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新解_第1页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新解_第2页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新解_第3页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新解_第4页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新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新解

孔子是一个勤劳的作家。他一生都在变化,而且在周朝境外。他知道他不能做什么。《史记孔子世家》也忽视了“贫穷就失去了家”的影子。晚年睹道之不行,孔子于是归鲁,删述六经,杏坛布道,意在东周。孔子是所谓有德无位者,虽不见用于当时,却被后世封为“素王”、“至圣先师”。事实上,孔子是以学术、教育活动影响后人以及世界的。作为教育家、思想家,孔子适应春秋末期学术下移的社会变化,开创私学,教授六艺,独标儒术。前人对孔子教育思想中学无常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愤不启等等言之已详,且无异议。但是,《论语》中作为孔门教育纲领的“四教”,却向来疏解纷杂,莫衷一是,影响了人们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解。本文试图在前人时贤注疏基础上,重新爬梳文献,寻绎“四教”本意,以期深入诠释孔门教义。一“四教”兼于书《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皇侃引用李充对“四教”的解释,曰:“其典籍辞义谓之文,孝悌恭睦谓之行,为人臣则忠,与朋友交则信,此四者,教之所先也。故以文发其蒙,行以积其德,忠以立其节,信以全其终也”1。可见,李充认为,孝悌恭睦四种为德行。如果这种解释成立,难道忠、信不是德行吗?如果承认忠、信是德行,那么何以“四教”要再单列忠、信二德呢?《论语注疏》疏解“四教”曰:“此章记孔子行教以此四事为先也。文谓先王之遗文。行谓德行,在心为德,施之为行。中心无隐谓之忠。人言不欺谓之信。此四者有形质,故可举以教也。”2这种解释强调孔子教育活动优先进行四件事情:学习先王遗留的文献,将内心之德落实于行动,为人坦诚和不以言语欺骗人。但是根据这种解释,丝毫看不出文献学习与后三教之间的联系,而且使人不解何以在众多德行中,单单强调行忠、信二德而不及其他?再看程朱之解。朱熹《论语集注》援引程子“四教”解:“教人以学文修行而存忠信也。忠信,本也”。《朱子语类》阐发此说曰:“文便是穷理,岂可不见之于行。然既行矣,又恐行之有未诚实,故又教之以忠信也。所以伊川言以忠信为本,盖非忠信,则所行不成故耳”3。程颐“四教”解,在于强调教人内穷理而外见之于行;而能够实行,非有忠信之德不可,所以说忠信为本。朱熹本人对“四教”的理解更为全面深入。关于“文”,朱熹认为,“教不以文,无由入。说与事理之类,便是文。小学六艺,皆文也”3。又说:“其初须是讲学。讲学既明,而后修于行”;“可传者只是这文。若‘行、忠、信’,乃是在人自用力始得。虽然,若不理会得这个道理,不知是行个甚么,忠信个甚么,所以文为先”;“世上也自有初间难晓底人,便把忠信与说,又教如何理会!也须且教读书,渐渐压伏这个身心教定,方可与说”3。可见,在朱熹看来,“文”包括小学、六艺等事项,主要指的是通过读书、讲学以穷理。因为只有明白道理之后,才有行、忠、信的可能,所以“文”教居“四教”之首。朱熹又强调,“四教”之间是先外后内、先表后里的关系:“教人之道,自外约入向里去,故先文后行。而忠信者,又立行之方也”;“此是表里互说在这里,不是当学文修行时,不教之存忠信。在教人,当从外说入”;“若平日讲说到忠信,且只是文。到得尽此忠信二节,全在学者自去做”3。可见,朱熹认为“四教”教人之道,当先从读书、讲学、小学、六艺等学习开始,来讲明行、忠、信的道理,这是外、表;明白道理之后,必须见之于行,此时特别需要忠信之德以落实之,此即所谓内、里。由外而内、由表及里,便是“四教”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总之,朱熹认为“四教”有内外表里之别。教人必须先从读书、六艺等开始,通过学习明白道理,这是外、表,是前提;学习穷理是为了实际落实,因此必须见之于行,而行贵诚实,忠信之德即是对诚实的培植,因此忠信为“四教”之本。综观程朱“四教”之论,其本旨实际上只是说,要以忠信之德实践所学习的道理。如此,“四教”不过强调读书学习和诚实践履二事。元代学者金履祥发明程朱“四教”论曰:文行忠信,此夫子教人先后浅深之序也。文者,《诗》、《书》、六艺之文,所以考圣贤之成法,识事理之当然,盖先教以知之也。知而后能行,知之固将以行之也,故进之于行。既知之又能行之矣,然存心之未实,则知或务于夸博,而行或出于矫伪,安保其久而不变?故又进之以忠信。忠信皆实也,分而言之,则忠发于心而信周于外,程子谓发己自尽为忠,循物无违谓信。天下固有存心忠实,而于事物未能尽循而无违者,故又以信终之。至于信,则事事皆得其实而用无不当矣。此夫子教人先后浅深之序,有此四节也。4此解以“四教”为先后有序、由浅及深的“四节”:先学圣贤成法之文献,再知而行之,又以忠德发心之诚实,终之以信德使得所行事事皆得落实。与程朱一样,金氏之解看似次序井然,实则强调先知后行,分知行为二事。如此解“四教”,实则为二教而已。与此类似,刘宝楠以为,“‘文’谓《诗》、《书》、礼、乐,凡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皆文之教也。‘行’谓躬行也。中以尽心曰忠,恒有诸己曰信。人必忠信,而后可致知力行,故曰忠信之人,可以学礼。此四者,皆教成人之法,与教弟子先行后学文不同”5。此解以儒家经典和礼乐学习为“文”,以《中庸》学问思辨为致知之事,为文教具体内容;“行”则强调身体力行。而尽心之“忠”、自得之“信”,则是文教、力行之前提。刘宝楠又强调“四教”为成人教育,其内容为先致知而后力行,并以忠信为致知力行的前提。和程朱一样,刘氏将“四教”分为致知、力行二类。果如是,“四教”不过二事,《论语》标举为四,岂不是多余?再看近人关于《论语》“四教”之解。钱穆云:“文,谓先代之遗文。行,指德行。忠信,人之心性,为立行之本。文为前言往行所萃,非博文,亦无以约礼。然则四教以行为主”,又翻译道:“先生以四项教人。一是典籍遗文,二是道德行事,三和四是我心之忠与信”6。杨伯峻云:“孔子用四种内容教育学生:历代文献,社会生活的实践,对待别人的忠心,与人交际的信实”7。李泽厚云:“孔子在四个方面教育学生:文献,行为,忠实,信任”8。李零云:“‘文’指学问,‘行’指德行”9。钱穆解“文”为“前言往行”,又以忠信为行之本,因此,“四教”都围绕着“行”。问题是,倘若“四教”单言“行”之重要,何以又赘出“文、忠、信”三者与之并列?何不径言“子以行教”,而曰“子以四教”呢?历来“四教”之“行”被解释为道德实践,杨伯峻泛化为“社会生活的实践”,恐背离了《论语》原意。钱穆、杨伯峻、李泽厚翻译“四教”大同小异,大致以“四教”为文献、德行(行为)、忠、信。这种翻译,使人很难理解“四教”为什么会被罗列在一起,四者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尤其是,如果将“行”理解为德行,为什么又要把忠、信二德行单列出来加以强调?李零放弃完整翻译“四教”的努力,也许正是因为这个问题。纵观历来关于“四教”的注疏、解读,总的问题是“四教”内容及其相互关系解释得不够清晰明白,其中尤其令人困惑的是“行”与“忠”、“信”之间的关系。元代陈天祥于此早有认知:行为所行诸善之总称,忠与信特行中之两事。存忠信便是修行,修行则存忠信在其中矣。既言修行,又言而存忠信,义不可解。古今诸儒解之者多矣,皆未免为牵强。王滹南曰:“夫文之与行固为二物,至于忠信,特行中之两端耳,又何别为二教乎?读《论语》者,圣人本意固须详味,疑则阙之。若夫弟子之所志,虽指称圣人,亦当慎取,不必尽信也。”此盖谓弟子不善记也,所论极当,可以决千古之疑。10陈氏之意,“四教”实则不过文献学习和德行二教。而忠、信本为德行中两项内容,不应在德行之外另立忠、信,别为二教。王滹南以为《论语》中“四教”关系之所以混乱不清,是因为孔门弟子不善于记录乃师言论而已。事实果然如此吗?二《文言》“三德”之义解释回顾以往代表性“四教”注疏,文献、德行(力行)、忠德、信德,是先儒时贤对“四教”内容的基本定位。诸说被诟病为牵强,主要是其不能圆融解释四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不能说明行、忠、信三者间的关系。而事实上,理解“四教”四项内容的各自本意及其相互关系,其关节点在于对“文”的解读。先理解“文”字。《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意为交错之画、纹身。据学者考证,甲骨文和金文“文”字字形,分别有象形和指事两种写法。象形字符中,“文”由“错画”本义引申出“痕迹”、“纹路”、“花纹”、“文采”、“文饰”、“修饰”、“文字”等义;指事字符,字形于人的胸口处加“心”符,与人心情品德相关,表示“文德”,常用于表美德、美称的谥号11。因此,“文”字从发源处便有内“文德”、外“文饰”二重含义。夏静指出:“文”字“由外在的‘错画’文饰涵义,引申出藻饰、章采、仪式、声容以及《礼》、《乐》、《诗》、《书》等古代文献乃至传统文化中各种具体可感形式;由内在的‘文德’涵义,演绎出德行、礼文、人文、文教、文章、文学、文物、文质等抽象范畴乃至文化传统之内在精神品格”12。据杨伯峻统计,《论语》中“文”字出现凡31次,分别为人名、文献、文采、文饰、文辞、谥号、学术、文德等义13。显然,除人名外,《论语》中“文”字之意,未出上述“文”之内外二重涵义。杨伯峻和先儒一样,以为“四教”之“文”即“文献”,即外在之“文”。按此路径,“四教”便是先学习文献,而后以忠信之德践履所习道理,这种解释的牵强处,已如前论。既然以“文”之外在义解释“四教”之“文”有问题,那么用其内在“文德”之义解释如何呢?考辨上古文献,可见人们对文德的推崇,由来已久。《尚书·尧典》云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尚书正义》:“智之所用,用于天地,经纬天地谓之‘文’,故以聪明之用为文”14;又曰:“圣人皆能同天”,“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3。文德在此为天地之德的总称,是至高之德。禀行文德,便可与天地同大而为君为王。《尚书·舜典》言帝舜:“重华,协于帝。浚哲文明,温恭允塞”,注曰“华谓文德,言其光文重合于尧,俱圣明”3;疏解:“经纬天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舜既有深远之智,又有文明温恭之德,信能充实上下也”3。也就是说,帝舜继承发扬了帝尧的文德,德行达到了圣明的境地。《尚书·大禹谟》:“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注曰:“言其外布文德教命,内则敬承尧舜”14。禹依然是敬承尧舜之文德以治平天下。禹重“文明”之治,崇尚文德之教,故又有“三百里揆文教”(《尚书·禹贡》)之说。综上可见,秉承天地之德并发扬光大,斯之谓尧、舜、禹之“文明”。周代继承了上古“文明”、文德传统并发扬光大。《毛诗正义》道:“周世世修德,莫若文王”15,意谓周历代君主积德行善,至文王而文德极盛。其具体内容即所谓“九德”:心能制义曰度,德正应和曰莫,照临四方曰明,勤施无私曰类,教诲不倦曰长,赏庆刑威曰君,慈和遍服曰顺,择善而从之曰比,经纬天地曰文。九德不愆,作事无悔,故袭天禄,子孙赖之。(《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周王能决断未来、以德和民、施而无私、勤政惠民、诲人不倦、赏罚分明、慈惠和善、择善而从、德从天地。如此九德皆备,则能行事无悔,成为师长君主,拥有天下,惠及子孙。《国语·周语下》云:“文王质文,故天胙之以天下”,韦昭注:“文王质性有文德,故能得天下”16。文王能彰显文德,崇尚文治,所以能奠立周代基业。除上述“九德”之外,还可从谥号了解文德的具体内容:“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锡民爵位曰文”(《逸周书·谥法解》)。较之前代以“经纬天地”为“文”,周代文德所包含的内容已经大大扩展了。文王之后,周公制礼作乐,崇尚文治、德治,更是对周代文德的制度化落实,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质17。三“仁,文之爱也”,为“经天纬地之才”春秋之际,虽然逾礼越制随处可见,但传统文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左传》中随处可见对“文德”的表述:“小国无文德而有武功,祸莫大焉”(《左传·襄公八年》);“兵之设久矣,所以威不轨而昭文德也”(《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主之举也,近文德矣,所及其远哉”(《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崇文德焉”(《左传·昭公三十二年》)等等。《国语》也是如此:“文王以文昭”(《国语·鲁语上》),韦昭注:“文王演《易》,又有文德”18;“成王能明文昭”(《国语·周语下》);“以太蔟之下宫,布令于商,昭显文德,底纣之多罪,故谓之宣,所以宣三王之德也”(《国语·周语下》);“众而顺,文也”(《国语·晋语四》),韦昭注:“《坤》为众,为顺,为文,象有文德,为众所归也”18;“夫成子导前志以佐先君,导法而卒以政,可不谓文乎?”(《国语·晋语六》)等等。于上可见,文德为美德,仍然是当时人们的共识。事实上,在春秋时期,文德已经成为涵盖诸德之总德。《国语·周语下》记载:夫敬,文之恭也;忠,文之实也;信,文之孚也;仁,文之爱也;义,文之制也;智,文之舆也;勇,文之帅也;教,文之施也;孝,文之本也;惠,文之慈也;让,文之材也。韦昭注曰:“文者,德之总名也”3。可见,文德是包含敬、忠、信、仁、义、智、勇、教、孝、惠、让等十一种美德之总称。能够做到如上十一种美德,称之为“文行”,而能“文行”者,堪称经天纬地之才:晋孙谈之子周适周,事单襄公,立无跛,视无还,听无耸,言无远;言敬必及天,言忠必及意,言信必及身,言仁必及人,言义必及利,言智必及事,言勇必及制,言教必及辨,言孝必及神,言惠必及和,言让必及敌;晋国有忧未尝不戚,有庆未尝不怡。……且夫立无跛,正也;视无还,端也;听无耸,成也;言无远,慎也。夫正,德之道也;端,德之信也;成,德之终也;慎,德之守也。守终纯固,道正事信,明令德矣。慎成端正,德之相也。为晋休戚,不背本也。被文相德,非国何取!(《国语·周语下》)单襄公称赞晋周“其行也文,能文则得天地”(《国语·周语下》)。可见,所谓“文行”,首先是视听言动诸方面正、端、成、慎,藉此以辅助巩固德行;其次,文行是对文德亦即敬、忠、信、仁、义、智、勇、教、孝、惠、让等十一种德行的践行,能够完全做到行文德,便是经天纬地之才,大则得天下,小则得国。“文”为文德,《论语》中亦有所见:“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论语·宪问》)此处说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锡民爵位之人有文德,所以谥之以“文”。“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修文德,使远方之人慕其德化而来,显与上古“三百里揆文教”之说意思相同。如前所述,《国语·周语下》云“仁,文之爱也”,仁德本为文德之一项内容。到了孔子学说中,仁则成为总德,得到充分阐发而成为其学术宗旨。从此意义上说,文德直接孕育了孔子思想学说。孔子本人更以文德继承者自任:“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所谓“斯文”,亦即传统“文明”、文王之德、文德。文德既然如此重要,孔子又以“斯文”自任,那么,“四教”以文德为先,也就不难理解了。《论语注疏》曰:“行谓德行,在心为德,施之为行”19。将“四教”之“文”理解为文德,“行”便是内在文德对外的施行,亦即上文所述之“文行”了。事实上,孔子便是用文德、文行教育其弟子的。颜渊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颜回问行礼的内容,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孔子对颜回的教育,就是从广博的文德之义出发,进而通过礼教内化文德,并从非礼勿视、听、言、动之文行,约束颜回之行使之合礼。先明白文德,再以文行落实,这是孔门对上等弟子教育的次序,至于一般弟子,次序则相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先努力践行、切己体证文德的几种细目,待践行而有心得体会之后,再全面学习文德知识,以期达到更高的道德境地。全面的文德、文行之教所要成就的是仁人,即上引文中晋周那样具有文德的人;文教则旨在培养能够经天纬地、治平天下的圣贤之人。因此,称文德、文行之教为帝王将相、圣贤之教,诚不为过。四忠信为邦国根本“四教”中“文、行”既为文德、文行之教,那么,忠信本为文德、文行中的两个子目,“四教”为什么又要在文德、文行之后特别举出忠信二德行呢?众所周知,春秋之际,礼崩乐坏。此礼崩乐坏,并非礼乐制度不存在,而是逾礼越制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逾礼越制,举其大者要者即为君臣之道不复讲求,造成君不君臣不臣的乱象:为君者务求实利,不以臣下民生为念;为臣者则僭越弑君,求私利而无所不用其极。社会大乱,即由此而生。孔子生逢乱世,试图以礼乐教化重新使社会归于治理。君臣正道,在于为臣者忠,为君者信。面对乱象,相对于文德经天纬地之最高教义,忠、信二教显然是对治现实社会乱象之亟需。因此,孔子“四教”,一方面是文德、文行之最高理想,另一方面则是针对当时现实问题,更加重视忠、信二德行的教育。事实上,忠信被当时人们置于巩固邦本的高度加以认知的。《国语》云:“夫国非忠不立,非信不固”(《国语·晋语二》)。“忠不可暴,信不可犯,忠自中,而信自身,其为德也深矣,其为本也固矣,故不可抈也”(《国语·晋语八》)。国家能够内安邦本,外御强敌,都是因为奉行忠信之德使然;忠信之德为邦国根本,不可动摇。国君安邦定国,更是要讲信用: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晋饥,公问于箕郑曰:“救饥何以?”对曰:“信。”公曰:“安信?”对曰:“信于君心,信于名,信于令,信于事。”公曰:“然则若何?”对曰:“信于君心,则美恶不逾。信于名,则上下不干。信于令,则时无废功。信于事,则民从事有业。于是乎民知君心,贫而不惧,藏出如入,何匮之有?”(《国语·晋语四》)施行信德,就能使善恶清楚、君民安分、上下亲近、政令通行,如此,人民就能安居乐业,即便遭受穷困,也会合力济难。如上可见,忠信二德行实在是治国之本,是人民赖以生存的保障。忠信之德对于现实政治之重要性,可谓无以复加。孔门之教,对忠信二德行也非常重视。孔子首先主张忠信是德行之本,非忠信无以进德。《周易·乾·文言》道:“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20忠信又是孔门德行之教的根本要求:“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主忠信,徙义,崇德也”(《论语·颜渊》);“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礼记·儒行》)。君子德行的养成和提高,当以亲近有忠信之德的人为主;真正儒者之行,当以忠信为立身根本。忠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