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通讯管道用聚氯乙烯(PVC)多孔多棱管_第1页
地下通讯管道用聚氯乙烯(PVC)多孔多棱管_第2页
地下通讯管道用聚氯乙烯(PVC)多孔多棱管_第3页
地下通讯管道用聚氯乙烯(PVC)多孔多棱管_第4页
地下通讯管道用聚氯乙烯(PVC)多孔多棱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下通讯管道用聚氯乙烯(PVC)多孔多棱管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地下通讯管道用聚氯乙烯(PVC)多孔多棱管的符号,产品结构和连接,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和储存。本标准适用于以聚氯乙烯为主要原料,经挤出成型的用于地下通讯管道系统中使用的多孔多棱管。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918-20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6111-2003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内压试验方法GB/T6671-2001热塑性塑料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GB/T8801-2007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坠落试验方法GB/T8802-2001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维卡软化温度的测定GB/T8806-2008塑料管道系统塑料部件尺寸的测定GB/T9345.1-2008塑料灰分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方法GB/T9647-2015热塑性塑料管材环刚度的测定GB/T14152-2016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外冲击性能试验方法时针旋转法YD/T841.1-2016地下通讯管道用塑料管第1部分:总则3符号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标准。L管道长度W宽度H高度D内孔尺寸e1外层壁厚e2内层壁厚A接头长度产品结构和连接4.1结构典型的聚氯乙烯(PVC)多棱管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a)七孔六棱(b)九孔八棱L——管道长度;W——宽度;H——高度;D——内孔尺寸;e1——外层壁厚;e2——内层壁厚。图1典型的聚氯乙烯(PVC)多孔多棱管结构示意图4.2连接方式采用高强度双层套筒接头,管道与接头承插紧配合密封连接,轴向由接头轴向挡板限位;高强度双层套筒接头设置有内外层套筒结构,内层套筒与管道外壁紧配合密封,内外层套筒间设计有导向加强筋,加强双层套筒的同时,导向承插安装过程。连接方式如图2。A——接头长度;1——管道一;2——接头导向加强筋;3——接头轴向挡板;4——接头内套筒;5.接头外套筒;6——管道二。图2聚氯乙烯(PVC)多孔多棱管连接方式技术要求5.1颜色管材颜色一般为本色,或由供需双方协商商定,色泽应均匀一致。5.2外观管材内、外壁应光滑、平整,无气泡、裂口、凹陷、凸起、分解变色线及明显的杂志,套管断面切割应平整,无裂口、毛刺并与管轴线垂直。5.3结构尺寸及长度典型的聚氯乙烯(PVC)多孔多棱管尺寸见表1。表1聚氯乙烯(PVC)多孔多棱管管材尺寸单位:mm内径直径D外层壁厚e1内层壁厚e2宽度W高度H管道长度L有效孔数标称值允许偏差28±≤1109560007孔282.82.2≤12511560009孔332.82.2≤12711060007孔332.82.25.4弯曲度多棱管同方向弯曲度应不大于2%,多棱管不允许有“S”形弯曲。5.5物理力学及环境性能要求地下通讯管道用聚氯乙烯(PVC)多孔多棱管的物理力学及环境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3聚氯乙烯(PVC)多孔多棱管材料的物理力学和环境性能要求序号项目单位性能要求1落锤冲击试验/(0±1)℃,2h,试样9/10及以上不破裂2管材刚度kN/m2≥15003套管坠落试验—试样无破损或裂纹4拉伸屈服强度MPa≥305纵向回缩率—(150±2)℃下保持60min,冷却至室温观察;试样应无分层、开裂或起泡;纵向回缩率≤5%6连接密封性—试样不破裂,无渗漏7静摩擦系数—≤0.358维卡软化温度℃≥79试验方法6.1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一般情况下,试验在室温下进行。有特殊规定外,试样应按GB/T2918-1998的规定在(23±2)℃条件下进行状态调节,时间不少于24h,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6.2颜色及外观检查用肉眼观察,内壁可用光源照看。6.3尺寸测量6.3.1长度用最小刻度不大于5mm的卷尺测量管材的长度。6.3.2高度按照GB/T8806-2008的规定,用最小刻度不大于被测值0.1%的量具测量,测量外壁对边的长度。6.3.3宽度用最小刻度不大于被测值0.1%的量具分别测量管材外壁同一断面对角的长度。6.3.4壁厚将管材沿圆周进行不少于4等份的均分,测量内外层壁厚,读取最小值。6.3.5接合长度按图2所示,用最小刻度不低于0.02mm的量具测量接合长度。6.4弯曲度按QB/T2803-2006的规定进行测量。取三个长1m的试样,将试样置于一平面上,使其滚动,当试样与平面呈最大间隙时,标记试样两端与平面接触点。6.5落锤冲击试验按GB/T14152-2001的规定进行试验,取长度为(200±10)mm的试样10段,在试验温度(0±1)℃进行状态调节2h,每个试样冲击一次。落锤质量和冲击高度见表3。表3落锤冲击试验条件内径/mm落锤重量/kg落下高度/mmd<50012.51000d≥50012.52000用肉眼观察,试验经冲击后产生裂纹、裂缝或试样破碎判为试样破坏,10个试样检测后未见裂纹、裂缝或试样,则为合格产品。6.6管材刚性试验试验按YD/T841.1中试验方法5.9的规定进行测量。6.7套管坠落试验按GB/T8801-2007的规定,取套管3个,置于(0±1)℃的低温箱中预处理2h后在10s内从1m高度自由落下至混凝土地面,卡箍的宽度方向与地面平行。6.8抗拉屈服强度沿轴向按标准GB/T1040.2-2006取哑铃型试样,按标准GB/T1040.2-2006的方法进行测试。6.9纵向回缩率试验试验按GB/T6671-2001的方法B“烘箱试验”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6.101连接密封试验取两段长度为500mm(允许偏差0mm⁓20mm)的试样,用配套的管接头将两端管材连接,两端按GB/T6111-2003规定的A型密封方式对试样端头进行密封,向管材内注水,在室温下,充满水加压到50kPa保持24h。6.11静摩擦系数试验按YD/T841.1附录A平板法的规定进行测量。6.12维卡软化温度按GB/T8802-2001的规定进行试验。7检验规则7.1总则产品需经本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质量合格标识方可出厂。7.2检验分类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地下通讯管道用改性聚丙烯(MPP)多孔多棱管见表4。表4改性聚丙烯(MPP)多孔多棱管检验项目和检验类别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条文号试验方法条文号型式检验项目出厂检验项目1颜色5.16.2√√2外观5.26.2√√3管材的结构尺寸5.36.3√√4长度5.36.3√√5弯曲度5.46.4√6落锤冲击试验表2序号16.5√7管材刚度表2序号26.6√√9套管坠落试验表2序号36.710拉伸屈服强度表2序号46.8√√11纵向回缩率表2序号56.9√12连接密封性表2序号66.10√√13静摩擦系数表2序号76.11√14维卡软化温度表2序号86.12√注:“√”表示型式检验或出厂检验所选择的相应项目。7.3出厂检验7.3.1组批同一批原料,同一配方和工艺情况下生产的同一规格管材为一批,每批数量不超过60t,如生产数量少,生产期6天尚不足60t,则以6天产量为一批。7.3.2出厂检验项目出厂检验的项目见表4。7.3.3出厂检验项目分类出厂检验种类出厂检验按检验项目划分为100%检验及抽样检验。除颜色及外观为100%检验项目外,其他出厂加纳一年项目为抽样检验项目,其中尺寸检验项目按照GB/T2828.1-2012规定进行抽样,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取一般检验水平Ⅰ,接受质量限(AQL)为6.5,抽样方案见表5。表5抽样方案单位:根批量N样本量n接收数Ac拒收数Re≤150812151~3001323301~5002034501~120032561201~320050783201~100008010其他出厂检验项目试验在计数抽样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足够的样品,根据产品分类进行表4中规定的其他出厂检验项目试验。7.3.4出厂检验判定规则100%检验项目中任何一项不合格,则判该产品为不合格。尺寸抽查检验项目中任一条不符合比表6的规定时,则判该批为不合格。物理力学性能抽查检验项目中有一项达不到要求,则在该批中随机抽取双倍的试样进行该项目复检。如仍不合格,则判该批检验为不合格批,不合格产品不允许出厂。7.4型式检验7.4.1型式检验项目型式检验的项目见表4。7.4.2型式检验项的抽样型式检验的样本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批中随机抽取。7.4.3型式检验项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每两年进行一次。若有以下情况之一,也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定型试制;b)产品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变动,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产品连续停产6个月以上再恢复生产时;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的结果有较大差异时。7.4.4型式检验判定规则检验项目不合格时,则需随机抽取双倍样品对该项进行复检,仍不合格,则判该批检验为不合格。型式检验不合格的应对该型号产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