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洋与化冰盐环境中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钢筋防锈技术对策(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1页
在海洋与化冰盐环境中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钢筋防锈技术对策(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2页
在海洋与化冰盐环境中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钢筋防锈技术对策(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3页
在海洋与化冰盐环境中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钢筋防锈技术对策(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4页
在海洋与化冰盐环境中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钢筋防锈技术对策(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海洋与化冰盐环境中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钢筋防锈技术对策(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

公路2001年4月第4期HIGHWAYApr.2001No.4文章编号:0451-0712(200104-0052-07中图分类号:TU593文献标识码:B在海洋与化冰盐环境中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钢筋防锈技术对策(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在海洋与化冰盐环境中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钢筋防锈技术对策赵筠(埃肯集团公司北京代表处北京市100027摘要:针对处于海洋与化冰盐环境中的工程因氯盐引起钢筋锈蚀大幅度降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的主要问题,综述了有关防锈技术措施、结构寿命与高耐久混凝土技术要求,并介绍了近5年内建成的4座设计使用寿命为100~120年海洋桥梁的混凝土技术标准。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钢筋锈蚀;结构寿命;氯离子;微硅粉;海洋环境;化冰盐0引言在海洋与喷洒化冰盐的氯盐污染环境中,氯离子渗透到混凝土内部破坏钢筋表面钝化膜,导致钢筋锈蚀,降低结构的使用寿命。以往海岸海洋工程(如码头,普通混凝土结构寿命或需要进行结构维修加固的周期都在30年以内。受化冰盐影响的普通混凝土桥梁,则由于冻融、化冰导致的冷冲击和氯离子渗入引起钢筋锈蚀,桥梁老化速度非常快,建成后10~20年就需要维修的情况非常普遍。改善混凝土耐久性、防止氯盐引起钢筋锈蚀的努力,早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就已开始。当时正是美国完善高速公路网、大量建设桥梁的时期,出现的突出问题是:为保持冬季雨雪天气的正常交通,要在公路与桥梁上喷洒化冰盐水,氯盐渗入混凝土导致钢筋很快锈蚀,并引起混凝土开裂剥落,钢筋混凝土桥面板的寿命往往只有5年。从70年代,陆续出现了胶乳改性混凝土、环氧涂层钢筋、阻锈剂以及设置防水层等防腐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钢筋锈蚀开始的时间,但存在成本高、施工困难或防锈效果不可确定等缺点。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的高强、高耐久混凝土研究,使混凝土质量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并形成了以高工作性、高强和高耐久性为特征的“高性能混凝土(HPC”新概念。大量研究揭示,科学地选择组成材料与配合比,再通过良好地生产、浇捣和养护质量控制,能将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渗透速率降到较低水平,从而大幅度提高混凝土自身的护筋性能。在此基础上,许多新建工程(如跨海大桥、喷洒化冰盐水的公路桥梁将寿命目标定在75~120年。我国目前正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应重视氯盐污染对混凝土结构的危害,在新建工程中需采取正确的技术对策,避免重复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弯路。1钢筋锈蚀的原因混凝土内部的高碱性能使钢筋表面形成一层钝化膜,保护钢筋免受锈蚀。钢筋锈蚀开始于其表面钝化膜的破坏,在下列情况下钝化膜会受到破坏[1]:1.1供氧不足保持完好的钝化膜需要相当于0.2~0.3mA/m的氧流量,若低于此值,则钝化膜厚度会逐步减小直至完全消失,导致钢筋非常缓慢地锈蚀。处于水下或地下水位以下的构筑物可能出现该低氧流量情况。1.2碳化空气中二氧化碳渗入混凝土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盐和水,使混凝土碱度降低到pH值为8.5~9,低于保持钝化膜所需要的碱度环境,暴露于大气的混凝土构筑物会受碳化影响,过程较为缓慢。1.3到达一定氯离子浓度氯离子在钢筋表面某部位达到一定浓度,会使钝化膜局部破坏,导致点蚀。处于海洋环境和接触22001年第4期赵筠:在海洋与化冰盐环境中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钢筋防锈技术对策化冰盐水的混凝土构筑物,氯离子渗入混凝土是引起钢筋锈蚀最快和最主要的因素。2针对海洋环境与化冰盐环境防止钢筋锈蚀的技术措施2.1提高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许多试验都表明,即使是低水灰比、高质量的混凝土,暴露于有氯盐存在的环境中,混凝土表面12mm深度内的氯离子含量远远高于25~50mm[1]深度范围。因此,在这样环境中的工程,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38mm,最好是不小于50mm。考虑到施工偏差,设计保护层厚度应选择65mm。2.2应用阻锈剂阻锈剂能够阻止或延缓氯离子对钢筋钝化膜的破坏。采用阻锈剂同时应使用低渗透性混凝土,以防止阻锈剂流失。以亚硝酸钙Ca(NO22为基础的阻锈剂会降低混凝土电阻率,加快锈蚀开始后的锈蚀速率,减小锈蚀扩展期长度。2.3环氧涂层钢筋在钢筋表面制作人工保护膜,隔离钢筋与腐蚀性介质接触。若涂层质量控制良好,能够延缓钢筋锈蚀的开始,但锈蚀开始后的锈蚀速率会加快,因为在涂层制作过程,喷砂除去了钢筋表面的氧化膜。采用环氧涂层钢筋,在施工质量控制中的一个难题是无法检测埋入混凝土后钢筋涂层的状况,即涂层是否在施工过程中受到损伤。2.4混凝土表面涂层混凝土表面涂层是可降低氯离子渗透速率和降低碳化速率的有效辅助措施。涂层本身易老化,所能起到保护作用的时间较短。2.5阴极保护是降低钢筋锈蚀速率的有效辅助措施。一般在钢筋锈蚀开始后启用,以降低锈蚀扩展速率。2.6高性能混凝土通过掺加火山灰质材料微硅粉、磨细矿渣或粉煤灰,使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渗透速率降低、混凝土电阻率增加,从而延迟锈蚀的开始和降低锈蚀开始后的锈蚀速率。其中,超细材料微硅粉在混凝土中能够有效降低孔隙尺寸和阻断毛细孔,因此能够大幅度降低在混凝土中的渗透性,大大降低碳化和氯离子渗透对钢筋的危害。应用高性能混凝土日益成为工程建设的优选技—53—能,同时具有良好的综合耐久性,如良好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耐磨性、耐化学腐蚀性能、防止碱集料反应等等;此外,高性能混凝土相对经济,施工质量易于保证。3海洋与化冰盐环境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的寿命3.1混凝土结构寿命的概念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一直是较模糊的概念,一般定性地表述为:从结构投入使用到受到损坏影响了结构的使用安全或使用功能而不得不废弃或重建的时间周期。进行维修、加固等可以延长结构使用寿命,但代价十分昂贵。对于海洋与化冰盐环境,因为钢筋锈蚀一般是引起混凝土破坏最早和最严重的因素,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往往被定义为钢筋锈蚀开始的时间,如80年代末开始建设的丹麦大贝尔特海峡大桥,100年设计寿命就是指钢筋锈蚀开始的时间。然而,钢筋锈蚀可分为两个阶段,即锈蚀引发期与锈蚀扩展期(图1。对于高性能混凝土,不仅锈蚀引发期可以大大延长,锈蚀扩展期的长度也不容忽略,因为北欧与北美的研究显示[2,3]:高性能混凝土,特别是含有微硅粉时,具有很高的电阻率,同时混凝土与钢筋界面致密,不易形成锈蚀大电池,遏制了锈蚀的扩展。因此,目前倾向于将使用寿命的概念扩展,即使用寿命为混凝土出现可见破坏或功能降低的时间,包含引发期与扩展期。加拿大联盟大桥的100年设计使用寿命就是这样定义的(详见工程实例3。图1锈蚀引发期与扩展期示意3.2有裂缝情况下高性能混凝土的护筋性在保护层完好的情况下,钢筋开始锈蚀的时间可根据氯离子扩散速率、钢筋锈蚀的氯离子阈值浓度和保护层厚度进行计算。然而,混凝土难免有裂缝,故有关规范规定了允许裂缝宽度。但裂缝宽度与锈蚀引发期、扩展期长短是何种关系呢?北欧针对该问题进行了大量长期暴露试验研究,分析在海洋与化冰盐环境中有裂缝的含微硅粉高性能混凝土是否—54—公路2001年第4期术领域所致力研究的重要课题,需要积累大量的试验与工程观测数据,建立与优化模拟各种破坏因素的数学模型,因此这将是一个漫长繁杂的研究过程。目前对于混凝土结构寿命的预测基本是半定量的。最近瑞典出版的《高性能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推荐了50年与100年使用寿命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允许裂缝宽度和混凝土组成的基本要求(见表1。的结论是[2]:只要裂缝宽度不超过0.20mm,钢筋锈蚀速率低到可以忽略。因此,在此裂缝宽度以内,高性能混凝土能够在恶劣氯盐环境中非常有效地保护钢筋。3.3达到50~100年使用寿命,对高性能混凝土、裂缝宽度和保护层厚度的基本要求混凝土结构寿命的定量化是当今混凝土工程技表1在恶劣环境达到50年和100年使用寿命推荐最小HPC保护层[4]环境等级最大水胶比w/b0.40微硅粉占总胶凝材料%5~10最大裂缝宽度mm0.400.200.300.200.300.200.300.200.300.200.300.200.300.200.300.200.300.20最小钢筋直径大气区等级A2大气和水下区等级A30.405~100.355~100.40海洋浪溅区等级A46~100.356~100.306~100.40化冰盐区等级A56~100.356~100.306~10说明:环境等级划分为:A0-非腐蚀性环境;A1-低腐蚀性环境;A2-中等腐蚀性环境;A3-高腐蚀性环境;A4-非常高海洋腐蚀性环境;A5-非常高化冰盐腐蚀性环境。4海洋与化冰盐环境对高性能混凝土防锈技术要求针对海洋与化冰盐环境,为确保工程在设计使用寿命内(如50年、100年甚至120年钢筋不发生锈蚀,除应设计合理钢筋保护层厚度外,在混凝土技术标准中应对下列指标作出规定。4.1限制原材料带入混凝土中的氯离子量包括骨料、拌和水、外加剂等带入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总量,一般规定不得超过混凝土中水泥重量的0.1%~0.3%。4.2限制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水胶比关系到混凝土的渗透性,一般限制水胶比低于0.35~0.45,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4.3限制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速率限制指标与选择的标准试验方法有关。使用的指标有:(1限制氯离子在指定时间的渗透深度-加速试验方法较多,一般将试件在盐水中浸泡到指定时间,磨取试件每mm深度试样并分析氯离子含量,评价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结果也可计算氯离子扩散系数。香港青马大桥即属这种限制指标(详见工程实例2。(2限制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若低于1.0×10m/s,则有较多直接和间接的试验方法来测定评价,然后通过Fick第一或第二定律计算扩散系数。-1222001年第4期赵筠:在海洋与化冰盐环境中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钢筋防锈技术对策1000C,代表性试验方法为美国ASTMC1202或AASHTOT227快速氯离子渗透试验。该试验属间接试验,试验结果与扩散系数间相关性好,并且简单表2快速氯离子渗透试验(ASTMC1202或AASHTOT227对混凝土分类[5]通过电量/C>40000~40001000~2000100~1000氯离子渗透性高中低非常低典型混凝土种类高水灰比(0.6以上普通混凝土中等水灰比(0.5~0.6普通混凝土低水灰比(0.4以下普通混凝土—55—快速,应用较多。按该标准试验,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等级划分见表2。胶乳改性混凝土;低水胶比微硅粉混凝土(微硅粉掺量为水泥的5%~15%;内部密封混凝土。聚合物浸渍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高微硅粉掺量(15%~20%的低水胶比微硅粉混凝土。<100可忽略不计4.4限制裂缝宽度通过合理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将裂缝宽度控制在0.20mm以内。掺加微硅粉的高性能混凝土对宽度小于0.20mm的裂缝不敏感,即仍可良好地保护钢筋。4.5规定混凝土必须掺加一定量的微硅粉、粉煤灰或磨细矿渣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的可靠方法:一般规定微硅粉掺加量为胶结材的5%~10%,具体掺量根据渗透性和强度试验确定。3组份胶结材(TripleBinder即水泥+微硅粉+粉煤灰(或磨细矿渣现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因为这样的混凝土不仅具有很高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同时具有低热、经济等优点。丹麦大贝尔特海峡和厄勒海峡工程即属这种限制指标(详见工程实例1和实例4。5工程实例实例1:丹麦大贝尔特海峡工程[6]。大贝尔特海峡工程包括长6.5km的公路、铁路并列双线桥,主跨为长1624m的悬索桥、总长7km的公路桥和长8km的双孔铁路隧道,建于1989~1997年期间,混凝土用量为106万m3,总投资70亿美元。该工程首次提出了使用寿命为100年,即规定钢筋在100年内不得开始锈蚀。为保证实现设计寿命100年,预先进行了大量专题研究,规定了严格的混凝土技术标准(表3。其混凝土标准中没有直接规定氯离子渗透性指标,而是通过规定掺加一定量微硅粉和粉煤灰保证混凝土的低渗透性。混凝土标准考虑的其它耐久性要求包括:抗冻性—通过引气和气泡质量控制保证;耐磨性(抗海冰冲磨—掺加微硅粉保证;无碱集料反应—限制活性骨表3大贝尔特海峡工程混凝土技术标准—56—公路2001年第4期粉(用于引桥桥墩和30%普硅水泥+64.4%磨细矿渣+5.6%微硅粉(用于主桥塔,见表5所示。该桥也采用了环氧涂层钢筋作为钢筋防锈的双重保险。表5青马大桥混凝土技术标准和使用混凝土配合比对混凝土要求28d立方体试件强度水泥种类>50MPa普通水泥/25%~35%粉煤灰普通水泥/65%~75%矿渣>350kg/m3<550kg/m3<0.4<胶结材的0.06%<3kg/m3料含量、限制总含碱量、掺加微硅粉和粉煤灰防止;抗硫酸盐侵蚀—使用抗硫酸盐水泥和掺加微硅粉保证;热应力裂缝控制—使用低热水泥、掺加微硅粉与粉煤灰降低水化热,浇筑时采用对混凝土内部降温。实际采用的混凝土配合比详见表4。在该工程中,还采用了环氧涂层钢筋作为钢筋防锈的双重保险。表4大贝尔特海峡工程混凝土配合比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0.35(配合比A<0.45(配合比B>300>胶结材的10>胶结材的5<胶结材的8<胶结材的25<135(配合比A<140(配合比B实际配合比(A0.34732021.15.213.7133实际配合比(B水泥用量水胶比水泥用量/(kg/m3粉煤灰掺量/%微硅粉掺量/%粉煤灰+微硅粉/%加水量/(kg/m30.371水胶比31012.5最大含碱量(当量Na2O5.117.6138普硅水泥磨细矿渣微硅粉17.15.517.15.520mm单尺寸骨料10mm单尺寸骨料专门破碎细骨料总加水量高效减水剂<胶结材的0.1<30.07442.620.07502.55缓凝剂[3]氯离子含量主桥塔使用混凝土配合比135kg/m3290kg/m325kg/m3670kg/m3310kg/m3710kg/m3175kg/m35.8kg/m30.3%~0.6%含气量(<0.35mm<浆体体积的20%>浆体体积的8引气量/%气泡比表面积mm2/mm3氯离子含量/%含碱量(当量Na2Okg/m3<浆体体积的7>25实例3:加拿大联盟大桥。联盟大桥是一座长12.9km、跨越诺森伯兰海峡(Northumberland的大桥,1997年建成通车。该桥由重力结构桥墩和单孔箱形梁上部结构组成,采用BOT(设计-建设-运营-转交合同方式建设。按合同规定,发展商运营该桥35年,然后将桥转交联邦政府。海峡的严酷环境包括:每年有大量的流冰,强风导致在桥墩上有浪溅区及冻融频繁。通过广泛的调研和考虑各种影响钢筋锈蚀的因素,最后采用高性能混凝土结合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未使用环氧涂层钢筋或阻锈剂,因为成本-性能比较高。在该项目中规定的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低氯离子渗透性和高电阻率。通过对现场混凝土试件进行氯离子扩散试验,6个月成熟度混凝土的扩散系数低于4.8×10m/s(比普通混凝土的扩散系数要低10~30倍;对6个月成熟度的湿试件测量,其电阻率在470~530-132实例2:香港青马大桥。青马大桥建于1992~1997年期间,为公路、轻轨两用悬索桥,主跨1377m,是香港新机场的配套工程,设计使用寿命为120年。该工程的混凝土技术标准对原材料与配合比要求见表5,主要考虑的耐久性因素是氯离子渗透引起钢筋锈蚀、碱集料反应和热应力裂缝。其中限制了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速率,具体方法为:取混凝土芯样,在盐水溶液中浸泡28d、56d和84d,然后磨取每mm深度试样分析氯离子含量,从而得到混凝土深度-氯离子浓度分布曲线,要求在不同浸泡时间下,不同深度的氯离子浓度均不得超过规定分布曲线(图2。图2中分布曲线对氯离子渗透速率的限制,相当于要求氯离子扩散系数小于0.9×10-12m2/s(23℃下试验。通过大量试验,该工程确定使用满足要求的两种配合比,胶结材[6]2001年第4期赵筠:在海洋与化冰盐环境中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钢筋防锈技术对策—57—图2青马大桥规定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时间—深度—浓度分布由于构件尺寸大且在冬季施工,还组合采用水养护、薄膜养护以及模内养护5d,以保证混凝土表面养护的质量。除进行一般性防锈保护系统评估外,还将试验结果与Fick扩散第二定律进行了系列氯离子渗透深度的理论计算。预测了氯离子浓度随时间增长的数量级水平。对于浪溅区和潮汐区,一般能够接受的氯离子阈值浓度(低于此浓度钢筋不会开始锈蚀为水泥含量的0.4%或1.6kg/m3。钢筋保护层厚度为75mm,则钢筋处氯离子浓度在60年内不会超过此水平。另研究结果还显示:高性能混凝土的扩散系数随时间的延长不断地减小,故预计钢筋钝化膜破坏的时间将长于工程建成后60年。然而,达到锈蚀开始的理论阈值浓度,并不意味着明显的锈蚀就会马上出现。钢筋锈蚀的速率决定于多个因素,包括温度、供氧量和混凝土电阻率。高性能混凝土的高电阻率本身,使钢筋锈蚀速率小于普通混凝土中钢筋锈蚀速率的10%。这就可以将钝化膜破坏至混凝土开始剥落的周期(锈蚀扩展期从普通混凝土通常的3年延长到30年。综合考虑所有这些因素,认为在100年设计使用寿命中,结合相应的检查与养护计划,所规定的高性能混凝土应该足以保护钢筋免受锈蚀。混凝土技术标准对原材料与配合比的要求以及实际使用的配合比见表6。表6加拿大联盟大桥要求混凝土性能与配合比对混凝土性能与配比的要求水泥种类胶结材用量粉煤灰水胶比91d强度渗透性含气量坍落度10SF(含7.5%硅粉>450kg/m3<10%<0.3460MPa<1000C5%~8%180±40mm水泥粉煤灰砂石水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引气剂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430kg/m3(含32kg硅粉45kg/m3704kg/m31029kg/m3145kg/m3液体1.742kg/m3液体3.076kg/m3按要求加入实例4:丹麦-瑞典厄勒海峡工程[8]。于2000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的厄勒海峡工程是跨越厄勒海峡连接丹麦与瑞典的交通工程,包括长0.5km的人工半岛、3.5km的沉管隧道、长长3.9km的人工岛和长7.9km的大桥,通行高速公路和时速200km/h的高速铁路,混凝土用量为75万m,工程总投资35亿美元。结构保证具有100年3使用寿命。可更换的混凝土构件(如防浪的护面块体可具有50年使用寿命。在100年的使用寿命内,不允许钢筋开始锈蚀。允许进行养护,但必须避免进行大规模维修和更换结构构件。结构中阴极保护,但应在不考虑使用阴极保护的情况下获得100年使用寿命。混凝土技术标准对原材料与配合比要求以及实际使用混凝土的配合比分别见表7和表8。—58—公路2001年第4期表7厄勒海峡工程对混凝土原材料与配合比的要求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要求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水泥用量微硅粉掺量水胶比胶凝材料氯离子含量含碱量(当量Na2O>275kg/m3<胶结材5%<0.40(A种混凝土,浪溅区以上<0.45(B种混凝土,浪溅区以下>340kg/m3<胶凝材料0.1%<3kg/m3(砂浆体积为60%的混凝土水泥微硅粉粉煤灰水骨料外加剂低碱,C3A<5%符合标准ENV197-1中4.7章的要求不得用于结构混凝土(耽心含气量难控制到达饮用水质量,氯离子<600mg/L干净,通过碱活性测试使用减水剂/高效减水剂,暴露于冻融环境混凝土使用引气剂表8厄勒海峡工程实际使用混凝土的配合比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等效水胶比*水泥用量(低碱/低热/(kg/m3粉煤灰掺量(Danaske/%微硅粉掺量(Elkem/%总胶凝材料/(kg/m3<0.40(配合比A<0.45(配合比B>275<胶结材的15<胶结材的5>340<胶结材的0.13实际配合比(A0.39332413.43.13880.0682.83363143实际配合比(B0.43029513.94.23600.0702.17340146.3自密实混凝土0.39038014.84.8472.5氯离子含量/%含碱量(当量Na2O/(kg/m等效水泥用量*/(kg/m总水量/(kg/m缓凝剂(GNR20/(kg/m减水剂(Melstab21/(kg/m高效减水剂(NBKL1504/(kg/m细骨料(0/2/(kg/m3粗骨料(2/8/(kg/m粗骨料(8/16/(kg/333333<3446174稳定剂0.150.410.500.905.40633404476374578398472337三聚氰氨-甲醛树脂类减水3m3粗骨料(16/25/(kg/注:*等效水胶比=总水量/等效水泥用量;等效水泥用量=水泥+微硅粉×活性系数2+粉煤灰×活性系数0.3。为使结构到达100年使用寿命的要求,对暴露于浪溅区和浪溅区以上(大于高程>-3.0m区域,规定钢筋保护层厚度为75mm。低于浪溅区和采用防水材料保护的区域,要求钢筋保护层厚度为50mm。裂缝宽度控制在0.2mm以内,浪溅区(标高-3.0至+6.0不允许有裂缝。裂缝采用裂缝危险度(P计算控制,其定义为:计算的拉应力与相应成熟度的混凝土实际抗拉强度之比的最大值。在浪溅区要求P≤0.7;其它区域要求P≤1.0;对高于路面6m以上(高程57.0m以上要求P≤1.3。在上述4个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代表性大型海洋工程中,氯离子引起钢筋锈蚀都作为影响混凝土结构寿命的最主要因素来考虑的,均采用了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方案,其中大贝尔特海峡工程和青马大桥工程还同时采用了环氧涂层钢筋进行双重保险。目前所有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均表明:在海洋与化冰盐环境中,高性能混凝土防锈技术方案同时具有可靠、易实施和经济的优点。参考文献:[1]ACI201-uideToDurableConcrete.1998.G[2]HighPerformanceConcreteHandbook-aterialsandM公路2001年4月第4期HIGHWAYApr.2001No.4文章编号:0451-0712(200104-0059-04中图分类号:U414.01文献标识码:BHF-Ⅱ缓凝减水阻裂剂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的应用研究黄学文1,张正锋2,王旭东3(1.安徽省高等级公路建设指挥部合肥市230051;2.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合肥市230051;3.浙江大成建设集团路桥公司杭州市310012摘要:针对现有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易出现收缩裂缝的现象,研究出一种HF-Ⅱ型缓凝减水阻裂剂掺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后可阻止和减小裂缝的发生。文中对其作用机理和性能作了介绍。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HFⅡ缓凝阻裂剂;性能;研究0引言当前,高速公路正在推行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收稿日期:2001-02-11土路面,据统计该结构形式已占我国高速公路路面形式近75%,其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因具有强度较Applications(inSwedish.1998.[3]L.Dunaszegi.‘CforDurabilityoftheHPConfede-rationBridge'.HPCBridgeViews,1999,5.[4]SwedishBuildingCentre.‘hPerformanceHigConcreteStructures-DesignHandbook'.PrintedbyElandersSvensktAB,Stockholm2000.[5]ACI234R-96.'GuidefortheUseofSilicaFumeinConcrete'.ReportedbyACICommittee234.[6]W.F.Price.‘HighPerformanceConcreteinPractice'.Presentedatthe22ndAnnualConventionoftheInstituteofConcreteTechnology,1994.[7]CEB222.Bulletind'Information‘ApplicationofHighPerformanceConcrete:GreatBeltLink-Denmark'.1994.[8]KlausFalbe-ansen,etal.‘ncretefortheHCoOresundBridge'.Concrete,1998.ReinforcementCorrosionPreventionforConcreteStructuresExposedtoMarineandDeicingSaltEnvironmentZhaoJun(ElkemBeijingRepresentativeoffice,Beijing100027,ChinaAbstract:Tocounterthemainproblemsthatchloride-inducedreinforcementcorrosionsubstantiallydecreasesthelifetimeofconventionalconcretestructuresofengineeringinhostilemarineanddeicingsaltenvironment,themethodsforcorrosionprevention,definitionoflifetime,technicalrequirementsforhighdurableconcreteandconcretespecificationsfor4marinebridges,completedinlast5years,withdesignlifetimeof100~120yearshavebeenreviewed.Keywouds:Highperformanceconcrete;Durability;Reinforcementcorrosion;Structurelifetime;Chloride;Microsilica;Marineenvironment;Deicingsalt装备机械Internal&OverseaTrend一、引言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激增、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占地球表面积70%的广阔海洋,集中了97%的水量,蕴藏着大量的能源,其中包括波浪能、潮汐能、海流能、温差能、盐差能等。其中,波浪能由于开发过程中对环境影响最小且以机械能的形式存在,是品位最高的海洋能。据估算,全世界波浪能的理论值约为109kW量级,是现在世界发电量的数百倍,有着广阔的商用前景,因而也是各国海洋能研究开发的重点。自20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以来,各国不断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开展波浪能开发利用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日、英、美、澳等国家都研制出应用波浪发电的装置,并应用于波浪发电中。我国对波浪能的研究、利用起步较晚,目前世界海洋波浪能发电技术研究进展我国东南沿海福建、广东等地区已在试验一些波浪发电装置。二、波浪发电技术的进展波浪发电是波浪能利用的主要方式,波浪能利用装置的种类繁多,关于波能转换装置的发明专利超过千项。这些装置主要基于以下几种基本机理,即利用物体在波浪作用下的振荡和摇摆运动;利用波浪压力的变化;利用波浪的沿岸爬升将波浪能转换成水的势能等。经过20世纪70年代对多种波能装置进行的实验室研究和80年代进行的海况试验及应用示范研究,波浪发电技术己逐步接近实用化水平,研究的重点也集中于4种被认为是有商品化价值的装置,包括振荡水柱式装置、摆式装置、振荡浮子式波能转换装置和收缩波道式波能转换装置。No.220211.振荡水柱式波能转换装置根据其系泊方式可分为漂浮式和固定式,漂浮式即一次转换装置由重物系泊漂浮于海上,而固定式(岸式一般建在岸边迎浪侧,其在岸上施工较为方便,且并网与输电也更为简单。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空气作为转换介质,能量的采集通过气室完成,气室的下部开口在水下与海水连通,气室的上部开口(喷嘴与大气连通。在波浪力的作用下,气室下部的水柱作强迫振动,压缩气室的空气往复通过喷嘴,将波浪能转换成空气的压力势能和动能,在喷嘴处安装一个空气透平并将透平转轴与发电机相连,可利用压缩气流驱动透平旋转并带动发电机发电。其工作原理及汽轮叶片的结构如图1所示。目前以这种方式建造的波浪发电装置已比较完善,世界各国商业化的波浪发电站基本都是基于此原理,如用于为导航浮标供电,装机容量数十到数百kW的波浪能装置在英国、澳大利亚、挪威、葡萄牙和中国等地也已经成功地建成并投入使用。图2是位于澳大利亚的一个振荡水柱式波能转换装置的原型机。此外,这类装置采用空气传递能量,能够避免波浪对发电系统的直接打击。目前,振荡水柱式波能转换装置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如何设计气室,尽可能提高装置内部的振荡水柱提供的压力;另一个就是怎样确定装置在海面上的放置区域。如果这两方面能够得到更好地解决,那么这种发电装置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2.摆式波能转换装置摆式波能转换装置是利用装置的活动部件,在波浪的推动下,将其从波浪中吸收的能量转换成机械能或势能,这种波能转换装置最先是由日本的度部富治教授提出,其方式是波浪在水室中形成立波,在立波的驻点处,水质点作往复运动,表现在宏观上,即水团的往复运动,将波浪能转换成摆轴的动能,与摆轴相连的通常是液压装置,它将摆轴的动能转换成液力泵的动能,再由液压马达带动发电机发电,如图3所示。3.振荡浮子式波能转换装置振荡浮子式波能转换装置是在振荡水柱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波能转换装置,它用一个放在港中的浮子作为波浪能的吸收载体,然后将浮子吸收的能量通过一个放在岸上的机械或液压装置转换出去,用来驱动发电机发电,由浮子、连杆、液压传动机构、发电机和保护装置几部分组成,图4是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设计振荡浮子式波能转换装置以及由此装置设想的大规模海浪发电场。4.收缩波道式波能转换装置收缩波道式波能转换装置是基于波聚理论的一种波能转换装置。波聚理论最早由挪威特隆姆大学的Falnes和Budal提出。收缩波道式波能转换装置具图1振荡水柱式波能装换装置示意及汽轮叶片设计图2位于澳大利亚肯不拉港的振荡水柱式波能转换装置的原型机图3摆式波能转换装置装备机械Internal&OverseaTrend有一个比海平面高的高位水库和一个渐收的波道。收缩波道其实就是两道钢筋混凝土做成的对数螺旋正交曲面,从海里一直延伸到高位水库里,两道墙在高位水库内相接。当海浪进入收缩波道时,由于收缩波道的波聚作用,使波浪的波高增大,从而使水越过钢筋混凝土墙进入高位水库,然后水库里的水通过一个低水头的水轮发电机组用来发电。挪威波能公司(NorwaveA.S于1986年建造了一座装机容量为350kW的收缩波道式波能电站。5.其他波能转换装置除了上述装置外,目前较为成功的波浪能装置还有Salter“点头鸭”式波能转换装置、筏式与液压系统的组合式、整流式波能转换装置等,但其基本原理是相同的。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振荡水柱式波能装置是在实际中较多采用的波能装置,它的优点在于装置在结构上具有较好的可靠性,但装置的转换效率较低,投资费用过高,因此,在一些波能密度高的国家,如欧洲、日本、北美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一些波能密度较低的国家,如中国,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波浪装置走向市场的关键,继续采用这种低效、高成本的装置就显得不太理想。三、典型国家的波浪能开发随着陆地矿物燃料日趋枯竭,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环保、可持续发展等观念使世界上一些主要的海洋国家纷纷把目光转向海洋,其中对波浪发电的研究日趋深入。由于在地球纬度为40°~60°的西海岸区域主要盛行能量很大的西风,所以这一区域的海洋波浪具有高能量,其峰值大约有100kW/m。所以,位于这一区域的国家对海浪发电的研究一直处于世界的前沿,如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欧洲的大部分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等国。1.日本日本是个能源匮乏的岛国。但据测算,日本每1m宽海岸的波浪,却蕴藏着9kW的能量。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就投运12台波力发电设备,除了用于验证试验外,还有4台作商业运营至今。目前,这种电站在日本已建造1000多座。其中1996年9月投运的固定式防波堤型130kW波电设备是日本最大的波能转换设备,它的能量转换箱体长20m、宽24m、高24m,共2个,带有8个空气室,1个异步型空气透平发电机,与6kV电力系统并网。最近,日本又投运另一种被称为“巨鲸(MightyWhale”(见图5的新式波电设备,即可动式浮体型,长50m、宽30m、高13m,像个大鲸鱼浮在水面上,其容量120kW。已于1998年7月投入商业运营。20世纪80年代,日本还在酒井港建造一座200MW的波电站,经海底电缆送电。2.英国英国具有全世界最好的波浪能资源,尤其在苏格兰北部地区有着尤其多的波浪能资源,2001年英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就指出,仅仅在英国的海域每年通过海浪发电装置可收集的海浪能资源及达50TWh。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就制定了能源多样化政策,鼓励发展包括海洋能在内的各种可再生能源,并把波浪发电的研究放在新能源研究的首位。而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就已成为世图5日本“巨鲸(MightyWhale”波电设备图4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设计振荡浮子式波能转换装置(右以及由此装置设想的大规模海浪发电场(左No.22021界波浪能研究的中心。英国分别于1990年和1994年,分别在苏格兰伊斯莱岛和奥斯普雷建成了75kW和20MW振荡水柱式和岸基固定式波浪电站。而2000年11月,英国在苏格兰Islay岛建成了具有500kW岸式波能装置LIMPET(Land-Installed-Marine-PoweredEnergyTransformer的波浪发电站,站址处波能功率密度为25kW/m。而2004年的一台名为帕拉米斯的波浪发电机已在英国西南地区投入使用,其发电功率为750kW,供500户居民使用。由英国Checkmate海洋能源公司设计的“巨蟒”波浪发动机(见图6,宽度将达到7m,长200m,二十五分之一大小的原型机已于最近完成测试,并将于2021年左右投入使用,届时可满足1000个普通家庭用电需求。同时,英国计划在西南部地区建造1座占地面积约1km2、由40台波浪发电机组成的波浪发电站,并通过一条海底电缆为2万户居民提供电力。3.挪威挪威的波浪发电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十分迅速。挪威主要对波浪发电装置的理论设计做出了较大贡献,提出了相位控制原理和喇叭口收缩波道式波能装置等。挪威当时在波浪发电理论研究和实验方面投入一亿克朗,并于1985年在Toftestallen岛建立了装机容量分别为500kW和350kW的振荡水柱式和聚波水库式波浪发电。而目前,挪威正与印度尼西亚合作,在Java岛兴建一座收缩波道电站。4.葡萄牙葡萄牙的海浪发电研究起步较晚,技术以引进为主。但葡萄牙有着发展波浪发电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政府和科研机构对海浪能资源也越来越重视。2021年1月葡萄牙政府就在葡萄牙西海岸的SaoPedrodeMoel(水深30~90m,总面积约为320km2(图7所示建立大型海洋实验区,进行远海海浪能开发,其装机容量达250MW。此外,葡萄牙还于2021年引进英国的海蛇发电机组(图8,在此海洋实验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商业规模的波浪发电站。图6英国Checkmate海洋能源公司设计的“巨蟒”波浪发动机图7葡萄牙西海岸的SaoPedrodeMoel实验区地理位置(a和该水域的具体状况(b图8世界上第一个商业规模的波浪发电站的海蛇式发电机组5.其他国家世界上波力发电设备开发最早的国家是法国(1990年,但是发展较慢,已远远落后于英、日、挪威等大多国家。作为高能源消耗的发达国家,美国近年来也将目光投向波浪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政府和很多科研机构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波浪发电装置的研发。美国的西海岸的西北部处于全球高海浪能区域,而美国则于近日宣布将于2021年在加利福尼亚的洪堡湾运行五个商业化的波浪发电装置,单机发电可达1000kW。还有澳大利亚、荷兰、丹麦、以色列、加拿大、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对波浪发电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开发,但主要仍是停留在波浪发电装置、原理等方面,商业实际应用较少。装备机械Internal&OverseaTrend四、中国波浪能应用现状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出现在我们面前,寻求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早已进入中国能源战略的议题。中国拥有着473万km2的海洋、1.8万km绵延的海岸线,可以说有着富饶的海洋能资源。据现有观测资料统计,全国沿岸波浪能资源平均理论功率大约为1000余万kW,其中台湾省沿岸最多,为429万kW,占全国总量的1/3;其次是浙江、广东、福建和山东等沿岸较多,在161万~205万kW间,合计为706万kW,占全国总量的55%;其他省市沿岸则较少,在14.4万~56.3万kW间。中国的波浪发电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5年我国制成了1kW波电浮标,并在浙江省嵊山岛试验。自1985年起,我国研制了多种小型产品,其中有600多台作为航标灯用,并出口到日本等国。1989年中国在珠海市大万山岛建成第一座多振荡水柱型岸基式试验波浪电站,其装机容量为3kW,发电的平均“总功率”大都在10%~35%。广州能源研究所已将其改建成一座20kW的波力电站,并于1996年2月试发电成功,逐步完善后即向岛上提供补充电源。“九五”期间,在科技部科技攻关计划支持下,广州能源研究所正在广东汕尾市遮浪研建100kW波力电站,这是一座与电网并网运行的岸式振荡水柱型波能装置,波能转换效率较高,达到了设计要求。同时,由天津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所研建的100kW摆式波力电站,已在1999年9月在青岛即墨大官岛试运行成功。我国计划至2年,在山东、海南、广东各建1座1000kW级的岸式波力电站。五、波浪发电发展趋势和遇到的问题1.远海波浪发电虽然有很多很成熟的波浪发电装置都是岸基装置,但是不可否认,波浪能的开发正逐渐转向远离近岸的深海区域。目前,国内外一些科研机构已经将波浪发电设备的研制制定在远海区域环境条件下使用的基础上了,以后的商业化海洋波浪发电会基于这些发电装置。远海区域比起近海岸基区域蕴藏着更多更丰富的波浪能资源,需要的设备也相对简单。远海区域的波浪发电装置的优点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远海区域的发电装置相对简单、成本低,可选取的区域广,适合建大规模波浪发电场。例如,如果要建一个50MW的波浪发电场,岸基发电场选址就很困难,而且成本很高,但是,如果是在远海区域,则只需将发电装置放在海上,而且可选取的区域也很广。其次,远海区域的发电装置单位发电效率较高,而且这些发电装置的装机容量一般也比岸基装置高很多,这一优点使其更适用于远距离输电以及一些岛屿的用电。由于上述优点,所以在2004至2021年间新的波浪发电开发当中,岸基发电装置的装机容量只占其中的8%,而远海区域的波浪发电装置的占58%(图9所示。但是,如果在远海区域进行波浪发电需要克服许多技术难点和恶劣的环境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发电装置的维护问题,在这一点上,岸基的发电装置相对远海的发电装置就有着巨大优势。所以,如何研制出一种可靠性和可行性并存的装置是解决远海区域发电的关键技术。2.研发基金问题世界上波浪发电的主要研究国家仍集中在欧洲,欧洲很早即制定出将在2年使新能源的利用率达到20%的目标,一些国家制定的目标更高,如爱尔兰的目标为40%。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则需要各种新能源包括波浪发电技术的共同努力。据目前波浪发电技术的发展来看,未来五年,波浪发电装置将在商业化领域有进一步的突破,而这些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资金支持和市场需求对于波浪发电技术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目前,虽然有很多概念化的发电装置,但是只有少数有大量资金支持的装置才成功的商业化了。正是有在科技方面的投资才使波浪发电技术有着高回报的。例如,葡萄牙在连续12年中都对海浪发电项目减免相当于0.235/kWh欧元的关税支持,而这使葡萄牙的波浪发电技术及波浪发电的应用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就目前而言,对波浪发电技术投入最大的国家是英国。据推测,英国在未来五年中波浪发电将会产生14.7MW的电能。在2004年~2021年期间,欧洲波浪发电技术总投资达7.22亿欧元,而英国则在此期间不间断地在波浪发电项目中投入了3.48亿欧元资金(图10)。葡萄牙、西班牙和丹麦这些国家则远远落后于英国,美国也具有很大潜在市场,但是国家投入的资金也相对较少。会大大减小海洋表层海水的流动,而这种作用会对许多港口大有好处,因为这样可能会大大减少波浪对海岸的冲击,从而减少波浪对岸边建筑的腐蚀,但这种作用的利弊还是大部分取决于海岸线的情况。但同时这种现象可能对海洋生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例如这会直接影响海面上的浮游生物的分布,从而会影响到一些依靠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直接改变它们的产卵地和捕食地。也有不少波浪能支持者认为波浪发电装置会像海底人工暗礁一样给海洋生物提供新的生存场所。但是这种观点有很大的可怀疑性,因为对人工暗礁地的选择有很多的要求。在海洋环境较恶劣的地方修建暗礁会提高海洋生物的存活性,但是如果在一些本来就很有利于海洋生物生存的地方修建暗礁则会对海洋生物的生存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对波浪发电场的地址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六、小结对于可再生能源来说,高效转换技术是研究的难点,由于波浪的不稳定性导致其转换装置经常处于非设计工况,因此提高波能利用率,降低波能发电的成本始终是波能研究的目标。同时,多元化和综合利用是波能发展的另一新动向,结合防波堤、沿图10有关国家在2004年至2021年期间对海浪发电技术的资金投入比海牧场等设施建造波力电站,为波能利用开创新途径,并大大降低波浪发电的成本。国外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较为活跃,应当引起了很大的重视。同时,在海浪发电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化石燃料资源的日益紧张,各国对波浪发电技术的研究日益深入,欧洲各国和北美国家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仍处于领先地位,我国在这个对于新能源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下的竞争地位还是不容乐观的。尽管现在和常规能源相比,波浪发电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是,从我国能源长期发展战略和技术储备的角度来看,加大和加快开海洋波浪能源的开发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3.由波浪发电装置引起的环境问题波浪能具有非常可观的应用前景,能够减少人们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性,但是,我们也要在关心波浪能开发利用的同时关注它对环境的影响。对于环境问题的考虑,欧洲各国早在2006年的欧洲海洋能合作企划书中就已提到,所以这也是我们将来要发展波浪发电必须关心的问题。小规模波浪发电装置可能不会引起太大的环境冲击,但是如果以后大规模的进行海浪发电,将会占用大面积的海面,而这必然会对海洋的生态系统产生冲击。如果在海面布置大量的发电装置,很可能对海洋生物造成危害,甚至会影响到海洋上正常商业航运。波浪发电装置作为一种漂浮在海面上的装置,73No.220215期廖岩等:物耐盐性机理研究进展植2807[3IlALn.NaaenxgnailoitSic,8,4:32398]maJ,inDAdmgdyedatcycne182010—10.ySaorcxi.e9[4SeeHM,ekEBc.Oyncnettniileloltdrghtyts.lths1,976:0—968]tgrBc,ekRxgocnaootcopasunosnesPnyo17,093o.ierinsadhrsipohiaPi.[5AaaTkhsiPoutnadsvnitexgnrisnposneinKl,.,sodCBane,.8]saaadK,hM.rcoaeggoaiyedahtyts.I:yDJOmn,.,rtncJdincnfcvoacilohsezesd.Phtihbfn,v1.Eliirooniioio.9sve,Amsedm,18tra97.27—2828.nglynantiueheseistoClssueahteit,94,3:3-3.nnodnacancr[6CagH,igl,SeeSM.Siidcdcagsiipmxaeir,ooaieclt.Pyohmsy18223-258]hSeeBZil[7SiZuZJKaiA一h ̄,t1fcfI—soiSttsoeAtiefAtxdteEzms一TaeadH8]hH,h,hd1aQlgabea.Eetoomtarsntcitsniiavne。HAPs一ssoclSehviooiynPaeiTmtlt.AchthslgaSnc,04,03:1PsoaoPasnntPooyioiiia203()31—36apoc1.UwetigJMeereRdcnBilgdcn.frUnvriPesodn,18.lndy96[8HaiUB,GutrdC.FeaiasiooyadMeiieOxoiestrs,Lno8][98]AsdaaK.Asobteids-ahdoeeodcvnigezmeilt.Pyi1Pat92,8craepmxaeyrgnprxesaegnnynpashso.ln,19in5:25—2134.lelihoifetfyenpasusn:Obry,L..eontelWd.SpeieDimuaeI.CRCPesumxdstsrs,BoaRaoctn,FL,12.98[0HalwlB.Tetxcefcsoxgnoltise.I9]8—13.9—2[19]FoeH,Lldi,yrCeaasMEdadA,nwrsEMunaxPUieuM.1erlosraeilnsitrcinthtsnhssadrgltr1}oefacbtnpat,neatswipooyteiloohnuaoyesgicc.IPl,E,Seeinfaen:elintfn,K.asd.,AcieOxgntye/OxdteSrsadPatMeaoiAmecSceyfPltPhsoo,viaitsnlntblsvem.inraoitoayilgnyRokie,MD,1911cvU9.31—14.4[29][39]HalwelB.Oxdtedmaeiieiain,atxdtpoetnihoolssCeliliaiag,ldpmxdtvpondaiiartcinclrpat.hm.Py.Liis97,4:37—30.nonohspd,18424HaprDreB,HavyBMreR.MehimsoaauttlrncnprniessI.Roeoueidimuae,ctlsndprxds.casfprqaoeaeieenar ̄aInlylspmxedstsfaaae,aeoaeiPltCelEninnalvr.,17o98,1:21—2115.[49]DhnsidaRS,Mao.DruhoeacntnsetweWogttlrneiwoIoss:creaetnyteesgisiieidtoporltdwiezmaidfneaantldpmxanEx.Bo.9hcpit,181,2:937—91.[5RnHM,CeSnGJt1epneohaedisiienwutstcaeececdNa1tse.Ciee9]ehnX,u,ea.RsosfetelgtdfrtwsnwhedgiaetwtrfiyaCrsshnshrsenodinnseJunfplcl,00,1()78—72oraopiEo20lAeogdy15:12.[69]GostDsetR,MihlnEP,LuaC.AnixdnepnetCtesiattlrtadslsnivuvrfctnCrpSilollocsMtiatrsosoNa1ssnsloeaornnatestechiasoot.oc.,io1994。34:76—7401.maemoop,SvlaleoLA.Stidcxdtesesihoolssoelt.PltSi,19la—nueoavtsnclrpatfapasdiirpnnac.95,15:0[7HendzJA,OlsE,CrsFJeiaF,dlRi9]151—176.[8HendzJJmnzA,Muleu,Svl.Tlacfelns(imstuoln—rslsesiascadwtdcif9]mae,ieelnaxPeiaFoeneopapatPsim)tgtmttssoitiiutnoilruavoearsehnonixdaeecsllatointdfne.PatCelEnio.,20nvrn00,23:83—8256.[9Shr9]emeL,Aau—osliseB,Dznrl.EetfattsngotdoedtyynawyoeucltokselgQcoSigeemePfcolrsorwhanteofigptafpnuaeadis(wrssenhxhdenrbrL)lths1,19,174—11ou..Payi.954:1nPo5.[0KneyBF,DiipsLFhslgaadoiavsosa1fhlteatrvlaicfidteslsnivrvl10]endeFUpi.PyiocxterpnetNCestoreieiilaatesieGeieoilndieootalnGlloanhtlaaarmnia.PatPyi1,19lhso.99,15:76—74.n545[0]HZaL.EetoAfnntegotdpocinmeftnudra1ts.Acclciia20,11eXL,hoLL,iPfcsfMgorwhartteezsctneCrstEoaSnc,05YuihnevyoooNseaogi2()18—1351:89.[0]12BnvdsMeaieP,MacnL,Galg,CoaMroiPleoSMmbE,TmaoM.ReainhpbtetxdtdfnessedsltlrcnorLltsiewenaiiaeecytmsaatoeaeiononnnSlnmueouoautbrsm.AutltPyi1s.Pahso.,20n00,27:23—2877.[0]LeDH,KmYS,e.Teidcvsnefeatxatnmeysttsiere(rzai.13eiLeCBhuterpsstiinzsarsntcOyastaL).Paths1,nieoohnodeyblsehivlyi.nPo201,18:77—750534.[0]L14iQ,AZag,t1matfattsoexdecvtiouueodsabuadiosqec.CieeoraGnSQ,hLea.IplsrsnpmiatiPpldhieminsneunehnsulnJcosesaiynscmtcJnoplcly20168184fpiEo,03,4():7—7.Aeogd[0]15MioaV,T,Voot,Gu.Uprgltnoelatcodidpmxsmatxdtessenrsososl—dctvtlaMlkiMayM—uaiftefmihnraeiolaiiaiytmsipnetatiueeoholannovendodtvtesiewiattlrttmaoseisLcprioenliixaiesrsntls—oeaotpceyescnpnel.PltCelEninhdlnoinalvr.,203,2o06:85—8645.[0]16Gut—baeaDanY,YainvZ,ZlnksB,Be—yiG.atadoiaiesesilradseicrsossadterrltntatiisaAnHaymSlnxdtts:smipcfepnevraninhi ̄aioseoltlrncnCtu.Patoeaeiisla,19rn97,23:40—49066[0]SgtSao17umoM,amtW.PtiepopopdhdoeidlttiepmxdegnoAaipitaiaidcyoiavesiokouavhshliyrpmxeuaoeiaeefmrbdslauebxdtess.tighnsroshnnditrGeentytnsGe.Ss.,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