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北学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北学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北学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北学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北学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北学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语文试题共8页,包括三道大题,共24道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2分)1.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2.,,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做·秋思》)3.生活中,我们既要善于从正面学习他人的优点,也要善于从反面借鉴他人的不足,就如《论语》中所说:,。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感召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诗中点明诗歌主旨?。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文学本是一门丰富性的艺术,在兴趣盎①然的文学况味之外,也记录下人类丰饶灿烂的文化发展史与凤凰涅槃的精神历变史。如果说写作与阅读是人类记录自我、创造历史的方式,文学经典()是历经代际写作与阅读淘洗后的时代和民族文化结晶,这些人类文明的成果通过经典阅读代代相传。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说过,经典“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能带来发现的书”,“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裹挟着人类过往历史的丰富经验,伟大作家们的心灵图谱凝聚成一部部文学经典,既拥有历史的温度,又照见未来。通过阅读经典,我们沿着人类文明史一路前行,也一路sù②源,找寻自己的坐标,洞见他者的智慧,构筑光明的未来。(1)给语段①处填写拼音,②处填写汉字①盎然___________ ②sù源___________(2)在语段括号内填入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A.也 B.就 C.但 D.还(3)语段中“丰饶灿烂”的词性是___________,“丰富经验”的短语类型是___________。(4)依据语段内容,补全下面的对联上联:阅读经典知人类历史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2题。【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孟子谓宋句践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③;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④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节选自《孟子·尽心上》)【注】①宋句践:古人名。②游:指游说。③嚣嚣:安详自得的样子。④得己:自得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B.“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以叙事为主,可叙事、写景、状物、议论、描写等,用以抒发作者的情怀抱负,或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C.孟子是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亚圣”。D.《孟子》是"四书"之一,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连月不开 开:天气放晴B.春和景明 景:日光C.长烟一空 一:才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探求8.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10.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甲】文第一段通过描绘“_____________图”,表现出迁客骚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第二段则通过描绘“洞庭春晴图”,表现出_____________之情。(2分)11.结合所学和【乙】文内容,概括孟子心中的“士”的形象特征。(3分)12.“天下观”是古圣贤之道。《礼记》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结合两篇选文,谈谈范仲淹和孟子的“天下观”分别是什么。(2分)(二)现代文阅读(25分)【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16分)消逝的篮子韩冬红①从记事起,我不管篮子到底有什么用途,只知道,用它可以使母亲就范。我用指甲划在藤条凸起的纹路上,篮子便发出“嘟呜嘟呜”的短音,倘若母亲太过于专注手中的活,对我不理不睬我手指滑动的频率会猛然增加几倍,直至那“嘟呜嘟呜”转为“嘟嘟嘟”。于是,被惹烦的母亲,停下手来,或答应带我出去玩一会儿,或给我两分硬币打发我去小卖铺买糖吃②稍大点后,篮子成了我把持在手中的万花筒,只要轻轻转动筒身,里面便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缤纷世界。然而一段偶然的经历,使得篮子对于我,不再是盛满米面、干粮的器皿,而是渡苦难之人到幸福彼岸的一叶扁舟。③一次,母亲把柴火放至灶边,准备点火做饭,我突然大喊肚子疼,母亲看都没看我一眼,就像村里的小老李(医生)一样,做出了诊断:“看来小红肚里的虫又馋了。”我暗自高兴,一会儿母亲肯定会去缸子里挖面。想到这,我内心不禁一阵窃喜。谁知她向锅内投掷的依然是我吃厌倦了的红薯块子和小米。④正在我苦恼如何收场时,一个和母亲差不多年龄,但衣不蔽体、面黄肌瘦的中年妇女走进了我的视线。只见她胳膊上挎着一个灰不溜丢的破篮子,操着一口和我老家方言有很大差别的方言,喊道:“大娘,给口吃的吧,可怜可怜俺们娘俩吧。”与其说那中年妇女在“喊”,不如说她在自言自语。此时,我才发现女人身后还有个面色苍白的小女孩。她的个头刚到女人腰际,穿着不知哪位好心人施舍的旧衣服,袖子卷了好几圈,都没露出手。⑤不知什么时候,母亲从屋里出来站在了我身后,手里还拿着早晨新做的两个豆腐渣子菜窝头。母亲把窝头递给了那个要饭的女人,我好奇地踮起脚尖,看到女人篮子里有件黑色的破棉袄和一只脏了吧唧的搪瓷缸子。后来有一次,母亲跟别人聊天,提起这对要饭的母女,母亲说女人挎着的不是篮子,是全部家当。幼小的我自然不解,心想这家当还能装进篮子?真是稀罕。⑥那时母亲不顾哥姐的极力反对,硬是把这对母女留了下来。我依稀记得大哥因为母亲让要饭的母女盖了他结婚的新被子,跟母亲拌嘴。我当时站在大哥立场上,声讨母亲爱管闲事。村里人更是抱怨母亲,说那母女没准儿是特务,专门扮成要饭的呢。母亲不信这个邪,她把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一瞪,说哪来那么多特务。第二天,我见那女人穿着我母亲的旧棉袄,她的女儿则穿上了母亲给我新做的花棉袄。母亲不但帮女人刷干净了篮子,还将她们母女俩的衣服拆洗干净了。⑦快过年时,那对母女走了,挎着满满一篮子母亲给她们蒸好的年货。其实所谓的年货无非就是些红着面窝头、高粱面饼子和棒子面菜团子一类的。⑧七八年后,正在田间挥汗如雨的母亲,一边背着沉重的药筒子给棉花打药,一边为二哥的订婚彩礼而犯愁。恰在这时,投递员将一张来自北京的汇款单送到了母亲手上,上面有相当于母亲劳作一年的收入——两百块钱。母亲好生惊讶,我们在北京一没朋友,二没亲戚,这钱是谁寄来的呢?母亲将汇款单放在手里翻来覆去,终于在附言中看到这样一段话:大娘,多谢您当年那篮子干粮救了俺妹子,救了俺全家。在地里干活的九奶奶跟母亲开玩笑说:“俺老二会做买卖,用一篮子干粮,换回了一年收入。”只见母亲鼻子一酸,落下两行泪,她说:“俺给她那篮子干粮时,压根就没想让人家报答,再说谁有法子会去要饭?那是没办法的办法。”⑨这件事是母亲到城里若干年后告诉我的。至今,母亲还有用篮子的习惯,只是那篮子是用打包带编织的了。那种老式篮子可谓为母亲立下了汗马功劳。当年,街坊邻居因修房盖屋、娶妻生子造成经济拮据而揭不开锅时,母亲就一篮子米面送过去,那米面对于断炊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我曾多次陪母亲趁着月色,挎着沉甸甸的一篮子挂面、鸡蛋和红糖去那些生孩子的人家。可那时我年龄小,时常为母亲把米面送给别人而生气,私下里也没少抱怨母亲傻。母亲知道了就说:“谁都有过不去坎的时候……”⑩当温饱不再成问题的时候,我发现家里的篮子似乎像一个退休的老人一样,静坐在房屋一隅颐养天年了。可母亲总教育我不要做“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那种自私自利的人要学会帮助别人。⑪最近朋友获知我要写一篇有关篮子的文章时,他说:“城里人居住的地方小,哪有空间放篮子呢?”但我一直认为消逝的只是篮子,而不是它的内在精神。13.本文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哪几件和篮子相关的事件?请认真梳理,将下面空缺的情节补充完整。(4分)(1)小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稍大点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对母女来讨饭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当邻居遇到困难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当温饱不再成问题时,篮子静坐在房屋一隅颐养天年。14.母亲是如何善待讨饭的母女的?请结合相关内容进行简要说明。(4分)15.请简要分析第⑧段中那张汇款单在文中的作用。(4分)16.文章结尾说,“我一直认为消逝的只是篮子,而不是它的内在精神”。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篮子有哪些内在精神。(4分)【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9分)国际空间站中的日与夜①日与夜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对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来说,昼夜是一个每24小时重复一次的明暗循环。②然而,一旦离开了我们的地球,这些定义就不再适用了。例如国际空间站上的序航员们你有没有想过,他们感受到的白天和黑夜是什么样子的呢?③地球自转的速度约为每小时1670公里,每自转一圈需要约24小时,因此我们每天的时长为24小时,其中约12小时沐浴在阳光下,12小时隐匿在黑暗中。国际空间站的运行速度高达每小时27600公里,大约每90分钟绕地球飞行一圈。在此期间,空间站约一半时间处于阳光照射下,另一半时间则身处地球的阴影中。因此空间站每飞行一圈,大约会经历45分钟的光明和45分钟的黑暗。在24小时内,国际空间站会围绕地球旋转16次。因此地球上每过去一天,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就会目睹16次日升日落。④每天能从太空中看16次日出,这件事一开始听上去可能很酷炫,但长此以往却可能造成个严重的问题。人体生物钟是按照24小时的周期运作的,而光线在周期的调节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我们的昼夜节律遵从着地球上的光线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此快速的昼夜切换会对宇航员的生物钟造成不利影响。但我们可不能让这些承担了全世界最重要任务之一的宇航员处在不停“倒时差”的状态中,因此我们必须在国际空间站上创造一个“正常的”昼夜环境。⑤首先,国际空间站采用协调世界时。这是一套全球性的时间标准,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通过高精度原子钟计算得出的国际原子时;二是基于地球自转得出的世界时。全球所有时区都是根据协调世界时调整的。国际空间站是一个多国合作项目,有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五大航天机构参与,因此协调世界时无疑是最佳选择,可以促进各机构间的有效合作。⑥其次,还要控制国际空间站上的光照。在国际空间站任务开展早期,人们发现,即使每天给宇航员分配了8.5小时的睡眠时间,他们的睡眠状况依然不佳。因此科学家决定对空间站上的光照进行调节。国际空间站一开始使用的是“通用照明总成”系统,用荧光灯提供照明。2016年,这些模块被“固态LED模块”取代,后者更持久、成本更低、光线也更明亮。LED灯还能改变照明强度和波长,非常适合在空间站中模拟真实的昼夜环境。⑦在国际空间站上,宇航员的工作时间从协调世界时早上6点开始,到晚上9点结束。在前几个小时,光线被设定得较为明亮,模拟日间的照明水平。当宇航员需要执行挑战性较高的任务时,光线的波长会被调节到更加接近蓝光的波段,从而提高宇航员的清醒度和警觉性。而在一天行将结来时,光线则会调成暖光,帮助宇航员更好地入睡。⑧从晚上9点半到次日早6点之间,光线会被调暗,模拟夜间环境。这样一来,等宇航员完成了一天的工作之后,就可以在睡袋中舒舒服服地躺下,好好休息一晚。后续研究发现,这样的光照规律有助于提高宇航员的工作效率。这些研究结果也促进了“情绪灯”等LED产品的商业推广。⑨国际空间站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确保宇航员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不过,如果宇航员想欣赏一下奇异的太空景观,他们只需要到穹顶舱里待一会儿,就能在短短90分钟内度过完整的“一天”了。17.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昼夜更替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B.国际空间站在24小时之内会绕地球运行16圈,每圈经历16次日出日落C.协调世界时是国际空间站制定时间标准的最佳选择。D.国际空间站中的“固态LED模块”能改变照明强度,当宇航员工作的时候光线调暗,休息的时候光线调亮。18.请写出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2分)在24小时内,国际空间站会围绕地球旋转16次。因此地球上每过去一天,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就会目睹16次日升日落。19.第④段中加点的“倒时差”的含义是什么?(2分)20.第⑥段中加点词“非常”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三)名著阅读(5分)21.下面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艾青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诗歌,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B.简·爱在洛伍德学校是自由成长的,她与谭波尔成为好友,教师海伦小姐很关心她。C.《水浒传》中浔阳楼题反诗、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等故事都与宋公明有关。D.《儒林外史》在讽刺丑恶的同时,也会塑造一些正面形象,如王冕、杜少卿、虞育德、庄征君等。22.《西游记》中孙悟空和某些神仙结交的方式,可谓“不打不相识”。请根据下列内容,填写出相应的神仙。(3分)(1)大圣道:“你不在南海修行,却来此见我做甚?”____________道:“我蒙师父差来打探军情,见你这般猖獗,特来擒你!”大圣道:“你敢说那等大话!且休走!吃老孙这一棒!”(2)____________笑道:“那猴儿才自变座庙宇哄我。我正要捣他窗棂,踢他门扇,他就纵一纵,又渺无踪迹。可怪!可怪!”(3)____________指定笑道:“我把你这个泼猴!你瞒谁哩?你倒在我观里,把我人参果树打倒,你连夜走在此间,还不招认,遮饰甚么?不要走!趁早去还我树来!”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一)综合性学习(10分)23.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民族的精神道统,濡养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班级正在举办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追本溯源】(1)请结合“国(國)”字的图文解析和“家”字的图片资料,探究“家”的含义。(3分)【國】从口从或,图为一把武器在城墙之外,本义为用武器守卫城土。【家】从宀从豕,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探桑觅梓】(2)结合下面的材料,探究古人选“桑”“梓”二树来指称故乡的原因。(4分)材料:桑叶可以用来养蚕,桑葚可以食用和酿酒,树干和枝条可以用来制作农具,树皮还可以用来造纸,桑树全身皆可入药。梓叶可食,皮可入药,木质轻巧柔软,是制作家具、乐器和棺材的上好材料。梓树因为速生,常被人们用作薪炭之材。《诗经·小雅·小升》云:“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这是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对它要表示敬意。古代逝者墓前亦经常栽种梓树。如《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伍子胥被吴王夫差赐剑自刎前,对使者说过这样的话:“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再生能力极强的桑树和生长快速的梓树都是生命之树,人们将它们视为灵木,可作安魂之用。【我的看法】(3)有的同学说,爱国是大人的事情,我一个初中生怎么爱国?请你发表自己的看法,谈一谈初中生应该怎样爱国。(3分)(二)写作(50分)24.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作文(1)“亮点”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种解释:①比喻有光彩而引人注目的人或事物;②比喻突出的优点。我们自己有亮点,我们身边的人也会有亮点,我们生活的环境也一定会有亮点……请以“亮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刘禹锡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尼采我必须创造自己,让我自己的忧愁变得甜蜜,我把自己的痛苦化为幸福,我带着这忧愁和痛苦表现自己。——黛维夫人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作文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4)文字和标点的书写要规范、整洁。(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江春入旧年 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5.(1)àng溯 (2)B (3)形容词偏正短语(4)示例:找寻坐标筑光明未来二、阅读(一)6.C7.C8.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9.古代的士人,得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10.洞庭风雨心旷神怡、遗忘得失宠辱的乐观11.①有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做人原则;②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③尊德乐义,求善求美。12.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参考译文】孟子对宋句践说:“你喜欢游说吗?我告诉你怎样游说。别人理解也安详自得,别人不理解也安详自得。”宋句践问:“怎样才能安详自得呢?”孟子答道:“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所以,士人不得志时不丢失仁义,显达时不偏离自己所遵循的道。不得志时不失仁义,士人就能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王道,所以民众就不会失其所望。古代的士人,得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不得志时独自修养好自身,得志时就要同时给天下人带来好处。”(二)13.“我”用指甲划篮子,使母亲就范“我”将篮子当作万花筒母亲收留并帮助了她们,临别时还送了一篮子蒸好的年货母亲就送一篮子米面过去雪中送炭14.①母亲给她们新做的窝头吃;②母亲收留二人,还把大哥结婚的新被子给她们盖,把“我”的新棉袄给小女孩穿;③母亲把她们母女的篮子刷洗干净,把她们的衣服也拆洗干净;④母亲给她们带上一篮子蒸好的年货送她们离开,15.“汇款单”的出现表明了那对乞讨的母女的亲人对母亲十分感谢,说明母亲的行为意义重大,肯定了母亲的精神的可贵,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之情。16.①“篮子”寄托了“我”对儿时生活的怀念;②“篮子”寄托了“我”对母亲的怀念;③“篮子”寄托了母亲善良高尚的品格;④“篮子”寄托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精神。17.C18.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们在24小时内经历的日升日落(昼夜更替)次数及其原因。19.人体按照24小时的周期运作的生物钟对空间站内24小时16次的昼夜更替的适应。20.不能;“非常”限制程度,在这里说明L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