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报告单空气占据空间报告单_第1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报告单空气占据空间报告单_第2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报告单空气占据空间报告单_第3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报告单空气占据空间报告单_第4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报告单空气占据空间报告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空气占据空间报告单目的:空气要占空间器材:水槽、塑料袋、玻璃瓶、纸、空饮料瓶、注射器、气球、水。方法:1.用注射器抽气后注入水中。现象:用塑料袋兜空气。现象:把一团纸紧塞进瓶底,将瓶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现象:纸团不会湿。结论:留意事项:纸团要卡在瓶底。二、空气有质量报告单目的:依据平衡杆的原理证明空气有质量步骤:1棍两端。从中心用一根细线平衡的将木棍挂在支架上。观看她们平衡后,用针扎贴有白胶布的一个气球。再观看木棍哪端下沉。现象:跑气的一端上升。结论:留意事项:1.白胶布在平衡前贴好。2.气球充气不能过大。三、空气比水轻报告单目的:空气比水轻器材:气球、水槽、注射器二支、橡皮二块、小塑料瓶方法:1.把气球压在盛水的水槽中。现象:把塑料瓶口朝下斜压入水中、观看水的进入。现象:将两支一样的注射器,一支吸水,另一支吸空气保持等容,然后顶在橡皮上向下压活塞,看谁的体积简洁被压缩。现象:结论:留意事项:试验报告单一样点一样点不同点水空气四、探究压缩空气的力气报告单目的:空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的距离越远器材:绳子、吸管、长形气球、气筒、胶带步骤:1.用绳子穿过吸管,把绳子绷直。用气筒给气球打气,旋转喷口,捏紧。往前跑。结论:试验记录:充气量不同的气球充气量不同的气球飞行距离1020目的:体验热空气的上升器材:打火机纸蛇步骤:1.点燃蜡烛用手试上方和侧面的热气。现象:将纸蛇提起在蜡烛上方观看其现象。现象:结论:留意事项:纸蛇的材料不必过硬或厚。目的:验证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器材:竹签、大小一样的两个纸杯、细线火柴、铁架台。步骤:1.把两只纸杯分别吊在木棍两边,固定在铁架台上使其平衡。2观看发生的现象,被烤的一端上升。结论:留意事项:平衡棍必需选轻材质。七、冷热空气对流报告单目的:使学生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规律。器材:热水、集气瓶、玻璃瓶、透亮水槽、火柴、冰块步骤:1.预备两个一样大的玻璃瓶、其中一个变热一个变冷。在热瓶中放入点燃的香〔充烟〕将瓶子盖好。1、2何流淌。现象:结论:留意事项:冷热瓶对口时速度要快。八、自制热气球报告单器材:大塑料袋、打火机步骤:大塑料袋张开口朝下,点燃打火机,放在大塑料袋下。现象:结论:留意事项:留意安全。目的:探究空气的成分。水槽、红色水、去底的塑料瓶步骤:方法一:将三支蜡烛固定在玻璃片上点燃。熄灭状况。现象:方法二:塑料瓶罩上,拧紧瓶盖,观看红色水上升的状况。现象:结论:留意事项:蜡烛稳立在水中,无底瓶盖必需拧紧。目的:生疏解二氧化碳的性质。蜡烛、火柴、澄清的石灰水、橡胶管步骤:1.将小苏打、醋倒入瓶内用塞子塞好通过橡胶道管。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现象:通入点燃蜡烛的烧杯中。现象:结论:1.2.3:1十一、空气中有水蒸气报告单目的: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器材:玻璃片、玻璃杯、冰块、湿毛巾。步骤:1.把碎冰倒进枯燥的玻璃杯中。把玻璃杯放在潮湿的毛巾上。用玻璃片把玻璃杯盖上等几分钟。现象:结论:留意事项:杯口要盖严,温润的环境效果快。目的: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器材:温度计、三杯不同温度的水1不能遇到容器的底和侧壁。2视线与液柱的顶部保持水平。留意事项:1.如测油温,必需在停火一分钟后再测油温。2.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十三、一杯热水温度的变化规律报告单目的:探究一杯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器材:温度计、热水、钟表、烧杯、细绳、铁架台步骤:1.将热水倒入烧杯中。温度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将温度计放入烧杯中。每过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结论:留意事项:防止热水伤学生。时间〔分时间〔分12345钟〕温度〔°C〕十四、固体热传导报告单目的:知道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器材:蜡烛、金属汤匙、试管夹、火柴、酒精灯2观看不同位置上蜡熔化的情形。现象:结论:留意事项:防火安全。十五、液体的热传递报告单目的:知道液体受热上升、遇冷不降,形成冷热混合。器材: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木屑等。步骤:把木屑放入水中加热,观看水的上下对流。现象:结论:十六、冷热变化对物体形态影响报告单目的:知道加热和冷却会转变物体的形态器材:白糖、蜡烛、火柴、不锈钢勺子步骤:1.把白糖放在勺子里加热。现象:2.糖冷却后。现象:结论:十七、固体的热胀冷缩报告单目的:固体加热或冷却后体积会有热胀冷缩的变化。器材:固体体胀演示器、酒精灯、水槽、水、打火机步骤:1.加热前。现象:给铜球加热。现象:再让铜球在铁环圈中通过。现象:铜球冷却后,再试着让它通过铁圈。现象:结论:留意事项:铜球加热二分钟后再用,加热时留意事项安全。十八、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报告单目的:液体和气体加热和冷却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器材:烧瓶、细玻璃管、红水、胶塞、热水、冷水、气球、空塑料瓶、水槽步骤:A预备一只中间插有细管的胶塞,用胶塞塞紧瓶口。往瓶里加适量红色水。盖上胶塞,登记细管中水面位置。往烧杯里参与热水。现象:B.气体的探讨气球皮套在瓶口上。将瓶放入盛热水的水槽中。现象:然后将瓶取出又放在冷水水槽中。现象:结论:留意事项:1.防止热水烫伤。2.气球要套紧。十九、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报告单目的:争论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是否有区分器材:油、水、温度计、烧杯、酒精灯、火柴、三角架、石棉网步骤:A61和油的温度。加热时的温度变化时〔间分0 1 2 3 4 5 6钟〕温度水〔°C〕油16停顿加热后温度的变化时时间0123456〔分钟〕温度温度水〔°C〕油结论:留意事项:1.尽量保持火苗大小不变。2.防止烫伤。二十、雨的形成报告单目的:雨的形成器材:烧杯、水、石棉网、酒精灯、玻璃片、冰块步骤:1.加热烧杯里的水至沸腾。2.用一块放冰的玻璃片罩在烧杯的上方。现象:结论:二十一、霜、雾的形成报告单目的:体验霜、雾的形成过程器材:毛巾、试管、盐、水、温度计两支、水杯、冰〔数块〕步骤:A将冰块中加盐放入杯内,同时将试管、温度计放入杯中。杯子放在湿毛巾上。10结论:B、雾的形成预备半杯不冒热气的温水。把一支冰棒或一块冰放在杯口。现象:结论:留意事项:在“霜的形成”试验时,潮湿的环境效果会更好。同样水同样水〔快或慢〕同样水迹效果〔快或慢〕大盘子扇子扇小盘子自然干二十二、水蒸发的快慢报告单目的:争论水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器材:两只大小不同的盘子、黑板、滴管、扇子水的变化。现象:么现象发生。现象:水蒸发快慢试验报告单结论:二十三、声音的产生报告单目的:探究声音产生的缘由器材:钢尺、小鼓、豆子、鼓槌、音叉或音拔、泡沫、瓶子方法:1.一手压住尺子,另一只手弹拔。现象:鼓面上放些豆子,敲击鼓面。现象:吹瓶口。现象:用手摸喉部,发出“啊……”的声音,终止发音后,你感觉有什么变化?现象:敲击音叉,然后轻轻去摸,你有什么感觉?现象:二十四、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报告单目的:验证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器材:烧瓶〔平底、小铃、水、酒精灯、胶塞、弯玻璃管、乳胶管、皮管夹步骤:1.将小铃放入烧瓶摇一摇、听一听声音。现象:住烧瓶中参与少量水,放在火上烧开。现象:然后将胶管夹紧,再摇一摇能否听到声音。现象:结论:二十五、不同物质传声报告单目的:不同物质的传声效果步骤:1.将其中的一只塑料袋在桌上,一只耳朵轻轻地贴在袋子上,捂住另一只耳朵。在距离一臂远处,用铅笔的橡皮头小扣桌子。塑料袋里装什么时听到的声音效果最好?用哪个袋子最不简洁听到声音?试验报告单效果〔好、中、差〕结论沙子好固体传声效果最好,水中气体传声效果最差,空气差液体传声效果居中。留意事项:二十六、做土报告单目的:气体、固体可以传声步骤:1.在每个纸杯底扎一个小洞。长线穿过两个杯底的洞,在线头处捆上一段牙签或打结。一端对准口径说话,另一端对准耳朵听声音。结论:留意事项:连线要拉直二十七、纸屏振动试验目的:空气可以传声器材:小鼓、纸屏、泡沫小球、线步骤:1202.观看屏上泡沫小球的现象。现象:结论:留意事项:纸面要平展。目的:争论争论助听器的原理器材:一张卡纸、胶带、剪刀步骤:1.将一张卡纸卷成圆锥状,用胶带贴好。把小的一端靠近耳朵,试听传来的声音。现象:。现象:结论:二十九、音量和音调报告单目的:同种物质的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器材:大小不同的碗三个、钢条方法:1.首先敲击不同的碗,听一听声音的区分。现象:2.再敲击长短不同的钢条,听一听声音的区分。现象:结论:留意事项:敲击玻璃时留意事项安全。目的:探究音调的凹凸与哪些因素有关器材:空盒子、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步骤:1.弹拉紧的橡皮筋。弹变短的橡皮筋。现象:弹细、粗不同的橡皮筋。现象:结论:留意事项:最低限度皮筋拉直。三十一、自制简洁乐器报告单目的:依据同一种物质的不同外形,发出不同声音的特征,制作简洁乐器的动手过程。器材:大小一样的钢条或容器、水、木筷步骤:1.将长短不同的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