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临床表现和注意事项_第1页
疟疾临床表现和注意事项_第2页
疟疾临床表现和注意事项_第3页
疟疾临床表现和注意事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疟疾的临床表现和注意事项疟疾的临床表现和留意事项

疟疾是如何传播的呢,疟疾俗称“大摆子、“大脾寒蚊子叮了疟疾病人后,再叮健康人,就把病人的疟原虫传给了健康人,从而使健康人得病。

临床表现

1、埋伏期

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称埋伏期。埋伏期包括整个红外期和红内期的第一个繁殖周期。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天,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感染原虫量、株的不一,人体免疫力的差异,感染方式的不同均可造成不同的埋伏期。

温带地区有所谓长埋伏期虫株,可长达8~14个月。输血感染埋伏期7~10天。胎传疟疾,埋伏期就更短。有肯定免疫力的人或服过预防药的人,埋伏期可延长。

2、发冷期

骤感畏寒,先为四肢末端发凉,迅觉背部、全身发冷。皮肤起鸡皮疙瘩,口唇,指甲发绀,颜面苍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

进而全身颤抖,牙齿打颤,有的人盖几床被子不能制止,持续约10分钟,乃至一小时许,寒战自然停止,体温上升。此期患者常有重病感。

3、发热期

冷感消逝以后,面色转红,发绀消逝,体温快速上升,通常发冷越显著,则体温就愈高,可达40℃以上。

高热患者苦痛难忍。有的辗转担心,呻呤不止;有的谵妄,撮空,甚至抽搐或不省人事;有的猛烈头痛、顽固呕吐。

患者面赤、气促;结膜充血;皮灼热而干燥;脉洪而速;尿短而色深。多诉说心悸,口渴,欲冷饮。持续2~6小时,个别达10余小时。发作数次后唇鼻常见疱疹。

4、出汗期

高热后期,颜面手心微汗,随后遍及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湿透,2~3小时体温降低,常至35.5℃。

患者感觉舒适,但非常困倦,常安稳入睡。一觉醒来,精神轻快,食欲恢复,又可照常工作。此刻进入间歇期。

预防传染病的原理有3条,即掌握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爱护易感人群。疟疾也是如此,我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条:

1、积水要清理

清理积水,由于积水是蚊子滋生的天堂。

2、卫生要搞好

搞好卫生,保持所处区域的清洁,防止蚊子活动。

3、蚊虫要灭杀

在蚊子活动密度较高的地方适当地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杀灭。

4、防治叮咬

可以使当地使用驱蚊剂,防止蚊子叮咬。

5、不去蚊虫聚集区

所处区域疫情发生时,不要到比较潮湿或者是有积水的地方(蚊子的孳生地)去。

6、疫区少活动

所处区域疫情发生时,尽量不要猛烈运动,以防止身体过多分泌乳酸而招蚊子,而且要少喝酒。

7、避开去疫区

在疫情发生时,避开进入疫区。

8、发觉患者要报告

发觉感染者必需准时报告,同时要快速隔离(安置区域尤其要留意灭蚊)。

9、疫区工作要当心

如要进入疫区,或在疫区工作,可在适当的.时候使用抗疟药物,比如氯喹、青蒿素等。

10、自身免疫要提高

在平常留意养分,留意休息和心理健康,提高机体免疫力。

四、患上疟疾后准时看医生

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从国外高疟区回归人员,一旦有发冷、发烧、出汗等症状,应准时到当地医院看医生,查血镜检疟原虫,即可确诊。

疟疾的预防,指对易感人群的防护。

包括有个体预防和群体预防。个体预防系疟区居民或短期进入疟区的个有,为了防蚊叮咬、防止发病或减轻临床症状而实行的防护措施。

群体预防是对高疟区、爆发流行区或大批进入疟区较长期居住的人群,除包括含个体预防的目的外,还要防止传播。要依据传播途径的薄弱环节,选择经济、有效,且易为群众接受的防护措施。

预防措施有:蚊媒防制,药物预防或疫苗预防。

结语: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想大家对于疟疾的预防应当有了了解,疟疾虽然是比较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