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沁园春·长沙基础积累练一、基础清单化预练1.读准字音。(1)单音字①沁园春()②橘子洲头()③百舸()④寥廓()()⑤峥嵘()()⑥挥斥方遒()⑦浪遏飞舟()(2)多音字①当()“钱荒”来袭时,游离于金融监管系统之外的典当()行却“火”了一把。②你还曾()记得曾()祖父的嘱咐吗?你完成了多少?③金融地产能否()咸鱼翻身,股指走势会不会否()极泰来,人们拭目以待。2.辨明字形。①eq\b\lc\{(\a\vs4\al\co1(橘子zhōu(),九zhōu()))②eq\b\lc\{(\a\vs4\al\co1(jìng()自由,jìng()然))③eq\b\lc\{(\a\vs4\al\co1(cāng()茫,cāng()海桑田))④eq\b\lc\{(\a\vs4\al\co1(岁月chóu(),丝chóu(),tì()傥))3.辨析词语(1)苍茫·苍莽灿烂的阳光下,在这万里长城之巅,你可以慢慢品味金山岭长城的雄浑古朴,细细感受它的幽静。举目远眺,只见群山,风景如画,气势雄伟的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2)风华正茂·年富力强那时我们,精力旺盛,不论撰文,还是校对,都能得心应手。现在我们,都已走上领导岗位,相信我们一定不会辜负社会各界的期望。(3)峥嵘岁月·蹉跎岁月这些抗日老战士永远铭记在战争中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生在新时代,如果明知己之不足而不改,最后只能在中渐渐消失,不留痕迹。二、语基习题化细练4.下列对词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争流:争相行驶。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沉浮:这里指盛衰。C.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挥斥:指挥呵斥。D.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击水:这里指游泳。5.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新时期,新目标,广大干部要抵制腐败,发扬的优良作风,切实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全国人民要昂扬,势如风樯阵马,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征途中多多谱写新篇章,让的祖国大地洋溢着幸福的光芒。A.激浊扬清意气辽阔B.激浊扬清义气寥廓C.隐恶扬善义气辽阔D.隐恶扬善意气寥廓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潮澎湃。B.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对党的百年峥嵘岁月的总结,它提示我们要更加坚定和自觉地践行初心,牢记使命。C.唯有从思想上重视人才,求贤若渴,握发吐哺,才能够引来“凤凰”,营造百舸争流的可喜景象,我们的事业才会充满希望,孕育不竭动力。D.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风华正茂的优秀青年的故事。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沁园春·长沙》上阕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B.在这峥嵘岁月里,作者和他的同学如蔡和森、何叔衡、张昆弟等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的时候。C.《沁园春·长沙》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D.诗人要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使人读后仿佛听到了一颗爱国爱民的赤心在怦怦跃动,从而感受到一种伟大胸怀反映出的崇高美。8.词受格律的制约,与散文的句法有较大的差别。“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如用散文的笔调来表述,其语序正确的一项是()A.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凝望着滚滚北去的湘江。B.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凝望着从橘子洲头流过的滚滚北去的湘江。C.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滚滚北去的湘江边的橘子洲头。D.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湘江滚滚北去,从橘子洲头流过。9.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10.下列诗句都是描绘秋景的,与《沁园春·长沙》意境相似的一项是()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C.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D.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11.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的主要根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B.词是中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等。它兴起于隋唐,盛于宋。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及以上),《沁园春·长沙》属于中调。D.“沁园春”是词牌,它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题目,它揭示了词的主要内容。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沁园春·长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是:,,。(2)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3)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是:,,?三、课文高考化精练13.下面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词运用了许多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层”写枫林之茂,“染”写树色之浓,“透”写江之清,“争”写行船之奋。B.上阕以“看”和“怅”为线索。“看”总领七句,描绘了一幅江南秋景图;“怅”此处意为“惆怅”,即为人民不能主宰世界而惆怅。C.词的下阕重在抒情。以“忆”和“恰”为线索,由“忆”追忆往事,“恰”引领七句,突现了“竞自由”的青年革命家的风貌。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刻画了一批奋发有为的青年知识分子激流勇进的精神,含蓄回答了上文“谁主沉浮”的问题。14.下面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作者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B.词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是动作的对比。C.本词用语精当、形象。如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表现出鹰的矫健飞翔;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描绘出鱼在水中游来游去、轻快自如的情态。D.这首词的语言极富表现力。如“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中,“遍”与“尽”相应,“染”更有动感,写层林渐渐变红。15.词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生机勃勃的绚丽秋景,为什么会发出“谁主沉浮”的慨叹?答:16.作者这里写的寒秋之景毫无过去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作者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好的。这样写有什么意义?答:四、文本联读化巧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忆秦娥·娄山关【注】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注】该词写于1935年2月红军过娄山关时。娄山关,遵义市之北,是由四川通往贵州的要道。1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两句,极其简练地介绍了娄山关之战的时间与景候特点,营造了一种壮烈的抒情氛围。B.“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两句,以“碎”形容马蹄声,表明马蹄声急而低;以“咽”描绘不怎么嘹亮的喇叭声,暗示了战斗的壮烈。C.下阕“真如铁”三字,通过“铁”这一物象的坚硬、沉重,艺术地把“艰辛”具体化、形象化,突出了夺取娄山关这一战役的艰难。D.本词以景结笔,极有情味。“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既是真实写照,也让人联想到红军战士的鲜血,流露出无尽的感伤。18.这首词的上阕和《沁园春·长沙》的上阕都是写景,它们在写景方法上有何不同?答:素养提升练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毛泽东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的读书志向、读书精神、读书态度和读书方法,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人读书治学的一代新风,也留下了许多①的人间佳话。毛泽东对《资治通鉴》研究颇深。他说:“《资治通鉴》这部书写得好,尽管立场观点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但叙事有法,历代兴衰治乱本末毕具,我们可以批判地读这部书,借读这部书来熟悉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晚年,毛泽东与孟锦云谈论《资治通鉴》时说:“这是一部难得的好书啊!我读了十七遍,每读一遍都②。”延安时期流传一句毛泽东的名言:“一天不读报是缺点,三天不读报是错误”。()领导武装斗争后,毛泽东对读报的需求如饥似渴,红军每打下一个城镇,他都要派人到邮局搜罗一捆报刊,犒劳自己的“精神世界”。全国解放后,毛泽东阅读的报刊数量更多、范围更宽,一天几万字的《参考资料》是他的每日必读。正是因为长期养成了读报的好习惯,毛泽东一生对世界风云洞若观火,对天下大事③。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①②③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毛泽东一生喜好读报,也酷爱读书。B.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也喜好读报。C.毛泽东喜好读报,也酷爱读书的一生。D.毛泽东酷爱读书,也喜好读报的一生。(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①。正如诗人臧克家所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毛泽东和郭沫若都是浪漫主义诗人,但两人的创作形式明显不同:毛泽东精于传统古典诗词,②。两人的诗作都有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但郭沫若在自由诗体创作中,还多用排比、反复和呼告来抒发情感,而毛泽东诗词创作中,③。如《沁园春·长沙》中“同学少年”出自杜甫《秋兴》,“粪土当年万户侯”借用李广的故事,“中流击水”化用祖逖的“中流击楫”等。毛泽东诗词一个主要的特征是境界博大,此等境界,非他人所及。首先表现在景象的壮美上,如《沁园春·雪》中的“北国风光”、《沁园春·长沙》中的“万类霜天”……画面阔大恢宏。而且这些看似毫不经意的描写,却又透着纵横万里的大视野,展示出“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的磅礴气势。除此之外,毛泽东诗词的博大境界还体现在藐视一切困难的气魄。作为革命家,他敢于扭转乾坤,视千难万险的长征“只等闲”。心中志向远大,自然诗中境界博大,如果没有敢“问苍茫大地”的雄心壮志,又怎能有如此大境界的诗词!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5.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5个字。答:二、课外拓展深练(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水调歌头·游泳【注】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注】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修建武汉长江大桥。1955年毛泽东视察了全部工程。1956年毛泽东巡视南方,又视察了大桥的施工。6月1日、3日、4日毛泽东在武汉三次畅游长江,写下了此词。6.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用“长沙水”和“武昌鱼”来指代长沙和武汉,意趣盎然地叙述了行踪。“才”和“又”互相呼应,表现了时间的短暂和行程的紧促。B.词人通过写在长江中游泳的感受,抒发了革命豪情,讴歌了我国人民改造山河、建设祖国的伟大业绩。C.词的上阕写游泳,表达情怀;下阕重点写改造长江的宏伟图景。词人的展望如今已经变成了现实。D.尾句中的“神女”即传说中的巫山神女,句中的“无恙”即身体健康之意,“殊”是特别、特殊的意思。7.“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一句中,“舒”字用得最好,最具表现力,试作简要赏析。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虞美人·枕上【注】毛泽东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注】此词写于1921年,是毛泽东写给新婚不久的夫人杨开慧的。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海翻波浪”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突出、鲜明地写出了“愁”状。B.一个“晓”字,点出作者彻夜未眠;一个“影”字,写出若即若离的别样之苦。C.下阕末两句,作者触景生情,见月怀人,含蓄地写出了别离之苦。D.这首词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写,从侧面反映了革命者也有自己的离愁别绪。9.这首词与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相比,从借景抒情的角度看,有何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答:第1课沁园春·长沙基础积累练1.答案:(1)①qìn②jú③gě④liáokuò⑤zhēngróng⑥qiú⑦è(2)①dāngdàng②cénɡzēnɡ③fǒupǐ2.答案:①洲州②竞竟③苍沧④稠绸倜3.答案:(1)苍茫苍莽(2)风华正茂年富力强(3)峥嵘岁月蹉跎岁月解析:(1)两者都表示“空阔辽远、无边无际”。“苍茫”强调边际遥远朦胧,看不清楚,常用于形容大地、暮色。“苍莽”侧重于阔大,适用于带草的旷野或是茂密的林地。(2)风华正茂:风采和才华正在最好的时候,形容青年人奋发有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多用作谓语,侧重于正当年(年轻)。年富力强:年纪轻,精力旺盛(富:未来的年岁多)。侧重于年龄和能力的合理搭配。(3)峥嵘岁月:不平凡、不寻常的日子。蹉跎岁月:光阴白白地过去。“峥嵘岁月”侧重日子不平凡;“蹉跎岁月”侧重虚度光阴。4.答案:C解析:C项中,“挥斥”在词中的意思是“纵放、奔放”。5.答案:A解析:(1)激浊扬清: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抨击坏人坏事,褒扬好人好事。隐恶扬善:隐瞒人的坏处,而表扬他的好处,这是古代提倡的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语境是说广大干部要抵制腐败,应用“激浊扬清”。(2)意气:①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②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③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闹意气”。义气:①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如“讲义气”“义气凛然”;②有这种气概或感情。“义气”往往适用于牺牲自己利益的场合,而“意气”往往指精神状态。语境中有“昂扬”一词,故用“意气”。(3)辽阔:广阔,宽广。寥廓:高远空旷。多形容天空。语境中形容的对象是“祖国大地”,故用“辽阔”。6.答案:A解析:A项,指点江山:评说国家大事。望文生义。B项,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使用正确。C项,百舸争流:上百条船争着在水上疾驰,形容很多人都在奋勇前进。使用正确。D项,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使用正确。7.答案:C解析:A项,“提出”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的问题”。B项,句式杂糅,“正值”就是“正到什么时候”,应删去句末“的时候”。D项,搭配不当,“壮志豪情”与“使人读后”不能搭配。8.答案:A解析:“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正常语序应为“寒秋,(我)独立(于)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9.答案:B解析:A.夸张,“万”夸写山之多,“遍”“尽”夸写山色之红。B.设问,问“谁主沉浮”,答“同学少年”。C.对偶,“指点”对“激扬”,“江山”对“文字”。D.比喻,把“万户侯”比作“粪土”。故选B。10.答案:B解析:B项中诗句的意境与《沁园春·长沙》中的意境都比较壮美,都表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A、C、D三项则比较感伤肃杀。11.答案:C解析:《沁园春·长沙》共114个字,属于长调。12.答案:(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2)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3)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3.答案:B解析:“怅”,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引发的激昂慷慨的心绪。14.答案:C解析:C项,分析不准确,应是“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描绘出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情态”。15.答案:词人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不禁思绪万千: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是你消长兴衰的主人呢?如果是昏庸透顶、只知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封建统治者、军阀和官僚们,那么这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秋色还会延续吗?如果是献身祖国、立志改天换地的革命者,那么就不会辜负这大好秋色,反而会使之锦上添花。这里的慨叹,道出了词人吞吐宇宙的博大胸怀和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16.答案:作者把秋景写得这样活泼、美好,既饱含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也让人觉得这样壮丽的山河,人民却不能主宰的惆怅,从而衬托出作者强烈的革命豪情。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饱含深情地描写祖国的大好河山,从字里行间不难判断出作者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同时,作者的深情描写之中,暗含了作者的另一层深意,这层意思可从“谁主沉浮”看出,即如此大好河山应由人民来主宰。17.答案:D解析:“也让人联想到红军战士的鲜血,流露出无尽的感伤”错。“如海”“如血”,虽感苍凉,更觉遒劲;虽感凄清,更觉豪健。这两句展现出了红军不畏艰险、胸怀博大的崇高形象。18.答案:①这首词的上阕从触觉、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对环境进行了描写。触觉方面,写了凛冽西风;听觉方面,描写了飞雁鸣叫、马蹄声零碎纷杂、喇叭声呜咽低回;视觉方面,描写了寥廓天空、冷霜晨月。作者对环境进行全方位描写,渲染了战前紧张、严肃、悲壮的气氛,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情中有景,景中有情,二者相互映衬,奠定了整首词的基调。②《沁园春·长沙》上阕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突出景色的生机勃勃;万山、层林、百舸、鹰、鱼是视线变化,由远及近、先仰视后俯视地描写景物,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万山红遍”“漫江碧透”用了对比的手法,红绿对照鲜明,使秋景更加绚丽多彩。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写景,要注意视角的变化,如远近、高低、上下等,如《沁园春·长沙》;还要注意调动各种感官,触觉、听觉、视觉可以综合运用,如这首词;还要注意表现手法的运用,如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沁园春·长沙》)等。明确了运用的手法,再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即可。素养提升练1.答案:脍炙人口获益匪浅了如指掌解析:第①处,结合语境,并注意抓住“留下了许多”“人间佳话”等关键信息;第②处,注意抓住“这是一部难得的好书”“每读一遍都……”等关键信息;第③处,注意抓住“对世界风云洞若观火,对天下大事……”等关键信息。2.答案:①把毛泽东对读报的需求比喻成如同饿了想吃饭,渴了想喝水一般。②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毛泽东对读报的迫切需求。3.答案:B解析:根据后文的“毛泽东对读报的需求如饥似渴”,“读报”放句尾更恰当,排除A项、C项;语段的主语是“毛泽东”,D项主语是“一生”,因此排除D项。4.答案:①也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速公路智能监控系统2025年技术应用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 宠物食品生产技术市场细分需求预测与2025年创新趋势报告
- 四年级上册科技探究教学计划
- 大型活动保安培训计划
- 环保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推广计划
- 小学道德与法治实践基地建设计划
- 新能源电动巴士在2025年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场景及市场潜力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电信业IT应用行业运营动态分析与发展需求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特戊酸行业规模调查及投资发展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烟花爆竹市场运营状况及发展可行性研究报告
- 博士生入学复试面试报告个人简历介绍(完美版)模板两篇
- 康养旅游项目策划书
- 全套电子课件:基础会计(第五版)
- 超高频开关电源技术的前沿研究
- 精编中学生廉洁教育教案课件
- 安徽恒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新型高品质电子级及多功能环氧树脂项目环评报告
- 光伏支架及组件安装施工方案(最终版)
- 220KV输电线路组塔施工方案
- 高中班级读书活动方案
- 《小学生新能源科普》
- 国际经济学教案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