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讲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_第1页
第24讲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_第2页
第24讲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_第3页
第24讲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_第4页
第24讲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24讲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目录考情分析复习目标网络构建梳理预测考点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发展【夯基·知识梳理】知识点1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点2改革开放进程知识点3“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提升·考向预测】考向1改革开放进程考点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夯基·知识梳理】知识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知识点2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知识点3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提升·考向预测】考向1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真题感悟考点要求考题统计考情分析改革开放进程2023湖南卷选择题,3分2023海南卷选择题,3分2023湖北卷选择题,3分2023全国甲卷非选择题,12分2023全国乙卷选择题,4分2022重庆卷选择题,3分2022湖北卷选择题,3分2022山东卷选择题,3分2022辽宁卷选择题,3分2022全国甲卷选择题,4分2022全国乙卷选择题,4分2021海南卷选择题,3分2021辽宁卷选择题,3分2021重庆卷选择题,3分2021江苏卷选择题,3分2021全国甲卷选择题,4分近三年考查较多,改革开放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考查内容多选择城市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复习时多关注,同时重视对外开放相关内容。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2023山东卷选择题,3分2021湖北卷选择题,3分考查虽然不多,但是仍然是高考重点,这部分内容和国际背景相关联,复习时多关注。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和推动国家统一大业的努力。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意义;通过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增强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方面”战略布局的内涵及意义。考点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发展知识点1:伟大的历史转折(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8年5月①性质: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②影响:这次讨论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历史性转折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2、召开:1978年12月北京(1)指导思想: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2)内容:①工作中心: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②战略决策:实行改革开放。③恢复路线: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思想路线全会分析了国际和国内形势,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作出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政治路线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实行改革开放思想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拨乱反正④拨乱反正:审查解决了历中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3)意义: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4)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联系①从目的看:都是纠正“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左”的错误,解放思想,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对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再肯定。②从内容看:都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③从影响看:二者都冲破了长期以来“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为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作了准备。(二)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1、原则:党和国家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2、表现:①“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②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党派人士和知识分子等恢复了名誉。③国家改正了错划右派分子的案件,摘掉地主、富农分子的帽子,为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落实政策。④将小商小贩、手工业者等劳动者同原工商业者区别开来。⑤支持民主党派恢复活动,认真落实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重申侨务政策,等等。(三)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1、时间:1981年6月。2、内容:审议和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3、意义: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2年来的历史,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四)修订宪法1、修订:1982年底,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意义:这部宪法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知识拓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新转折(1)新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新道路。(2)新时期: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3)新领导: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知识点2:改革开放进程(一)对内经济改革1、农村改革:(1)开始: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2)方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开来①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②过程: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展开;1983年普遍实行③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明显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④启示: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2、城市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开始(1)做法:①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经济并存。(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3)影响: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3、理论突破:①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②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4、深化改革:(1)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为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①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姓“资”和姓“社”等问题的困扰②内容:发展才是硬道理A.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B.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行共同富裕D.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E.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③意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最终成熟和形成(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①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我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3)我国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思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推进财政、税收、外贸、外汇、价格、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改革。(二)对外开放格局项目表现特点经济特区1980年,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从沿海到沿江,从沿江到内陆,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中央进一步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区、保税区建立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开放站略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成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发战略融入世界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使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三)发展成果1、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2、到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万亿元,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知识拓展】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具体形式(1)必要性:①从历史角度而言,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加快我国的发展。②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③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改革目标看,只有对外开放才能紧跟世界先进水平,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属宗成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2)具体形式:①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②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是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③兴办经济特区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对外开放的特殊形式。知识点3:“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一)“一国两制”1、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2、内涵: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3、实践:①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②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4、意义: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重要一步。(二)祖国统一大业1、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后,中国政府推动大陆同台湾同胞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双方人员往来2、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在处理两岸事务性交涉中“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3、1993年4月,汪辜会谈举行,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4、2005年3月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以最大诚意和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表现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5、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习马会)考向1改革开放进程1.国有业企改革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过程,是中央推动与地方实践、上下结合的产物,本质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据此国企改革()A.与农村相同变革所有制 B.向西方学习自由市场体制C.罗斯福新政在中国翻版 D.体现实践中探索改革道路【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是中央推动与地方实践、上下结合的产物,本质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企改革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是在不断实践过程中逐渐摸索出来的,D项正确;农村体制改革没有变革所有制,排除A项;国企改革的核心是增强企业活力,并没有学习自由市场体制,排除B项;D项说法错误,中国的国企改革并不是罗斯福新政在中国的翻版,排除C项。故选D项。2.1980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进入中国,引发争论。有人说,讲起可口可乐就想起新中国成立前上海租界霓虹灯上耀眼的可口可乐广告,想到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个别人甚至把可口可乐当作帝国主义的象征,对在中国人民站起来后仍让它进入中国感到闷闷不乐。上述情境,给我们的启发是()A.需要鼓励公平的市场竞争 B.改革开放必须改变旧观念C.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保证 D.社会主义建设与国情相符【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根据材料“美国可口可乐公司进入中国,引发争论。”可知,1980年,改革开放已经开始,从对可口可乐进入中国的争论中可以看出,仍有部分人用原有的思想和观念在看待问题,没有与时俱进,据此可知,改革开放必须改变旧观念,B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是人们的原有观念,没有体现市场竞争以及党的领导的信息,排除A项和C项;材料中没有描述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与中国国情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3.1978年,我国乡镇企业职工人数2826.5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9.2%,其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4.3%;1992年,乡镇企业职工人数10624.6万人,约占农村劳动力的25%,其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3。这说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A.发挥了市场经济的作用 B.深化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扩增了农业劳动力数量 D.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实现【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781992年(中国)。由材料可知,与1978年相比,1992年我国乡镇企业职工人数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乡镇企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均有明显增加,说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有利于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发展农村经济。结合所学,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深化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乡镇企业的经营模式,无法得出发挥了市场经济的作用。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的,排除A项;乡镇企业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排除C项;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是一个逐渐的过程,目前仍然在推进中,“推动城乡一体化实现”的说法不恰当,排除D项。故选B项。考点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知识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一)含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二)邓小平理论1、时间: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2、内容:①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②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3、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4、意义:邓小平理论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5、写入党章: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时间: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2、解决问题: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3、内容:①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③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地位: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5、写入党章: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四)科学发展观1、时间:中共十六大以后。2、内容: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3、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4、在2007年中共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时间: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2、确立: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大会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3、地位: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4、影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5、载入宪法:①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②这次宪法修改把中共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了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知识点2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一)经济实力持续增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二)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①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总里程都居世界第一。②世界港口吞吐量前10位里面中国占有7席。③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④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4G同步、5G引领跨越的快速发展。⑤得益于云计算、移动通信和卫星精准定位系统,中国移动支付走在世界前列。⑥人工智能助推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跨越式发展。(三)思想文化教育事业不断发展①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②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中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③文化产业持续发力,公共文化服务面向基层,均等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④文化创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文明互鉴,传播中国声音。(四)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①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②中国人民解放军整体实力跃升,向着世界一流军队迈进。③武器装备加速发展,军事斗争准备取得重大进展。④解放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知识点3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一)对外交往1、理念: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2、外交活动及成就项目宗旨(或原则)活动(或成就)积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①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会点。②推进大国协调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③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④对非洲关系提出“真、实、亲、诚”原则,形成中国与非洲国家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友好合作关系。⑤中国同欧洲、拉美之间也相互增进了解,加强合作以联合国为中心发挥大国作用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核心作用推动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中东和平进程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①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②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对既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③提出共建“一带一路”(3)影响:①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更具有影响力和作用力的推动者。②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二)制度优越性1、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考向1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1.某一个国际性的金融机构,其运营之初就通过了多个项目的贷款,如孟加拉国的电网升级项目、巴基斯坦的高速公路项目,它在现行金融秩序下同其他全球性和区域性多边开发银行的关系是有益补充而非替代。该银行()A.向会员国发放中长期贷款 B.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C.加速瓦解布雷顿森林体系 D.反映中国在国际金融影响力增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1世纪(中国)。根据材料“一个国际性的金融机构,其运营之初就通过了多个项目的贷款,如孟加拉国的电网升级项目、巴基斯坦的高速公路项目,它在现行金融秩序下同其他全球性和区域性多边开发银行的关系是有益补充而非替代。”可知,亚投行是向亚洲各国家和地区政府提供资金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之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判定,材料中描述的国际性金融机构为亚投行,亚投行的建立反映中国在国际金融影响力增强,D项正确;世界银行的宗旨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生产性贷款,排除A项;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排除B项;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瓦解,排除C项。故选D项。2.2017年,首届“一带一路”首届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主要实现以下目标:一是全面总结“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作用;二是共商下一阶段的合作措施;三是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同时,推动国际合作,实现合作共赢。上述材料充分体现了()A.中国大力推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B.中国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布局C.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D.中国积极推进构建国与国交往新路【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17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中国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推动国际合作,实现合作共赢,体现了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完善,C项正确;据所学,中国大力推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推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和平解决,但材料中未体现联合国的作用,排除A项;结合所学,中国十八以来,在对外工作上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走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其中包括拓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深化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但材料只说了“一带一路”,不能体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布局,排除B项;据所学,中国积极推进构建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中国领导人进行了一系列频繁密集的外交活动,但材料说的是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而不是构建国与国交往新路,排除D项。故选C项。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成为周边大多数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特别是同周边经济体的经贸联系日益深厚,中国周边经济体对中国依赖度加深,域外大国(主要是美国)对该地区的操纵程度逐步削弱。据此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A.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 B.推动了国际经济新秩序形成C.形成了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 D.在地缘战略中的主动性增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年以来(中国)。根据材料“中国逐渐成为周边大多数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特别是同周边经济体的经贸联系日益深厚,中国周边经济体对中国依赖度加深,域外大国(主要是美国)对该地区的操纵程度逐步削弱”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和周边国家的贸易不断扩大,特别是和周边经济体经贸联系日益深厚,周边经济体对中国依赖度加深,削弱了美国在该地区的操纵程度,加强了中国在地缘战略中的主动性,D项正确;材料主旨在于说明削弱了美国在亚太的操纵程度,加强了中国在地缘战略中的主动性,与经济全球化无关,排除A项;当今世界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形成,排除B项;C项说法尽管符合史实,但和题干材料主旨不一致,排除C项。故选D项。1.(2023·海南·统考高考真题)2018年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具备了“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这一成就()A.表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开启了新时期 B.体现了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最新突破C.说明现代企业制度激发了国企活力 D.验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成效【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18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2018年我国中小企业在税收、GD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