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归园田居其三》课件_第1页
公开课《归园田居其三》课件_第2页
公开课《归园田居其三》课件_第3页
公开课《归园田居其三》课件_第4页
公开课《归园田居其三》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365--427),东晋最杰出的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逸诗人”、“田园诗人”,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走近陶渊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陶渊明(365--427),东晋最杰出的诗人。一名潜,字元亮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而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陶诗的风格:质朴、平实、清新、自然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不为五斗米折腰”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授印去职。离开官场回到家园,从事耕读。次年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的诗篇。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我们要学习的其三从内容上是一首田园诗,从形式上是一首五言古诗。标题的意思是“回到农村居住”。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农家生活。唐代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不为五斗米折腰”唐代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种:zhòng秽:huì

荷:hè

长:zhǎng另读cháng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朗读诗歌:

1、注意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听出感情。2、指导学生朗读:①通读,要求读准音、读顺畅;②诵读,要求读出重音、读出节拍、读出韵味;③再读,要求读出诗句的情感、美感。3、评选“我班的朗读之星”:★听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朗读诗歌:听品味诗意:

1、重点词语理解:盛:茂盛稀:稀疏兴:起(比较:水波不兴)秽:杂草带:带着(比较:披星戴月)荷:扛着足:值得但:只要(比较:但使龙城飞将在;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使:让愿:意愿,这里指诗人隐居山林、归耕田园的意愿品味诗意:考考你归园田居你会吗考考你归园田居你会吗猜成语一号二号三号猜成语一号二号三号一号题:全诗那句话写了庄稼的生长情况?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一号题:全诗那句话写了庄稼的生长情况?种豆/南山/下,草盛/二号题:诗人在田间做什么,干了多久?(诗中那句写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二号题:诗人在田间做什么,干了多久?(诗中那句写了)晨兴/理返回一天返回一天三号题:但使愿无违?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讨厌官场的腐败和污浊,不想在现实生活中失去自我。三号题:但使愿无违?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讨厌官场的腐败和污2、从何而归?1、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品2、从何而归?1、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品1、为何而归?官场根本原因: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品诗意远离官场中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用比喻形象地写出对官场的厌恶及回归田园的迫切心情。1、为何而归?官场根本原因: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品诗意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2.从何而归?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2.从何而归?3、归向何处?归向园田3、归向何处?归向园田4、归去如何?※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厌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4、归去如何?※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厌

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从中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诗人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分组讨论)解解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我在南山下种豆,因为不善劳作,豆田里长满了杂草。我一大早就去锄草,到了月儿初升之时才扛着锄头晚归。归途中,路窄而多草木,以至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沾湿衣裳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写的画面的内容说出来。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歌曲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我在南山下种豆,因为不善劳作归纳古诗阅读品味的方法:1、联系生平、背景进入诗歌;2、按照“三点要求”朗读体会诗歌;3、理解词句,归纳内容,把握诗意;4、明确感情,品味语言美和意境美;5、可以绘制诗意图、写成书法作品;6、利用流行歌曲,记忆、理解古诗。归纳古诗阅读品味的方法:1、联系生平、背景进入诗歌;D练习巩固:

1、默写全诗,同桌交换评改;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二、1;3、完成“同步训练”上的相关练习。1.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交待劳动的地点、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B.三、四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务农。“荒秽”各种杂草。C.五、六句承“荷锄归”,写回家穿草而行,露沾衣湿。D.结尾两句抒情,“愿”,指辛勤耕作只为了获得好收成。两道选择题指诗人隐居山林、归耕田园的意愿D练习巩固:1.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躬耕的艰辛2、对这首诗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实后虚,相互衬托,完美和谐。B.“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用语十分自然冲淡,却将归隐生活的艰难写得极具体。C.诗人以田园中最寻常的物象入诗,朴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