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细胞膜第1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章细胞膜(质膜)
第2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电镜显示细胞膜
在电镜下呈“两暗夹一明”的三层结构,即内外两个“暗层”夹中间的“亮层”,总厚度约为7.5nm,此三层结构称为单位膜。生物膜——细胞膜和细胞内各种膜性结构的膜的统称。第3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细胞膜是细胞质和外界相隔的一层薄膜,又称质膜。
任何系统都有边界。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细胞膜。
第4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本节内容:
1.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2.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型
3.细胞膜的特性
4.物质的跨膜运输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第5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E.Overton1895年用植物的根毛作实验,发现凡是溶于脂肪的物质很容易透过植物的细胞膜,而不溶于脂肪的物质不易透过细胞膜,因此推测细胞膜由连续的脂类物质组成。第6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类脂分子和类脂双分子层类脂分子类脂双分子层第7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E.Gorter&F.Grendel1925年用有机溶剂提取了人类红细胞质膜的脂类成分,将其铺展在水面,测出膜脂展开的面积二倍于细胞表面积,因而推测细胞膜由双层脂分子组成。第8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第一节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脂类(lipids)(50%)蛋白质(proteins)(40%-50%)
糖类(Glycols)(1%-10%)细胞膜第9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各种膜所含的蛋白质与脂类的比例同膜的功能有关,机能活动较旺盛的膜,其蛋白质含量较高,因为膜的功能活动主要由蛋白质来承担。
细胞膜中还含有糖类。糖类都与膜上蛋白质或脂质结合成为糖蛋白或糖脂。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保护、识别和润滑作用。第10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与生活中的联系:
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特别是糖蛋白)的改变有关。第11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2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膜脂:生物膜上的脂类统称为膜脂。
1.膜脂的种类:
磷脂50﹪以上(双亲媒性分子)胆固醇30﹪糖脂5%以下
2.排列特点:(1)双分子层(2)呈液态3.作用:是膜的屏障作用的主要保证。第13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磷脂分子头部由于磷酸和碱基带有不同的电荷,所以磷脂是一个极性分子,是亲水性的。磷脂分子的两条脂肪酸链是非极性分子,不能和水分子结合,表现出明显的疏水性质。既亲水又疏水的分子称为双亲媒性分子。第14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胆固醇分子结构示意图第15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脂质双层中胆固醇分子与磷脂分子的关系第16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脂质双层中胆固醇分子与磷脂分子的相互关系在膜中胆固醇分子散布在磷脂分子之间,其亲水的头部紧靠着磷脂的极性头部,这种结构在调节膜的流动性,增加膜的稳定性和降低水溶性物质的通透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第17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糖脂广泛分布在所有细胞膜上的含有糖基的脂类。所有的糖脂均位于膜的外面,其作用可能是作为某些大分子的受体,与细胞识别及信息传导有关。第18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膜蛋白是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根据蛋白质在膜中的位置及与脂类分离的难易,分为:外在膜蛋白内在膜蛋白(二)膜蛋白: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统称。第19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1、外在膜蛋白
主要分布在细胞膜的内外表面,内表面较多。它们与膜的结合力较弱。第20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内在膜蛋白
与膜的结合很紧密;内在膜蛋白以不同形式嵌入内部或贯穿于整个脂质双层。有些横跨脂膜全层,两端暴露于细胞膜的内外环境,称为跨膜蛋白。第21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结合方式1、蛋白质穿越脂质双层2、有的膜蛋白只部分肽链进入脂质双层3、某些膜蛋白通过与其他膜蛋白的结合而保持在脂质双层上4、有一条或多条共价结合的脂肪酸链,把蛋白固定在单层上第22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1、存在形式:糖蛋白、糖脂2、功能
膜糖类与细胞之间的粘着、细胞免疫、细胞识别有密切的关系。例如膜受体的“可识别”部分,能特异地与激素或其他化学信号分子相结合(三)膜糖类
第23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膜糖类约占细胞膜总重量的2%~10%。主要以糖脂或糖蛋白的形式伸向细胞膜的外表面,构成细胞外表面的微环境。第24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第二节细胞膜的分子结构与特性
第25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1、单位膜模型
1959年,J.D.Robertson用电镜观察细胞膜,发现细胞膜呈三层式结构。内外两侧为电子密度高的暗线,中间为电子密度低的明线,即所谓“两暗一明”,一般把细胞膜的这三层结构作为一个单位,称为单位膜。进而提出单位膜模型。一、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型第26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细胞膜电镜照片第27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单位膜模型认为:明线部分是膜中间的双层脂类分子的疏水端,而暗线部分则为膜两侧的单层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的亲水端。第28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单位膜模型提出了各种生物膜在形态结构上的共性,即生物膜都以“两暗一明”的形式存在,故生物膜也被称为单位膜。
单位膜模型的不足之处在于把膜的动态结构描写成静止不变的。第29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2、液态镶嵌模型1972
S.J.Singer&G.Nicolson在”单位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液态镶嵌模型”
:把生物膜看成是嵌有球形蛋白质脂类二维排列的液态体,膜中脂双层构成膜的连续主体,它既具有固体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呈液晶态。膜中球形蛋白质分子以各种形式与脂双分子层相结合。第30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液态镶嵌模型第31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3、晶格镶嵌模型
晶格:指膜中晶态部分,即膜内在蛋白和界面脂。该模型强调了:1、蛋白质分子对脂类分子流动性具控制作用2、膜流动性是局部的
第32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4、板块镶嵌模型
生物膜各部分的流动性处于不均一状态第33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细胞膜的特性: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第34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1、膜的不对称性
结构不对称功能不对称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膜脂分布的不对称膜的内外两层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第35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①结构不对称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绝对)数量、种类不对称具有方向性第36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膜脂分布的不对称
磷脂分布不对称(相对)胆固醇分布不对称(相对)糖脂分布不对称(绝对)第37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②功能不对称各种生物膜的生物学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由于膜蛋白、膜脂均具有不对称性,导致功能不对称。有的功能只发生在膜的外层、有的在内层。第38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不对称性脂质双层镶嵌蛋白跨膜蛋白膜表面蛋白第39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2、膜的流动性
——膜脂的流动性和膜蛋白的运动性(一)膜脂的流动性
加热到熔点
固态液态气态
温度↓相变
有序,不具流动性无序,具流动性第40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在正常生理温度下,脂质双层大多呈液晶态:固态液晶态液态
既具流动性,又具有序性第41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旋转摆动上下翻转第42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膜蛋白的流动性—人、鼠杂种细胞膜蛋白相互扩散试验:膜蛋白能在膜脂中自由漂浮和在膜表面扩散。第43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影响膜流动性的因素:胆固醇的影响脂肪链的长短和不饱和程度的影响卵磷脂和鞘磷脂比值的影响膜蛋白对膜流动性的影响第44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脂肪酸链的长度和不饱和程度
链短不饱和脂肪酸增多流动性链长不饱和脂肪酸减少流动性第45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胆固醇与磷脂的比值相变温度以上:胆固醇↑流动性↓相变温度以下:胆固醇↑流动性↑第46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卵磷脂与鞘磷脂的比值卵比值↑流动性↑鞘比值↓流动性↓膜蛋白的影响镶嵌蛋白↑流动性↓
第47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思考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及其特性液态镶嵌模型第48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电镜显示细胞膜
单位膜第49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磷脂分子蛋白质分子糖分子糖蛋白磷脂双分子层复习:细胞膜的结构第50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细胞膜的特性:流动性和不对称性第51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第三节物质的跨膜运输
重点内容(一)小分子与离子的跨膜运输(二)大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
第52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被动运输:1、单纯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甘油、乙醇、苯等比方:球往低处滚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的扩散,不需要能量第53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如:葡萄糖通过红细胞等比方:小车载物下坡第54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主动运输物质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也需要能量。
如:Na+
、K+、
Ca2+、Mg2+等离子及
葡萄糖等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膜比方:卡车载货上坡第55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主动运输小分子与离子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能量单纯扩散协助扩散第56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小分子与离子的跨膜运输
1.被动运输(passivetransport)
2.主动运输(activetransport)
单纯扩散协助扩散钠钾泵钙泵协同运输由高到低,不消耗能量需蛋白由低到高需转运蛋白消耗能量不需蛋白第57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被动运输是物质由高浓度一侧经细胞膜转运到低浓度一侧的运输方式,不需消耗能量。主动运输是指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利用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化学梯度)由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的跨膜运输方式。第58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小分子与离子的跨膜运输
1.被动运输
概念:是物质由高浓度一侧经细胞膜转运到低浓度一侧的运输方式,不需消耗能量。
特点:运输方向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能量消耗无
类型:单纯扩散(simplediffusion)协助扩散(facilitateddiffusion)第59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单纯扩散扩散现象:H2O中滴一滴墨水后的扩散现象;CO、CH4等气体的扩散知识;半透膜内外加入不同物质后的渗透现象。细胞膜有半透膜的特性,膜脂分子间有很小的间隙,部分小分子可直接通过此间隙由浓度高侧向浓度低侧扩散。注: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第60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1.1单纯扩散概念:又称为自由扩散(freediffusion)是指一些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能顺浓度梯度自由穿过脂质双层,既不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膜蛋白参与的跨膜运输方式。进行单纯扩散物质:O2、CO2、
N2、乙醇、甘油、尿素等特点:①沿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扩散;②不需要提供能量;③没有膜蛋白的协助。速度决定于:分子的大小,浓度差的大小,脂溶性大小。第61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苯进行单纯扩散物质:O2、CO2、N2、乙醇、甘油、尿素等第62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协助扩散概念:也称促进扩散,是指一些无机离子、非脂溶性的或亲水性的小分子物质在膜转运蛋白协助下顺浓度梯度进行扩散的跨膜运输方式。特点:①高浓度
低浓度;②不消耗细胞代谢能;③有膜转运蛋白载体参与,有特异性。膜转运蛋白是指镶嵌在膜上和物质运输有关的跨膜蛋白。载体蛋白(carrierprotein):通过构象变化运输物质通道蛋白(channelprotein):形成通道、运输物质第63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第64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膜转运蛋白的特点载体蛋白有与转运物质特异性结合的位点,相当于结合在细胞膜上的酶,所以有通透酶的称号。通道蛋白横跨膜形成亲水通道,允许适宜大小的分子和带电荷的离子通过。第65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通道蛋白:概念:通道蛋白(channelprotein)是横跨质膜的亲水性通道,允许适当大小的分子和带电荷的离子顺梯度通过,又称为离子通道。特征:一是离子通道具有选择性;二是离子通道是门控的。
类型:通道蛋白形成通道:持续开放(如水通道)间断开放(闸门通道)配体闸门通道:配体与受体结合,通道开放。电压闸门通道:膜电位变化,启动通道开放。离子闸门通道:特定离子浓度变化,启动通道。进行通道扩散的分子有:离子、神经递质第66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2.主动运输概念:主动运输(activetransport)是指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利用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化学梯度)的由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的跨膜运输方式。特点:①逆浓度梯度运输;②膜转运蛋白;③消耗能量。最常见的主动运输:钠钾泵、钙泵等。钠钾泵是哺乳动物细胞膜上普遍存在的一种载体蛋白。钠钾泵的实质是Na+-K+-ATP酶,具有载体和酶的活性。第67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例如:如“钠-钾泵”(Na+-K+-ATP酶、简称钠泵)(1)“钠-钾泵”的本质:具有ATP酶活性的膜蛋白。(2)“钠-钾泵”的作用:逆浓度差跨膜转运Na+
、K+
。消耗1个ATP
,泵入2个K+
,泵出3个Na+。第68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Na+-K+ATPPUMP1.3Na+结合到结合位点上2.酶磷酸化3.酶构象变化4.3Na+释放到细胞外5.2K+结合到位点上,酶去磷酸化6.2K+释放到细胞内,酶构象恢复原始状态。第69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1.3Na+结合到结合位点上
2.酶磷酸化
3.酶构象变化,3Na+释放到细胞外
4.2K+结合到位点上
5.酶去磷酸化
6.2K+释放到细胞内,酶构象恢复原始状态。第70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钠-钾泵”的生理意义:1)维持低Na+高K+的细胞内环境;2)维持细胞内外离子的不均衡分布。3)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保持细胞正常形态与功能。例如:当肾小管细胞间隙钠过高时会导致细胞内水分外渗;细胞内缺水,人会感到口渴而饮水多。第71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钙离子泵(又称Ca2+-ATP酶)
作用:维持细胞内低钙浓度(胞内钙浓度10-7M,胞外10-3M);钙泵在肌质网内储存Ca2+,对调节肌细胞的收缩与舒张至关重要。位置:质膜、内质网膜类型:P型离子泵,每分解一ATP,泵出2个Ca2+。位于肌质网上的钙离子泵占肌质网膜蛋白质的90%。钠钙交换器,属于反向协同运输体系,通过钠钙交换来转运钙离子。第72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协同运输(cotransport)是一类靠间接提供能量完成的主动运输方式。物质跨膜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膜两侧离子的电化学浓度梯度,而维持这种电化学势的是钠钾泵或质子泵。根据物质运输方向与离子沿浓度梯度的转移方向,协同运输又可分为:同向协同(symport)与对向协同(antiport)。第73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协同运输包括-同向协同和对向协同第74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协同运输两种物质同时同向转运,称同向运输(同向协同运输)如小肠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伴随着Na+的进入。两种物质同时相向转运,称对向运输(逆向协同运输)如:Na+--K+Na+—H+
第75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进入血液,运输到全身细胞细胞膜结构的方向性,决定其物质运输功能的方向性。第76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比较小分子物质运输方式的异同:特征被动运输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载体蛋白是否消耗细胞内的能量代表例子顺浓度梯度顺浓度梯度逆浓度梯度不需要需要需要不消耗不消耗消耗氧气、水、二氧化碳等通过细胞膜葡萄糖通过红细胞葡萄糖、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膜;离子通过细胞膜等单纯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第77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大分子物质又是如何进出细胞的呢?第78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大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
——内吞作用与外吐作用
—借助于膜泡运输。膜泡运输包括细胞内吞作用和细胞外吐作用,需要消耗能量。因此,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属于主动运输。膜泡运输: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多糖、细菌等借助与生物膜结合后形成小泡的方式进行的运输。第79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内吞作用—指细胞外的大分子或颗粒性物质由于细胞膜的凹陷而被包裹后形成小泡,进而被转运到细胞内的过程。吞噬作用吞饮作用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内吞作用的方式第80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大分子物质跨膜转运示意图第81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吞噬作用——指细胞摄取较大的固体颗粒物质,如细菌、细胞碎片或大分子复合体等的过程。如:在哺乳动物中,中性颗粒白细胞和巨噬细胞具有极强的吞噬能力,以保护机体免受异物侵害。第82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吞噬作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哺乳动物大多数细胞没有吞噬作用,只有少数特化细胞具有这一功能,起着防御的功能。专用于对抗细菌、尘埃等外来的有害异物,如巨噬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等。它们广泛分布于组织和血液中,共同防御细菌的侵入,并清除衰老和死亡的细胞等。巨噬细胞每天要清除1011个衰老的红细胞。第83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吞饮作用
—细胞吞入液体或极小的颗粒物质的过程。第84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的过程细胞膜受体与相应配体结合形成复合物此部分质膜凹陷形成有被小窝有被小窝与质膜脱离形成有被小泡有被小泡在细胞内脱去外衣与细胞内的小囊泡结合形成内体在酸性条件下受体与配体分离带有受体部分的膜泡与质膜融合;带有配体的膜泡成为吞噬性溶酶体经消化分解将物质释放到细胞质中以供生命活动之需。第85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入胞再循环小泡细胞膜可反复循环使用胞内体内移吞饮小泡附膜蛋白受体衣被凹陷低PH第86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外吐作用包含内容物的囊泡移至细胞表面,与质膜融合,将物质排出细胞之外。定义:是细胞将其在胞质内合成的分泌物以分泌泡的形式或将胞质内其他膜泡中产生的代谢物经细胞质膜排出的过程。第87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内质网上合成分泌蛋白转运高尔基体加工分泌泡,经细胞膜排出固有分泌途径分泌细胞合成大分子贮存分泌囊泡中细胞接受信号分泌泡移到细胞膜,排出物质受调分泌途径外吐作用分为固有分泌和受调分泌两种途径第88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固有分泌信号分子受调分泌第89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本节小结1.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脂类、蛋白质和糖类2.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型:单位膜模型、液态镶嵌模型3.细胞膜的特性:流动性和不对称性第90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4.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单纯扩散协助扩散
被动运输载体蛋白介导的协助扩散通道蛋白介导的协助扩散主动运输:钠钾泵、钙泵、协同运输第91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单位膜2.被动运输3.主动运输二、填空1.生物膜的化学组成主要有
、
、
,此外还有
、
和少量的
。2.生物膜具有
和
的特性。3.小分子物质的运输,根据是否消耗能量分为___和
,其中
是顺浓度梯度的,而___
是逆浓度梯度的。
第92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4.钠钾泵所进行的物质转运属于_______。5.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可以分为_____和_____,膜糖类可以分为_____和_____。三、问答题简述液态镶嵌模型的内容及其优缺点。第93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第四节细胞连接与细胞表面(自学)第94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细胞连接(celljunction)概念:是细胞相互连接处局部细胞膜所形成的特化结构。作用:加强细胞间的机械联系;沟通细胞间物质交换与信息传递的作用;对维持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和协调功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类型:根据行使功能的不同进行分类:紧密连接(tightjunctions)锚定连接(anchoringjunctions)缝隙连接(gapjunctions)第95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1.紧密连接是由相邻上皮细胞之间的细胞膜形成点状融合构成的一个封闭带,又被称为封闭连接或闭锁小带。由细胞之间紧密连接的嵴线焊接而成,嵴线由成串排列的特殊跨膜蛋白组成。作用:阻止溶液中的分子沿细胞间隙进入体内第96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细胞连接细胞连接
连接相邻细胞的各种结构桥粒小肠相邻小肠细胞质膜桥粒第97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2、锚定连接(anchoringjunctions)
锚定连接将相邻细胞的骨架系统或将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连形成一个坚挺、有序的细胞群体。中间纤维有关的:点状桥粒(spotdesmosome)半桥粒(hemidesmosome)肌动蛋白有关的:粘着带(adhesionbelt)粘着斑(focaladhesion)类型桥粒粘着连接第98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是指分布于细胞外空间,由细胞分泌的蛋白和多糖所构成的网络结构。细胞外基质对于一些动物组织的细胞具有重要作用,具有粘连、支持、改变细胞微环境等功能。第99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粘着连接
—由肌动蛋白丝介导的锚定连接形式,包括在细胞与细胞之间形成的粘着带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形成的粘着斑。粘着带与粘着斑粘着带位于紧密连接细胞的下方,相邻细胞间形成连续的带状结构,跨膜蛋白为钙粘素家族。粘着斑是肌动蛋白纤维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连接方式(培养细胞的贴壁)
第100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桥粒
—由中间纤维介导的锚定连接形式,在两个细胞间形成纽扣式的结构将相邻细胞铆接在一起,有较强的抗张、抗压作用。根据其分布部位的不同,分为点状桥粒和半桥粒。半桥粒通过细胞的膜蛋白-整合蛋白固着细胞于基底膜上,中间纤维终止于半桥粒的致密斑内。第101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3.缝隙连接—是将相邻细胞的细胞质进行连接的细胞内通道。存在于除骨骼肌细胞和血细胞之外的所有动物细胞中。肝脏相邻肝细胞质膜缝隙连接第102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紧密连接膀胱相邻膀胱细胞质膜紧密连接第103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通道连接肝脏相邻肝细胞质膜通道连接第104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桥粒结构模式图第105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细胞表面指细胞膜及其内外表面构成的一个复合的结构体系和功能体系,它是由细胞膜、细胞外被、胞质溶胶、细胞连接以及表面特化结构等组成。二、细胞表面及其特化结构第106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细胞表面细胞外被胞质溶胶层细胞膜第107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1、细胞外被动物细胞表面存在着一层富含糖类物质的结构,称为细胞外被(cellcoat)或糖萼(glycocalyx)。细胞外被的作用有:保护作用细胞识别作用决定血型第108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胞质溶胶层位于细胞膜的内表面,厚度约0.1~0.2μm的溶胶层,称为胞质溶胶,其中含有浓度较高的蛋白质。电镜观察证实,溶胶层内分布有较多的微管与微丝,由于这一层结构,使细胞具有很强的抗张强度,对维持细胞形态和细胞运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胞质溶胶
第109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3、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在生物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中,细胞膜由于其功能的不同而使形态发生改变,称为细胞表面的特化。如,小肠上皮细胞表面的微绒毛、肾小管上皮细胞基部的细胞膜内褶、气管上皮细胞表面的纤毛等,这些都是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第110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11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受体与配体受体:是指镶嵌在细胞膜中或位于细胞内的各种特异性蛋白质,有选择性地和周围环境中一定的活性物质相结合,产生相应的信号,以启动细胞内一系列过程,最终表现为某种生物学效应。配体:受体所接受的外界信号的统称。如激素、神经递质、药物、抗原等。第五节细胞膜受体与细胞识别第112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1、细胞膜受体的基本类型(1)生长因子类受体(2)离子通道受体(3)G蛋白偶联的受体2、细胞膜受体的生物学特性(1)特异性(2)高亲和性(3)可饱和性(4)可逆性第113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1)特异性2)高亲和性3)可饱和性2.细胞膜受体的生物学特点:
4)可逆性5)特定的组织定位:受体在体内分布,在种类、数量上均呈现特定的模式。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
第114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受体与细胞识别
细胞识别(cellrecognition):是指细胞对同种和异种细胞、对同源和异源细胞的认识和鉴别。第115页,课件共1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1、细胞识别的普遍性:细胞识别具有种的特异性,如受精过程;血液中的白细胞能识别入侵的细菌,将其吞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黑龙江鸡西市融媒体中心招聘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2人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公开招录29名专业技术人员(二)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护士鞋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北京市环科院编制外人员招聘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福建福州长乐机场海关驾驶员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南平建阳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招聘乡镇垃圾清运驾驶员1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河北唐山市市直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277人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恒丰银行成都分行春季校园招聘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上半年江西九江市事业单位“才汇九江”高层次人才招聘37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湖州安吉县交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考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费曼学习法课件
- 现代管理方法和理论作业
- 幼儿园控笔训练培训
- 木心全集讲稿系列:文学回忆录
- 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间通信
- 课程设计-MATLAB与通信仿真设计题目及程序
- 第6课 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高一思想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社会调查研究抽样课件
- 矩阵论同步学习辅导 张凯院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英语英语句子成分和基本结构
- GB/T 24218.1-2009纺织品非织造布试验方法第1部分: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