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算法的程序实现浙教版信息技术(高中)必修1
数据与计算3.1用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第3章算法的程序实现浙教版信息技术(高中)必修1数据与学习目标123了解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掌握python语言的基本知识,体验程
序设计的基本流程。
能用程序实现简单算法,掌握程序调试
与运行的方法,感受算法的效率。学习目标123了解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12重点难点重点:利用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难点:抽象与建模。12重点难点重点:利用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课堂导入
计算机已成为人们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例如,用Word解决文字处理的问题,用Excel解决一般的数据计算、统计的问题等。但由于现实问题的多样性,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现成的计算机程序来解决。因此,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抽象与建模、设计算法、编写计算机程序来解决。下面以编写计算机程序绘制一个正多边形为例,了解用计算机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课堂导入计算机已成为人们解决问题的重要1、抽象与建模正多边形的各边边长相等,各内角度数也相等。因此,绘制一个正多边形,可以通过“画一条边,旋转一定角度后再画一条边”的重复操作来完成。例如,图3.1.1呈现的是绘制一个正六边形的过程。
图3.1.1绘制正六边形的过程1、抽象与建模正多边形的各边边长相等,各内角度绘制正多边形,除了要知道它的边数n和边长a,关键是要计算出每次旋转的角度。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计算模型可以表示如下:
假设正多边形的边数为n,边长为a。则内角度数d的值为:d=(n-2)x180+n。每次旋转的角度为:180-d。绘制正多边形,除了要知道它的边数n和边长a,关键是要计算出2、设计算法基于问题的抽象与建模,绘制一个正多边形的算法可以做如下描述:①输人要绘制的正多边形的边数n和边长a。②计算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度数d,其中d=(n-2)x180÷n。③将以下过程重复执行n遍:画一条长度为a的线段,再将画笔方向向左(逆时针)旋转(180-d)度。2、设计算法基于问题的抽象与建模,绘制一个正多边形的算法可3、编写程序要让计算机按照预先设计的算法进行处理,需要将该算法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描述,形成计算机程序。绘制正多边形的算法用Python语言描述如下:importturtlen=int(input("请输入正多边形的边数n:”))a=int(input("请输入边长a:”))d=(n-2)*180/nt=turtle.Pen()foriinrange(n):#重复执行n遍
t.forward(a)#向前绘制长度为a的线段t.left(180-d)#向左旋转(180-d)度3、编写程序要让计算机按照预先设计的算法进行处程序运行截图:程序运行截图:4、调试运行程序通过运行程序,计算机会自动执行程序中的命令。但是,在将算法进行程序实现时,可能会因为录入错误、语法错误、逻辑错误等原因,导致程序不能正常运行或输出错误的结果。此时,需要对程序进行调试,以便发现错误并进行修正。例如、字母大小写的疏忽可能直接决定程序能否正常运行,程序中参数的调整可能影响输出图形的形状。4、调试运行程序通过运行程序,计算机会自动执行问题与讨论:在用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算法与程序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问题与讨论:在用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算法与程序两者之算法程序是指以某些程序设计语言编写。
程序员很熟练的掌握了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并基于算法进行程序设计。算法是指解题方案描述,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指令,算法代表着用系统的方法描述解决问题的策略机制。
算法是程序的核心内容,一个需要实现特定功能的程序,实现它的算法可以有多种,算法的优劣决定着程序的好坏。程序算法程序是指以某些程序设计语言编写。
思考与练习:1.请描述用计算机编程验证“哥德巴赫猜想”的一般过程。思考与练习:1.请描述用计算机编程验证“哥德巴赫猜想”的一第一步设一上限数M,验证从4到M的所有偶数是否能被分解为两个素数之和。
1.、定义一个变量X,初值为4.
2.每次令其加2,
并验证X能否被分解为两个素数之和,直到X不小于M为止。第二步如何验证X是否能被分解为两个素数之和。1.从P=2开始;2.判别X-P是否仍为素数:3.若是,打印该偶数的分解式。4.否则,换更大的素数,再继续执行2.如此循环,直到用于检测的素数大X/2且X与其之差仍不是素数,则打印“哥德巴赫猜想”不成立。第三步生成下一个素数。(1)当前素数P加1(2)判别P是否是素数;(3)若是素数,返回P;(4)否则,P加1,继续执行(2)本参考答案来自网络,仅供参考。第一步设一上限数M,验证从4到M的所有偶数是否能被分拓展:哥德巴赫猜想是什么?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数学家,生于1690年,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如6=3+3,12=5+7等。
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Goldbach)写信给大数学家欧拉(Euler),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任何一个>=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
(b)任何一个>=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质数之和。
这就是着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欧拉在给他的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叙述如此简单的问题,连欧拉这样首屈一指的数学家都不能证明,这个猜想便引起了许多数学家的注意。从提出这个猜想至今,许多数学家都不断努力想攻克它,但都没有成功。
当然曾经有人作了些具体的验证工作,例如:6=3+3,8=3+5,10=5+5=3+7,12=5+7,14=7+7=3+11,16=5+11,18=5+13,等等。有人对33×108以内且大过6之偶数一一进行验算,哥德巴赫猜想(a)都成立。但严格的数学证明尚待数学家的努力。
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有人开始向它靠近。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爵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证明,得出了一个结论:每一个比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99)。这种缩小包围圈的办法很管用,科学家们于是从(9十9)开始,逐步减少每个数里所含质数因子的个数,直到最后使每个数里都是一个质数为止,这样就证明了“哥德巴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师考试复习要点:(道路工程)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二
- 安宁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
-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考题及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韶关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2025 年小升初北京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英语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广东江门2025-2026学年高二调研测试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第十六中学校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八年级数学试题(含部分答案)
- 南京管道安装合同范本
- 铺面设备转让合同范本
- 贷款用进货合同范本
- GB/T 18268.1-2025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 (高清版)DB11∕T 1455-2025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标准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
- 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标准
- DB4403T 508-2024《生产经营单位锂离子电池存储使用安全规范》
- 200兆瓦风电项目清单及报价表
- 午托班合伙人合同范本
- (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全册 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十四套
- 高值耗材点评制度
- 三节有机磷杀虫剂课件
- DB37∕T 5081-2016 住宅厨房卫生间排烟气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