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证候的系统科学理论探讨_第1页
中医证候的系统科学理论探讨_第2页
中医证候的系统科学理论探讨_第3页
中医证候的系统科学理论探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证候的系统科学理论探讨

综合征是中医对身体功能状态的一般反应的理解和理解,包括中医的养生保健和疾病的综合治疗。目前难以用现代西医学的理论和相关量化指标来说明。对中医证候本质的研究需要用现代科学的多学科理论、尤其是适用于复杂系统和复杂现象研究的系统科学理论来研究和阐释。所谓复杂现象或复杂问题,是指“凡现在不能用还原论方法处理的,或不宜用还原论方法处理的问题,而要用或宜用新的科学方法处理的问题,都是复杂性问题,复杂巨系统就是这类问题。”人体系统是复杂巨系统,证候是这一复杂巨系统所表现出的复杂现象,从证候的整体性、恒动性、模糊性、时空序列等特征而言,证候具有复杂性特点,与这种复杂性相适应的新学科、新方法主要有:系统论、信息论、耗散结构、协同论、非线性科学和模糊数学突变论。利用这些学科中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与揭示证候的科学内涵是中医证候研究走出困境的希望。1肾阳虚证是机体系统质的异常证候具有“以候为证”的特点,“候”是疾病的外在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两大类,症状主要为患者的主体性的不适感觉,体征则主要是医者对脉象、舌象及神色形态的感知与把握;通过对“候”的认识、归纳和总结,医者确定患者的“证”,这种“证”的结论是以机体整体水平所表现出的“候”为基础的,其实是对机体在某一时间和空间环境中具体状态的认识和把握,与西医学疾病的定位是完全不同的,它注重的是主体的综合感觉,而不是某一组织、器官、分子等的病理改变,因此,证候的定位是整体性或亚整体性的,即证候是对机体功能反应状态的一种整体性的认识。现代系统科学的建立和发展为证候的这一特点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工具和科学依据。根据钱学森院士给出的对系统的描述性定义:“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质是“指系统整体的属性、功能、行为”。中医学认为,人体是由阴阳二气相互结合、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有机整体。阴精、阳气涵盖了组成人体系统的各种物质以及各种物质所具有的生理功能,因而是存在于人体系统整体水平的系统质,是形成于系统各组成部分,又高于各组成部分的新功能、新性质,二者的运动、变化使生命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各种功能和外在表现。证候则是阴精、阳气关系失调所表现出的多种多样的非健康状态。阴虚证是对机体物质不足状态的认识,阳虚证是对机体功能不足状态的认识,阴阳两虚证则是对机体整体代谢水平低下的认识。阴邪亢盛证是对外邪过强、机体机能受到抑制状态的认识,阳邪亢盛证是对机体奋起抗邪、机能亢进状态的认识……可见,从系统论角度而言,证候是机体系统系统质的异常所表现出的特定状态,是机体整体功能异常的外在形式,是疾病的内在原因。中医学的五脏代表执行人体生命活动的五大系统,分别承担着机体的呼吸、消化、血液循环、水液代谢以及生殖等各种功能任务,是生命系统的功能子系统。生命活动是各功能子系统相互协调、相互作用下涌现出的系统的整体功能。五脏证候是五脏功能子系统异常、进而影响到整体生命活动的正常状态,从而表现出一定的外在之“候”。目前比较公认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肾阳虚证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丘脑——垂体——甲状腺、下丘脑——垂体——性腺三轴内分泌系统失常密切相关,肾阳虚证涉及到西医学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神经衰弱、红斑狼疮、妊娠毒血症等等。因此,肾阳虚证应当定位于上述三个功能轴上,是涵盖这三个功能轴失常的高一层次的功能子系统的异常。这里系统质和功能子系统概念的引入,其优越性在于它不受病理解剖、局部定位、理化指标等局限性的影响,直接从整体和宏观上把握机体在某一时空的状态,既解决了证候难以通过西医学检测指标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的问题,同时也与中医学理论体系自身的思路和特点相吻合;既阐明了证候的科学性和客观实在性,同时也将证候研究提高到现代科学水平。2耗散结构理论的内涵解释证候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机体的功能状态,所谓“辨证”,就是对整体水平的功能异常的“候”的分析、判别,其理论基础在于对“气”这一概念的认识和运用。中医学认为,人体生命活动的进行是通过气的升、降、出、入实现的,人体自身及其与外界所进行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都是以气为媒体的,即“气充形”、“形载气”。证候的基础就在于气的异常——气化失常,气机失调是百病之源,是一切外在之“候”的内在依据。耗散结构理论对于解释证候的这种特性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普利高津指出:“把生命系统定义为由于化学不稳定性呈现一种耗散结构的开放系统,无疑是很诱人的。”耗散结构理论提示,生命是最为典型的耗散结构,“开放、耗散、负熵、有序是生命区别于非生命系统的本质特征。”在中医学理论中,上述的开放、耗散、负熵、有序都是通过气的运动实现和维持的。气的异常是证候发生的内在机制。气虚反映机体物质、能量的不足,气盛反映机体物质、能量的过盛,气逆、气闭、气陷、气脱反映机体内外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过程的异常,营卫不和、升降失调反映机体内部各系统质之间关系的失常,所有上述种种最终都以生命系统的有序度下降而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证候。耗散结构理论认为,系统结构的存在有两种状态——有序和无序。就生命系统而言,健康是有序,疾病是失序。从中医学角度而言,证候不仅仅是结构的异常或失稳,更重要的是功能的失序,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失调或系统与外环境之间关系的失调。心肾不交的失眠、营卫不和的自汗、气血失调的肌肤麻木、邪正交争的往来寒热等等,都难以落脚于具体的解剖部位或特异性改变的理化指标,它们只存在于机体各种功能子系统相互交叉的层面上,只有当各功能子系统之间关系失调时才表现出来,属于典型的功能结构载体的异常。熵是表征系统失序的概念。薛定谔氏提出了著名的“生命以负熵为食粮”的论断,之后,熵病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领域。广义的熵病包括人体系统的一切失序,狭义的熵病则指热熵的增高,火热证、实证、阳证是体内代谢产物积聚或能量过多积聚的状态,因而属于典型的热熵增高的状态,是人体系统失序后极为常见的情况。将耗散结构理论应用于中医证候研究中,其意义在于它不仅阐明了有机体在疾病状态下的病理变化机制,同时也包涵了有机体在疾病之前的前趋性的功能失常的机制,揭示了引起器质性病变的内在发生的过程。证候的整体性、功能性特征使其不仅在疾病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使其在养生保健中发挥作用,因为健康并不仅仅是没有器质性病理改变的状态,而应当是有序、稳定、和谐的状态。3方证候的非线性关系证候与致病因素、方剂效应之间存在着级连关系,证候——方剂效应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基本过程。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正常生理活动被干扰甚至被破坏,从而表现出一系列特定的症状和体征,医者根据“候”总结判断出相应的“证”,之后确立治疗原则和方法,最后以方剂的形式对证候进行干预,纠正失序的状态。在这一过程中,证候与前后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非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而是极为复杂的、许多中间环节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非线性关系。“线性”与“非线性”用于描述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线性,指独立,均匀,对称,可加性。非线性,指不独立,不均匀,不对称,不可加,甚至可乘。”证候与其相关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主要表现为不均匀、不对称、不可加。首先,证候与致病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表现为同一致病因素可以导致不同、甚至性质截然相反的证候。寒邪可以导致寒证,也可以导致热证,还可以导致血瘀证、痰饮证等等。热邪可以导致火热证、阴虚证、可以动风、可以伤津、可以动血,但一般不形成寒证。同一邪气导致的证候可以是程度不同的,外感风寒,可以形成较重的伤寒表实证,也可以形成相对较轻的伤风束表证,还可以形成更重的两感证。所有这些都体现出因与果之间的非均匀性、非对称性、非加和性。证候与理化指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主要表现为非独立性方面。目前尚未找到具有相对排他的某一或某些理化指标可以作为某一证候的判断标准。如有研究表明,“在以微量元素为指标的研究中,肺气虚证血清锌低下,与脾气虚证、脾阳虚证的情况相似。”又如,在肾阳虚证研究中被采用的24h尿17-羟类固醇指标,在脾阳虚证、胃阴虚证中也得到了应用。有人对脾阳虚证测定结果,其含量值降低,而另外的研究却不支持这一结果,其测值均较正常组升高。在胃阴虚证的研究中,得出了该指标降低的结果。即24h尿17-羟类固醇的量在脾阳虚证中可以低,也可以高;在肾阴虚证、胃阴虚证中又都降低,表现出指标在证候中的非独立性。证候与方剂效应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也表现出非独立性、非对称性、非加和性。研究表明,桂枝汤对发热者有退热作用,对低温虚寒者有温经作用,对下利者可止利,对便秘者可通便,对高血压者可降压,对低血压者可升压,对心率快者可减慢,对心率慢者可加快……说明方剂对证候的干预作用不一定是直接对应的线性关系,可能是通过了一定的中介,从而表现出非独立性、非对称性。补肾方由生地、熟地、附子、肉桂、山茱萸、山药、巴戟天、淫羊藿、补骨脂9味药组成,方内各药均不含类皮质激素样物质,但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该方对于肾气虚证、肾阳虚证、肾阴虚证、肾精亏损证皆有较好的干预效应,说明方剂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该方涌现出了新的功能,这一功能对证候的干预是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是非线性的。对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不同系统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的认识为解决证候研究中所遇到的多种矛盾提供了新方法。它将中医证候研究的思路拓展到了一个全新领域,这一领域使中医学在保持其相对独立性的同时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科学、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