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酸铋钠掺杂钛酸锶钡铁电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_第1页
钛酸铋钠掺杂钛酸锶钡铁电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_第2页
钛酸铋钠掺杂钛酸锶钡铁电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钛酸铋钠掺杂钛酸锶钡铁电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0钛酸哌钠掺杂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smolenki等人成功地将钠胺成功合成。bn是a位的1:1复合而成的钙钛矿结构。在1.11的a位上形成了一个钙钛矿结构。在这一结构中,铁电单元具有较大的剩余极化强度、较高的待在期和较高的电压指数,具有良好的噪声性能。这种结构产生的铁电单元具有良好的介电性,如钛酸钠和锆粉的介电性损失、永压电的非线性和银积的温度可以适应更宽的温度,并且可以适应苯乙二醇和其他行业。随着电子装置的社会化和一体化,电子装置和微波装置的发展趋势,电子陶瓷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需要达到x8r等标准。钛酸钡基陶瓷的居里温度较低,难以达到X8R等标准.由于钛酸铋钠具有较高的居里温度且与钛酸钡系材料有良好的固溶,两者固溶有可能提高钛酸钡基陶瓷的居里温度.但纯钛酸钡在居里温度时介电常数发生急剧变化,因此实际使用很少.Ba0.9Sr0.1TiO3陶瓷是实际使用较多的材料,具有较低的损耗和较大且随温度平缓变化的介电常数.因此,本实验中将钛酸铋钠掺杂到Ba0.9Sr0.1TiO3陶瓷中,由于较大含量的钛酸铋钠可能引起较大的介电损耗,故比例控制在1.5%以下,测试其结构和介电性能,分析居里温度的移动和对介电损耗的影响,研究掺杂改性的机理.1bnt的制备样品制备采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合成Ba0.9Sr0.1TiO3(BST)和Bi0.5Na0.5TiO3(BNT)陶瓷粉体,实验原料为分析纯的BaCO3、SrCO3、TiO2,Bi2O3和Na2CO3.首先将BaCO3、SrCO3按预定摩尔比为9∶1的比例混合,加去离子水球磨4h后出料烘干,在1150℃下预烧2h,初步制备出BST粉体.将Bi2O3及NaCO3按0.5∶0.5的比例混合,加酒精球磨4h后出料烘干,在1150℃下埋烧2h,得到BNT粉体.取不同质量分数的BNT与BST混合,其中BNT相对于BST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0、0.5、1.0、1.5%,4个样品相应标记为:BN1、BN2、BN3、BN4,加酒精进行二次球磨,然后出料烘干,加入PVA造粒模压成型为直径12mm、厚度约为1.2mm的圆片.排胶后在1280℃烧结,保温4h,得到陶瓷样片,对块材进行X线衍射(D/MAX-IIIC),分析其晶体结构.用SEM(JSM-6510LV)观测晶粒以及样品表面形貌、致密程度.样品两边镀银电极,用温度控制箱控制温度在-45~150℃范围内,用阻抗分析仪(TH2816型)表征其介电性能.2结果与讨论2.1xrd分析2.2掺杂0.5%bnt的陶瓷样品特征尺寸.图2是不同质量分数BNT掺杂的BST陶瓷样品的SEM图片,由图可见,晶粒的尺寸均为0.8μm左右,该尺寸为X7R材料的典型特征尺寸.随着掺杂量的增加,气孔越来越少.但掺杂0.5%BNT的陶瓷样品较纯BST样品,晶粒有所长大,且大小相对均匀.随着掺杂量的增加,样品的晶粒尺寸逐渐减小,这主要由于随BNT的增加,冗余的Na+离子在BST-BNT晶界外富集,氧空位的浓度增加,从而抑制了晶粒的长大.当掺杂量为1.5%BNT时,出现一定的过烧现象,表明BNT的加入可以降低BST的烧结温度.2.3中小热值陶瓷居里温度的半导化效应图3为BNT-BST的介电温谱.可以看出,样品具有明显的弛豫铁电体的特征.图3(a)为样品BN1(纯BST)在不同频率下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随温度的变化图.可以看出此样品在测试区间经历了两次相变,低温相变在15℃左右,为铁电-铁电相变,第二个相变温度约为105℃,为铁电-顺电相变,且居里温度不随测试频率的变化而变化.当测试温度低于居里温度时,介电常数随测试频率的升高而减小,介电峰略向高温方向移动,表现出一定的频率色散.在居里温度附近,介电常数达到峰值,约为5220.当温度高于居里温度时,介电常数的大小不随测试频率的变化而变化,样品的介电损耗均小于0.025,且随测试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测试频率的升高而有增大的趋势.图3(b)为样品BN2(掺杂量BNT0.5%)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随温度的变化图,介电常数有很大的提高且随频率的增加峰值有所降低.介电损耗在高温区出现峰值,且在高温区,频率越大损耗越小,表现出明显的半导化效应.这主要由于BST掺杂量为0.5%时,产生了大量的氧空位所致.图3(c)和图3(d)分别为BN3(掺杂量BNT1.0%)和BN4(掺杂量BNT1.5%)样品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随温度的变化图.样品在居里温度分别约为115℃、120℃,介电峰值约为5000处,半导化现象消失,即产生了金属离子空位.由于BNT有较高的居里温度,BNT与BST复合后的陶瓷居里温度升高.BN3和BN4样品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均无明显区别.总之,BNT具有高于BST的居里温度,掺杂浓度不同,产生不同的效果:当BNT的掺杂量在0.5%左右时,因铋在A位替代Ba或Sr从而产生氧空位,导致样品的半导化而不适宜做器件;当BNT掺杂量在1.0%~1.5%时,半导化现象消失,10kHz以下介电损耗低于0.05,居里温度升高,与(1-x)BNT-xBT中随着BT含量的增加相变温度向低温区移动具有较好的一致性.3bnt掺杂量对bst晶相结构的影响在0.5%~1.5%的掺杂范围内,BNT与BST有良好的固溶,样品均呈现单一的钙钛矿相.当BNT掺杂量为0.5%,样品出现了部分较大晶粒,介电常数急剧增大并伴随频率弥散,介电损耗明显变大,表现出半导化的特征,在材料应用中应尽量避免在此范围掺杂.随BNT掺杂量的增加,在1.0%~1.5%的掺杂范围内,BST晶粒尺寸恢复原来大小,居里温度从105℃上升到120℃,且介电损耗仍然较低.图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