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财产保险案例:财产保险合同的成立、生效及理赔_第1页
(10.3)-财产保险案例:财产保险合同的成立、生效及理赔_第2页
(10.3)-财产保险案例:财产保险合同的成立、生效及理赔_第3页
(10.3)-财产保险案例:财产保险合同的成立、生效及理赔_第4页
(10.3)-财产保险案例:财产保险合同的成立、生效及理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保险案例(四)财产保险合同的成立、生效及理赔一、缴费后出单前财产受损索赔案(一)案情介绍2000年5月20日,张亮向F保险公司的保险代理人王坤购买了一份家庭财产综合保险,附加盗抢保险、家用电器用电安全保险,保险总金额为69万元,保险期限为1年。张亮在填写好投保险单以后,当即支付给王坤1095元保险费。由于当日(即5月20日)和第二天(即5月21日)是双休日,王坤在收下保险费后,口头答应在5月22日下午将保险单送过来,张亮表示同意。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5月22日上午(二)问题思考1.请概述保险合同订立的程序和形式。在本案中,张亮与F保险公司的代理人王坤之间是否订立了财产保险合同?2.这份以口头方式订立的财产保险合同是否成立生效?3.王坤作为保险代理人代F保险公司同意接受张亮的投保申请并收取保险费,你认为这是他的个人行为还是属于F保险公司的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应由谁来承担?4.F保险公司应否承担对被保险人张亮所遭受损失的赔偿责任?二、拖欠保费被起诉后补缴并索赔审理案(一)案情介绍1999年,10月6日,某市Y棉纺厂以厂内的财产向Z保险公司投保企业财产保险,保险金额为200万元,应缴纳保险费7000元,保险期限为1年。双方订立了保险合同,约定被保险人缴付保险费的时间是1999年10月6日。当天Z保险公司向Y棉纺厂出具了企业财产保险单,并在未收到保险费的情况下向后者开具了保险费收据。保险单签发后,Z保险公司多次派人或通过电话向Y棉纺厂催要保险费,但Y棉纺厂以经营不佳、经济困难为由一次次地拒绝支付。数次碰壁的Z保险公司觉得如此催要保险费无望,只有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于是在2000年1月5日正式向法院起诉,把Y棉纺厂告上了法庭,要求Y棉纺厂作为企业财产保险合同的投保人支付所拖欠的保险费及利息。法院受理了此案。Y棉纺厂在法庭上为自己拖欠保险费的行为作了解释,并辩称:按照《保险法》的有关规定,Z保险公司无权采取诉讼方式向它索要保险费。就在法院审理此案期间,Y棉纺厂不慎发生火灾,投保的财产被烧毁,损失近120万元。事故发生后,Y棉纺厂立即通过法院向Z保险公司支付了7000元保险费,Z保险公司就此撤诉。没过多久,Y棉纺厂将发生火灾事故的情况通知Z保险公司并以合同被保险人的身份向后者提出索赔。Z保险公司收到索赔通知后,以Y棉纺厂未在约定期间内缴付保险费及隐瞒保险事故为由拒绝承担赔偿责任。保险合同双方就此再次发生争议,而且为解决争议,双方又开始了一场诉讼。不过,这一次,Y棉纺厂是作为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Z保险公司则成了被告。(二)问题思考1.在财产保险合同中,保险公司能不能采用诉讼方式向投保人催要其拖欠不缴的保险费?2.对不按期缴付保险费的投保人,财产保险公司有权采取哪些方式处理?3.投保人按约定缴纳保险费是否是财产保险公司承担保险责任的前提条件?4.在本案中,Z保险公司拒绝赔偿被保险人Y棉纺厂所遭受的财产损失的理由是否成立?你认为法院对此案应当如何判决?三、保险合同因未缴保费而解除后追索保费被拒案(一)案情介绍1997年7月28日,T市M器具厂与N保险公司签订了《A牌电饭锅产品责任保险协议书》。双方约定:“本协议书经双方签字盖章生效。”这份保险协议书的主要内容有:约定保险期限为5年,从1997年9月1日至2002年8月31日两天以后,也就是?月30日,M器具厂向N保险公司递交了已经填写好的投保险单;8月15日,N保险公司向被保险人M器具厂签发了保险单。在这份格式保险单上,印有“根据投保人的要求,在投保人缴付约定的保险费以后,N保险公司同意按照产品责任保险条款的规定承保产品责任保险,特立本保险单为凭”的字样。可是,保险合同签订以后,M器具厂实际上并没有按照保险协议书中约定的缴费日期向N保险公司缴付过一分钱的保险费。不仅如此,到了1998年5月13日,一直拖欠保险费不缴的M器具厂还干脆向N保险公司提出申请,要求提前解除这份产品责任保险合同。N保险公司接受了被保险人的申请,同意解约,但要求M器具厂应在保险合同解除以后支付欠缴的9个月保险费。然而,M器具厂拒绝了N保险公司的要求,不愿支付欠缴后者的保险费。N保险公司在与对方多次交涉、催要不到保险费之后彻底失望,无奈之下,终于采取法律手段,于1998年8月向法院起诉,主张其对被保险人M器具厂欠缴的9个月保险费总计15万元的权利。(二)问题思考1.M器具厂与N保险公司签订的产品责任保险合同是否有效?2.财产保险合同的生效时间究竟应当如何认定?3.作为格式合同的财产保险合同,如果其内容与特别约定的内容有差异,是以合同内容还是以特别约定的内容为准?4.你认为N保险公司是否有权在保险合同解除以后要求被保险人M器具厂支付合同解除前所欠缴的保险费?四、房屋在转卖后过户前受损索赔案(一)案情介绍2001年12月10日,严军将自己前几年购买的二居室公房及室内财产投保了家庭财产保险,房屋的保险金额为30万元,家用电器和其他财产的保险金额分别为10万元和8万元。保险单中载明:“在保险期限内,若保险标的被转卖、转让或赠与他人,或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增加时,(被保险人)应在7日之内通知保险公司,并办理批改手续。”严军为了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在2002年4月又购买了一幢三居室的商品房。在如愿搬进新居以后,严军得知已购公房可以上市出售,于是立即向当地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出售原居住公房的申请,主管部门审核后准予其出售。一获悉自己的出售公房申请已被批下,严军赶紧托朋友寻找买主。没有多久,通过朋友的介绍,严军便将二居室公房卖给了粟兵。5月5日,粟兵将全部房款向严军一次付清后,当天就人住。严军在收下房款时与粟兵商定下星期两人一起去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办理交易过户手续。谁知祸从天降,人住刚购买公房才几天的粟兵就遭了灾:5月10日,因粟兵家人未关紧煤气阀门而引发火灾,房屋严重受损。事发后,哭丧着脸的粟兵找到严军,严军得知后马上跑到保险公司、报案并要求赔偿其投保房屋的损失。保险公司的理赔人员对此索赔案产生了不同见解。(二)问题思考1.严军作为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对原居住公房是否还具有保险利益?2.粟兵支付了房款并人住是否表明严军对房屋的所有权已经转移给了粟兵?你是否了解房屋买卖完成的过程包括哪几个法律程序?3.对严军在转卖公房时没有告知一事,保险公司能否以被保险人未履行通知义务及办理批改手续为由拒绝承担赔偿责任?五、被保险船舶超越承保航行区域出险索赔审理案(一)案情介绍某地的一家海运公司(以下称H公司)于2001年8月25日向当地的S保险公司投保船舶保险,投保标的是它所有的一艘货轮。S保险公司将一张题头下以印刷小字体标有“本投保险单由投保人如实填写并签章后作为向本公司投保船舶保险的依据,本投保险单作为该船舶保险单的组成部分”字样的投保险单交给H公司填写。H公司按要求填好了投保险单,在航行区域一栏内写上的是“亚太区域”。收到H公司填写的投保险单后,S保险公司于2001年8月28日签发了船舶保险单。由于S保险公司所属总公司曾向其各地的分支机构发过规定只能承保近海船舶的文件,S保险公司据此在出具的保险单上将航行区域改为“东亚及东南亚”,并要求被保险人必须分三次缴纳保险费。在将保险单出具给H公司的同时,S保险公司还派专人口头向对方说明了保险单上对航行区域的改动及关于缴费的要求,并提醒被保险人:被保险船舶在保险期内的航行中不可超越保险单所规定的航行区域,一旦超越必须及时通知保险人,以便在保险单上作相应批改。H公司对S保险公司的说明和要求没有表示异议,随后按保险单上的约定分三次缴清了保险费。2002年3月,这艘货轮在航行中因主机故障发生过一次事故,H公司依据保险单提出索赔,S保险公司在检验了损失并确认属于保险事故以后,作出了赔付被保险船舶损失的决定。是年7月,该货轮远航太平洋,在大洋洲马绍尔群岛马求罗港附近搁浅。被保险船舶遇险后由救助船拖离脱浅,由此遭受的损失和产生的费用合计人民币135万元,H公司要求S保险公司赔偿它在此次事故中的全部损失。S保险公司在了解了事故发生的地点和原因后,向H公司发出了《拒赔通知书》,理由是被保险船舶超越了保险单所承保的航行区域,而且没有将超越航行区域的情况及时通知,从而导致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H公司声称它根本不知道保险单的内容已经变更,为此还指责S保险公司违背诚信原则,恶意拒赔,遂后便诉诸法律,将S保险公司告上法庭。海事法院审理后认为,H公司填写投保险单,S保险公司接受投保并出具保险单,保险合同成立;根据投保险单题头下标明的字样,投保险单成为船舶保险单的组成部分,S保险公司理应将投保险单上的内容如实记载在保险单上,非经被保险人同意不得更改;双方对合同条款的争议应按有利解释原则解释。海事法院最终作出S保险公司败诉的判决在保险实务界和理论界引起了广泛的议论。(二)问题思考1.本案中的船舶保险单究竟有没有成立?这份保险合同是在什么时候成立的?2.投保险单是否属于保险合同的形式?当投保险单与保险单上的内容不一致时,应以哪一种单证上的内容为准?为什么?3.你知道“有利解释原则”的含义吗?你认为这一原则应该在什么情况下才适用?4.究竟是S保险公司恶意拒赔还是H公司不讲诚信以图谋不当利益?请你就海事法院对此案的判决及其作出判决的依据谈谈自己的看法。六、英美运用“善”“恶”之火概念的火险理赔案(一)案情介绍有三个运用“善意之火”和“恶意之火”的概念来判定承保责任的英美火险判例。判例一,炼制的糖因制糖房温度过高受损索赔案。奥斯廷是英国一家制糖厂的业主,他以自己厂内的财产向承保人德鲁投保火灾保险。在双方签订的保险合同中,载明承保人负责赔偿的范围为“被保险人放置在制糖厂房中的原料及用具因火灾而遭受的一切损失”。被保险人奥斯廷的制糖厂房有七层楼,有一根暖气管从楼的底层直通到楼顶,这是为制糖厂房加热用的。暖气管的顶部有个盖,此盖在夜间必须关上以便在炉灶里的火熄灭后继续保存其热量,第二天清晨盖子则必须打开以避免制糖厂房的温度过高。奥斯廷有一天因为疏忽,忘了按照生产操作程序,没有在清晨打开暖气管的顶盖,结果由于缺乏必要的通风,制糖厂房内的温度过高,致使正在炼制的糖受到损失。他以损失属于火险保险单的承保范围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承保人德鲁赔偿损失。判例二,藏于帽盒内的首饰被扔进火炉受损索赔案。勒梅住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作为一名家庭主妇,为使自己的家庭财产得到保险保障,她向信任保险公司投保了火灾保险。因为担心家中值钱的财物容易被人发现而失窃,平日勒梅总是将自己不常佩戴的一些首饰藏在一只普通帽盒里的衬纸下,并把帽盒放在衣橱内。这些首饰总共价值2500美元。一天,她的仆人清扫房间,由于不知道帽盒中藏有首饰,清扫时把帽盒当作垃圾顺手扔进了生着火的壁炉里,勒梅的那些首饰因此而被火焚毁。事故发生后,勒梅作为被保险人向信任保险公司提出索赔,要求按照保险单的约定赔偿其损失,但为后者拒绝。判例三,为防壁炉架上的废纸燃烧致使戒指掉人炉内受损索赔案。同样是家庭主妇的沃尔森住在美国的南卡罗来纳州,出于获得保险保障的目的,她成了美洲殖民地保险公司的火险客户。一天在家中,沃尔森发现一团被她随手扔在壁炉架上的废纸因炉架的温度过高而燃烧了起来,为不让废纸继续燃烧殃及室内其他物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