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喜看稻菽千重浪》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喜看稻菽千重浪》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喜看稻菽千重浪》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喜看稻菽千重浪》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喜看稻菽沈英甲千重浪XIKANDAOSHUQIANCHONGLANG同学们,我们在初中时期就学习过新闻体裁的文章,例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那么你们知道新闻有哪些分类吗?复习巩固新闻体裁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体裁,一般分为消息、通讯、评论、摄影和漫画等五类,也有将深度报道、特写和调查报告与上述并列,分为八类。今天我们就要通过这一篇新闻体裁的文章来更深入的了解一下我们熟悉的人——袁隆平爷爷。学习目标1.

了解人物通讯的相关知识,概括本文的语言特点。(重点)2.

分析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学习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难点)3.了解袁隆平在水稻研究上的贡献,学习其创新精神和热爱劳动的高尚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新课导入袁隆平获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他的颁奖辞是:袁隆平:毕生梦想消除饥饿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写作背景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世界上36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内战或气候恶劣等原因,面临严重粮食短缺的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有五分之一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七十年代初,袁隆平发现了水稻有杂交优势的奥秘,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袁隆平的科研成果使中国的超级水稻造福世界,袁隆平也因此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敬,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2001年2月22日,《科技日报》发表了这篇人物通讯。自学指导13分钟从新闻的角度看,本文的体裁是什么?谈谈你对这种体裁的认识。自学检测12分钟

这是一篇人物通讯。人物通讯是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写好人物通讯的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揭示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的情怀和思想境界。要求写作中既见事,又见人,通过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①生动性。通讯,尤其是人物通讯,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多借用文学手段,如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报道真实的人和事的过程中,善于再现情景,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一般多采用第三人称叙述为主。

②完整性。通讯应相对完整、具体的报道人物或者事件。它要求详尽、具体的报道事件的经过,演绎人物的命运,充分展开情节,甚至描写细节和场面。这些既是生动性的表现,也是内容完整性、具体化的要求。

③评论性。通讯应运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对人物或事件做出直接评论,要求在报道人物或事件的同时,表明作者的情感倾向,增强对读者的感染力,它必须时时紧扣人物或事件,依据事实进行适时的、恰到好处的评论。人物通讯的特点结合4个小标题,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分别体现了作为科学家的袁隆平哪些方面的品质。自学指导2五分钟线索典型事例人物品质2001年1961年1964年1992年1986年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热爱并献身于农业科研事业勇于实践,敢于探索解放思想,挑战权威,敢于创新坚持真理,实事求是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做出贡献

为中国和世界人民做贡

献用简明语言概括下面一则新闻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德国海德堡大学国际冲突研究所周二公布最新一年“全球冲突晴雨表”报告。在“冲突晴雨表”分布图上,北美和欧洲大部分国家被涂上了代表“和平”的白色;中国则是黄色,表示为“危机地区”;俄罗斯和印度则是橙色,表示面临“地区冲突”;中东、非洲、中美洲部分国家还涂上了“红色”,代表“战争”。研究人员担心,2014年许多危机可能在某个时候升级,甚至发展成战争。除了美国对叙利亚可能发动战争外,中国东海上有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争端也是一个“热点”。A.海德堡大学公布最新一年“全球冲突晴雨表”报告B.2014年许多危机可能在某个时候升级C.叙利亚、中国东海成危机地区D.德发布“全球冲突晴雨表”,中国东海成战争“热点”高考知识点链接5分钟→不全面,没有指出其重要信息→不具体,漏了具体危机地区以及其发展态势→不完整,危机地区还有其他地方√作者是怎样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自学指导3五分钟作者是怎样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①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片几百亩大的试验田,然后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他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

一连串的动作突出了人物工作认真、一丝不苟。这段文字描写了一位平凡的“农民”形象,正是这平凡的外貌与伟大的贡献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更突出了袁隆平的不平凡——深入实践。自学检测3五分钟作者是怎样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②拍去身上的粉笔灰尘,掖着讲义夹,匆匆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把讲义夹放在田埂上,走下稻田一行行的观察起来。

这几句话通过袁隆平的行动展现出了他心中满是对早稻试验田的迫切期待和对稻田状况的殷切关照。自学检测3作者是怎样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

这几句话通过袁隆平的目光、行动、心情三个细节,把他作为一个优秀科学家的工作热情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自学检测3③你是如何理解袁隆平说的“曾经梦见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稻穗像扫帚那么大”这个梦的?有两个方面的含义:表面的含义是现实的梦境,梦见了超高产的杂交水稻;深层的含义是他想让中国及世界人民远离饥饿威胁的希望和理想。

自学指导4三分钟时间事件人物品质2001年1961年1964年1992年1986年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热爱并献身于农业科研事业勇于实践,敢于探索解放思想,挑战权威,敢于创新坚持真理,实事求是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做出贡献

为中国和世界人民做贡献课堂小结完成当堂训练10分钟当堂练习答案解析

5分钟第一问:四个方面的内容:(1)实践是他发现真理的途径;(2)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3)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和态度;(4)引领“绿色革命”是他的心愿。第二问:袁隆平的品质:(1)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从实践中发现真理的工作方法;(2)不迷信权威,不动摇,不退却,极具韧性的学术品格;(3)坚持真理,捍卫真理,不计个人风险得失的道德操守;(4)心怀天下,情系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