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5
光纤面板与微通道板2.5.1
光纤面板的结构与传光原理2.5光纤面板与微通道板2.5.1光纤面板的结构与传光1光纤面板的结构与传光原理光纤面板的结构与传光原理2光学纤维面板➢光纤面板对像管的贡献➢传像原理➢锥形光学面板和扭像器➢光纤面板的制作工艺光学纤维面板➢光纤面板对像管的贡献➢锥形光学面板和扭像器3❖光纤面板为像增强器带来了如下优点:
增加了传递图像的传光效率
提供了可采用准同心球对称电子光学系统的可能性,
从而改善了像质
可制成锥形光学纤维面板或光学纤维扭像器,从而
实现改变放大率或倒像的传像作用
光学纤维面板➢光纤面板对像管的贡献❖光纤面板为像增强器带来了如下优点: 光学纤维面板4=
1=
2光学纤维面板n2n1➢传像原理:全反射原理n1n2αiα3
n
n1nn0
α2sin
2sin
3α1sin
isin
1以一根光线的入射过程做分析:设光纤外的空气折射率为n0,芯料折射率为n1,皮料折射率为n2。空气端面入射角为αi,芯料端面内的折射角为α1,从芯料向皮料侧壁入射角为α2,皮料由此产生的折射角为α3。根据全反射条件,临界入射角的表达式:
3
=90
sin
2
==1=2光学纤维面板n2➢传像原5
sin
1
=
1−
=
1=
2光学纤维面板n2n1➢αi
α2α1
n1nn1nn0sin
2sin
3sin
isin
1
传像原理:全反射原理根据全反射条件,临界入射角的表达式:
α3
n2
3
=90
sin
2
=
2
n2
n1
sin1=1−=16
n2
n2
n1
−n2=
1=
2光学纤维面板n2n1n2αi
α2α1
n1α3nn1nn0sin
2sin
3sin
isin
1
根据几何关系和折射定律,可以得到由三种折射率限定的入射角的正弦值范围➢传像原理:全反射原理根据全反射条件,临界入射角的表达式:2n1n0
1n0
sin
i
=
21−
=
n1
3
=90
sin
2
=
2
sin
1
=
1−
n1
n2n2n1−n2=1=7
sin
1
=
1−
n2
n1
−n2=
1=
21
sin
i
=−n
0
n
n
−nn1
2
0
1
2
2
2
2
2
n
+n光学纤维面板n2n1
3
=90
sin
2
=➢传像原理:全反射原理n1n2αiα3nn1nn0
α2sin
2sin
3α1sin
isin
1
只要选择光导纤维的芯料和皮料的折射率满足如上不等式,即可具有理想传像功能。根据全反射条件,临界入射角的表达式:2n1n0
1n0
sin
i
=
21−
=
n1
2
n2
n1
1
2
2
2
2
n0
n1
n2
n1
0
2sin1=1−n2n18➢锥形光学面板和扭像器:
锥形光导纤维:其主要区别于普通光纤面板
的就是放大率不等于1。
光学纤维扭像器:其输入像与输出像正好成
倒像关系。➢锥形光学面板和扭像器:9皮料玻璃一次化料→二次化料→机械拉管→退火→刻槽→清洗芯料玻璃熔炼→制棒→退火→研磨、抛光→刻槽→清洗实体边玻璃熔炼→制棒→退火→研磨、抛光→刻槽→清洗拉单丝→排复丝棒→拉复丝→选复丝→排板(排屏)→压板→切片→滚圆→倒边磨、抛→清洗→检验光纤面板制作工艺皮料玻璃一次化料→二次化料→机械拉管→退火→刻槽→清洗光纤面102.5
光纤面板与微通道板2.5.2
微通道板的结构与增益原理2.5光纤面板与微通道板2.5.2微通道板的结构与增益11微通道板的结构与增益原理微通道板的结构与增益原理12➢微通道板的构成及制备过程➢➢➢通道内的二次电子发射输出电流密度的饱和效应离子反馈VsVm1Vm2VcVa微通道板的结构和增益原理➢微通道板的构成及制备过程➢通道内的二次电子发射VsVm1V13看一个视频看一个视频14
微通道板(MCP)的构成微通道板是一块通道内壁具有良好二次电子发射性能的微细空心通道玻璃纤维板。基本数据:❖❖❖❖❖❖❖通道孔径约5~45μm;端面开口比约55%~80%;通道长度与孔径比的典型值为40。微通道板两端镀有镍层,形成输入输出电极;微通道通常不垂直于断面,具有7~15度倾角;通道内的表层具有半导电和较高的二次电子发射特性;有时在微通道板输入端镀上约厚1~3nm的三氧化二铝膜,用于防通道内的离子反馈,保护像管的光阴极,避免其受离子冲击。 微通道板(MCP)的构成❖通道孔径约5~45μm;15皮料玻璃一次化料→二次化料→机械拉管→退火→刻槽→清洗芯料玻璃熔炼→制棒→退火→研磨、抛光→刻槽→清洗实体边玻璃熔炼→制棒→退火→研磨、抛光→刻槽→清洗拉单丝→排复丝棒→拉复丝→选复丝→排板(排屏)→压板→切片→滚圆→倒边磨、抛→清洗→检验→清洗→腐蚀→清洗→烘干→氢还原→镀电极→检验→测试→包装→与制管工艺兼容性试验微通道板的制备过程皮料玻璃一次化料→二次化料→机械拉管→退火→刻槽→清洗拉单丝16微通道板的制备过程微通道板的制备过程17标准MCP(左)和扩口的高性能MCP(右)的SEM图标准MCP(左)和扩口的高性能MCP(右)的SEM图18➢微通道板的构成及制备过程➢➢➢通道内的二次电子发射输出电流密度的饱和效应离子反馈VsVm1Vm2VcVa微通道板的结构和增益原理➢微通道板的构成及制备过程➢通道内的二次电子发射VsVm1V19❖❖二次电子发射:当高速电子入射到固体表层,连续与体内电子碰撞使电子受激而逸出表面的过程称为二次电子发射。其出射的电子数与入射电子数之比定义为二次电子发射系数δ(或二次电子倍增系数)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是入射电子加速电位和入射角的函数通道内的二次电子发射❖二次电子发射:当高速电子入射到固体表层,连续与体内电子碰撞20❖❖❖微通道板入射端对着光电阴极,位于电子光学系统像面上,出口端对着荧光屏;入射电子在通道内连续倍增,直至从通道出口端出射为止;通道板的各通道彼此隔离,因此它可以将二维分布的电子流对应地增强,从而实现电子图像增强。通道内的二次电子发射❖微通道板入射端对着光电阴极,位于电子光学系统像面上,出口端21➢微通道板的构成➢➢➢通道内的二次电子发射输出电流密度的饱和效应离子反馈VsVm1Vm2VcVa微通道板的结构和增益原理➢微通道板的构成➢通道内的二次电子发射VsVm1Vm2VcV22输入电流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输出电流不再随输入电流增加而增加,这一最大的输出电流密度称为微通道板的饱和电流密度。◆
饱和效应可以自行恢复◆
且只限于每个通道而不影响临近通道。◆
微通道板的自饱和效应使像管具有防强光特性,保护荧光屏不致于灼伤损坏。◆
自饱和效应的原因-➢
连续工作时的通道壁电阻效应➢
脉冲工作时的通道壁充电效应➢
空间电荷效应输出电流密度的饱和效应输入电流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输出电流不再随输入电流增加而增23➢微通道板的构成➢
通道内的二次电子发射➢
输出电流密度的饱和效应➢
离子反馈VsVm1Vm2VcVa微通道板的结构和增益原理➢微通道板的构成➢通道内的二次电子发射➢离子反馈VsVm24
像管内残余的气体分子在微通道板的输出端会受到密集的二次电子碰撞而电离,所产生的正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会轰击像管的光阴极,从而产生电子发射在荧光屏形成亮斑,称为离子斑。它一方面破坏了微通道板的线性工作特性,同时也降低了阴极的寿命,因此必须避免离子反馈。离子反馈 像管内残余的气体分子在微通道板的输出端会受到密集的二离子反25消除或减少离子反馈的措施有如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第一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6届广东省吴川一中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专项强化训练试卷
- 王道课件邓平速写
- 民法典学习课件
- 玉米趣味农业科普知识培训课件
- 玉石鉴定师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国家级科研实验室项目聘用人员服务协议
- 2025新型车库物业管理及设施升级改造合同
- 2025年工艺美术品定制生产合作协议
- VDA6.3-2023版培训教材课件
- 2024年香水香氛品类趋势洞察-天猫美妆
- 骨科植入物在手术中的管理
- 透析中低血压预防及处理
- 《孙子兵法》全文及译文
- 2026年日历表全年表(含农历、周数、节假日及调休-A4纸可直接打印)-
- 《经济法基础》 (第2章) 第二章 会计法律制度
- 病案管理法律法规培训
- 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与故障预警机制
- 企业员工工会建设计划
- 电信行业网络优化与安全保障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