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车间烟尘卫生标准_第1页
焊接车间烟尘卫生标准_第2页
焊接车间烟尘卫生标准_第3页
焊接车间烟尘卫生标准_第4页
焊接车间烟尘卫生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WAHB10001—20162焊接车间烟尘卫生标准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焊接车间空气中焊接烟尘的最高容限浓度及焊接烟尘浓度检验方法。本标准规定了焊接材料发尘量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进行焊接作业的各类企业。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6194车间空气中电焊烟尘卫生标准(GB16194—1996)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制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GBZ/T192.1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192.1—2007)GBZ/T192.2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GBZ/T192.2—2007)GBZ/T192.3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GBZ/T192.3—2007)GBZ/T192.4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192.4—2007)GB/T25776焊接材料焊接工艺性能评定方法(GB/T25776—2010)GB/T17061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GB/T17061—1997)JJG680烟尘采样器坚定规程(JJG680—2007)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焊接车间weldingshop以生产焊件为主的车间。3.2焊接烟尘weldfume焊接时,由焊接材料、母材及其冶金反应产物等的蒸发和氧化产生的在空气中浮游的烟雾状微粒。一般常含有各种金属的氧化物和氟化物。3.3焊接发尘量totalamountofweldfume焊接时,单位质量的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等)所产生的烟尘量,单位为mg/g或g/kg。3.4焊接烟尘浓度weldfumeconcentration焊工或机器人工作地点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焊接烟尘的量,单位为mg/m3。3.5焊接烟尘容限浓度thresholdlimitvaluesofweldfume焊接烟尘在空气中的允许浓度。在这一浓度下进行焊接作业,不会影响焊工健康。3.6焊接发尘速率emissionrateofweldfume焊接时,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烟尘量,单位为mg/min。是焊接材料卫生等级的指标之一,可由此计算所需要的通风量。3.7呼吸性粉尘respirabledust按呼吸性粉尘标准测定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µm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µm粉尘粒子的采样效率为50%,简称呼尘。3.8工作场所workplace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所有地点。3.9工作地点worksite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而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岗位作业地点。技术要求4.1焊接车间空气中烟尘的最高容限浓度为4mg/m3。4.2在焊接车间施焊的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等)焊接发尘量不宜过大。在施焊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有害物质仍按这些毒物现行规定的卫生标准执行。检验方法5.1焊接烟尘浓度检验方法焊接烟尘浓度检验方法见附录A,也可采用其它适用设备或方法进行测量。5.2焊接材料发尘量测定方法焊接材料发尘量检验方法见附录E。附录A(资料性附录)焊接烟尘浓度检验方法A.1原理抽取一定体积的含尘空气,将粉尘阻留在已知质量的滤膜上,由采样后滤膜的增量,求出单位体积空气中粉尘的质量[mg/m3]。A.2仪器A.2.1滤膜采用直径为75mm过氯乙烯纤维滤膜或其他测尘滤膜。当过氯乙烯纤维滤膜不适用时,改用玻璃纤维滤膜或其他测尘滤膜。A.2.2采样夹应满足总粉尘采样效率的要求,气密性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其中粉尘采样夹可安装直径75mm的滤膜,用于定点采样。A.2.3采样器性能和技术指标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需要防爆的工作场所应使用防爆型粉尘采样器。流量范围为1L/min~200L/min。连续运转时间应≥5h。A.2.4分析天平,精度为0.0001g。A.2.5秒表或其他计时器。A.2.6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A.2.7镊子。A.2.8除静电器。A.3测定A.3.1滤膜的准备A.3.1.1干燥称量前,将滤膜置于干燥器内2h以上。A.3.1.2称量用镊子取下滤膜的衬纸,将滤膜通过除静电器,除去滤膜的静电,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量。在衬纸上和记录表上记录滤膜的质量和编号。将滤膜和衬纸放入相应容器中备用,或将滤膜直接安装在采样头上。A.3.1.3安装滤膜毛面应朝进气方向,滤膜放置应平整,不能有裂隙或褶皱。用直径75mm的滤膜做成漏斗状装入采样夹。A.3.2采样A.3.2.1焊接车间测尘点和采样位置的确定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将装好滤膜的粉尘采样夹,在呼吸带高度以20L/min流量采集5h~8h空气样品(由采样现场的粉尘浓度和采样器的性能等确定)。A.3.2.2采样时,要通过调节使用的采样流量和采样时间,防止滤膜上粉尘增量超过上述要求(即过载)。采样过程中,若有过载可能,应及时更换采样夹。A.3.3样品的运输和保存采样后,取出滤膜,将滤膜的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置于清洁容器内。或将滤膜或滤膜夹取下,放入原来的滤膜盒中。室温下运输和保存。携带运输过程中应防止粉尘脱落或二次污染。A.3.4样品的称量称量前,将采样后的滤膜置于干燥器内2h以上,除静电后,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量。滤膜增量(∆m)用精度为0.001g的分析天平称量。A.3.5浓度的计算按附录D中式(D.1)计算空气中总粉尘的浓度。附录B(资料性附录)测尘器材的主要技术指标B.1滤膜当用直径0.3μm的油雾进行检测时,滤膜的阻留率应不小于99%;当用20L/min的流量采样,过滤面积为8cm2时,滤膜的阻力应不大于1000Pa;因大气中湿度变化而造成滤膜的质量变化,要求滤膜质量的稳定性应不大于0.1%。B.2采样头的气密性将滤膜夹上装有塑料薄膜的采样头放于盛水的烧杯中,向采样头内送气加压,当压差达到1000Pa时,水中应无气饱产生;或用手指完全堵住采样头的进气口,转子应迅速下降到流量计底部;自动控制流量的采样器,则进入停止运转状态。B.3流量计流量计精度为±2.0%。B.4采样泵采样泵能连续运转3000min以上,采样流量(带滤膜)应大于20L/min,负压应大于1500Pa。附录C(资料性附录)焊接车间测尘点、采样位置及环境要求C.1测尘点 一个焊接车间内有多台同类焊接设备工作时,3台以下者选一个测尘点,4台至10台者选两个测尘点,10台以上者,至少选3个测尘点;同类焊接设备焊接不同焊接材料时,按焊接材料种类分别设测尘点;单台焊接设备设1个测尘点。C.2采样位置 采样位置选择在焊工或机器人经常活动的范围内,且烟尘分布较均匀处的呼吸带。有风流影响时,应选择在作业地点的下风侧或回风侧。移动式焊接的产尘点的采样位置,应位于生产活动中有代表性的地方,或将采样器架设于移动设备上。C.3环境要求C.3.1温度:10℃~35℃。C.3.2相对湿度:≤85%。附录D(资料性附录)焊接烟尘TWA浓度测定示例D.1空气中总粉尘的浓度计算公式(D.1)(D.1)式中:——空气中总粉尘的浓度,单位为(mg/m3);m2——采样后的滤膜质量,单位为毫克(mg);m1——采样前的滤膜质量,单位为毫克(mg);Q——采样流量,单位为(L/min);t——采样时间,单位为分(min)。D.2焊接烟尘TWA浓度测定示例D.2.1采样法示例D.2.1.1接尘时间8h计算示例某焊接车间在工人经常停留的作业地点选5个采样点,5个采样点的粉尘浓度及工人在该处的接尘时间,测定结果如表D.1。表D.1车间采样点粉尘浓度及工人接尘时间测定结果作业区域工作点平均浓度(mg/m3)接尘时间(h)1号采样点0.342.02号采样点4.020.83号采样点0.694.54号采样点2.650.45号采样点7.740.4计算8hTWA浓度为:CTWA=(0.34×2.0+4.02×0.8+0.69×4.5+2.65×0.4+7.74×0.4)/8mg/m3附录E(资料性附录)焊接材料发尘量测定方法E.1焊接材料发尘量采用抽气捕集法进行测定。试验装置为一个直径约500mm,高约600mm,体积约0.12m3的半封闭容器,其示意图见图E.1。图E.1焊接材料发尘量试验装置示意图E.2试板尺寸为300mm×200mm×(12~20)mm。试验前称量焊接材料的质量,精确到0.1g。将三张慢性定量滤纸及装有5g脱脂棉的纸袋同时放入干燥皿中干燥2h以上,然后分别迅速用1/10000分析天平称量质量。试验前擦净测尘装置的筒体和大小锥体的内壁,然后用吹风机吹干。E.3将试板放在筒体内,然后将一张滤纸放在小椎体开口处的铜网下面并紧固大小锥体。接通冷却水,开动真空泵,打开二通活塞,抽气量调节到5m3/h,观察U型水压计的水压差是否正常,筒体内应为负压,然后进行施焊。焊接时,焊条或焊丝应尽量垂直不摆动,两个焊道相距10mm以上,若为焊条,焊接剩余焊条长度约50mm后停止;若为焊丝,焊接200mm±10mm后停止。停焊后继续抽气5min,关闭二通活塞,打开小锥体取下集尘滤纸折叠后单独放在小纸袋中保存。用称过质量的少量脱脂棉擦净小锥体内壁的烟尘,将带烟尘的脱脂棉放回原处。E.4重复上述操作三次后,打开大小锥体帽,用剩余的脱脂棉擦净大筒体和大小锥体内壁上的烟尘,将带烟尘的脱脂棉放回原处。为避免混入飞溅颗粒,大筒体下部180m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