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班级:姓名:学号: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1.课程目标:(1)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的经营方式;(2)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3)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2.预习内容: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冶炼技术的提高(1)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了冶铜技术。(2)商周时代: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3)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的灌钢法等。2.制瓷业的发展(1)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2)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至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朝时,出现了五大名窑。(3)明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3.丝织业的进步(1)中国又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2)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3)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1.民间手工业的发展(1)民间手工业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到隋唐才得以恢复和发展。唐朝朝廷赋税户调的布、绢、锦等,多数出自农夫织妇之手。两宋以后,民间手工业在曲折中继续艰难发展。元朝时,民间棉纺织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2)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1.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2.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3.明清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为适应国外客户的需要,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还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在中国制瓷工艺的影响下,从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二、合作释疑,互相研讨1.古代中国手工业经营的基本形态的比较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流向劳动力官营手工业政府经营、“工官”工场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无偿调用各类匠户私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市场流通雇工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供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农民自身田庄手工业豪强地主控制经营为满足田庄自身的需要田庄中的依附人口2.古代中国民营手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和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1)民营手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①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②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③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④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3.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2)手工业技术先进。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国家。(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4)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发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私营手工业到明中叶以后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5)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发展受农业生产的制约。(6)手工业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发生相应变化。(7)明中叶后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三、精心点拨,启发引导1.官营手工业的经营特点史料一方今其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汉书》【探究】据史料一指出“三服官”和“东西织室”的手工业类型,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生产经营的特点。提示:官营手工业。作工人数多(规模大);耗费大;产品主要服务于皇室和官府;政府设工官管理。2.民营手工业发展的艰难史料二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将多用工匠。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雍正帝【探究】根据史料二指出古代民营手工业相比官营手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官营手工业的压制;重农抑商政策的限制;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市场狭小;购买力低下。3.《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解析】“攻木”“攻金”“攻皮”“设色”“刮摩”“抟埴”的细致分工,有利于提高手工业者的熟练程度和技术,说明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答案】C四、巩固训练,提升技能A组(1)判断:在我国古代社会中,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它代表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2)判断: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制出成熟的白瓷,至唐朝,已经形成南青北白的两大制瓷系统。(√)(3)选择:(2010·江苏单科,4,改编)“水排”主要应用于(D)A.灌溉B.制瓷C.耕种D.冶铁(4)思考:《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反映了我国家庭手工业的什么状况?答案:家庭手工业成本较低,自给自足。,B组1.(2016·湖南省十三校联考)官窑即我国古代朝廷设立的烧造陶瓷器物的窑口,其目的主要为最高统治者及贵族日常使用和祭祀之用,以及赏赉外国使节贵宾和用于外销。官窑是由国家政府出资设立和生产,并派专人管理经营的窑口。因为这样做主要是可以()A.生产足够精美的产品 B.显示朝廷的威严C.保证朝廷有丰厚的财政收入 D.保证新技术的传承与创新解析:根据材料所提供官窑生产的目的,不是以追求财政收入为目的的,而是为了供贵族人享用,所以是为了保证生产质量,故A项正确;朝廷威严材料显示不明显,故B项错误;官窑生产不计成本,故C项错误;技术传承材料没有提及,故D项错误。答案:A2.有学者发现: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20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依据材料推断,传统手工业技术没有实现近代化转型的重要原因最有可能是()A.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 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C.与周边缺乏经济文化交流 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解析:提炼材料关键信息,秦防金属腐蚀技术失传、元代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在清代终止,归纳其共性,均在于由于王朝更迭,导致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故A项正确;行业内部的保守封闭性,与周边缺乏经济文化交流有可能导致技术失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C两项错误;虽然政府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但古代中国的手工技术仍然在艰难中进步,故D项错误。答案:A3.(2016·温州市适应性测试)下列能反映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水平的是()A.《周礼》提到的“妇功” B.司母戊大方鼎C.《农书》中的水排冶铁图 D.采用灌钢法制作的兵器解析:《周礼》提到的“妇功”属于纺织技术,故A项错误;司母戊大方鼎是商朝时期著名青铜器代表,故B项正确;水排冶铁图属于灌溉工具,属于冶铁业技术反映,故C项错误;灌钢法是南北朝时期出现炼钢技术,故D项错误。答案:B4.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表明这一时期()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C.官府控制民窑生产D.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经济发展解析: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宋代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官窑,说明了此时商品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中讲官府委托民窑,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代,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5.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松江“俗务纺织,不止乡幕,虽城中亦然,里妲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霄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材料反映了()A.私营手工业占地位 B.小农经济走向衰落C.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解析:材料所述“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表明是和农业结合的家庭手工业,而不是私营手工业,故A项错误;材料主题围绕家庭手工业展开,没有反映小农经济的衰落,故B项错误;“里妲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反映了家庭手工业产品进入市场的情况,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手工工场或雇佣关系的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C6.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若鹜。……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材料表明当时景德镇()A.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B.制瓷业开始兴起C.为了谋生,全员参与瓷器生产D.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解析:由材料“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若鹜”“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可知,景德镇出现了许多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人,制瓷业及其劳动者,陶瓷产品几乎占据浮梁的一半,故A项正确;原始瓷器在商周时期已经出现,清朝时制瓷业开始兴起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全员参与瓷器生产,故C项错误;材料未能表明民营手工业产品占领整个市场,故D项错误。答案:AC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代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考古工作者曾先后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郑州商城遗址、湖北盘龙城遗址,发现了这时期的铸铜作坊,说明商代青铜制造业已具有相当规模,青铜器种类增多,制作精巧,造型准确,器身还出现了粗疏的动物纹或几何纹。商代后期,青铜器制作水平达到了高峰,表现为器类繁多,造型庄重,花纹繁缛细密。西周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的鼎盛时期,西周的青铜铸造技术又有新的发展。这时期青铜器的突出特点是,器物上的铭文长,有的多达三四百字。它生动具体地补充了西周文献记载之不足,为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原始资料。材料二古希腊人把中国叫作“塞里斯”,即“丝绸之国”。在古罗马,恺撒大帝曾身穿丝绸长袍去看戏,引得在场的贵族羡慕不已,他们甚至不惜用相等重量的黄金去购买丝绸。后来上等丝绸每磅竟值黄金12两,迫使皇帝下令禁止皇家穿用丝绸。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商周时期青铜器发展状况及铸造的主要特点。(6分)(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从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6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我国制瓷业的发展特征。(4分)(4)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出有关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哪些认识?(4分)解析:本题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为主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从材料一概括即可。注意材料提到的种类、样式、规模等信息。第(2)问,注意材料信息与结论的关系。第(3)问,从图片文字中找出答案即可。第(4)问,从手工业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来展开论述。答案:(1)状况:青铜器铸造进入高度发达、繁荣时期。特点:规模大;技术先进并不断发展;种类多;造型美观;西周的青铜器大多为礼制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6分)(2)内容:我国丝织品在古希腊、罗马影响大。结论:我国丝织业历史悠久,技术先进,曾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活动会策划方案
- 营销方案宣导文案
- 耳房施工方案
- 领导调研活动策划方案
- 乙方施工方案
- 肯德基街头活动策划方案
- 教学质量提升方案与实施细节
- 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教学案例分析
-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探索
- 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方案实例
- 好未来分析报告
- 审计资料交接清单
- 10-第10章-彩色图像处理
- 2023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开卷
- GB/T 33636-2023气动用于塑料管的插入式管接头
- 工程审计手册完整版
- 2019年11月中石油招聘考试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 以工代赈乡村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资料
- SB/T 10952-2012实木复合门
- GB/T 17632-1998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抗酸、碱液性能的试验方法
- 2020年餐饮连锁加盟店营建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