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减”背景下乡村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提升之对策摘要:本文主要就“双减”背景下,乡村初中语文教学的高质量提升,提出对策和建议。在认识、阅读、写作、习惯是个方面,针对乡村实际来进行教学,结合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贯穿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指出乡村学校初中语文教学要有乡村味,要有自己的特色。关键词:双减乡村初中语文质量提升实践引言:针对乡村初中容易对“双减”政策产生错误认识,引导大家辩证地看待“双减”,并结合语文学科特点,要求乡村初中语文教学在阅读上继续发力,在写作教学上进一步提升,在学生语文学习良好习惯养成上有改善。得语文者,得天下。语文学科,是母语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思想性和审美性和谐共生,是基础的基础。从理论上来说,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中小学所有学科的领头雁。但实际上,由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学生语文成绩增长,非一日之功,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它强调日积月累,久久为功,强调基本功训练,短时间内想提很多分,难;得高分更难,受急功近利教育思想驱使,家长和学校领导,甚至是语文老师自身,为了所谓的顾全大局,往往要语文学科要让让路,让出时间,让出精力,久而久之,语文学科更加弱势化,边缘化,学生成绩不理想,在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中,表现尤盛,值得人们关注。2021年7月,国家从选拔人才和教育长远发展的高度出发,从“为谁培养?培养什么样人?”的高度考虑,从普通百姓日益增长且根本无法承受的教育焦虑考虑,决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双减”(指减轻义务教育阶段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政策。目的在于让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从大量繁重的校外补课牢狱中解放出来,让教育回归根本,应当来说,此举是具有长远目光的,是利国利民的。这方面过重负担,主要集中表现大中小城市里,乡村学校相对较轻。农村初中要切实把国家的教育政策,与本地本校实际结合,认真贯彻,加以施行,同时要结合学习著名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关于乡村教育的思想,力争办出自己的特色。今年,教育部新出台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强调语文学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语文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打下坚实基础。。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三十余年,针对乡村初中语文教学实际,特提出自己的看法:一要辩证认识乡村初中的“双减”。国家的“双减”政策,是就全国而言,具有普适性。但在农村初中,那种过多的负担,其实远没有城市表现那样严重,那么内卷。我们要有一个客观辩证的认识。不可否认,随着城镇化进程地加快,近些年,乡村学校的生源急剧萎缩,乡村学校大量撤并,乡镇初中学校数量急剧下降,学生人数严重下滑,越来越少。以安徽省休宁县为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县共有初中24所,城区仅1所初中,学生人数有1万多人,其中90%在乡镇。但到了2022年,该县初中仅12所,而且有三所乡村初中七年级已停止招生,即将撤并。全县近6000名学生,县城三所学校占了全县80%以上,农村初中占比不到20%,城乡教育的差距客观存在,而且这种趋势愈演愈烈,似乎不可阻挡。乡村学校的发展堪忧。今天,留在乡村初中的学生,大体主要有三类人:学困生、贫困生及离异生。学困生是基础差,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贫困生是指家庭生活较为困难的学生;离异生是指父母有一方离异的家庭,基本是跟着爷爷奶奶辈长大的。这些学生由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原因,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大部分学生性格较为任性,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父母对他们期望不大,放任自流,学生的成绩大多不够理想,正常课堂作业都难以完成,几乎没有任何补课行为。而且农村初中现在办学较为规范,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作息时间执行,因此,“双减”对于乡村初中来说,并没有什么大的压力。客观地来来说,“双减”政策落地,对于乡村初中来说,是个机遇,是个契机,减少城乡差距,确保教育公平,能够让大家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奔跑,对于乡村初中的学生是更加有利,为此,乡村初中要积极应对,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这对农村初中来说,未必不是件好事。“双减”不是拉开城乡距离,而是彼此更好地互补,更需要乡村初中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所以,“双减”对于乡村初中来说,最重要的是需要改变的是观念,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提高效率,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至于减少在校时间和减少课业负担,这方面倒没有太大的压力。如果片面地认识“双减”,什么都减,越减越少,对乡村初中的办学质量提高反而更加不利,就会变成灾难。所以做好乡村初中的“双减”,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做好城乡教育均衡工作,让乡村孩子拥有更多的梦想,办出乡村的味来,努力实行教学做合一,多研究学情,寻找一条切实可行高效之路。二要在阅读教学上继续发力提升。阅读是语文教学之基,是写作之基。乡村初中学生大多家庭环境欠佳,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家中书籍不多,而且跟着爷爷奶奶辈,因此课外阅读普遍较少,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即便是新课标规定的初中学生必读的12部名著,许多乡村学校学生都没有认真读。现在上面不允许教师给学生买课外书籍,而许多乡村又没有书店,学生购买不到名著。有的只能靠借,这样学生就无法正常阅读到这些经典作品,自然就会影响学生阅读能力地提升,影响考试成绩。何况现在发达地区的课外阅读,强调的是整本书阅读,有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与之配套。在这种“双减”之机,乡村初中可以在大课间时间,延长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即第二课堂,开出一定的书目,要充分利用乡村初中学校图书馆,学校应该要配齐各种必备的图书,力争做到人手一册,同时又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性,教会学生阅读的正确方法,注意圈点勾画,同时可以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比如互相交流、知识抢答、知识小游戏,或者是办一期手抄报,拍一小段视频等方式,真正地把阅读教学搞活,搞得有趣,让学生读有所得,读有所感,而且要学会能够准确流畅地表达出来。我们的阅读,可以分为有用阅读和无用阅读。有用阅读一般指我们课标中规定的,考试要考的书籍。这类书多为名家经典,很重要,对提升自我阅读能力意义非凡,我们一定要认真组织,但是这种阅读功利性比较强,有些学生可能对这类书并不十分感兴趣。因此,还要让学生给其一定程度的无用阅读,也就是按照其个人的兴趣来读,只要不是反动、黄色或非法出版物,他喜欢阅读怎样的文本,就让他读,给其留一定的阅读空间,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阅读的足够兴趣,开拓视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主张学生拥有兴趣阅读,这其实有时远比那些有用的阅读更重要,有时候它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这几年的考试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灵活的题目,其实考的就是你的知识面。所谓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也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现在语文阅读教学的最大障碍是,很多时候,我们有些老师动不动,把一篇思想性与艺术性融合得很好的美文,拆得四零八落,大卸八块,出了一大堆的题目来考学生,阅读本身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语言的表达可以多样性多元化,而我们一些老师过多强调语文学科标准答案,卷子批改较为苛刻,甚至连作者本人也答不出,这样的阅读,只会让学生感觉无聊无趣,禁锢了学生必要的想象力,影响了学生的审美,我以为这样的阅读不应太多,否则有些学生要恶心地要呕吐,破坏阅读教学。我们乡村初中语文阅读上,应该有所新的突破,扩大阅读量,提升阅读质量,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提升。我们今天乡村初中的悲哀,往往是缺少自己的特性,越来越像城市学校。我们所有考试试题都围绕着城里来。三要在写作教学上进一步提升提质。写作是阅读的提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教学的成果最主要是通过写作来体现的。“双减”政策的实施,表面上看是减轻了负担,但对乡村学生来说,语文课学科的核心素养的要求没有改变。因此,乡村初中的写作教学只能进一步加强,决不能削弱。老师的在传授写作知识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积累,比如素材的积累,要求学生要多写日记,多积累古今诗句。要求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充分加以运用。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即生活。乡村学生身在乡村,生态环境优美,对于大自然景物,对于乡村物事以及风情民俗比较了解。他们有时要参加各种劳动,似乎懂得更多些。结合“双减”政策,今天劳动教育提到了新的高度,2022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劳动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对乡村学生似乎更加有力。因此,我主张多进行一些情境式写作和实践性写作。所谓情境式写作教学,就是根据写作主题的安排,让写作者参与其中,亲身感受,事先要安排。比如进行一次采茶的情景写作,就有意识要求学生举行一次采茶活动,亲身体验,注意采茶的细节,比如采茶的心情、周边的环境,采茶的具体过程、、采茶的波折、采茶的收获和从中的具体感悟,这些要求学生自己细致观察,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表达出来。可以制作一段小视频,把整个现场进行录制,让学生进行现场解说,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再要求学生进行写作,把学生的几篇同题作文进行比较,从中发现里面的高低劣优。同时老师可以选几篇那些大家写采茶品茶的名篇名作,通过这样的赏析训练对比,经常做,多做几次,进而延伸到做茶,老师也可以带学生到茶厂进行参观,像老师傅请教,回来之后,及时写成文章,老师及时进行批改,提出必要的修改意见,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还是很有好处的。同时也帮助学生选材,避免学生写作文的胡编乱造。“我们的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这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话。乡村初中的写作教学,就是要学生学会从身边的事例进行选材,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才能。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乡村的写作要有乡村味。比如乡村里的花草树木,乡村里的好人好事,比如有的村庄百姓修桥补路,乐做善事,这些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参与其中,亲身感受,进行写作。比如在我们徽州的许多乡村里,还保留有许多古老的民俗,比如清明节做清明粿,立夏节吃乌饭、端午节包粽子、中元节煎油粿、下元节打糍粑等,这些民俗就是乡村学生写作很好的素材。我们在寒暑假和节假日的时候,就可以布置学生亲自体验,参与其中,感受与写作,进而培养文化自信,培养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这些年,每逢有一些地方活动中,我就鼓励参与其中,学生情深感受的,这样的作文水平就会有明显提高。写作不宜太多,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修改作文,修改过程是能够提升其思维、表达能力的。写作只有接地气了,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的写作水平就真正地提高。绝不是简单地喊几个口号,更要有血有肉。这些年的写作过程中,我都比较提倡学生写身边人和身边事,带领学生去一线采访,这样的效果就比较好。四要在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上有新的改善。许多乡村学校的孩子,小时未能接受系统教育,未能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比如书写、诗文背诵、查字典、作文修改等方面,这些是许多学生的弱项,所以,城乡学校一起改卷时,就发现,乡村初中的孩子就明显弱势,这是非智力因素的体现。学生的成绩因此受到影响,非常可惜。在“双减”背景下,语文教学中可以适当留点时间,可以请一些写字写得好的老师多加指导,教学生正确规范地练字,要求学生要按照正确的笔画、一定的笔顺和合理的间架结构来练习,多读帖、临帖,介绍一些古今名家楷书作品,最后要离帖,写的字要清楚、整洁、美观。这样有利于学生在中考中考出最佳成绩。古诗文背诵也是许多学生头疼的,在于平时读得不多,可以提前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背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到老师正式来上这些诗文时,许多学生就会有新的感受。文章不厌百回改。从来没有什么一挥而就的,平时写作要让学生养成反复修改的好习惯。在修改过程中,来理清作者的思路,来锤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体悟的过程是辛苦的,是艰难的,是“为伊消得人憔悴”,但长期坚持下来,一遍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