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重难点精讲精练访谈文本阅读(含解析)_第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重难点精讲精练访谈文本阅读(含解析)_第2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重难点精讲精练访谈文本阅读(含解析)_第3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重难点精讲精练访谈文本阅读(含解析)_第4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重难点精讲精练访谈文本阅读(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重难点精讲精练实用类文本访谈文本阅读知识点回顾知识点回顾1.定义就某个人、某事件、某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

2.阅读技巧迅速把握访谈的话题、理清访谈的线索、归纳访谈的主要内容、分析访谈的技巧、评价访谈的收效。

3.提问方式访谈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从形式上看就是由一问一答一直连环下去组成一篇文章。(1)直切主题,直接发问。(2)紧接上文,用提示性的话语引导采访对象进入新话题。(3)用推测的方法,引导采访对象说出真相。(4)用请教的方法,引入一个重要的新话题。(5)欲擒故纵。(6)适时地应和,拉近与采访对象的感情距离,自然延续话题。(7)访谈对象的回答有时会出现一些新情况,因此还应注意:①追问: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访谈顺着访问者的思路继续予以回答。②延伸: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可以拓宽领域,避免片面性。③对比:有时侯,访谈对象就某一问题在回答时的陈述不尽相同,如果发现这样的疑点访谈者会进行对比提问。也会引入一些其他人同一问题的观点进行对比提问。4.阅读时要注意的问题①一组问题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的。②每个问题是明确单一的,一次发问不会包含两个以上的问题。③不同的问题均采用一定的语气。④用的是平实的口语化语句。⑤访问者善于简单点评对方的话或精要讲出自己的理解从而引出对方的进一步阐述。专项练习专项练习(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土地是滚烫的,故事是鲜活的”——访作家关仁山记者:去年,您创作了反映河北省阜平县脱贫攻坚事迹的长篇报告文学《太行沃土》,为此做了哪些前期准备?关仁山:阜平县古称“畿西屏障”,素有“穷山恶水”“阜平县不富”之说。但是,人穷志不穷,残酷的环境塑造了阜平县人豁达豪爽、吃苦耐劳的性格和渴望光明富裕、积极响应改革的进步精神。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阜平县骆驼湾村、顾家台村看望困难群众,向全国吹响了扶贫号角。此后短短几年,阜平县人民便依靠勤劳的双手成功脱贫。面对这样意义重大的脱贫典型,我生怕自己对其中震撼人心的好故事发掘得不到位,或者表现得不够淋漓尽致。为此,我一遍又一遍地阅读《阜平县志》,对阜平县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风土人情等进行了比较细致的研究。记者:您在阜平县的采访过程中,哪些人和事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关仁山:阜平县的许多人,不仅留给了我深刻的印象,还令我深受感动。来自保定银行的扶贫驻村干部王恩东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顾家台村贫困农民顾成虎,儿子呆傻,女儿待业在家,几年前妻子还被倒塌的房子砸中,一家人只能靠着四亩山地种玉米土豆,以及村支书顾叔军借给他们的房子艰难度日。王恩东了解情况后,一直在生活上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不仅帮忙流转土地、卖猪、开小卖部等,还安排顾成虎的女儿顾文香去阜平县支教中心读书,并帮她申请了助学金。在马兰村,谈到扶贫,不得不提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邓小岚。作为人民新闻家、《晋察冀日报》创办者邓拓的小女儿。邓小岚出生在马兰,她始终对这片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1997年,她第一次回到马兰村,就觉得应该为马兰村做点事情。当时,她每年的退休金三万多元,便拿出两万元用来帮助马兰村。她出资盖校舍,帮助困难学生解决学费问题,帮助村里发展红色旅游。退休后,她每年往返北京和马兰村十几趟,组建了马兰小乐队,在大山里培养了200多个爱音乐的孩子。她将自己创作的歌曲《如果有一天你来到马兰》《我们走着聂荣臻的路》教给当地百姓传唱,用歌声助力马兰村的文化脱贫。她还联系北京西城区金融街集团为马兰村投资500万元,建成蜂蜜灌装厂,解决了80个穷困户的就业问题。耑路头村的少年陈旭,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自幼聪明好学。初中毕业时,陈旭的父亲生病需要常年用药,从此放羊、种地的重担就落在了他身上。面对这样的困境,他只能辍学。老师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推荐他到阜平职教中心免费就读。入读职教中心汽车专业后,陈旭成绩优异。2016年,他从县职教中心毕业后成为上汽南京汽车有限公司的实习生,一年后转正,月收入6000元,每年都给父母寄钱,一家就此告别了贫困。记者:阜平县的哪些乡、镇、村成为了您作品的叙事舞台?为什么选择写这些地方?关仁山:阜平的骆驼湾村、顾家台村、前岭村、马兰村、花山村、东庄村、西庄村、黑崖沟村等成为我的叙事舞台。选择这些地方,是因为这些村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是当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困难群众的地方。8年过去了,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的变化非常大,如今两村庄属于就地提升村,成了乡村振兴的典范。前岭是河北省国资委扶贫点,驻村干部帮助他们建成了2400平方米的村民文化广场,赢得老百姓赞誉。马兰有邓小岚扶贫资助的马兰儿童小乐队。花山村是毛主席住过的地方,村民张冀新和陈寿兰夫妇是毛主席的“房东”,陈寿兰一家靠手工制作的英雄母亲鞋脱贫。在黑崖沟村,大学生周合伟功成返乡,自己投资办起农民画廊,还在东坪村投办了“猫文化创意产业园”。东庄村和西庄村建成了现代经济园区和高规格的阜平职教中心,职教中心为河北、山西和内蒙古培养了大批贫困地区的孩子。记者:在您看来,《太行沃土》这部作品有哪些特点?关仁山:首先,这部作品始终在全方位渗透红色精神。在阜平县,我见到一条两头都挂着红绸的霸王鞭,深受启发,决定以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为依托,将阜平县的历史悠久的红色传统与新时代砥砺奋进的精神融汇其中,让红色精神获得独具特色的时代与地域表达。此外,在这部作品中,我使用了较为擅长的乡土语言,以期用富有生活气息的词句描绘出阜平脱贫的壮丽篇章。(来源:文艺报吕漪萌2021年01月18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为《太行沃土》选择叙事舞台的问题,关仁山既说明了自己选择阜平的哪些村子作为叙事舞台,也说明了这样选择的理由。B.关于《太行沃土》的特点,关仁山给自己的这部作品总结了两点:一是始终在全方位渗透红色精神,二是运用了乡土语言。C.为了做好写作《太行沃土》的前期准备,关仁山反复阅读了《阜平县志》,力图细致了解阜平当地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风土人情等。D.当被问及对阜平的哪些人和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关仁山深情地告诉记者,扶贫驻村干部王恩东、邓小岚的事迹让自己很感动。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希望作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学创作,关仁山正是这样做的。B.《太行沃土》全方位渗透红色精神,追求让红色精神获得独具特色的时代与地域表达,这表明该作品旨在弘扬红色精神。C.文艺报记者对关仁山的访谈,恰切地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这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太行沃土》创作的概况,吸引读者去阅读这个作品。D.报告文学作品讲求真实、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事件和人物活动,体现时代特征,关仁山的长篇报告文学《太行沃土》,无疑具有鲜明的时代性3.关仁山将他所创作的反映河北省阜平县脱贫攻坚事迹的长篇报告文学题名为《太行沃土》,但阜平县本是贫困地区,“沃土”之题是否恰切?请结合本访谈内容对此作简要分析。(2022·陕西西安·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校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温儒敏:读书其实是“很个人”的事中华读书报:作为部编本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总主编,您为教师和学生编选、推荐书目,关于读书的著作也出版了很多。您怎么看待阅读?温儒敏:读书其实是个人的事情,要读什么书,怎么读,是根据自己的愿望、功用与兴趣去决定的。真正的爱书者,他们把读书作为像吃饭睡觉一样的生活方式。他们也有事功的阅读,但更乐于自由的阅读,或者说私密的阅读。金圣叹所言“雪夜围炉读禁书”,就是“私密阅读”特有的享受吧,那真是读书的妙境。周作人也说过,书房是不可示人的,因为一看你读些什么,就知道斤两了。这有点幽默,但读书的确是“很个人”甚至私密的事情。不过对于学生来说,开个书单,推荐一些经典,有些引导,也有必要,只是不宜强制。孩子也有他们的“私密”,应容许有阅读的自由。中小学语文课会指定学生接触某些经典,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凡是书单指定的,孩子不一定喜欢。经典与学生有隔膜,本来就不容易读,若又当作任务,有种种外加的“规定动作”,甚至处处指向考试,那就煞风景了。既然“读书其实是个人的事”,即使指定阅读范围,也还是要给学生一些选择的空间,容许读一些“闲书”。人各有各的爱好,并非所有人都爱读书的。而真正的爱书人,不会随波逐流,不是哪些书走红就读哪些,他们选书总是有自己的喜好,有独立的眼光,阅读对他们是一种观望世界、涵养性情、安放灵魂的方式。中华读书报:问题是现在的孩子作业太多,没有时间读书。您上中学后还能有那么多自由的阅读吗?温儒敏:作业太多的确是个问题,所以现在要“双减”。不过可以设想,即使不布置作业,孩子就有时间读书吗?不见得。孩子嘛,精力无限,兴趣就是动力。没有兴趣,做什么都是拖延症。现在的孩子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大,但他们还是比父辈幸福多了。若要比较,那时物质匮乏,没有现在那么多机会和诱惑,比较单纯,读书也就有较多的时间和自由。时代不同,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苦恼。中华读书报:您是怎么喜欢上文学的?温儒敏:大约上初中时,我开始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是诗歌,像普希金、莱蒙托夫、拜伦、雪莱、聂鲁达、惠特曼,等等,都找来读。我还是艾青的粉丝,给自己起了个笔名“艾琳”。我自己也模仿着写诗,给《少年时代》《红领巾》等少儿杂志投稿。正是自由阅读充实了我的灵魂,伴随我挺过了艰难的饥饿年代。高中我就离开小镇上的家,到县城上学了。那时高中生不多,上大学的更少,我参加高考的1964年,全国才几十万考生,录取率也非常低。我的备考不是刷题(也找不到往年的考题),而是拓宽视野,读一些比较深的书。如王力的《古代汉语》、杨伯峻的《文言语法》,都过了一遍。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古典文学读本丛书”,也选读了部分。这些阅读的目的是为了高考,却又不限于应考,毫无疑问对于我读写能力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因为读书有兴趣了,一天不读就不习惯,我高中时期的阅读面是比较广的。不光读文学,也读其他方面的书,如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史之类。高中时期,我对于书的确有种崇仰之心,还喜欢读一些自己不太懂的书,读外国的书,理论的书,甚至还读过康德,读过天文学。天文学对我影响大,改变了我的时空观,甚至还想过要考南京大学天文学系。也不太懂,但高中生的我就有意找来读。这是什么心理?是一种“喜欢读书”的象征吧,一种上进的力。中华读书报:几十年与书为伴,反复读的书有哪些?温儒敏:鲁迅的书读得最多,这跟我从事文学史研究有关。一百多年来,对中国文化有最深入理解的,鲁迅是第一人。他对中国文化的观察和思考,不是书斋里隔岸观火的学问,而是痛切的感受,是从生命体验中总结出来的人生智慧。这和读一些学问家的概论和历史著作之类,是不一样的,功能和感觉都不一样。中华读书报:请您选择三本书到无人岛,您会选哪三本?温儒敏:到无人岛,多么艰难,如何活下去都有问题,怎么还读书?当然,在那样的情形下,我可能也会回想《红楼梦》中那些有关色空的哲理性的描写。(摘编自《中华读书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温儒敏先生之所以说读书其实是个人的事情,是因为他认为真正的爱书者,更乐于自由的阅读。B.书单指定的学生不一定喜欢,中小学语文课指定学生接触某些经典,当作任务,常事与愿违。C.温儒敏先生也认为作业太多的确是个问题,虽然孩子精力无限,把阅读当作业学生会没兴趣。D.温儒敏先生深切体会到鲁迅的书是从生命体验中总结出来的人生智慧,几十年来他反复阅读。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访谈主持人聚焦中小学生阅读,结合现实与访谈对象的观点提问,将访谈引向深入。B.对主持人的每个问题,受访者都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面对现实做出了明确的回答。C.此次访淡,不仅关注到了中小学生阅读的现实问题,也展现出一定的历史眼光和期待。D.在推进中小学生阅读过程中能否切实有效加以适当引导,是访谈双方都关心的问题。6.引导中小学生广泛阅读,对于学生的在未来发展具有怎样的积极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是黄河农耕文明的反映,是中原农业文明的产物。每侯有一种特定的自然现象。七十二候不是一个一个简单现象的描述与记载,是和大自然完全融在一起的综合的观测结果,也是长期历史总结的结果。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诞生于农耕时代,它所包含的大科学的基本要素仍然正。节气和物候的描述即使在今天也是准确的。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为我们研究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化提供了一个很精准的坐标,我们现在说气候异常不异常,就是根据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它对世界的贡献非常大,所以是大科学。(摘编自《这是大科学!听丁一汇院士给你讲二十四节气的当代意义》)材料二:《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一书收入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徐立京用三年时间创作的80余篇文字作品。作者希望当今忙碌的年轻人能把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作为切入点,更好地感悟自然、感悟生命,获取奋斗力量。徐立京谈观察和感悟七十二候的三点原因:首先,它是一套大科学。而不是一个古老的已经失去现实价值的东西。她提到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时,他谈到,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是大思维、大科学,是中华民族认识宇宙变化的系统思维的体现。其次,它所蕴含的中国文化智慧是有生命力的。作家王蒙说,七十二侯是一个非常厚重的文化时空的隧道。最后,它蕴含了宇宙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生命观。从大自然无数的现象中选出的72种物候都可代表天地万物、四时变化。几年来,她对这一文化体系进行了系统的学习、观察和思考并时刻保持着恭敬之心。书中也收入当代中国抽象画家徐冬冬以“二十四节气七十三候”为主题创作的140余幅抽象画,这些作品的制作历时五年,艺术家春天采集甘露,夏天收集雨水,秋天将风沙与颜料混合,冬天取用晴雪。徐冬冬提到当西方文化独大的时候,另外的一种文化就要与其平衡。实现这种平衡,是中国文化进入世界的外因。而内因则是博大精深的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个精神源头,也是生命能量的一种体现。(摘编自《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作者徐立京、徐冬冬访谈)材料三:大火西流又立秋,凉风至透内房幽;一庭白露微微降,几个寒蝉鸣树头。一瞬中间处暑至,鹰乃祭鸟谁教汝;天地属金始肃清,禾乃登堂收几许。无可奈何白露秋,大鸿小雁来南洲;旧石玄鸟都归去,教令诸禽各养羞。自入秋分八月中,雷始收声敛震宫;蛰虫坏户先为御,水始涸兮势向东。寒露人言晚节佳,鸿雁来宾时不差;爵(雀)入大水化为蛤,争看篱菊有黄花。休言霜降非天意,豺乃祭兽班时意;草木皆黄落叶天,蛰虫咸俯迎寒气。7.下列说法,与材料三相关内容不符合的一项是(

)A.立秋时分,暑气消退,凉风来袭,带来幽幽凉意:B.白露时分,温差增大,秋寒渐起,寒蝉鸣于枝头。C.秋分时分,雷声渐稀,小虫封洞,水量逐渐下降D.霜降时分,豺狼多食,草木枯黄,小虫进入冬眠。8.下面对材料一、材料二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虽然诞生于农耕时代,但其描述与记载的节气和物候仍为当下气候研究提供了唯一精准坐标。B.从自然现象中选出的72种物侯,不仅代表四季的变化,而且能启发我们从科学角度认识生命和宇宙。C.画家徐冬冬以“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为主题进行抽象画创作,其创作作品的原料采自物候中完全不同的自然事物。D.二十四节气七十二侯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体现,它与西方文化认识世界的角度不同,但对世界文化贡献巨大。9.徐立京、徐冬冬精心创作《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一书,给我们继承传统文化带来哪些启示?请简要说明。(2022·云南红河·校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4月29日,椰风林语间,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伴随着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声和耀目的蓝白色火焰,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天和号送入近地轨道。天和号是中国空间站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舱段——核心舱。至此,中国空间站的在轨组装建造大幕正式拉开。说起空间站,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国际空间站,这是目前在轨运行最大的空间平台,由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等16国联合,先后经历12年建造完成。空间站工程具有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受到各航天大国的高度重视。然而,国际空间站的合作大门,并未向中国敞开,我们走上了自主研制建造的道路。中国空间站是百吨量级的,在总体规模上,尚不及国际空间站,这主要是在建设思路上符合中国国情,综合当前需求和耗费等因素的结果。建成和运营近地载人空间站,将使我国成为独立掌握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具备长期开展近地空间科学技术试验和综合开发利用太空资源能力的国家。(摘编自《揭秘中国空间站——天宫,不再遥远》,《中国青年报》2021年4月)材料二:中国空间站名为“天宫”,这个极具中国韵味的名字,蕴含了希望航天员在太空工作生活得更为舒适的愿望,更寄寓着中国人遨游太空的浪漫情怀和不懈探索的精神。“天宫”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舱组成,它运行在高度340公里至450公里的近圆轨道,约每90分钟绕地球一周。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人们在地球上可以通过观测设备一睹其“芳容”。中国空间站建造工作阶段具体工作内容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发射试验核心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对推进剂补加、机械臂在轨组装建造、航天员出舱活动等关键技术进行飞行验证和评估,对核心舱功能和长期驻留功能进行考核。组装建造阶段发射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并与核心舱在轨交会对接,完成空间站建造,同步开展科学技术实验。运营阶段航天员乘组将分批进驻空间站工作,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和探索活动。中国空间站具备一系列先进技术。在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方面采用物化再生生保技术。包括电解制氧、再生式二氧化碳去除、冷凝水收集与处理、尿液收集与处理等,实现资源再生利用,大幅减少水资源和氧气的上行补给量,减轻货运飞船的运输“负担”。空间站配置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和视频监视系统,提高了航天员工作生活的通信保障和对整站状态的感知能力。在“天宫”里,航天员使用“手机”便可以了解各设备信息并进行操控,甚至与地面上的家人们通话。(摘编自包为民《天宫空间站,太空闪耀中国智慧》,《人民日报》2021年9月)材料三:NSR:首批三位航天员已经进入“天和”核心舱一个多月了,他们开始参与实验工作了吗?高铭:首批航天员已经辅助开展了一些测试试验,例如高微重力实验柜实验装置的测试。我们在核心舱中安排了无容器材料科学实验柜和高微重力实验柜,未来航天员还将参与无容器材料科学实验的样品更换,以及高微重力实验项目的更多科学实验。NSR:我国空间站会接收外国的航天员吗?高铭:原则上是可以的。我国的载人航天一直都保持着对外开放、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愿意和其他国家进行合作。目前,已经有一些国家表达了这方面的需求,希望能在我们的空间站上继续进行空间科学研究。NSR:对于中国载人航天的未来发展,您有什么建议?高铭: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已经有将近3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期间,我们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工程组织管理和技术质量管理体系。我认为在未来我们要更加注重科学问题导向,工程实现的过程要更加符合科学规律,以更好地获取科学成果。空间站已经到了应用的阶段,空间科学研究的价值和引领作用也会越来越得到重视。(摘编自《NSR对中国载人航天空间应用系统总指挥高铭的访谈》2021年7月)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天宫空间站最重要的舱段天和核心舱送入近地轨道,拉开了我国在轨组装建造空间站的序幕。B.空间站工程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国家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我国走上自主研制建造的道路。C.相比于在轨运行的由十六国联合建造的国际空间站,我国空间站在总体规模上尚有差距,但更符合自身发展实际及综合需求。D.“天宫”空间站寄托了中国人的浪漫情怀和科学探索精神,它的三个舱体被命名为“天和”“问天”和“梦天”,极具中国韵味。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天宫”空间站的组装建造,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具有自主研发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开展近地科技实验、开发利用太空资源能力的国家。B.发射核心舱、载人飞船与货运飞船等工作之后,首批航天员完成了对空间站关键技术的验证并开展科学实验,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站正式建成运营。C.“天宫”空间站采用电解制氧、尿液收集与处理等先进的物化再生生保技术,实现了站内资源再生利用,缓解了空间站氧气和水资源的补给压力。D.为了体现设计者对航天员的人文关怀,“天宫”里特意配备无线移动通讯网络和视频监视系统,航天员可以使用移动电话和地面上的家人通话。12.“天宫”空间站的建造与运营给我国科技发展带来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16年至2021年12月,航天运输系统共完成207次发射任务,其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共完成183次。中国航天进入“快车道”,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基本建成,卫星通信广播服务能力稳步增强,探月工程“三步走”圆满收官,中国空间站建设全面开启,“天问一号”实现从地月系到行星际探测的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航天测控通信能力实现由地月空间向行星际空间跨越,天基测控能力持续增强,国家航天测控网布局进一步优化,形成安全可靠、响应迅速、接入灵活、运行高效、服务广泛的天地一体化航天测控体系,圆满完成以“神舟”“天舟”系列飞船、“天和”核心舱、“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等为代表的航天测控任务。2014-2019年中国航天发射记录及增长2020年世界航天发射实时统计数据表(截止2020.12.30)国家/地区(航天爱好者网)总发射次数成功次数失败次数入轨航天器数美国44404916俄罗斯1515141中国3935485印度2211欧洲Ariane公司76162日本444伊朗2111以色列111全球统计114104101221(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2年1月《<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材料二:4月16日凌晨0时44分,神舟十三号飞船与核心舱组合体分离,正式开始返回之旅。此时,地面飞行控制人员要密切关注各个飞行器的一切数据。这样的坚守从去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升空后就开始了,航天器的平稳飞行,是完成一切任务最基本的前提。4月16日上午9点30分,神舟十三号飞船推进舱和返回舱分离,随着飞船返回速度不断加快,航天员的身体也在经历最后的大考。中国航天员中心飞控试验队总调度陈军伟说:“曙光医生会在返程的全过程中监测航天员的心率、体温,包括呼吸这三大主要的核心生理指标,然后提供必要的帮助。”进入大气层后不久,神舟十三号就要迎来返回过程中最紧要的时刻——黑障区。进入黑障区后飞船与地面的无线电通信完全中断,只能依靠自动程序飞行,因此返回前最后状态的确认就非常重要。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和田活动测控分队队长胡凯说:“我们要给他们进入黑障保驾护航,把数据发送到北京飞控中心,为北京中心提供更精准的落点预报。另一个方面就是进行应急发令,确保它进入黑障安全。”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飞船着陆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返回舱着陆后,接航天员回家只剩下最后一个关键动作——开舱门。此次开舱门的苏黎明已经是搜救分队的第三名开舱手,为了在返回舱落地后尽快让航天员出舱,他向前辈学习,与同事比拼,用独家妙招训练开舱门的手感。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后,中国空间站将进入建造阶段,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发射在即,神舟十四号乘组随后也将出发,在轨参与中国空间站问天、梦天实验舱的建设,并将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实现在轨交接。地面的这些工作人员也将继续他们的守护。地面各系统多年精心、认真锤炼的这张守护之网,将会更好地保障中国空间站未来十年乃至更久的飞行。——摘编自《焦点访谈:护航“神十三”回家》材料三:每次太空活动的最佳开展时段是哪些?需要什么样的资源?需要哪些技术中心和人配合?如何能在最短时间里快速寻找到最优方案?这件事情离不开空间站运营规划综合管理系统的贡献。中国航天科工三院航天智信空天团队作为空间站运营规划系统建设的重要支撑单位,支撑了国内首型空间站运营规划综合管理系统研制,实现我国空间站任务规划从手动规划向自动规划里程碑式的飞越。原来需1个人3个月完成的任务,现在可允许数十至上百用户提交任务需求后,在十几秒内便能生成任务规划方案。此外,该系统有效解决了复杂任务快速求解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多家用户的高效协同。2021年4月,空间站运营系统有效支撑未来3个月至半年内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及“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规划方案,有效支撑了航天员在轨任务情况安排,顺利保障了后续的核心舱、“天舟二号”及“神舟十二号”的发射任务;并在随后8月成功实现对未来半年内“天舟三号”“神舟十三号”等载人飞行任务的基线规划与飞行规划。目前,团队已圆满保障天和核心舱、天舟载货船、神舟飞船的发射、在轨和回收任务,实现空间站从年到秒级的规划作业,推动我国进入自主空间站时代。当前,团队正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开展系统升级改造,未来将持续保障空间站运营任务。——摘编自《长江日报:神舟十三号安全返航背后的“黑科技”——武汉这支团队让空间站任务规划自动化》13.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2016年至2021年这六年中,中国航天运输系统共完成了207次发射任务,其中2018年就有39次,使得中国航天进入“快车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B.在2014年至2019年间,中国航天每年的发射次数有增有减,后两年发射总数与前四年发射总数大致持平;增长率在2018年达到最高,但有两年的增长率为负增长。C.依据2020年世界航天发射实时统计数据,美国各项数据均居世界首位,尤其是入轨航天器数量大大超过其它国家的数量总和,这表明在航天领域美国仍然居于优势。D.2020年世界航天总发射114次,其中失败次数占比接近十分之一;有4个国家发射完全成功,但它们的总发射次数比较少,不到全球发射成功总数的五分之一。1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以“神舟”“天和”“嫦娥”“天问一号”等为代表的航天测控任务圆满完成,表明中国航天测控通信能力实现了由地月空间向行星际空间的跨越。B.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通过发送数据给北京飞控中心来确定飞船的落点位置并在飞船经过黑障区时进行应急发令,以此确保飞船在黑障区的飞行安全。C.空间站运营规划综合管理系统在太空活动最佳开展时段的确定,资源需求,人机配合,寻找最优方案等复杂任务求解的技术难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D.中国航天科工三院航天智信空天团队已助力我国空间站任务规划的飞跃,实现从年到秒级的规划作业,推动进入自主空间站时代,完成系统升级改造。15.你认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因素有哪些?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2022·山东潍坊·统考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电话里,于漪爽快地接受了采访。【预习】学校里的美育,请谁来谈那天记者上门,于漪拿出两张《解放日报》-前两篇“美育访谈录”版面说:“仔细看了前两位所谈,伍必端教授从艺术创作角度,黄豆豆从社会普及角度,我的角度,又不一样。”的确。美育,事关立德树人。学校,课堂,是国民教育与大众审美的从小培养场所、美育基本途径,基础性、重要性不可替代。记者在2019年国庆70周年新中国首次授予“人民教育家”这一荣誉称号时,想到了基础教育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于漪。【备课】91岁于漪准备上一堂美育课她精心准备材料,在她随后讲述中,或为背景,或为案例,在记者眼前次第展开,导入适时精准,讲来行云流水。记者准备的29个问题,全在自然而然中,已被涵盖答了。【开讲】我为什么对美育“非常自觉”针对“育分不育人,求学不读书”,我提出“立民族精神之根,树爱国主义之魂”。基础教育阶段,我一直认为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打得宽一点,以后可样样发展。探索教育的美、追求教育的美,是我整个教学里头非常自觉的一个思路。我学教育,受蔡元培先生影响。他认为,美育的目的是陶冶活泼敏锐的性灵,养成高尚纯洁的人格。我觉得,美育是和智育、德育结合在一起,培养美好情操、健康人格的。我就想到王国维。他最早从西方引进美育,认为美育是培养“完整的人”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他说智力的理想是真,意志的理想是善,情操的理想是美,把教育和真善美联系起来。【案例】怎样用好“世上最美的语言”美好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但大美无言。兰亭在那个地方很美,但没有王羲之去,就没有人的感受、人的认知。柳宗元讲过,“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课要追求“三动”的境界。动听,学生沉浸在语言美的氛围中,遨游在母语的丰富美感里,感到快乐,产生兴趣。动情,教师“披文以入情”,学生产生托尔斯泰说的“感情的传染”,就会升腾起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动心,黑格尔在《美学》中说“构成心灵的最内在的本质的东西正是思考”。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真正是世上最美的语言,情感、精神、语言之丰富,文化内涵之灿烂,情意表达之细致、细微、细腻,令人叫绝。我们教各式各样的文章,一定要用美育的眼光来讲。你看王愿坚的《七根火柴》,无名战士留给人间最后的话语是什么?留给人间最后的动作是什么?我抓住文中这个艺术镜头,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都是湿漉漉的,眼前都是模糊的,但指向正北方向的手又是清晰的,这不是矛盾么?模糊表现无限悲痛,高举的手指着长征的方向,好像再加一个特写镜头,舞台上的灯慢慢暗下去,所有光集中在手上,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亡留给自己,交织起来写,整个草地在哭泣,为伟大的英雄品质唱哀歌,唱赞歌。我上课常用戏剧、美术等艺术手法解读文本,使文中精神凸显出来。我们就是要教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要教我们的革命文化,你用美育的角度切进去,孩子觉得是种享受。【板书】教学力戒“失魂落魄”“魂不附体”教师要进入文本,感受里头真的价值。人类创造文明,能传下来的思想结晶,一定伴随着真善美。文章绝对不只是文字的排列组合,背后是人的生命、思想轨迹。读文章是读人、读历史、读现状,读思想的起伏。教师自己没审美体验,抓不到文章的魂,上课就会失魂落魄、魂不附体。【作业】请想想哪些现象其实是缺乏美育美育,在有的地方,真是缺失得很。学语文就是学做人。所有学科里头,语文最直接指向人,跟人的思想、情感、兴趣、品德紧密联系,是陪伴人一辈子的。人的语言水平,就是他的思想水平、情感水平、道德品质水平。学校美育,立德树人。(摘编自郭泉真《于漪:美是不功利-美育访谈录(三)》)材料二:太白最擅长的作品是乐府歌行,而乐府歌行用自由体译起来,又最能得到满意的结果。所以多译些《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一类的诗,对于李太白既公道,在译者也最合算。太白在绝句同五律上固然也有他的长处;但是太白的长处正是译者的难关。李太白本是古诗和近体中间的一个关键。他的五律可以说是古诗的灵魂蒙着近体的躯壳,带着近体的藻饰。形式上的秾丽许是可以译的,气势上的浑璞可没法子译了。但是去掉了气势,又等于去掉了李太白。“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这是何等的气势,何等古朴的气势!你看译成英文,成了什么样子?因为自由体和长短句的乐府歌行,在体裁上相差不远;所以在求文字的达意之外,译者还有余力可以进一步去求音节的仿佛。如果小畑薰良同韦雷注重的是诗里的音乐,陆威尔注重的便是诗里的绘画。字句的色彩当然最先引起陆威尔的注意。只可惜李太白不是一个雕琢字句、刻画词藻的诗人,跌宕的气势——排奡的音节是他的主要的特性。所以译太白与其注重词藻,不如讲究音节了。中国的文字尤其中国诗的文字,是一种紧凑非常——紧凑到了最高限度的文字。像“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种句子连个形容词动词都没有了;不用说那“尸位素餐”的前置词、连读词等等的。这种诗意的美,完全是靠“句法”表现出来的。温飞卿只把这一个一个的字排在那里,并不依着文法的规程替它们联络起来,好像新印象派的画家,把颜色一点一点地摆在布上,他的工作完了。画家让颜色和颜色自己去互相融洽,互相辉映——诗人也让字和字自己去互相融洽,互相辉映。(摘编自闻一多《英译李太白诗》)1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者邀请于漪来谈学校里的美育,是因为她是唯一获“人民教育家”殊荣的教师。B.于漪在语文教学中自觉探索追求教育的美,与蔡元培、王国维等人的思想影响有关。C.用戏剧、美术等艺术手法解读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更容易让学生接受。D.英语很难译出李白近体诗的浑璞气势,可以作为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的佐证。1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王羲之没有到过兰亭并作《兰亭集序》,人们就不会感受、认知到兰亭客观存在的美。B.要想撰写“漫谈古典诗歌由古体诗向近体诗的发展”研究论文,可以查阅李白的有关诗歌。C.闻一多认为关注诗的音乐美的小畑薰良比关注诗的绘画美的陆威尔更适合翻译李白的诗歌。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月、松、泉、石互相融洽辉映,也是紧凑到最高限度的文字。18.根据材料一相关内容,下列最不可能属于记者准备的29个问题的是(

)A.于漪先生,您是如何看待美育对学生“完整的人”的塑造作用的?B.于漪先生,您是如何从美育的眼光来讲王愿坚的《七根火柴》的?C.于漪先生,要在教学中落实美育,对教师的素养有怎样更高的要求?D.于漪先生,现在社会上出现的高铁霸座等现象,是否与美育缺失有关?19.材料一说文章绝对不只是文字的排列组合,材料二却认为中国的文字是紧凑到了最高限度的文字,二者矛盾吗?请谈谈你的理解。20.一问一答、谈话纪实是访谈的基本方式,材料一却不是这样。请简要分析其文体特征及表达上的创新之处。(2022·辽宁·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文化因交流而繁荣,文明因互鉴而兴盛。文化只有在开放中才能发展自己,文化安全只有在文化发展中才能实现。从历史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而中华文化之所以历久弥新,正在于其具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和博采众长的基因。从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到汉民族主动接受草原民族文化的“胡服骑射”,再到中华文化对各国文化的兼收并蓄,多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激荡、交流与融合,造就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蓬勃生命力。从现实看,今日之中国,正逐渐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者之一。从近代以来的被动卷入到今天的主动拥抱,充分展现了强大的文化包容性和适应力。近代以来的屈辱史让我们重新认识到,唯自强而后安,唯开放而后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亦启示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只有在开放中才能发展自己,唯有开放环境下的斗争和磨砺才能使自己强起来。文化发展同样如此。我们珍视、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绝不是孤芳自赏,而是要在文化开放发展中强基固本,使其根深叶茂,焕发旺盛生机。在此意义上,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与发展壮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内在一致的。只有强基固本,才能抵御外来文化病毒的侵袭;只有把文化深层次的优质基因激活,才能使我们的文化具有不断发展壮大的内生动力。不同文化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话语权的争夺。近代以来西方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强势文化,与其背后一整套知识体系建构是分不开的。我们今天维护文化安全,抵御西方文化霸权,就是要站在人类文化制高点谋划文化发展,回应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具有解释力的知识体系,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的核心竞争力。近代以来,西方强势文化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特别是文化启蒙以来西方世界创设的一整套现代性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影响着人们认知世界的基本图式,相应地,人们也习惯于在西方知识谱系内寻找自己的存在坐标,这正是西方文化处于优势地位的学理基础。例如,关于现代与传统的“二元”划分,关于自由、民主、人权的意识形态话语,实际上都包含着历史建构主义的主观企图。我们并不怀疑启蒙话语的历史进步性,但也应清醒意识到其时代局限性,进而确立文化对话的平等地位,这是维护文化安全的重要前提之一。作为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应该也有责任为人类文明做出知识贡献,这是中华民族作为世界历史民族的重要标志。在信息革命推动下,人类文明形态正在发生剧变,已有知识体系发生“哥白尼式的革命”,由启蒙话语构建的知识体系在应对诸多新问题时频频失灵。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及其经验,则构成人类新知识得以产生的丰厚土壤。与西方国家进行文化创造旨在实现文化霸权有所不同,中国坚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倡导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我们建构的知识体系,着眼人类共同未来,以知识创新回应时代难题。只有这样的文化创造,才能在摆脱“跟着说”的困境之后,为国家文化安全提供科学支撑。(摘编自《在文化开放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材料二:当今时代,伴随着中国与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文化交流面临的挑战日益复杂,国家文化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近日,围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性、信息时代如何实现文化安全等问题,记者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惠鸣进行访谈。中国社会科学网:①?惠鸣:在国家文化传播安全领域,由于互联网革命和数字化革命,媒体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互联网、个人传媒终端、全球性社交媒体等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原有文化传播体系面临技术革命的挑战。同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新媒体加强对我国进行价值体系渗透。对此,国家需要深化传媒体制改革,不断创新,不断探索适应数字化传播时代的主流文化传播体系。在文化资源方面,数字化技术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改变传统文化的生活方式、文化资源,造成传统文化资源、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等有形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加速流失,给国家文化资源传承保护带来挑战。中国社会科学网:②?惠鸣:数字文化时代,强调国家文化安全有利于增加国家文化认同和国家核心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在文化传播方面,借助数字化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的文化传播力与影响力空前强大,其价值观进入我国的路径与方式更加多样、便利,对我国的国家文化认同造成的影响与冲击也更大。对此,需要始终保持文化安全的意识。数字化传播容易在网络空间形成意见共振,放大某些不良信息。非主流、个别声音容易混淆视听,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需要进行必要的规范。(摘编自《维护信息时代文化安全——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惠鸣》)2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是因为中华文化对各国文化兼收并蓄,能够与不同文化相互激荡、交流与融合。B.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并不是要封闭自己、孤芳自赏,而是要在开放中发展自己,不断发展壮大我们文化的内生动力。C.西方强势文化关于现代与传统的“二元”划分,蕴藏着历史建构主义的主观企图,我们应该保持清醒并否定和拒绝。D.新时代传统文化生活方式被迫改变,有形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速流失,给国家文化资源传承保护带来挑战。2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伴随着中国与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文化交流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复杂,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学界关注。B.我们中华文化着眼人类共同未来,以知识创新回应时代难题,而其他国家进行文化创造却旨在实现文化霸权。C.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价值体系渗透是由于互联网、个人传媒终端、全球性社交媒体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D.发达国家的文化传播力与影响力空前强大,致使我们无法传播与弘扬国家核心文化,无法增加国家文化认同感。2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要性”的一项是(

)A.努力使国家文化的性质得以保持、文化的功能得以发挥、文化的利益免遭侵犯。B.国家文化安全的内涵为文化政治安全、文化经济安全、传统文化安全、语言文字和信息传播安全。C.信息化时代国家安全面临新挑战、国家间文化软实力竞争加剧、传统文化遭遇挑战。D.必须从观念、体制机制、内容形式等方面加强文化创新,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24.材料二中,“中国社会科学网”会怎样提问呢?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文字。25.“安而不忘危”,维护文化安全工作是一项关系全局、利在长远的战略工程。如何在文化开放的信息时代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2022·吉林·统考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克服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保障每个儿童的健康成长作出的重大决策。实施“双减”政策,是党和政府坚持教育事业公益性,着力降低家庭教育支出,制止逐利性教育行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校外培训机构,都必须坚持教育的公益属性,不能把“良心的事业”,变为“逐利的产业”,更不能成为一些人逐利的工具。(摘编自张志勇《“双减”背后教育观念的大变革》中国教育2021年8月9日)材料二12月21日教育部数据显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大幅压减,目前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3.8%,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4.1%。留下的培训机构一部分转为非营利性机构,实行政府指导价;不适合“营转非”的将被进一步注销。99.6%的学生家长反映,本学期教师没有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学生参加课后服务的比例由上学期的49.1%提高到目前的91.9%,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回归校园。调查显示,73%的家长表示孩子完成书面作业时间比“双减”前明显减少,85.4%的家长对学校课后服务表示满意。教育部学校直报平台收到的无记名调查问卷中,绝大多数家长对学校减负提质工作表示满意。(摘编自《读懂“双减”背后的教育逻辑》新华社2021年12月)材料三以下为澎湃新闻对北师大教育学部教授檀传宝的专访(节选)。澎湃新闻:您怎么看“双减”政策的出台?檀传宝:“双减”政策出台,初衷和一些具体措施肯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对促进教育公平、孩子们的健康发展也都有重要帮助。但是,“绝对、简单的减负”没有可能。一是因为教育规律体现出学习要有进步,适当的练习和巩固不可少。二是因为人类知识生产的加速度发展是历史趋势。尽管许多人说要转向能力的学习、创造性的培育等教育目标,但这与对知识的学习、掌握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从历史发展趋势上看,我可以肯定地说:从知识容量上讲,未来孩子们的学习任务只会更重,不会更轻。澎湃新闻:在“双减”政策出台后,教育部提出了“双增”(“双增”指即在减轻校内课业负担后,在课程安排和课后延时服务中增加学生参加户外活动、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劳动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同时,在校外培训机构认定中,将体育和美育培训的时间增加),您怎么看“双增”的提出?檀传宝:许多事情教育部门非常努力,但是也需要全社会更大的支持。比如要学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你就得让学校配备足够合格的师资、设备等。据我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双减”以后全国不少学校,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学校,只能把孩子关在学校、只能做作业。没有合格师资、没有起码的条件,学校如何促进“全面发展”?此外,“双增”特别需要发挥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除了增加合理的报酬、回应此起彼伏的“给老师减负”的呼声,还要给予老师真正的尊重。(摘编自《北师大教授檀传宝:落实“双减”要避免“削足适履”》澎湃新闻2021年12月12日)2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双减”主要措施的一项是(

)A.全面减轻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B.增强学校课后服务的吸引力,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C.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D.坚持从严审批机构,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服务行为。2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多数学校在作业管理、课后服务等诸多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效,家长对学校减负提质工作表示满意。B.党和政府坚持教育事业的公益属性,促进教育事业的公平公正,适合“营转非”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将被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C.材料三中的访谈对象檀传宝教授对“双减”政策有更冷静的思考,从教育规律和历史趋势方面来看,他不认同“双减”举措。D.落实“双减”的同时也要重视“双增”,因为“双增”政策解决了功利化、短视化的教育行为,是发展素质教育的大势所趋。28.“双减”的政策出台以来,担忧的声音不断。网上“‘双减’政策反而会导致教育质量、教育公平的降低”这类观点屡见不鲜,在“双减”政策实施过程中如何避免出现教育质量下降、教育公平降低的问题?请结合材料,提出解决方案。(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数字出版”可以近似地理解为“数字化的出版”,它是建立在数字化技术基础上,融合并超越了传统出版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出版行业。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只要使用二进制技术手段对出版的不同环节进行操作,都属于数字出版的范畴,其中包括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销售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的数字化等。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数字出版专指传统的纸质书籍、纸质期刊和纸质杂志等通过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来实现出版数字化,主要包括电子书、数字期刊、数字报、网络游戏、网络广告、手机出版(包括手机音乐、手机游戏、手机动漫、手机阅读)等。数字出版以互联网为流通渠道,以数字内容为流通介质,以网上支付为主要交易手段,其中著作权人、数字出版商、技术提供商、网络传播者及读者构成了数字出版产业链的主体。数字出版由于其海量存储、搜索便捷、传输快速、互动性强、成本低廉、环保低碳等特点,已经成为出版业的战略性新兴行业和出版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摘编自前瞻经济学人产业百科)材料二:(数据来源: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材料三:下文通过对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张立的访谈,探究我国互联网环境下的数字出版版权保护问题,并就保护的方案途径进行探讨。访谈者: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出版版权问题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版权问题与出版业关系密切,当下我国数字出版版权问题面临怎样的挑战?张立:数字出版版权问题非常复杂,我个人觉得版权问题应该从三个方面考虑。首先是法律层面,比如著作权法,国家一直致力于完善相关规定;第二个是技术层面,我们必须正视因技术发展而出现的越来越复杂的版权问题;第三个是个体层面,因为版权本质上是一种私权,因此作品的保护、权利的说明,都与著作权人有紧密的关系。互联网本身作为一种技术,解构了过去版权领域的固定观念。从形式来说,内容从有形变为无形。传统版权保护在法律层面之所以落地,因为有可操作的媒介实体与一整套生产流程。但互联网时代,数字出版内容被创造出来后,其实体依托不复存在,尤其是文字内容可以随意复制、粘贴,究竟应该采取哪种措施进行保护,怎追踪内容来源,目前都在探索解决中。数字出版问题也体现出公众版权意识的缺乏,未来仍需对版权意识进行社会范围内的普及。访谈者:互联网时代的内容版权保护一直是各界关注的话题,现在我国有哪些具体措施保障数字出版内容生产者与出版发行方的权利?张立:目前大方向是法律层面与技术层面两步走,例如最近《著作权法》的修订,都是紧跟技术变化发展。在技术层面,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也在与时俱进,考虑到国内互联网内容产业的复杂性,我们开发了“数字内容注册与管理子平台”,首先通过注册登记对受保护的对象进行确权,再根据需要与内容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访谈者:那您认为数字出版行业还会在版权机制建设中做出哪些努力?张立:目前互联网原创内容的体量十分庞大,更多专业内容平台也在兴起,还有自媒体的出现,用户生产内容也在朝着专业化流程迈进,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给传统出版业和版权保护的惯有思维以一定压力。内容形态的多样意味着标准制定的重要性,数字出版行业必须先行推出平衡作者、出版方、发行方、传播方与用户间利益的自主版权标准,方便各方在各个环境中使用、推广,从而形成具备行业效应的保护机制。还有一点我认为也是未来版权机制完善需要去关照的,是对现有内容生产与传播机制加入版权专业化保护与管理,规范原创内容从生产到变现的整体流程。(摘编自谢新洲等《技术创新:数字出版发展与管理的新路径》)29.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B.C.D.A.A B.B C.C D.D3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版业以数字出版作为战略性新兴行业和发展主要方向,使得数字出版具备了海量存储、互动性强、环保低碳等特点。B.2015—2020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总收入逐年递增,2020年首破万亿元大关,但2020年的增速低于2017年的增速。C.2020年我国互联网广告收入占数字出版产业总收入的四成以上,位列第一,在线教育、移动出版分别位列第二、第三。D.版权问题涉及多个层面,互联网技术对过去版权领域固定观念的解构,给当下数字出版版权保护带来了挑战。31.未来推动我国数字出版版权保护可采取哪些措施?请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2022·安徽六安·安徽省舒城中学校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4月29日,椰风林语间,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伴随着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声和耀目的蓝白色火焰,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天和号送入近地轨道。天和号是中国空间站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舱段——核心舱。至此,中国空间站的在轨组装建造大幕正式拉开。说起空间站,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国际空间站,这是目前在轨运行最大的空间平台,由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等16国联合,先后经历12年建造完成。空间站工程具有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受到各航天大国的高度重视。然而,国际空间站的合作大门,并未向中国敞开,我们走上了自主研制建造的道路。中国空间站是百吨量级的,在总体规模上不及国际空间站,这主要是在建设思路上符合中国国情,综合当前需求和耗费等因素的结果。建成和运营近地载人空间站,将使我国成为独立掌握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具备长期开展近地空间科学技术试验和综合开发利用太空资源能力的国家。(摘编自《揭秘中国空间站——天宫,不再遥远》,《中国青年报》2021年4月)材料二:中国空间站名为“天宫”,这个极具中国韵味的名字,蕴含了希望航天员在太空工作生活得更为舒适的愿望,更寄寓着中国人遨游太空的浪漫情怀和不懈探索的精神。“天宫”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舱组成,它运行在高度340公里至450公里的近圆轨道,约每90分钟绕地球一周。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人们在地球上可以通过观测设备一睹其“芳容”。中国空间站建造工作阶段具体工作内容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发射试验核心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对推进剂补加、机械臂在轨组装建造、航天员出舱活动等关键技术进行飞行验证和评估,对核心舱功能和长期驻留功能进行考核。组装建造阶段发射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并与核心舱在轨交会对接,完成空间站建造,同步开展科学技术实验。运营阶段航天员乘组将分批进驻空间站工作,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和探索活动。中国空间站具备一系列先进技术。在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方面采用物化再生生保技术。包括电解制氧、再生式二氧化碳去除、冷凝水收集与处理、尿液收集与处理等,实现资源再生利用,大幅减少水资源和氧气的上行补给量,减轻货运飞船的运输“负担”。空间站配置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和视频监视系统,提高了航天员工作生活的通信保障和对整站状态的感知能力。在“天宫”里,航天员使用“手机”便可以了解各设备信息并进行操控,甚至与地面上的家人们通话。(摘编自包为民《天宫空间站,太空闪耀中国智慧》,《人民日报》2021年9月)材料三:NSR:首批三位航天员已经进入“天和”核心舱一个多月了,他们开始参与实验工作了吗?高铭:首批航天员已经辅助开展了一些测试试验,例如高微重力实验柜实验装置的测试。我们在核心舱中安排了无容器材料科学实验柜和高微重力实验柜,未来航天员还将参与无容器材料科学实验的样品更换,以及高微重力实验项目的更多科学实验。NSR:我国空间站会接收外国的航天员吗?高铭:原则上是可以的。我国的载人航天一直都保持着对外开放、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愿意和其他国家进行合作。目前,已经有一些国家表达了这方面的需求,希望能在我们的空间站上继续进行空间科学研究。NSR:对于中国载人航天的未来发展,您有什么建议?高铭: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已经有将近3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期间,我们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工程组织管理和技术质量管理体系。我认为在未来我们要更加注重科学问题导向,工程实现的过程要更加符合科学规律,以更好地获取科学成果。空间站已经到了应用的阶段,空间科学研究的价值和引领作用也会越来越得到重视。(摘编自《NSR对中国载人航天空间应用系统总指挥高铭的访谈》2021年7月)3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天宫空间站最重要的舱段天和核心舱送入近地轨道,拉开了我国在轨组装建造空间站的序幕。B.空间站工程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国家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我国走上自主研制建造的道路。C.相比于在轨运行的由十六国联合建造的国际空间站,我国空间站在总体规模上尚有差距,但更符合自身发展实际及综合需求。D.“天宫”空间站寄托了中国人的浪漫情怀和科学探索精神,它的三个舱体被命名为“天和”“问天”和“梦天”,极具中国韵味。3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天宫”空间站的组装建造,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具有自主研发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开展近地科技实验、开发利用太空资源能力的国家。B.发射核心舱、载人飞船与货运飞船等工作之后,首批航天员完成了对空间站关键技术的验证并开展技术实验,这标志我国空间站正式建成运营。C.“天宫”空间站采用电解制氧、尿液收集与处理等先进的物化再生生保技术,实现了站内资源再生利用,缓解了空间站氧气和水资源的补给压力。D.为了体现设计者对航天员的人文关怀,“天宫”里特意配备无线移动通讯网络和视频监视系统,航天员可以使用移动电话和地面上的家人通话。34.“天宫”空间站的建造与运营过程,给我国科技发展带来哪些成功经验?请简要概括。参考答案:1.D

2.B

3.“沃土”之题恰切。①阜平是精神沃土:阜平县具有历史悠久的红色传统,有丰厚的红色精神资源。残酷的环境塑造了阜平县人豁达豪爽、吃苦耐劳的性格和渴望光明富裕、积极响应改革的进步精神。②阜平是爱心和责任心的沃土:在阜平,扶贫干部及各界人士将充盈的爱心、责任心和大量资金物资投入脱贫事业,不遗余力地帮助阜平县人民实现物质脱贫和文化脱贫。③阜平正在告别贫困,变成沃土:扶贫号角吹响后的短短几年,阜平县人民便依靠勤劳的双手成功脱贫;许多村庄变化巨大,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典范。【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扶贫驻村干部王恩东、邓小岚的事迹让自己很感动”错误。对邓小岚身份的表述不合文意。邓小岚是社会爱心人士,不属于扶贫驻村干部。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对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B.“《太行沃土》……旨在弘扬红色精神”表述不准确。从整个访谈内容看,《太行沃土》的创作,是要“描绘出阜平脱贫的壮丽篇章”,旨在讴歌脱贫事业,讴歌党和国家扶贫政策的伟大,赞颂干部及爱心人士在帮助人民群众摆脱贫困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优秀品格和所做出的贡献,赞颂人民群众不懈努力战胜贫困的奋斗精神。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首先明确给出观点。“沃土”之题恰切。“沃土”之“沃”,可理解为丰富、充盈、繁盛。回答此问,关键在于能梳理概括出阜平这个地方有哪些方面是丰富、充盈、繁盛的。当然,说阜平是“太行沃土”是以脱贫攻坚为背景的。从关仁山的讲述中,可梳理概括出扶贫攻坚背景下阜平几个方面的“沃”:一是精神力量的强大充盈,“残酷的环境塑造了阜平县人豁达豪爽、吃苦耐劳的性格和渴望光明富裕、积极响应改革的进步精神”“阜平县的历史悠久的红色传统”,既包括当地悠久丰富的红色传统,也包括当地人民的优秀品格。二是来自扶贫干部及爱心人士的丰沛的责任心、爱心:“来自保定银行的扶贫驻村干部王恩东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在马兰村,谈到扶贫,不得不提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邓小岚。作为人民新闻家、《晋察冀日报》创办者邓拓的小女儿,出生在马兰的邓小岚始终对这片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她出资盖校舍,帮助困难学生解决学费问题,帮助村里发展了红色旅游。退休后,她每年往返北京和马兰村十几趟,组建了马兰小乐队……”扶贫干部及各界人士不遗余力地帮助阜平县人民实现物质脱贫和文化脱贫,阜平是爱心和责任心的沃土。三是阜平正在告别贫困,成为物质富饶、文化兴盛之地。“习近平总书记到阜平县骆驼湾村、顾家台村看望困难群众,向全国吹响了扶贫号角。此后短短几年,阜平县人民便依靠勤劳的双手成功脱贫”“阜平的骆驼湾村、顾家台村、前岭村、马兰村、花山村、东庄村、西庄村、黑崖沟村等成为我的叙事舞台……东庄村和西庄村建成了现代经济园区和高规格的阜平职教中心,职教中心为河北、山西和内蒙古培养了大批贫困地区的孩子”,平县人民便依靠勤劳的双手成功脱贫;许多村庄变化巨大,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典范,阜平正在告别贫困,变成沃土。4.C

5.C

6.①能促进独立人格的培养。真正的爱书人,有独立的眼光,不会随波逐流,阅读是涵养性情、安放灵魂的方式。②能拓宽视野,促进读写。备考为了高考,却又不限于应考,不是刷题,而是读一些比较深的书,大有裨益。③能有助于培养适合自己的兴趣,发现个人的爱好、特长,为将来的生涯规划、专业选择以及专业知识的拓展、加深做准备。【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温儒敏先生也认为……把阅读当作业学生会没兴趣”有误。根据原文“主持人谈到学生”“没有时间读书”时,温儒敏回答“即使不布置作业,孩子就有时间读书吗?不见得。孩子嘛,精力无限,兴趣就是动力。”可见“把阅读当作业”不是“学生没兴趣”的原因。故选C。5.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也展现出一定的历史眼光和期待”说法有误。在回答问题时,温儒敏先生的回答并没有涉及对未来的展望和期待;都是结合他本人的读书经历和当前中小学生阅读现状阐述的,即使是最后一个问题,也只是访谈者假设一种状况提问,引出被访谈者的阅读偏好。故选C。6.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内容的能力。温儒敏回答提问时说“人各有各的爱好,并非所有人都爱读书的。而真正的爱书人,不会随波逐流,不是哪些书走红就读哪些,他们选书总是有自己的喜好,有独立的眼光,阅读对他们是一种观望世界、涵养性情、安放灵魂的方式”,可见,引导中小学生广泛阅读能促进独立人格的培养,让中小学生形成独立的眼光,不会随波逐流,以读书为涵养性情、安放灵魂的方式。温儒敏回答提问时说“我的备考不是刷题(也找不到往年的考题),而是拓宽视野,读一些比较深的书。……这些阅读的目的是为了高考,却又不限于应考,毫无疑问对于我读写能力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可见,引导中小学生广泛阅读能拓宽视野,促进读写。而中小学生扩宽视野的最重要体现就是阅读不是单纯为了应考和刷题而读,而是能够去读一些思想比较深刻的书让自己获得成长。温儒敏回答提问时说“鲁迅的书读得最多,这跟我从事文学史研究有关。……这和读一些学问家的概论和历史著作之类,是不一样的,功能和感觉都不一样”,他还提到自己高中时读了大量的文学著作。显然,引导中小学生广泛阅读能有助于培养适合自己的兴趣,从外在讲,为将来的生涯规划、专业选择做准备;从内在实质讲,则是为专业知识的拓展、加深做准备。7.B

8.B

9.(1)要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常怀敬畏之心;(2)学会从不同角度(科学、文化、哲学、艺术等)发掘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3)在生活实践中,从传统文化中感悟自然、感悟生命,汲取生命力量。【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白露时分”错,此项所写仍是立秋时分的物候。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A.“唯一精准坐标”错,材料一“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为我们研究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化提供了一个很精准的坐标”,没有说到“唯一”。C.“采自物候中完全不同的自然事物”于文无据,材料二“艺术家春天采集甘露,夏天收集雨水,秋天将风沙与颜料混合,冬天取用晴雪”是分季节说明,没有采自物候中完全不同的自然事物之说。D.“与西方文化认识世界的角度不同”错,文章没有阐述与西方文化认识世界的角度不同。故选B。9.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结合材料二“内因则是博大精深的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个精神源头,也是生命能量的一种体现”“她对这一文化体系进行了系统的学习、观察和思考并时刻保持着恭敬之心”概括出:要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常怀敬畏之心。结合“它是一套大科学。而不是一个古老的已经失去现实价值的东西”“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是大思维、大科学,是中华民族认识宇宙变化的系统思维的体现”“它蕴含了宇宙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生命观”概括出:学会从不同角度(科学、文化、哲学、艺术等)发掘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结合“作者希望当今忙碌的年轻人能把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作为切入点,更好地感悟自然、感悟生命,获取奋斗力量”概括出:在生活实践中,从传统文化中感悟自然、感悟生命,汲取生命力量。10.B

11.C

12.①关键技术自主与技术创新

②遵循科学规律与科学规划

③坚持对外开放与合作共赢【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因此,我国走上自主研制建造的道路”错误,前后无因果关系。原文“空间站工程具有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受到各航天大国的高度重视。然而,国际空间站的合作大门,并未向中国敞开,我们走上了自主研制建造的道路”可知,我国走上自主研制建造的道路的原因是国际空间站的合作大门,并未向中国敞开。故选B。1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天宫空间站的组装建造,表明我国已经成为……说法错误。原文“建成和运营近地载人空间站,将使我国成为独立掌握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具备长期开展近地空间科学技术试验和综合开发利用太空资源能力的国家”,注意是“将使我国的国家”,选项混淆了已然和未然,还有原文说的是“建成和运营近地载人空间站”不是天宫空间站的组装建造。B.“并开展科学实验”“这标志我国空间站正式建成运营”错误。材料三“首批航天员已经辅助开展了一些测试试验”“未来航天员还将参与更多科学实验”是说“辅助开展”“未来将参与”,可见还没有开展科学实验;“这标志我国空间站正式建成运营”错误,材料一是说“中国空间站的在轨组装建造大幕正式拉开”,可见并未建成运营。D.“为了体现设计者对航天员的人文关怀”以偏概全。根据材料二天宫里特意配备无线移动通讯网络和视频监视系统,是为了提高了航天员工作生活的通信保障和对整站状态的感知能力,同时也可以使用移动电话和地面上的家人通话,体现设计者对航天员的人文关怀,“体现设计者对航天员的人文关怀”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故选C。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一第二段“国际空间站的合作大门,并未向中国敞开,我们走上了自主研制建造的道路”“建成和运营近地载人空间站,将使我国成为独立掌握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具备长期开展近地空间科学技术试验和综合开发利用太空资源能力的国家”,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国空间站具备一系列先进技术”,概括出:我国科技发展必须坚持关键技术自主与技术创新。结合材料二的表格,中国空间站的建造分为三个工作阶段“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组装建造阶段’“运营阶段”,材料三最后一段“我们要更加注重科学问题导向,工程实现的过程要更加符合科学规律,以更好地获取科学成果”,概括出:我国科技发展必须遵循科学规律与科学规划。结合材料三第四段“我国的载人航天一直都保持着对外开放、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愿意和其他国家进行合作”,概括出:我国科技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与合作共赢。13.A

14.A

15.①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一系列大型工程建成使用,为任务圆满完成奠定基础。②航天测控能力的增强,测控网布局优化及天地一体化测控体系的形成,为飞行提供了保障。③地勤医生的实时监测及开舱手的日常训练为航天员的飞行及降落提供了安全的保证。④空间站运营系统有效支撑了航天员在轨任务安排,成功实现基线规划与飞行规划。【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