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临漳90后农民工王俊旺舍身救人车下遇难_第1页
河北临漳90后农民工王俊旺舍身救人车下遇难_第2页
河北临漳90后农民工王俊旺舍身救人车下遇难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临漳90后农民工王俊旺舍身救人车下遇难

在和平时代,在新的历史时期,传统意义上的人物少了,但美好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动,忘记了人们的情感。农民工王俊旺的报道就是一个例证。从2012年6月中旬以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个农民工的典型事迹经中央、省市媒体连续报道以后所产生的正能量反响和效果,很值得总结与研究。第三,这是一次“社会爱”的“文化引导”“最美农民工”王俊旺这个典型之所以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触动了千千万万的网民,是因为他的壮举拨动了人们心中道德和良心这根心弦。18岁的临漳县协王村农民王俊旺,2012年6月4日在元宝山水泥厂进行装货时,为了避免滑坡失控的大型货车撞击过路群众和煤气管道,他不顾个人安危,追随车辆强拉制动,不幸被车辆碾压遇难。王俊旺的举动说起来平常,想起来伟大。这是实实在在的舍生忘死,这是实实在在的见义勇为。他和“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女教师”一样,以实际行动正面回应了人们对道德滑坡的忧虑,所释放出的道德“正能量”,再一次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引起强烈反响。我们不难发现,最美行为的产生具有自发性,他们的义举没有什么功利心;最美现象的发掘具有民间性,网友们自发地参与到发现美、弘扬美的队伍中来;最美现象还具有“传染性”,即广泛的群众基础,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共鸣,极具感染力。其传播规律表现为:一是自下而上,民间发酵;二是网络为先,纸媒引导;三是视播再现,网媒互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人民群众“顶”起来的最美人物。王俊旺遇难是一场事故,最初在一家网站刊发。县委宣传部报道科的同志在网上获悉后,立即进行深入采访。6月12日,《光明日报》率先刊发这位通讯员来稿《河北临漳90后农民工王俊旺舍身救人车下遇难》;新华社、《工人日报》、《农民日报》、《河北日报》、《燕赵都市报》以及邯郸主流媒体进行了深入报道,中央电视台《最美的中国人》以4分钟时长进行了播出。人民网、中新网、腾讯网、搜狐网、雅虎网、长城网等500余家网站予以转载。“最美农民工”的成功推出,正是新闻工作者时刻保持政治敏锐性,创新务实,深入生活发现和发掘的结果,反映了时代精神和社会主流,也体现了全国主流媒体对所发现典型和英雄的关爱情怀。作为英雄家乡的媒体,我们为英雄的事迹感动着,自始至终参与其中。我们认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典型。“最美现象”的实质,是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对“真善美”的张扬,更是一种社会新潮流。媒体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准确研判,占领舆论制高点,挖掘典型人物的时代特质,第一时间向公众传递这一新鲜生动的感人事迹。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互动,发现并树立起这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欢的人物典范,形成了个人践行“最美”、群众弘扬“最美”、媒体传播“最美”、政府彰显“最美”的社会氛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新闻工作者是守望者,是记录者,更是传播者。报道好英雄事迹,需要深入挖掘亮点,准确把握时代的要求及典型的个性特征。王俊旺,作为一个平凡的人,在他身上发生的平凡的事感人至深,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入选“中国好人榜”。中央文明委领导同志作出批示给予赞扬。河北省委和邯郸市委领导同志称赞“王俊旺是河北人民的骄傲”、“最美农民工,是时代楷模”。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报社抽出骨干力量,进一步宣传弘扬王俊旺的事迹,挖掘和诠释他年轻生命中蕴藏的不平凡精神,以此来感召引导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学习王俊旺的进取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良好的心态面对工作,面对社会。王俊旺美在哪里?美在心灵深处。从年龄上看,刚满18岁,属90后;从身份上看,他是新一代农民工,真正的基层一份子;从过程上看,虽然不是货车司机,本已脱险却自发地追赶载重货车,多次强行制动,从跳下车到遇难,一直追出20米。面对突如其来的致命的危险,他不是躲不开,而是追着上。可以说,王俊旺的举动挺起了90后的脊梁,不愧为90后青年的道德楷模,是“善行河北·温暖邯郸”主题道德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生动典型和标杆,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杰出代表。最美特质的定位,为宣传报道好王俊旺的事迹奠定了基础。典型不在于渲染,而在于归真,写出真真实实、有血有肉的农民工形象是我们的追求。《邯郸日报》为了深入报道这一典型,由副总编带队,再次深入王俊旺的家乡和务工单位采访,7月10日起,连续推出追记90后“最美农民工”系列报道。首篇《王俊旺,你在哪里?》,深切地道出了人们对善、对美丽人格的呼喊;第二篇《善与爱:英雄的故事》,以平民视角,再现了亲人眼中的那个乐于助人的好小伙;《英雄壮举,感动山河大地》一文,大量引用的网评、媒评,展现了公众心中对美的赞颂。同时配发了《做一个勇于担当的人》、《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留下温暖在人间》等3篇评论,英雄的最美特质,全方位、广视角、多层面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深入报道,持续3个月当社会期待和呼唤向上、向善、向美并形成潮流之时,最美现象便在群众中成为了一种导向。此时,新闻媒体面临着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重大课题,就是努力传递美的信息,满腔热情地传播真善美。新闻提速,形成合力。在新闻同质化竞争的今天,典型报道不仅需要新闻提速、跟踪关注,更要形成合力,把新闻做大做强,形成一种浓厚的舆论氛围。90后“最美农民工”王俊旺的壮丽人生,首先感动了新闻媒体的记者。中央和省市媒体的记者马不停蹄,纷纷来到王俊旺的家乡和务工单位深入采访,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的一篇篇报道、一幅幅图片,催人泪下,震撼心灵。《光明日报》先后五次报道王俊旺的先进事迹和社会反响。第一篇报道见报后迅即在网上被大量转载,搜索发现与此相关的结果达5000多条。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河北日报》和《燕赵都市报》等也是在第一时间发声,予以跟踪报道。邯郸新闻媒体发挥本土优势,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进行了深入采访和集中报道。以人为本,注重策划。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振峰认为,“最美”现象的出现,体现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良性发展的好态势,对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群众推举“最美”,媒体宣传“最美”。但是要使“最美”的力量延伸下去,就需要创新报道形式,引导有力有度有魂,引领社会文明向善。《邯郸日报》从6月15日起,相继刊发了《用18岁的青春阻挡车辆的滑行》、《用18岁青春阻挡“脱缰”货车、货车失控冲下坡道/“90后”农民工舍身救险不幸遇难》、《邯郸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关于追授王俊旺“邯郸市道德模范”的决定》、《向英雄致敬向英雄学习/市委书记郭大建慰问“最美农民工”王俊旺亲属》、《网友热议“最美农民工”王俊旺———“90后”的道德领跑者》、《“最美农民工”王俊旺感动全国———社会各界追思王俊旺综述》、《“王俊旺是河北人民的骄傲”》、《无私大爱书写壮丽人生》等。王俊旺的事迹感动了家乡人民,邯郸掀起学习王俊旺的热潮。有板有眼,持续升温。从新闻学的传播规律和受众心理分析,任何新闻事件都有它的黄金传播期。有的可能一个月,有的可能持续数月。我们发扬光大“最美现象”,不能“一阵风”吹过就算完事,要保持宣传活动的常态化。在宣传报道王俊旺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充分考虑,把握报道的时间与节奏,做到有板有眼,渐次推进,使得王俊旺的报道持续3个多月热度不减。6月中旬启动后随之开始升温,日报、晚报、商报记者深入采访,三报在重要版面刊发自采稿件20余篇。《邯郸日报》安排人员关注中央和省级媒体,对王俊旺的报道在一版“高端媒体看邯郸”栏转载、摘发或编发,营造了浓厚的学英雄氛围。邯郸新闻网开设学习王俊旺的专栏,对媒体文章进行转载。《邯郸日报》先后10多次刊发社会各界反响,在全市掀起学英雄的热潮。一个先进典型的事迹,就是一部鲜活的教科书。7月中旬开始,我们考虑如何使英雄事迹进社区、进厂矿、进课堂,使广大青少年入脑入心入行。为此,日报开设了“工人心中的王俊旺”专栏,每周两期刊发厂矿企业职工回忆文章共15篇。晚报以“我心中的王俊旺”为题,每周一期,陆续推出中小学生学习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