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认知过程-课件_第1页
第二章-认知过程-课件_第2页
第二章-认知过程-课件_第3页
第二章-认知过程-课件_第4页
第二章-认知过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认知过程PPT课件第二章认知过程PPT课件1第二章-认知过程-课件2第二章-认知过程-课件3第二章-认知过程-课件4二、注意的种类(划分标准)有无目的,是否需要意志努力(一)不随意(无意)注意1、概念:~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2、原因:①刺激物自身的特点:新异性、刺激物的强度、运动变化等。②人本身的状态。需要、情感、兴趣等。二、注意的种类(划分标准)5下面图形中,你先注意到的是哪个圆?第二章-认知过程-课件6你注意到了图中的哪一张笑脸?你注意到了图中的哪一张笑脸7(二)随意(有意)注意1、概念: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努力的注意。2、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1)主观原因:①对活动目的与任务的认识与理解;②对活动的兴趣(间接、直接);③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2)客观原因:①对活动的合理组织;②刺激本身的诱惑力。(二)随意(有意)注意8(三)随意(有意)后注意1、概念:具有不随意注意目的性和随意注意意志努力特征的注意,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形成条件:(1)兴趣;(2)活动的自动化。思考:心理学家认为随意后注意是最理想的注意状态,你能保持这样的状态吗,为什么?(三)随意(有意)后注意9类型目的性意志努力性质例如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无不需要低级、自发的窗外的歌声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需要高级、自觉的学习、听课有意后注意有不需要最高级、自觉性程度很强电脑打字“盲打”,打毛衣不用看注意种类的比较类型目的性意志努力性质例如无意注意无不需要低级、自发的窗外的10三、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广度:是指同一时间内,一个人能清楚地觉察到或认知到客体的数量。

成人注意的平均广度黑色圆点8~9个;外文字母4~6个;几何图形3~4个;汉字3~4个。三、注意的品质11主观因素:如活动任务、个体经验、情绪等。客观因素:如刺激物排列的特点等。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主观因素:如活动任务、个体经验、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12

下面请大家看一张图,图上写着几个数字,时间是2秒钟。请大家看完后回答出它们的总和是多少?9753下面请大家看一张图,图上写着几个数字,13图上写着什么数字?呈现的图形都有哪些形状?每种图形的颜色分别是什么?图形的顺序是怎样的?每个数字各在什么图形中?图上写着什么数字?149753975315

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16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17TCIGAHNETEACHING图1图2TCIGTEACHING图1图218(二)注意的稳定性:注意在同一对象和同一活动上所能持续的时间.请你聚精会神地看下面的图形,告诉同学你看到了什么?(二)注意的稳定性:注意在同一对象和同请你聚精会神地看下面的19注意的动摇内涵:不同于持续性注意,它是指注意在短暫时间内的起伏波动。注意动摇的原因:①动摇是由于感觉器官的局部适应,使对物体的感受性交替而短暂下降;②注意的动摇是由机体的节律性活动所引起的。注意的动摇内涵:20注意的对象(单调、静止——复杂、变化)人的积极性(态度积极,有浓厚兴趣)人的身体状况(失眠、疲劳、生病——健康)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注意的对象(单调、静止——复杂、变化)影响注意稳定性的21

225~7岁的儿童能聚精会神15分钟左右,7~10岁的儿童可达20分钟,10~12岁的儿童可达25分钟,高中生一般能坚持30~45分钟。

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表现出高度的注意稳定性。小资料5~7岁的儿童能聚精会神15分钟左右,723注意的分配---条件同时进行的活动只有一种是不熟悉的,其余活动都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活动之间的关系;活动的性质。(三)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注意的分配---条件(三)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24

(四)注意的转移:是指人能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心理特征。影响转移的因素:

原来注意的强度:原先的注意越集中,转移就越困难。

新注意对象的特点:新的活动越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的转移就越容易。(四)注意的转移:是指人能根据新的任务,主动25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感觉、知觉的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2.理解感觉能力与感觉阈限的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3.使学生能够用感觉规律及知觉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第二节感觉与知觉教学基本要求第二节感觉与知觉26内容提要:

一、感觉(一)、概念(二)、种类:内外(三)、测量: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四)、规律:1、同一感觉:适应与对比2、不同感觉:补偿与联觉二、知觉(一)、概念(二)、种类

(三)、知觉规律(特性)

内容提要:27一、感觉(一)感觉(sensation)的概念1、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分析:

(1)直接反映(2)个别属性(3)主观映象一、感觉(一)感觉(sensation)的概念283.感觉的作用(意义)

(1)感觉是认识的开端(2)感觉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

感觉剥夺实验:1954年,心理学家贝克斯顿等在加拿大的麦克吉尔大学进行了首例感觉剥夺实验研究。

3.感觉的作用(意义)(1)感觉是认识的开端29

1954年,心理学家贝克斯顿等在加拿大的麦克吉尔大学进行了首例感觉剥夺实验研究。所谓感觉剥夺指的是有机体与外界环境刺激处于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有机体处于这种状态,外界的声音刺激、光刺激、触觉刺激都被排除。几天后,有机体发生某些病理心理现象:①出现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及继发性情绪行为障碍;②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③思维迟钝;④暗示性增高;⑤各种神经症症状。对动物的感觉剥夺研究表明,把动物放在完全无刺激的寂静环境中,损伤动物健康,甚至可以引起死亡。1954年,心理学家贝克斯顿等在加拿大的30第二章-认知过程-课件31

具体地,对于简单的作业,如词或数字的记忆,感觉剥夺没有影响;对于中等难度的作业,如移动单词中的字母问题,感觉剥夺也没有什么影响;对于复杂的问题,如需要高水平语言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创造测验、单词联想测验,接受过感觉剥夺的被试不如未接受感觉剥夺的被试的成绩好。感觉剥夺影响了复杂的思维过程或认识过程。这说明人们日常生活中,漫不经心地接受各种刺激,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各种感觉是很重要的。具体地,对于简单的作业,如词或数字的记32(二)感觉的种类

依据感觉分析器所处位置和它所反映的特定刺激物,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2、内部感觉: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视觉和听觉是最重要的感觉。(二)感觉的种类依据感觉分析器所处位33(三)感觉的测量

1、感受性(sensitivity)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受性存在个体差异,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2、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感觉并保持一定时间的刺激量;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呈反比关系;4、绝对(相对)感受性与绝对(相对)感觉閾限。(三)感觉的测量1、感受性(sensitivity)是感34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感觉类别绝对阈限视觉晴朗的夜空中可以见到30英里外的烛光听觉安静条件下可以听见20英尺外手表的滴答声味觉一茶匙糖溶于2加仑水中可以辨别出甜味嗅觉一滴香水扩散到三个房间的套房触觉一只蜜蜂翅膀从1厘米高处落在你的面颊温冷觉皮肤表面温度有摄氏1度之差既可觉察绝对感受性与绝对35(四)、感觉的规律

1、同一感觉的规律(1)感觉适应(2)感觉对比:同时对比继时对比2、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1)补偿作用(2)联觉效应(四)、感觉的规律1、同一感觉的规律36请注意:两个灰色方块具有均匀的亮度吗?返回请注意:两个灰色方块具有均匀的亮度吗?返回37一、知觉(一)知觉(perception)的概念

1.概念: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2.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区别:(1)反映对象不同;(2)所借助的感觉器官数量不同。

联系:(1)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2)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3)二者密不可分。一、知觉(一)知觉(perception)的概念38(二)知觉的种类1、按照占主导地位的感受器官:视知觉、听知觉、触摸觉等;2、按照反映事物属性不同: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空间知觉;3、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人对事物所产生的、具有某种固定倾向的歪曲的知觉。(二)知觉的种类1、按照占主导地位的感受器官:视知觉、39(1)错觉的种类形重错觉方位错觉时间错觉大小错觉运动错觉图形错觉

(1)错觉的种类40典型的几何图形错觉典型的几何图形错觉41第二章-认知过程-课件42是弯曲还是平行?线条弯曲错觉是弯曲还是平行?线条弯曲错觉43左氏错觉Back左氏错觉Back44

看A图,黑色的一圈圈的弧看起来是一个螺旋,其实它们是由一组同心圆构成。看B图,这种错觉逐渐不明显了。如果你用手遮住A图的上半部分,这种错觉不复存在。ABFraser螺旋看A图,黑色的一圈圈的弧看起来是一个螺旋,45

在这幅图像中,一个大个子正在追赶一个小个子,对不对?其实,这两个人完全是一模一样的!这是因为,在水平面上,随着物体往后退,不仅视角变小了,而且它们在视野中相对于水平线的位置也升高了。在这幅图像中,一个大个子正在追赶一个小个子,46

注视着中央的黑点,过一段时间后黑点周围的灰色薄晕就会渐渐缩小。

47(2)错觉与幻觉海市蜃楼是错觉还是幻觉?(2)错觉与幻觉48(三)、知觉的基本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三)、知觉的基本特性1、知觉的选择49看看她是什么人看看她是什么人50少女与老妇戴项链的少女可怜的老妇人少女与老妇戴项链的少女51你看到了一对情侣或是一个骷髅头?你看到了一对情侣或是一个骷髅头?52你看到有三个脸了嗎?你看到有三个脸了嗎?53你是看到了一张脸,或是一个爱斯基摩人呢?你是看到了一张脸,或是一个爱斯基摩人呢?54你看到了一位乐器演奏家或是一位女孩的脸呢?你看到了一位乐器演奏家或是一位女孩的脸呢?55你看到的是一个老人的脸?或是一对情侣在接吻呢?你看到的是一个老人的脸?或是一对情侣在接吻呢?56

2、知觉的整体性

2、知觉的整体性57第二章-认知过程-课件58整体性特性:A:接近性B:相似性C:连续性D:封闭E:良好图形整体性特性:593、知觉的理解性这是什么?3、知觉的理解性这是什么?604、知觉的恒常性大小、形状、亮度、颜色恒常性等4、知觉的恒常性61第三节记忆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记忆的概念;2、掌握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保持时间、保持量及三者间的关系;3、了解记忆的过程;4、熟练掌握遗忘的理论及规律。第三节62内容提要:一、记忆概述1、记忆概念2、记忆分类二、记忆过程1、识记2、保持3、回忆三、记忆规律1、遗忘2、品质内容提要:63一、记忆的概述

(一)概念1、表述:记忆就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信息论认为记忆就是人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2、理解:(1)、记忆与感知觉不同:当前、过去;(2)、记忆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3)、记忆是保存个体经验的形式之一。

一、记忆的概述(一)概念64(二)、记忆的种类1、按记忆的内容: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2、按时间长短:瞬时记忆(感觉登记)、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二)、记忆的种类65三种记忆的比较种类时间容量瞬时记忆(感觉记忆)0.25~2秒容量较大短时记忆(工作记忆)1分钟以内容量7+2“组块”长时记忆1分钟以上容量几乎无限三种记忆的比较种类时间容量瞬时记忆0.25~2秒容量较大66小实验:组块化(练习)组块是短时记忆信息加工的单位。它可以是字母、单词、句子甚至更大的单位。每一个单位的内部是由非常熟悉的内容组成的。短时记忆的容量实际上取决于组块的大小。请你读一遍下面的一行随机数字,然后按照原来的顺序,尽可能多地默写出来:小实验:组块化(练习)组块是短时记忆信息加工67小实验:组块化(练习)718639452849HJMROSFLBTW返回小实验:组块化(练习)7186368小实验:组块化(练习)185119211839193719351851,1921,1839,1937,1935EARTVCIAFBTGMGEUSAEAR--TV--CIA--FBT--GM--GE—USA小实验:组块化(练习)185119211839193719369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刺激注意精细复述提取遗忘?维持复述遗忘遗忘行为反应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刺激注意精细复述提70

二、记忆过程(一)、识记(二)、保持(三)、再认或回忆二、记忆过程71(一)识记1、概念2、分类(1)根据识记时的目的性、意志努力程度: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根据识记时是否以理解为基础: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一)识记72

(二)、保持1、概念:保持是指巩固已识记的信息。2、保持信息的变化

(1)量的变化:保持曲线;记忆恢复现象;(2)质的变化:内容;记忆虚构现象.

(二)、保持73记忆内容的变化

Bartlett用图画作材料,应用顺序再产生的方法进行的研究,同样证实了他的设想。记忆内容的变化Bartlett用图画作材料,应用顺序再产生74(三)、再认或回忆

1、再认:过去识记过的事物重新在眼前出现时能够把它识别出来。2、回忆(1)概念:过去识记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能够把它想起来。(2)种类:目的性:无意回忆与有意回忆中介物:直接回忆与间接回忆(三)、再认或回忆75

三、遗忘(一)、遗忘概述(二)、遗忘理论(三)、遗忘规律(四)、遗忘的因素(五)、如何避免遗忘

三、遗忘76(一)概述

1、遗忘的概念: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错误的再认和回忆的现象。2、遗忘的作用:

(1)

积极的方面:

(2)消极的方面:

(一)概述77(二)、遗忘理论理论主要观点衰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衰退以至消失。干扰说*新旧材料之间相互干扰而产生抑制的作用。压抑说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而引起的。*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二)、遗忘理论理论主要观点衰退说记忆痕迹得78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的比较学习经济学学习心理学经济学测验后摄抑制学习心理学学习经济学经济学测验前摄抑制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的比较学习经济学学习心理学经济学测验后摄抑79(三)、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先多后少(三)、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80(四)、影响遗忘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和数量2、材料的类似性和系列位置3、学习程度4、学习者的心态(四)、影响遗忘的因素81(五)、如何避免遗忘1、及时复习;2、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3、试图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4、复习方法多样化;5、过度学习:150%。(五)、如何避免遗忘82第四节思维与想象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思维、想象的概念;2、熟练掌握问题解决的理论及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3、了解想象的分类。第四节思维与想象83主要内容:一、思维的概述(一)、概念、种类(二)、思维的基本过程与形式(三)、规律与应用:问题解决、思维品质二、想象(一)、概念(二)、种类主要内容:84一、思维的概述(一)思维的概念:

1、表述: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2、特点:(1)间接性(2)概括性

一、思维的概述85(二)、思维的分类1、按照凭借物

(1)动作思维:(2)形象思维:(3)理论思维:2、按照创造性程度(1)习惯性思维:(2)创造性思维:3、按照指向性(1)发散性思维:(2)聚合性思维:(二)、思维的分类86

二、思维的基本过程和形式(一)、思维的基本过程

1、分析与综合(1)概念:

(2)水平:知觉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

表象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语词符号的分析与综合。

二、思维的基本过程和形式87

2、比较与分类(1)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比较;(2)对事物发展进行纵向比较;(3)对事物的各类关系进行比较。3、抽象与概括挖掘同类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并用语言进行系统准确表述。

2、比较与分类88

4、具体化与系统化(1)具体化方法:用一般原理解释具体现象;用一般原理做作业;用一般原理创造性地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2)系统化方法:划分、分类、编写提纲、绘制图表、制作单元小结和系统复习。4、具体化与系统化89(二)、思维的形式1、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2、判断:是人脑反映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思维形式。3、推理:是从已知判断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它是由两个以上的判断组成的,反映判断与判断之间的关系。有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

(二)、思维的形式90

三、思维的规律---问题的解决(一)什么是问题解决问题的解决是指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须具备三个条件:1、是有明确的目的指向性;2、是有一系列操作程序;3、是有思维认知成分的参与。

三、思维的规律---问题的解决91(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1、尝试错误说:2、顿悟说:3、四阶段论: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92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问题情景—是指问题解决者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客观情景或刺激模式。2、认知因素—包括认知结构的限制;迁移的作用;定势的作用;解决问题的策略;功能的固着;原型启发。3、个性差异—表现在动机和情绪;人格;人际关系。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93问题情境2cm2cm问题情境2cm2cm94“量水”实验返回“量水”实验返回95利用给定的工具将点燃蜡烛固定在墙壁上。利用给定的工具将点燃蜡烛固定在墙壁上。96利用给定的工具将两根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绳子接在一起。返回利用给定的工具将两根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绳子接在一起。返回97动机水平与解决问题效率的关系低动机强度高高工作效率低动机水平与解决问题效率的关系低动机强度高高工作效率98

二、想象(一)、什么是想象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所造就的形象是眼前不存在的。想象具有创造性。这是与联想的不同处。想象能让概念的化为形象,抽象的变成具体,静止的继续行动,浓缩的使之扩散,散漫的加以集中……小自打比方,形象的说明道理,大至塑造典型,进行艺术概括,构思通篇文章,都需要借助想象。

二、想象99(二)、想象的种类

1、无意想象(1)概念: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想象。(2)无意想象的特殊形式——梦

2、有意想象(1)概念: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2)种类: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二)、想象的种类100睡眠与梦一般来说,一个正常的成人一晚上要经历四个或五个睡眠周期。每个睡眠周期有大约90分钟;从慢波睡眠(包含4个小阶段)开始,结束于快波睡眠。这个顺序贯穿整个夜晚。不过,随着清晨的来临,每个睡眠周期在各阶段的时间分配上有所变化。在第一个睡眠周期,慢波睡眠的3、4阶段占据了主要的时间。不过此后快波睡眠占据的时间逐渐增多,并且慢波第四阶段逐渐消失。到了睡眠的最后一个周期—天亮以前,快波睡眠几乎占据了这个周期的所有时间。所以在你快醒来前,很多很多的梦出现了,这些梦正是你醒来时最容易记住的。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