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内江市资中二中高二(下)月考历史试卷(4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每两白银可以兑换制钱比,直隶1839年为1679文,1840年为1644文,1841年为1547文;浙江1840年冬为1600文,1841年2月稳定在1570文。这说明当时A.各地银钱比价变化一致 B.鸦片战争导致银贱钱贵C.政府统一南北银钱比价 D.五口通商影响银钱比价【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直隶和浙江的每两白银可以兑换制钱比可知,出现了银贵钱贱的现象,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受到鸦片战争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仅涉及直隶和浙江,“各地银钱比价变化一致”表述不正确,排除A项;材料中银钱比价不统一,排除C项;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后五口通商直接影响到了银钱比价,排除D项。故选B项。2.乾隆时期对海外华侨的命运“概不闻问”甚至认为其“孽由自作”。1876年后,清政府将华侨视为“华民”“华工”“华商”和“华侨绅商”。1893年,清朝政府准许旅居外国的华民自由回国。这说明当时清政府A.确保了华侨的合法权益 B.近代国家观念增强C.旨在唤醒国人民族意识 D.统治基础得以扩大【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乾隆时期对海外华侨的命运“概不闻问”甚至认为其“孽由自作”,到1893年,清朝政府准许旅居外国的华民自由回国,这反映了近代国家观念增强,B项正确;“确保了”的说法绝对化,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晚清时期近代国家观念增强,不能说明其目的是唤醒国人民族意识,排除C项;近代国家观念增强与统治基础扩大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3.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既交,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盖太吏之泄泄(闲缺)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A.自然灾害频仍 B.社会治安混乱C.土地兼并严重 D.官吏贪暴腐败【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解题关键词语是“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意思是说农民起义是因为官吏长时间鱼肉百姓,所以D项是正确项。自然灾害频仍材料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官吏本身的不作为造成民众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社会治安混乱是其表现,故B项错误;土地兼并严重材料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4.1882年,中国电报局建立。郑观应称:“商贾贸易,藉电报以通达市价,则无者常绌,而有者常赢”。史料并载电报公司所产生的利润被投入到更广阔的洋务企业网络中。上述材料表明洋务运动意在A.“设厂自救” B.“西体中用”C.突破“器物”限制 D.“求富”以“自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电报公司所产生的利润被投入到更广阔的洋务企业网络中”,可知洋务运动通过创办民用企业获利,再把获利所得投入到洋务运动中,故意在通过“求富”以“自强”,故D项正确;不是洋务派的主张;洋务派的主张是“中体西用”;洋务派并不主张突破“器物”,且材料没有涉及。故排除ABC三项。5.1894年,在中国的25个通商口岸有洋行552家,其中近三分之二属于一个国家。这个国家是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英国【答案】D【解析】【详解】“洋行”是商品输出的表现,甲午战前,对华商品输出比重最大的国家是英国,故D正确;日本在甲午战后加大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错误;美国对华输出占据主导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故B错误;德国加紧对中国经济侵略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故C错误。6.“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凡以图富强也。若师日人之更衣冠,易正朔,则是得罪祖宗,断不可行。”从材料来看,慈禧的意思是A.有条件地支持变法 B.希望清王朝复兴C.祖宗之法不能变 D.反对洋务运动【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维新变法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由材料“变法乃素志……凡以图富强也。若师日人之更衣冠,易正朔,则是得罪祖宗,断不可行。”,可见慈禧是有条件支持变法,故选A;BC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由材料来看,慈禧并不是一概反对洋务运动,排除D。故选A。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的潮流·维新变法【名师点睛】民族资产阶级三个派别学习西方的特点和实践。(1)特点:①维新派: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学习西方,兴民权,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②革命派:反对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③激进派:矛头指向封建正统思想,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2)实践方式和结果:①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政治变革,但君主立宪制没有提及。由于没有发动群众,没有武装力量,最终失败。②革命派:通过暴力斗争,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但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国的方案未能真正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没有改变。③激进派: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促使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7.下表列举了甲午战争前中国三类新式企业的资本构成(单位:万元),由此可知,下列企业属于表中丙类的是类别国家资本外债资本买办、官僚的资本一般商人资本甲931140——乙1088587526526丙——280560A.开平煤矿 B.发昌机器厂 C.轮船招商局 D.福州船政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甲企业以国家资本为主,不允许买办和一般商人投资,联系所学可知为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用工业;乙虽是国家资本为主,但是允许买办官僚等投资,说明是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丙企业没有国家资本和外债资本,只有买办官僚和一般商人的资本,说明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昌机器厂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选B;AC属于乙类,排除;D属于甲类,排除。8.1888年,北洋海军建成,此后海军衙门不再添置新的舰船,每年的海军训练经费也挪作修缮颐和园,以作为慈禧颐养天年之处,为此光绪的老师、户部尚书翁同龢也大力支持。此事反映的信息是A.专制制度阻碍自强运动 B.官员素质影响国家建设C.传统监察体制亟需转变 D.皇权势力逐渐趋于衰微【答案】A【解析】【详解】近代海军建设的费用被挪用于建设帝王皇家享乐的颐和园,体现的是专制制度对洋务运动的阻碍,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官员的素质问题,排除B项;材料与监察无关,排除C项;从材料来看,体现的是皇权专制的加强,并不能体现衰微,排除D项。9.武昌起义后,鄂、湘、赣三省用十八星旗,代表那时中国十八省;江、浙、皖等多省用五色旗,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粤、桂、闽数省用青天白日旗,代表光明正照自由平等。这种现象反映了A.各地价值观念趋同 B.民主共和成为潮流C.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D.革命目标已经实现【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武昌起义后,部分省份纷纷使用代表民主共和、自由平等的旗帜,这说明武昌起义后清朝统治土崩瓦解,C项正确;“趋同”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只是涉及了部分省份,不能说明民主共和成为潮流,排除B项;辛亥革命的革命目标是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武昌起义并没有实现这一目标,排除D项。故选C项。10.1899年初,中国进口了几部马可尼无线电报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威远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舰艇上,用于军事指挥。要知道,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说服英国邮政部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英国无线电通讯业务方才起步。这反映了①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②中国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③中国仍处于学习器物阶段④世界市场的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说服英国邮政部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英国无线电通讯业务方才起步”,说明①正确;中国是引进外国先进科技成果,不能说明②正确;1899年发生在戊戌变法后,先进中国人已经提出学习西方制度,③错误;中国引进外国先进科技成果说明中外交流加强,世界市场的发展,④正确。故选C。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通讯工具的进步。11.张园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被主人开放为公共场所。下图为筠香斋刻印的年画《海上第一名园》,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该年画A.延续传统绘画的以形求神 B.体现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C.反映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 D.表明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答案】D【解析】【详解】《海上第一名园》明显是写实的风俗画,不是以形求神的文人画,故A项错误;清末追求时尚还未成为国民共识,故B项错误;由图中的路灯和电线可知,此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此时最新的交通工具是汽车,而年画中并没有,故C项错误;年画中张园建筑风格偏向西化,与传统风格合为一体,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生活场景,有马车、有人力车,有礼帽、马褂、路灯、电线等,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故D项正确。点睛:本题以《海上第一名园》的年画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晚清社会生活的认识。本题契合了社会转型的长效热点,涵盖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12.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今日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材料表明中国近代思想启蒙A.追求个人价值和自由B.凸显以国家主义为中心C.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D.是西方国家侵略所致【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指出君权尊民权衰是中国贫弱的根源,“今日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说明兴民权的目的是使中国富强,所以应选B;A项是西方思想启蒙追求的目标,材料中也没有体现;C、D项是中国思想启蒙的原因,不是材料本身反映的内容,排除。二、材料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843年前后新旧税率比较注:实征(税)包括正税及其他附加税;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规定:凡系进口、出口货物,均按新定则例,五口一律纳税,此外各项规费丝毫不能加增。项目旧税率新税率(银两)正税实税进口货物棉花(每担)布(每匹)白布(每匹)棉纱(每担)双幅细布(每丈)出口货物南京丝(每担)广州丝(每担)茶叶(每担)糖(每担)棉布(每担)——摘编自陈争平《不平等条约下近代关税制度的形成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1843年前后新旧税率比较”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答案】观点:鸦片战争后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评述: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出口商品关税税率均大幅度下降(或均呈下降趋势),其中进口关税下降幅度更大。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竭力在世界各地拓展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为了打开中国大门,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及其附属条约。条约中的协定关税、降低税率等规定导致中国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关税主权的丧失便利了英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近代中国关税主权在帝国主义武力胁迫下开始丧失,资本主义国家用各种不平等条约强制清政府制定协定税则,这种片面的协定税则是近代中国低关税局面形成的最直接原因。【解析】【详解】本题是探究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得出论点:根据材料“1843年前后新旧税率比较”可以看出,1843年以后中国的进出口税率都有所下降,进口关税下降幅度更大,结合所学鸦片战争的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我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因此可以提出论点:鸦片战争后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然后展开评述:结合所学“英国工业革命的史实”得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竭力在世界各地拓展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结合所学“鸦片战争的影响”得出为了打开中国大门,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及其附属条约。条约中的协定关税、降低税率等规定导致中国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关税主权的丧失便利了英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最后得出结论:近代中国关税主权在帝国主义武力胁迫下开始丧失,资本主义国家用各种不平等条约强制清政府制定协定税则,这种片面的协定税则是近代中国低关税局面形成的最直接原因。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甲午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过程中逐渐染指中国的路矿利权。张之洞、刘坤一在《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中提出制定矿律为当务之急。新政时期,清政府先后颁布了若干矿务法规。1908年,农工商部在此前颁行矿务章程的基础上,参照英、德、法等国矿章,颁布实施《大清矿务章程》。章程规定以农工商部为总理矿政的中央机构,在京设立矿务总局办事处,各省设矿政调查局;明确了华洋合办煤矿的具体政策,规定洋股以十分之五为度;章程同时对矿区、执照、税收、矿工等亦各有规定。这部章程吸取了外国矿业法中的有益部分,填补了中国矿业法的空白,为后来制定矿业法规提供了依据。——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晚清政府矿务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政府矿务改革的影响。【答案】(1)学习西方矿务法规,如参照英、德、法等国矿章;设立专门机构,如以农工商部为总理矿政的中央机构;不断完善,如清政府先后颁布了若干矿务法规;限定外商投资,如规定洋股以十分之五为度。(2)维护了矿产主权(或抵制了列强对中国矿权的侵略;或限制了外资流入,如规定洋股以十分之五为度);为矿产业的有序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或促进了矿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为后来制定矿业法规提供了依据。【解析】【详解】(1)根据“农工商部在此前颁行矿务章程的基础上,参照英、德、法等国矿章,颁布实施《大清矿务章程》”得出学习西方矿务法规,如参照英、德、法等国矿章;根据“以农工商部为总理矿政的中央机构,在京设立矿务总局办事处,各省设矿政调查局;明确了华洋合办煤矿的具体政策”得出设立专门机构,如以农工商部为总理矿政的中央机构;根据“章程同时对矿区、执照、税收、矿工等亦各有规定。这部章程吸取了外国矿业法中的有益部分,填补了中国矿业法的空白,为后来制定矿业法规提供了依据”得出不断完善,如清政府先后颁布了若干矿务法规;限定外商投资,如规定洋股以十分之五为度。(2)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晚清政府的矿务改革有利于维护我国的矿产主权;为矿产业的有序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后来制定矿业法规提供了依据。15.自开商埠,是近代中国完全不同于约开口岸的另一种通商口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甲午战后,外国列强争相在中国攫取势力范围,并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强租港湾,强索铁路修筑、矿山开采等一系列垄断性特权。1898年4月,总理衙门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