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县域单元的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时空差异分析
1国内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研究产业结构发展的城市化反应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中,随着城市化发展,区域产业的增长、工业一体化和产业结构的更新适应和反馈效应。对此问题,国外学者关注得较早,从库兹涅茨和钱纳里之后,探讨的方向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等逐步转到有关城市化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城市化对服务业的作用等领域。国内对该问题的关注则较晚,主要包括城市化与产业集群的关系、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互动等方面。总体上而言,我国关于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研究在区域上主要为东北地区、长三角地区的省份,中西部地区较少;在分析尺度上主要以市域为主,而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促进整个区域的发展。因此,本文以陕西省83个县为研究对象,以2003—2012年为研究时段,探讨了县域城市化响应的时空差异,以期为陕西省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推进和空间开发提供决策参考。2数据来源和方法2.1统计规范数据来源:中国县市本文的研究单元包括陕西省80个县、3个县级市,数据来源于2004—2013年《陕西省统计年鉴》、《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陕西省区域统计年鉴》。2.2城市化响应系数本文采用刘艳军提出的“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系数”这一指标来表示各县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强度的大小。公式为:式中,R为城市化响应系数,m为非农人口,M为总人口,f为非农产业产值,F为产业总产值。非农产业可以划分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本文采用吴雪玲提出的“第二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响应系数R(2)”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城市化响应系数R(3)”。公式为:2.3响应系数相对和相对差异结合极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析陕西省各县城市化响应的绝对和相对差异,计算公式为:式中,Amax、Amin分别为响应系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ai为i县响应系数值,a*为响应系数的平均值,n在此处为83。3不同行业对城市化反应强度的时间差异3.1响应强度的变化由图1可见,极差从2003年的0.4007上升到了2012年的0.7140,极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标准差呈上升态势,且2008—2012年的变化强度明显大于2003—2007年,两者相差74.5%,说明各县响应强度的绝对差异在扩大,发散趋势明显。从相对差异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2003—2005年为缓慢递减阶段,2005年变差系数达到最小值的0.3586;2005—2009年为增大阶段,2009年变差系数达到了最大值的0.5659;2009—2012年为缩小阶段,表明各县响应强度的相对差异在扩大,但近年来表现出收敛趋势(图1)。3.2关于两组患者干预的原因从第二产业看,极差从2003年的2.3046上升到了2012年的5.4647。标准差的变化强度在2008—2012年明显小于2003—2007年,约下降了43.7%。相对差异的变化情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03—2006年差异扩大,2006—2008年缩小,2006—2011年扩大之后再次缩小,说明近几年陕西省各县第二产业响应强度的绝对和相对差异在扩大但有收敛趋势(图2)。3.3与2013年比较从第三产业看,标准差的变化强度在2008—2012年明显大于2003—2007年,两者相差了79.9%。标准差和变差系数可以分为四个阶段:2003—2007差异在扩大,2007—2008年缩小,2008—2009年又不断扩大,2009—2012年差异变小(图3)。4产业结构发展了城市化反应强度的空间差异本文主要利用Jenks自然断裂法把城市化响应强度由低到高分为低等、较低等、中等、较高等和高等5种类型。4.1宜川县的县数量由图4可见(封四),2003年陕西省R高的县有5个,分别是太白县、富县、韩城市、黄陵县、黄龙县,较高的县有白水县、宜君县、宜川县等18个,中等的县有18个,较低的县有25个,低等的县有17个。与2003年相比,2012年陕西省R高等的县增加到7个,R较高的县增加到21个,R中等的县减少到13个,R较低的县有24个,R低等的县有18个。总体上看,与2003相比,2012年陕西省各县城市化响应水平均有所提高,但R中等及以下水平的县占66%,说明陕西省多数县城市化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非农产业。4.2陕西省县级产业发展现状由图4可见(封四),2003年陕西省R(2)高的县有3个,分别是宜川县、延长县、黄龙县,R(2)较高的县有19个,R(2)中等及以下的县有61个,占总量的73%。2012年陕西省R(2)高的县有2个,分别是黄龙县、宜川县,R(2)较高的县增加到22个,R(2)中等及以下的县有59个。总体来看,陕西省各县R(2)值均有所上升,但是差距越来越大,2012年达到32倍以上,并且中等及以下水平的县占71%,说明陕西省各县第二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落后于城市化的进程。从第三产业看,2003年陕西省R(3)高的县有4个,R(3)较高的县有6个,R(3)中等及以下的县有73个。2012年陕西省R(3)高的县增加到9个,R(3)较高的县有9个,R(3)中等及以下的县有65个。2003—2012年陕西省各县R(3)值有所上升,差距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4.3东果梨酒及其他市域城市化响应类型变化本文采用吴雪玲划分方法对陕西省各县R(2)和R(3)值进行划分,首先将其分为高响应、中响应和弱响应3类,然后结合两者划分出3大类和9小类(表1)。从表1来看,与2003年相比,2012年陕西省城市化响应类型有明显变化,一致响应型增多,偏R(2)和偏R(3)响应型减少。从细分类型看,除了R(2)、R(3)强响应型和R(2)强、R(3)弱响应型数量没有发生变化外,陕西省其余7类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R(2)、R(3)强响应型为0,R(2)、R(3)弱响应型占很大比重,有明显增多的趋势,说明陕西省城市化发展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构升级的拉动效应不明显。5整体响应强度相对差异的评价本文通过对2003—2012年陕西省各县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时空差异的分析,主要得出了如下结论:(1)从时间上看,陕西省各县城市化响应强度的绝对差异在扩大且发散趋势较明显,相对差异在扩大的同时表现出收敛趋势;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情况来看,陕西省各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响应强度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在不断扩大,但大部分都有收敛的趋势。(2)从空间上看,2003—2012年陕西省各县的整体响应水平较低,中等及以下水平的县占据大多数,说明陕西省各县的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非农产业。陕西省各县R(2)值有所上升,但是差距越来越大;同样,R(3)值也有所上升但差距有缩小的趋势。(3)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响应强度类型进行划分,发现陕西省一致响应型增多,偏R(2)和R(3)偏减少;除R(2)、R(3)强响应型和R(2)强、R(3)弱响应型没有发生变化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省葫芦岛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山西省大同市煤矿第四中学2025届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西藏农牧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莆田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体育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通信工程技术基础与考核题目及答案
- 上海建桥学院《古文字学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药学专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 四川省威远县龙会中学2025届高三起点考试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山东省滨州阳信县联考2025年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题)第二轮试卷含解析
- 2024年山东淄博中考满分作文《从“阅”到“悦”》5
- 拒绝校园霸凌守护美好校园
- 不要慌太阳下山有月光二部合唱简谱
- 中西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南开大学
- 2025年农村土地使用权益永久转租协议范本
- 病历书写规范培训课件
- 2025年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测试卷
- 2025-2030年中国迷迭香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及发展建议研究报告
- 2025年山东地区光明电力服务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等生篇)2025年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个性化分层教辅之宋元时期
- Unit 6 Beautiful landscapes Integration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册00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