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木兰诗》
南北朝北方叙事民歌
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1/54木兰祠花木兰塑像
花木兰简介2/54《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代表作。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传奇故事。《木兰诗》《孔雀东南飞》南北双璧作品介绍3/54朗诵正音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jīzhīzhùyìtiěkèhánjuànyé4/54朗诵正音2: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爹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爹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jùnpèiānjiāndànjiānjiānyānjìjiūjiū5/54朗诵正音3: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róngshuòtuòxūnzhuàncìqiáng6/54朗诵正音4:
爹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guōjiāngzǐzhuānghuòpáozhuóshāngbìntiēshuòbàng7/54读谁以下字音:8/54朗诵节奏:这首诗是五字句,读法是二字三字一停顿,而后三字之中又可依据意思又有二字一字停顿,或一字二字停顿。比如: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9/54注释翻译1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译文:织布机在不停地响着,木兰对着门在织布。织布机停下来机杼不再作响,只听见木兰叹息声音。
问木兰在想什么?我并没有想什么。昨夜我看见军中文告,皇上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一卷上都有父亲名字。父亲没有长大成人儿子,木兰也没有兄长,我愿意去买来鞍马,从现在起替换父亲出征。对着面对门织布机只想思念也征表示多数父亲父亲为此买10/54原文: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爹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爹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注释翻译2译文:在东市上买来骏马,西市上买来鞍鞯,南市上买来辔头,北市上买来马鞭。早上告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声音,只能听到黄河之水流淌声音。早上离开黄河上路,晚上抵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人战马啾啾鸣叫声。早晨告别住宿过夜只到只胡人战马11/54原文: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奔赴注释翻译3译文:行军万里奔赴战场,象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北方寒气传送着打更声音,严寒月光映照着战士们战袍。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战斗,十年之后才得胜而归。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朝堂上。木兰被记功最高一等,得到赏赐很多。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做尚书郎这么官,愿意骑上一匹千里马,送我回到故乡。过像北方表示多数,不是确指拜见进见记功有余想要做骑上12/54注释翻译4:原文:
爹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外城译文: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相互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窗户梳妆打扮准备迎接她;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磨刀杀猪宰羊。打开我东屋门,坐在我西屋床上,脱去我战袍,穿上我以前衣裳,对着窗户梳理我头发,对着镜子贴上好看花黄。走出屋子去见同去出征搭档,搭档们都很吃惊:在一起十二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眼经常眯着,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又怎能区分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扶持对着,朝着穿行军打仗动弹眯着眼贴着靠跑怎么哪里13/54通假字
1、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粘贴,贴上。2、出门看火伴
火:通“伙”,搭档。
14/54一词多义1、东市买骏马市:名词,集市。愿为市鞍马
市:动词,买。2、昨夜见军帖帖:文书。对镜帖花黄帖:通“贴”,贴上。3、愿为市鞍马愿:愿意。
愿驰千里足
愿:希望。4、将军百战死将:率领。出城相扶将
将:搀扶。15/54古今异义词
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古义:只。今义:不过。2、策勋十二转
古义:量词,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今义:转过。3、赏赐百千强古义:多,有余。今义:与“差”相对。16/54采取了互文修辞手法句子有: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互文:指诗文相邻句中所用词语相互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修辞方式。17/54译一译(注意整体意思)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意思是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18/54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意思是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看看,坐坐。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意思是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19/54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这两句是复沓句。复沓与叠句区分是,复沓能够更换少数词语,而叠句词语完全相同。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复沓20/54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这两句是顶真句。顶真,又称“联珠”。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顶真21/54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是排比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也是排比句。表示效果:既渲染了气氛,强调了所叙述情节,又使语言流畅富有韵味,表示了民歌中惯用手法。渲染家中欢乐气氛渲染担心而周密地准备戎装气氛22/54对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一对短语或句子。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仄相反、不重复用字。宽式对偶:对严式对偶五条要求只要有一部分到达就能够。4、找出本文对偶句23/54对偶句有: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工整对偶1、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3、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不太工整对偶24/54说说木兰诗情节1、{停机叹息}2、{代父从军}5、{辞官还乡}6、{亲人团聚}
3、{准备出征;征途跋涉}4、{十年征战}25/54人物赏析:
你以为花木兰是一个怎样女子,你从课文中哪些语句能够看出?
第二课时26/54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27/54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孝顺表现木兰替父从军决心。28/54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思亲情怀思亲情怀和英雄气概。29/5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况之烈—勇敢坚毅英雄气概互文对偶30/5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描写木兰矫健雄姿及行军快速。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艰辛战斗生活一个画面。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第4段概写木兰十年征战生活。31/54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美德热爱和平生活、甘过普通百姓愿望以及思念故乡心情32/54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慎重33/5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对木兰赞美,机智、慎重34/5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比喻在日常生活中男女性别特征显著,而在战场厮杀时,要分出男女就十分困难了。说明女子假如有施展理想机会,她们智慧、胆略和才能并不比男子逊色。充满对木兰这位女英雄赞美和歌颂。出自此处成语: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区分清楚。
近义词:虚无飘渺、眼花缭乱
反义词:一清二楚
35/54结合详细诗句,说说木兰有哪些可敬,可爱之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36/54
勤劳善良坚毅勇敢热爱亲人报效国家不慕高官热爱和平淳厚质朴机敏活泼
37/54本诗经过对木兰代父从军,沙场征战和辞官还乡叙述,塑造了木兰这一爱家、爱国,不慕荣华,深明大义巾帼英雄形象,集中表达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优异品质。主题归纳38/54想一想:
合作探究本文在详略上是怎样安排?目标是什么?
39/54木兰诗1、停机叹息2、代父从军5、辞官还乡6、合家欢聚这首诗所要突出是对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担性格颂扬,所以,对残酷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应美好心灵内容则不惜笔墨。(详)(详)3、出征准备征途跋涉4、十年征战略40/54①第二段写可汗点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②第三段用排比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何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么写繁琐吗?③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利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什么情操?④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心情?⑤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⑥这首诗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品读探究:41/54—夸大、顶真,军情紧急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42/54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a排比渲染木兰担心而周密地准备戎装气氛,渲染战前担心气氛。b战事紧迫。c家人对木兰从军重视。d乐府诗惯用一个写法。43/54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利用夸大,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劳动生活高尚情操。44/54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气氛。45/54中心思想
这首诗经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故事,表现了古代劳感人民乐观勇敢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向往。46/54艺术特色1、叙述情节详略得当,突出人物性格丰富性。2、含有民歌格调。(语言生动质朴,利用顶真、问答、排比、复沓、对偶等句式)3、格调明朗刚健,质朴生动。47/54背诵《木兰诗》,完成练习1.选择对字词了解正确项。①策勋十二转()A.勋级每升一级B.回C.转动②赏赐百千强()A.多B.大C.有余③愿为市鞍马()A.市场B.买C.集市④愿驰千里足()A.希望B.愿意C.能够①A;②C;③B;④A48/54解释红色词1、昨夜见军帖,对镜帖花黄。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3、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4、木兰不用尚书郎。5、出门看火伴。6、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