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第五讲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_第1页
05.第五讲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_第2页
05.第五讲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_第3页
05.第五讲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_第4页
05.第五讲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课件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出品I全国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监制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第五讲——《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对新时代经济发展实践作出的系统理论概括,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经济领域的集中体现,是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引领未来的科学理论,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明确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明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明确进入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明确坚持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明确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明确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明确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明确坚持问题导向部署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明确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明确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着力点明确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宝明确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明确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二、如何理解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三、如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一、如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一、如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指导原则、路径选择(一)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二)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三)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一)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

——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20年10月29日)进入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如何理解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是远大理想和现实目标相结合、历史必然性和发展阶段性相统一的统一论者,坚信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但实现这一崇高目标必然经历若干历史阶段。历史依据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现实依据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一个静态、一成不变、停滞不前的阶段一个自发、被动、不用费多大气力自然而然就可以跨过的阶段一个动态、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蓬勃生机活力的过程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今天我们所处的新发展阶段,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经过13个五年规划(计划),我们已经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近30年将是我们完成这个历史宏愿的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阶段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带来新机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带来新机遇深化改革开放带来新机遇加快绿色发展带来新机遇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带来新机遇经济方面的五个新机遇机遇挑战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大国博弈日趋激烈,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等。数据来源:英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全球贸易预警数据库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带来的新挑战2009—2020年及2020年单年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出台项目数2009—2020年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出台项目数排名德国NO.2美国NO.1法国NO.10印度NO.3加拿大NO.4俄罗斯NO.5英国NO.6巴西NO.7意大利NO.8阿根廷NO.9(二)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0月29日)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新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新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新发展理念的提出背景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创新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新创发展理念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刻不容缓全社会研发投入2012年1.03万亿元2021年2.79万亿元数据来源:“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第一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稳居世界第一全社会研发投入位居世界第二高被引论文数排名世界第二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跃升至第十二位我国科技创新力量磅礴发展中国空间站中国高铁中国海洋石油勘探中国桥梁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否则“木桶”效应就会愈加显现,一系列社会矛盾会不断加深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绿色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协调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调协发展理念色绿发展理念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经济全球化遇到一些回头浪,但开放合作仍然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依然是人心所向当今时代,任何关起门来搞建设的想法,任何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做法,都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共享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开放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放开发展理念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享共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什么人由谁享有人民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突出问题和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从问题导向把握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美GDP对比从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积极主动未雨绸缪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三)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是新发展阶段要着力推动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21年1月11日)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发展阶段要着力推动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以国内循环为主,进出口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很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加入国际大循环,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形成“世界工厂”发展模式,对我国快速提升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提出背景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对我国客观经济规律的自觉把握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已经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多个年份超过100%。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不是被迫之举和权宜之计。2007—2021年我国内需、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本质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遭遇过很多外部风险冲击,最终都能化险为夷,靠的就是办好自己的事、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我们只有立足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努力炼就百毒不侵、金刚不坏之身,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生存和发展下去,没有任何人能打倒我们、卡死我们!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市场资源是我国的巨大优势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拥有1亿多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还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多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主标目畅通国内大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强大国内市场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成形托依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通贯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进促构建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关起门来搞国内循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改善国内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增强出口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推动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历史方位:进入新发展阶段现实依据指导原则:贯彻新发展理念行动指南路径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选择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紧密关联二、如何理解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二)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复杂局面,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进入新常态的判断依据从时间上看,新常态是我国不同发展阶段更替变化的结果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1979—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亿元维持出口高增长、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高比例已不大可能,必须把经济增长动力更多放在创新驱动和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上。从空间上看,新常态是我国出口优势和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模式变化的体现我国货物出口占世界总额的比重数据来源:WTO数据中心年份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增长速度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发展动力高速增长中高速增长规模速度型质量效率型增量扩能为主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创新驱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没有变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质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大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只有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适应科技新变化、人民新需要,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在新的水平上实现供求均衡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也在发生历史性变化,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就是发展质量不高的表现,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主要就集中在发展质量上。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把发展质量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既要重视量的发展,更要重视解决质的问题,在质的大幅度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100多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十几个成为高收入经济体。那些取得成功的国家和地区,都是在经历高速增长阶段后实现了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那些徘徊不前甚至倒退的国家和地区,都是没有实现这种根本性转变。

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上升不是线性的,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要遵循这一规律。生产消费流通分配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只有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实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循环通畅,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和空间布局比较合理,经济发展比较平衡,不出现大的起落,才能逐步进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二)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集中对我国发展作出部署,作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等重大决策。——《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依据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重在解决总量性问题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供给侧需求侧消费出口投资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依赖进口产能过剩需求外溢“海淘”外购国内有效供给不足一些农产品供给不适应需求变化农业发展形势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解决结构性问题,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完整准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和目的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增强供给侧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灵活性,不断让新的需求催生新的供给,让新的供给创造新的需求,在相互推动中实现经济发展。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西方供给学派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以“拉弗曲线”为代表思想主张重点是减税,过分突出税率作用思想方法比较绝对,只注重供给而忽视需求,只注重市场功能而忽视政府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与方向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补短板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去产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硬仗大力破除无效供给大力培育新动能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钢铁行业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去产能1.5亿吨目标。2021年全国粗钢产量同比减少近3000万吨,引导钢铁企业摒弃以量取胜的粗放发展方式,促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八字方针巩固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推动更多产能过剩行业加快出清,降低全社会各类营商成本,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增强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发挥企业和企业家主观能动性,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正向激励和优胜劣汰,发展更多优质企业。提升提升产业链水平,注重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畅通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形成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现代化经济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筑牢坚实基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点举措强化战略支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夯实重要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优化空间布局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完善制度保障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欧班列三、如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筑牢我国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三)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9年10月31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从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境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科学内涵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既有利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有利于促进效率和公平有机统一、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们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并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定下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22年4月29日)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公有制经济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公有制主体地位、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是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支持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必须不断发展壮大,这个问题应该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一些人制造了不少针对国有企业的奇谈怪论,大谈“国有企业垄断论”,宣扬“国有企业与民争利”、“国企是不堪的存在”,鼓吹“私有化”、“去国有化”、“去主导化”,操弄所谓“国进民退”、“民进国退”的话题。特别是各种敌对势力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重点拿国有企业说事,恶意攻击、抹黑国有企业,宣扬“国企不破、中国不立”,声称“肢解”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最佳方式。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些人很清楚国有企业对我们党执政、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想搞乱人心、釜底抽薪。——习近平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0月10日)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关系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巩固,关系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针对国有企业的奇谈怪论,我们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决不能认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所有制问题,或者只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那就太天真了!在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国有企业发挥了顶梁柱作用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稳定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是金融发展的重要依托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以上的税收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以上的企业数量贡献了(三)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要发挥分配的功能和作用。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1年12月8日)社会总产品在生产资料所有者、劳动者和国家间的分配,表现为利润、劳动报酬和流转税等坚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按要素分配体制机制,允许一部分人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次分配完善制度、规范秩序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强化税收调节,合理调节城乡、区域、不同群体间的分配关系;合理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不合理收入强化互助共济功能,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分配统筹兼顾、公平合理陕西省下达2022年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8.4亿元,较上年增加10.3%。2021年,各项医保综合帮扶政策惠及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医1.23亿人次,减轻农村低收入人口医疗费用负担1224.1亿元。20212022铜川照金革命老区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加强公益慈善事业规范管理,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提升社会公益事业透明度,推动社会公益资源配置更加公平公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次分配鼓励引导、自觉自愿(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5年11月23日)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