耳朵里。张财主将阿牛叫去,命他立即将那株白菊移栽到张家花园里。阿牛当然不肯。张财主便派了几个下人赶到阿牛家强抢那株白菊花。双方争夺,结果菊花被折断,他们扬长而去。
阿牛十分伤心,坐在被折断的白菊旁哭到天黑,直至深夜仍不肯离开。半夜,他迷迷糊糊地睡了,又梦见那位漂亮的姑娘。姑娘劝他说:“阿牛,你的孝心已经有了好报,不要伤心,回去睡吧!”阿牛说:“这株菊花救了我的亲人,它被折死,叫我怎么活?”姑娘说:“这菊花梗子虽然断了,但根还在,它没有死,你只要重新栽种,细心照料,它就会再开出白菊花。”阿牛问道:“姑娘,你是何人?请告知,我要好好谢你。”姑娘说:“我是天上的菊花仙子,特来助你,无须报答。你只要按照一首《种菊谣》去做,白菊花定会恢复生机。”接着菊花仙子念道:“三四分平头,五月水淋头,六月甩料头,七八捂墩头,九月滚绣球。”念完菊花仙子就不见了。
阿牛回到屋里仔细推敲菊花仙子的《种菊谣》,终于悟出了其中的意思:三四月可分枝,五月多浇水,六月勤施肥,七月八月护好根,这样九月就能开出绣球状的菊花。
阿牛根据菊花仙子的指点去做了。后来菊花老根上果然发了不少新枝。他又剪下这些枝条去扦插,再按《种菊谣》说的去栽培,第二年的九月初九重阳节,扦插的植株便开出了一朵朵芬芳四溢的白菊花。
后来阿牛将种菊的技能教给了村里的穷百姓,这一带种白菊花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因为阿牛是九月初九找到这株白菊花的,所以后来人们就将九月九称作“菊花节”,并形成了赏菊花、喝菊花茶、饮菊花酒等风俗。
(本文:段柳堂)
(1)阿牛去天荒荡寻找白菊花,“天荒荡”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A.这里开满了各色各样的花。B.这里开着许多种天下罕见的花。
C.是一个长满野草的荒荡。D.每天都有很多人在这里游荡。
(2)“村民纷纷前来观看这株不寻常的野菊花”,野菊花的“不寻常”体现在哪里?()
A.这种花能治眼病。B.这种花的形状很特别。
C.这种花十年才开一次。D.这种花只生长在天荒荡。
(3)《种菊谣》的意思是什么?()
A.三四月可分枝,五月多浇水,六月勤施肥,七月八月护好根,九月就能开出绣球状的菊花。
B.三四月可分枝,五月多浇水,六月施肥料,七月八月捂住植株旁边的木墩子,九月就能开出绣球状的菊花。
C.三四月可分枝,五月多浇水,六月把多余的植株甩掉,七月八月护好根,九月就能开出绣球状的菊花。
D.三四月可把根部剪平,五月多浇水,六月施肥料,七月八月护好根,九月就能开出绣球状的菊花。
(4)读文中画“”的句子,你有什么感触?在下面横线上作批注。
(5)梳理故事情节,填一填。
(6)文中画“”的句子把白菊花能治眼病的消息传开后,村民纷纷来看白菊花写得非常简略,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当时的情景。
(7)《菊花仙子》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民间故事,发生在美丽的浙江桐乡,这里被称为“杭白菊之乡”。故事中菊花仙子神奇地出现,帮助阿牛为母亲治好眼病。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写阿牛孝顺,帮母亲治好眼病的事呢?请从民间故事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8)在桐乡举行的“菊花节”要评选10位体现桐乡人勤劳智慧、高雅质朴精神风貌的“菊花仙子”,你觉得评选的标准可能是什么?
2.阅读理解。
蚁王报恩的故事
①古时候有个富阳人名叫董昭之,有一次乘船过钱塘江,船到江心的时候,他忽然发现江中漂着一截三尺长的芦苇。芦苇上有一只蚂蚁急匆匆地爬来爬去,不住地从一头爬到另一头,眼看就要掉进江水里淹死了。
批注:渲染蚂蚁情况的危急,为下文写董昭之救蚂蚁作铺垫。
②董昭之是个好心肠的人,他让船驶近芦苇,想把芦苇连同蚂蚁拾上船来,同船的人反对道:“这是蜇人的毒虫,你敢拿上船,我们就踩死它!”董昭之没办法,就用绳子一头缚住芦苇,一头拴在船舷上,拖着蚂蚁靠了岸。蚂蚁死里逃生,爬到陆地上飞快地跑掉了。
批注:将董昭之想救蚂蚁与同船人的反驳进行对比,衬托董昭之的善良。
③这天晚上,董昭之做了个梦,梦见上百个穿着黑衣服的人来找他。为首的一个黑衣人向他行礼道谢,对他说:“我是蚂蚁的王,今天不慎掉进江里,幸亏您救了我的命。今后您要是有什么需要的地方,一定告诉我,我会尽量帮助您。”
批注:蚁王的话为下文写它救董昭之作了铺垫。
④董昭之醒后,觉得这个梦很荒诞,就没有理会。
⑤数年后,董昭之因为四处维权得罪了官府,被抓进大牢,申诉无门,无法脱身。万般无奈之下,他想起了那个荒诞的梦,觉得不如试试看,也许是个办法。他从牢里找到几只蚂蚁,对它们说:“我是富阳董昭之,我被关在牢里啦,快去告诉你们的王,让它想办法救救我吧!”
⑥蚂蚁们愣了一会儿,匆匆忙忙爬走了。
⑦可是,接下去一连三天都没有动静,董昭之有点儿绝望了,甚至感到自己太无聊,竟然傻乎乎地去跟蚂蚁说话。
⑧三天后的深夜,下着大雨,电闪雷鸣。睡梦中的董昭之又梦到那个黑衣蚁王,蚁王大声叫喊着:“快起来!快起来!”董昭之猛地惊醒,四下打量了一番。忽然,牢房一角的墙壁“哗啦”一声塌陷出一个窟窿,成千上万只蚂蚁密密麻麻地从窟窿里爬走了。董昭之知道这是蚁王带领蚂蚁们蛀出来的逃生通道。他满怀感激地向蚂蚁们拜了一拜,趁着雷雨之夜越狱逃跑了。
批注:呼应上文蚁王的话,赞美了蚁王知恩图报的品质。
⑨后来,董昭之一直告诫他的后代子孙,积德行善要从点滴做起,莫以善小而不为。
批注:结尾揭示了故事道理,给人以启示。
(1)董昭之是如何救蚂蚁的?()
A.将蚂蚁和芦苇一齐放到船上
B.用绳子一头缚住芦苇,一头拴在船舷上,拖着蚂蚁靠了岸。
C.让蚂蚁自己爬到船上来。
D.将蚂蚁放到布袋子里,带上了岸。
(2)读了故事,我知道第③自然段中“上百个穿着黑衣服的人”是指(),“为首的一个黑衣人”是(),从中我感受到了民间故事的特点。
(3)讲述故事的时候,我们可以先讲故事中最不可思议的地方,设置一些悬念吸引听众,如本文讲述时可以这样安排情节:()。
A.先讲述董昭之做的梦,再讲述蚁王挖通道救董昭之的事
B.先讲述董昭之救蚂蚁的事,再讲述蚁王救董昭之的事
C.先讲述蚁王带着众蚂蚁挖通道救董昭之的事,再讲述董昭之救蚂蚁以及他做的奇怪的梦
D.只讲述蚁王是如何救董昭之的
(4)在讲述故事的时候,我们要大胆想象,增加合理的故事情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讲述故事时,可以加入蚂蚁们向蚁王报告董昭之求救的信息,以及蚁王的表现,来丰富故事情节
B.第⑥自然段中,可以具体描写蚂蚁们的外形特点
C.第⑦自然段中,可以细致描绘牢狱之中董昭之的外貌、神态、动作,表现他内心的绝望
D.第⑧自然段中,可以具体说一说蚁王是如何带着众蚂蚁挖通地道的
(5)缩写故事时,可通过摘录重点词的方法来简要概括故事情节。如故事的第①②自然段是故事的起因,可以缩写为:
3.阅读理解。
飞来峰
很久以前,杭州灵隐寺里有个疯和尚,整天疯疯癫癫的,不守佛门清规。
有一天早上,疯和尚通过观察、推算,得知午时三刻有座奇怪的飞山将飞落到灵隐寺前的村庄上来。他担心山落下来会压死很多人,五更就爬起身,奔进村庄,挨家挨户地说:“今天中午有座山要飞到村庄上来,大家赶快搬家,迟了就来不及啦!”
他说得嘴唇破、唾沫干,却没有人信他的话,更没有一家准备搬家的。
太阳越升越高,眼看中午就要到了,疯和尚急得团团转。这时,他发现村上有一家人成亲,人进人出,热闹极了。疯和尚想了想,就推开众人,钻到堂前,把新娘子往肩上一背,抢出大门往村外飞跑。
疯和尚抢新娘子,这还了得!大家都没命地追上去,一面追,一面喊:“抓住疯和尚!”这一下,全村人都追了出来。只有村东一家财主没有动,站在门前看热闹,讲风凉话:“出家人抢新媳妇,真是件新鲜事!”
疯和尚背着新娘子,一个劲儿地往前奔。大家一直追出十几里路,都未追上他。等到太阳当头,疯和尚突然站住脚,放下新娘子,自己往地上一坐。
人们赶到他跟前,刚要揪住打他,却不料霎时天昏地暗,伸手不见五指,大风刮得呼呼响。突然“轰隆”一声,人们都被震得跌了一跤,爬起来一看,已经风停云散,却有一座山峰落在他们的村庄上。
人们这才明白:疯和尚抢新娘子,是为了救大家的性命。
村庄被压在山底下,大家都无家可归了。有的人急得捶胸顿足,哇哇大哭起来。疯和尚说:“哭什么!你们不知道,村里的财主已经被压死在山下了,今后你们自己种自己的田,还怕盖不起房子?”
人们高兴起来,欢欢喜喜地正想散去,疯和尚又讲话了:“别走别走,大伙儿听我说,这座山峰既然能从别处飞来,也就会从这儿飞走,飞到别的地方,我们在山上凿五百尊石罗汉,就能把山镇住,不让它再飞往别处害人,你们看好不好?”
大家听了,一齐说好,马上动起手来,忙了一夜,五百尊石罗汉就凿全了,只是还来不及凿出眉毛眼睛。
这时,疯和尚用他长长的手指甲到石罗汉脸上去划,半天工夫,便把五百尊石罗汉都安上了眉眼。
从此,这座小山峰就永远留在灵隐寺前面啦!因为它是从别处飞来的,所以就叫作“飞来峰”。
(选自《中国民间故事》,有改动)
(1)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讲述疯和尚救人的故事的?()
A.时间顺序B.空间位置C.倒叙顺序D.事情发展顺序
(2)从“他担心山落下来会压死很多人,五更就爬起身,奔进村庄,挨家挨户地说……”的描写可以看出疯和尚具有怎样的品质?()
A.他未卜先知,神通广大。B.他心地善良,有感恩之心。
C.他菩萨心肠,一心想救人。D.他只顾自己,仓皇而逃。
(3)故事中安排“财主被压死在山下”的情节,你认为下面的看法最准确的是哪一项?()
A.让坏人有坏报,要惩恶扬善。
B.说明疯和尚和村民是正义的一方且必将战胜邪恶的另一方。
C.呼应前面“财主漠不关心,站着说风凉话”的情节。
D.呼应前面“财主漠不关心,站着说风凉话”的情节,让故事情节更完整,也表达民间故事惩恶扬善的主题。
(4)下面对短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疯和尚整天疯疯癫癫的,他神志不清时抢走了新娘子
B.大家看到疯和尚抢新娘子,非常气愤,大家一直追出十几里路才追到和尚
C.“霎时天昏地暗,伸手不见五指,大风刮得呼呼响”说明飞来峰来势汹汹
D.“有的人急得捶胸顿足,哇哇大哭起来。”是因为疯和尚把新娘子抢走了
(5)短文围绕疯和尚写了哪些事情?请按照提示,概括梳理。
疯癫不守清规—()—()—安慰大家有田种—凿石罗汉镇山
(6)【训练要素】当疯和尚告诉人们财主已死,大家都有田种,人们高兴起来……想象人们会用什么样的语言和行动表达开心、激动的心情,以人们的口吻写一个不小于100字的故事片段。
4.阅读理解。
宝草帽
从前有一个贫穷的小伙子,他靠打柴过日子,大家都叫他“柴哥”。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暴晒,柴哥每天都上山打柴,卖了钱,再买米回家烧饭吃。
有一年夏天,天气特别热,太阳晒得人身上就像火烤一样。大家都坐在大树下面乘凉,可是柴哥穷得很,连一顶草帽也买不起。一天,两天,三天……他的头顶被太阳晒出个毒疮来,痛极了,但他没有钱看病。没办法,他咬咬牙,又去打柴了。
这天,他在路上看见草丛里有个东西一闪一闪的,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只金耳环。他想:不知道是谁掉的,那人心里一定很难过。他捡起金耳环,在路边一坐,等人家来找。
等啊等啊,太阳快下山了,他才看见来了个姑娘,低着头,一边走一边在找什么东西。
“姑娘,你掉了什么?”
“一只金耳环。”
柴哥仔细一看,真的,姑娘一只耳朵上有耳环,另一只耳朵上没有,她耳朵上的耳环跟自己刚才捡的一模一样,就说:“姑娘,你的耳环在这儿呢!还给你。”
“你真是个诚实的小伙子。”姑娘接过耳环,戴到耳朵上,感激地说,“为了报答你,我要给你一样东西。金银财宝,你要什么就说吧!”柴哥什么也不要。姑娘就拿出一顶破草帽递给他,对他说:“你什么也不要,但这顶破草帽一定得收下。”姑娘说完话,一闪就不见了。柴哥拿着破草帽瞧了又瞧,心想拿它遮太阳也好。他把破草帽往头上一戴,也真奇怪,头顶的毒疮马上就好了。
村里有个财主,他从来没晒过太阳,可是头上也长了个毒疮,痛得整天哇哇叫。他听说柴哥有一顶宝草帽能医毒疮,就把柴哥的宝草帽抢走了。
财主回到家里,拿了宝草帽往头上一戴。哎呀!这宝草帽重得像块大石板,压得他直不起腰来。
“快把草帽摘下来!快把草帽摘下来!”
家里人急忙给他摘草帽,可是草帽像长在财主的头上一样,怎么也摘不下来。
不一会儿,宝草帽就把财主压倒在地上,这个坏财主竟变成了一只乌龟。穷人看见了,乐得哈哈大笑,都说柴哥心好有好报,财主心坏有恶报。
(本文选自《中国民间故事》)
(1)下面对短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柴哥得到了一个宝草帽
B.姑娘送给柴哥一个宝草帽
C.柴哥送还金耳环给姑娘,得到宝草帽,地主贪婪抢草帽受到惩罚
D.柴哥不贪心,捡到金耳环还给姑娘而得到宝草帽,治好了病,地主得到帽子却治不好病
(2)“他听说柴哥有一顶宝草帽能医毒疮,就把柴哥的宝草帽抢走了。”从中可以看出财主是个()的人。
A.蛮横、贪婪B.凶残、狡诈C.狡诈、无情D.蛮横、狡诈
(3)“快把草帽摘下来!快把草帽摘下来!”对财主说话时的心情概括正确且全面的一项是()。
A.疼痛难受B.心急如焚C.义愤填膺D.难受又心急
(4)有人说,讲述这个故事,也可以用“当我们看到缩头缩尾的乌龟,常常会忍不住捉弄一番,乌龟是由什么变成的?这源于一个民间传说”作开头。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短文内容和本单元复述的方法说明理由。
(5)读画横线的句子展开想象,此时财主的心里会想些什么?以财主的口吻写一写。
参考答案
1.【答案】(1)C(2)A(3)A
(4)示例:这里采用心理描写,写出阿牛关心母亲,拼尽全力救治母亲,他是一个勤劳、孝顺的好孩子。
(5)①救治母亲②指点迷津③重阳④复明⑤白菊折断⑥指点救菊种菊⑦形成风俗
(6)提示:围绕人们的言行来写,注意描写细节。
(7)示例:①这个故事贴近人们的生活,讲述起来比较有真实感;②故事里的“菊花仙子”是虚构的,真实世界里不可能存在;③故事表达了“孝顺能感动上天”的美好意愿。
(8)示例:美丽、善良、乐于助人、不求回报等。
【解析】(7)本题考查运用的能力。结合民间故事的特点阐述即可:贴近生活,充满幻想,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
2.【答案】(1)B
(2)蚂蚁们;蚁王;充满神奇的想象(3)B(4)B
(5)古时候有个富阳人名叫董昭之,他有一次乘船过钱塘江时,在同船人反对的情况下,想办法救了一只蚂蚁。
【解析】(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和对民间故事特点的把握。对这一题的理解,联系上下文可以得知答案。蚂蚁变成了人,有组织,有群体,这体现了民间故事想象神奇、丰富的特点。
(3)本题考查讲故事时吸引听众的技巧。A项是我们讲故事的一般路径,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且缺少了董昭之救蚂蚁这个环节;B项缺少了蚂蚁托梦这个环节,前后显得突兀;C项采用倒叙的手法来叙述,既交代了故事的前因后果,又给人以娓娓道来之感;D项缺少情节,故事太单薄。因而C项是最恰当的。
(5)董昭之因为四处维权得罪了官府,被抓进大牢,申诉无门,无法脱身。万般无奈之下,蚁王知恩图报救下了他。先托出董昭之的善良,后为蚁王救董昭之作铺垫。
3.【答案】(1)D(2)C(3)D(4)C
(5)奔走劝搬家;抢新娘救大家
(6)大家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有的老人激动得直落泪:“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资阳货运资格证试题及答案
- 中职《网络基础》备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题)
- 少年勇国威能立
-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汇编
- 年产20万吨烧碱搬迁节能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自然奇观》课件
- 外语跨学科教学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方法
- 初级消防员试题及答案
- 《风险管理概论》课件
- 国际设计师考试中的必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浙江省仙居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笔试题带答案
- 2025年地理高考复习 专题05“演变过程类”选择题答题技巧(解析版)
- 软切片安全挑战-全面剖析
- 生活垃圾合同终止协议
- 运动康复与体能训练理疗中心商业计划书
- SL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2部分:混凝土工程
- 煤矿排矸场、矸石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MOOC】倾听-音乐的形式与审美-武汉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第五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4年形势与政策
- 2024年5月26日河南省事业单位联考《职业能力测试》试题
- 2025年高考作文专练(25道真题+审题立意+范文)- 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备考总复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