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前寄语审美素养是语文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在文学性阅读中,考生所欠缺的正是这方面的素养,尤其是文学鉴赏的专业理念素养。而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有不少论述这方面的专业论文。为什么不能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练中学,学中练”的良好序列训练呢?该训练就是在这一大胆想法的支持下,先对论述类文本精准训练,然后尝试着理解并掌握文学鉴赏的理论知识,进而在相关的文学性阅读中尝试运用,以实现一箭三雕的高效复习训练效果。一比兴手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材料一:幼读朱熹研究《诗经》的著作《诗集传》,心中很有疑惑:雎鸠是情挚而有别的,君子与淑女是像它们的,那么,这明明是“比”而不是“兴”了。朱子所下的赋、兴、比的界说是“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赋和比都容易明白,惟独兴却不懂得是怎样一回事。看《诗集传》中他所定为兴诗的许多篇,还是一个茫然。数年来,我辑集了些歌谣,忽然在无意中悟出兴诗的意义。如“阳山头上竹叶青,新做媳妇像观音”,这里很可看出起首的一句和承接的一句是没有关系的。“新做媳妇”的美,并不在于阳山顶上竹叶的发青,之所以会得这样无意义的联合,只因“青”与“音”是同韵。若开首就唱“新做媳妇像观音”,觉得太突兀,不如先唱了一句“阳山头上竹叶青”,于是得了陪衬,有了起势了。至于说到“阳山”,因为它是苏州一带最高的山,容易望见,所以随口拿来开个头。这在古乐府中也有例,“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我们懂得了这一个意思,于是用“关关雎鸠”兴起淑女与君子便不难解了。作这诗的人原只要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嫌太单调了,太率直了,所以先说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的最重要的意义,只在“洲”与“逑”的协韵。至于雎鸠的情挚而有别,淑女与君子的和乐而恭敬,原是作诗的人所绝没有想到的。八百年前的郑樵,他早已见到这一层。他在《读诗易法》(《六经奥论》卷首)中说:“关关雎鸠,是作诗者一时之兴,所见在是,不谋而感于心也。凡兴者,所见在此,所得在彼,不可以事类推,不可以理义求也。”他的解释是极确切的。在苏州的唱本中,有两句话写尽了歌者的苦闷和起兴的需要:“山歌好唱起头难,起仔头来便不难!”(摘编自顾颉刚《起兴》)材料二:兄以“山歌好唱起头难”来说明“起兴”的必要,是不错的,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弟以为由近及远是一个重要的原则。所歌咏的情事往往非当前所见所闻,这在初民许是不容易骤然领受的,于是乎从当前习见习闻的事指指点点地说起,这便是“起兴”。又因为初民心理简单,不重思想的联系而重感觉的联系,所以“起兴”的句子与下文常是意义不相属,即没有论理的联系,却在音韵上(韵脚上)相关联着。如《吴歌》“阳山头上花小篮,新做媳妇多许难”,“阳山”与“篮”皆习见之物,以兴主文的“新做媳妇”一名;这里不但首句与次句不相连贯,即首句上下截亦显系凑成,毫无理解,可是首句韵字“篮”与次句韵字“难”,音韵近似,便可满足初民的听觉,他们便觉得这两句是相连着的了。这种“起兴”的句子多了,渐渐会变成套句;《诗经》中常有相同的起兴的句子。因此种句子唱得久了,流行得广了,要唱新歌的人也可借用;省得还要另起炉灶,另找习见习闻的事物编成句子——那究竟费力呀。反正只须跟着韵就行;唱惯了的句子倒更容易入于耳、出于口,更容易发生效用呢。这起兴句的韵脚之重要,决不下于全句的内容。四言意少,常以两句起兴,韵可在次句;七言歌谣,起兴常只一句,所以必有韵。诗有赋比兴之分,其实比兴原都是赋,因与下文或涵蕴的本义的关系才有此种区别。赋是直说;比是直说此事以譬彼事,而彼事或见于文中或否;兴是直说此事以象征彼事——或用兄说,直说此事,任意引起他事。无论比兴,所直说的“此事”,原来必当是眼前习见习闻的事物。墨子论譬,说是“以其民知喻其所不知”,这正是比兴的作用,至于后来因艺术之美用比,则当另论。所以比兴与赋并无绝对的分别,只是说诗者的一种方便。(摘编自朱自清《关于兴诗的意见——致顾颉刚》)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熹认为,《关雎》一诗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引出下句,是比而非兴。B.顾颉刚认为,兴诗开首一句与承接一句之间的联系,仅仅在于句尾的韵脚相协。C.郑樵认为,起兴句是创作时偶然所得的,作者并没有考虑它与下句的意义关联。D.朱自清认为,民歌中一些起兴的句子因朗朗上口、传唱久远,渐渐会变成套句。答案A解析在原文中,这不是朱熹的观点,而是顾颉刚的观点。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顾颉刚以辑集的歌谣为例,辨析了《诗经》中“比”“兴”的问题,说理充分。B.顾颉刚引用郑樵的话,进一步佐证了自己对“兴”的看法,其源可溯,有理有据。C.顾颉刚、朱自清二人都引述了民间歌谣,论证的方法相同,结论也相同,互为印证。D.朱自清关于赋比兴的阐述,既指出了其相同之处,又论及了其差异,分析全面。答案C解析顾颉刚、朱自清二人得出的结论不相同,也没有互为印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山歌好唱起头难”,顾颉刚引以论证起兴的必要,朱自清据此提出由近及远原则。B.朱自清在顾颉刚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赋比兴无实质区别的看法,推翻了前人的观点。C.曹操的乐府诗《短歌行》因每句仅四言,而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两句来起兴。D.广东多个地区的童谣,常以“月光光,照地堂”作为起首的一句,这是比而不是兴。答案A解析B项朱自清不是在顾颉刚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赋比兴无实质区别的看法”,原文也没有提及朱自清“推翻了前人的观点”。C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两句不是兴。D项“月光光,照地堂”是套句,不是比而是兴。(一)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青青水中蒲二首(节选)[唐]韩愈其一青青水中蒲[注],下有一双鱼。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其二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注蒲:香蒲。有匍匐横生的地下根状茎,由此发生新芽,叶细长而尖。1.赏析这两首诗的比兴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以青青的水中蒲草托物起兴,引出下文的离思。②以水下鱼儿成双比喻成对的夫妻,以蒲草“长在水中居”比喻长在家中居住的女主人公,又以浮萍草比喻在外漂泊的丈夫,反衬思妇的孤独。(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当窗织[唐]王建叹息复叹息,园中有枣行人食。贫家女为富家织,翁母隔墙不得力。水寒手涩丝脆断,续来续去心肠烂。草虫促促机下啼,两日催成一匹半。输官上顶有零落,姑未得衣身不著。当窗却羡青楼倡,十指不动衣盈箱。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四两句直接点题,表现了织妇因忙于纺织,不能照顾翁母内心的痛苦。B.“水寒”两句写天气寒冷不能自如操作,蚕丝易断难接,织妇为此异常烦恼。C.“两日”句写织女心灵手巧,织布速度很快,两天就能织一匹半,技艺不凡。D.整首诗语言浅近,通俗易懂,用语贴切,表现了诗人的乐府诗贴近生活的特点。答案C解析C项曲解文意,“催”是指官府催着交纳,该句表现了官府催逼得急切。3.本诗为新乐府名篇,有较强的现实性和艺术性。请分析全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就业促进材料采购合同
- 制度模板-计划生育病历书写管理制度规范
- 比亚迪充电桩转让合同协议
- 商品房差价合同协议书模板
- 员工长期合同协议
- 周转筐采购合同协议
- 商务ktv合作合同协议
- 民办大学三方协议书范本
- 模具维合同协议
- 商品混凝土合作协议合同
- 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 数学试题(含答案)
- 2025年街道全面加强乡村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 明股实债协议合同
- 2025“十五五”金融规划研究白皮书
- 9.2法律保障生活(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2025年江西上饶铅山城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建筑工程结算审核现场踏勘
- 加油站防汛抗洪应急预案范本
- 融资岗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1(贵州卷)及答案
- 胃癌课件完整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