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版本,下载可自由编辑工程维修工作许可制度工程维修工作许可制度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程管理部所管理范围内维修操作规程,适用于工程管理部强电专业人员
编制依据/引用文件
术语
工作许可制度
1工作许可人应审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现场条件,并应完成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多组作业时,总负责人需明确提出配合要求,并做好记录。总负责人批准开工后,各组负责人才可组织本组工作。
2在变配电室内工作时,工作许可人应会同工作负责人检查停电范围内已实施的安全措施,如装接接地线、遮拦和标示牌等,并指明邻近带电部位。
3工作负责人和工作许可人,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安全措施及工作项目。工作许可人不得改变检修设备得运行结线方式,如需改变应事先取得工作负责人同意。
4在(变)配电室出线电缆另一端头的停电工作,应得到变配电室值班员的许可,并做好现场安全措施后方可开始工作。在线路上工作,工作负责人应得到变配电室值班员的许可,拉开(变)配电室或线路隔离开关,并做好现场安全措施后,方可开始工作。
5工作过程中,当工作许可人发现有违反安全工作规程或拆除某些安全措施时,应及时命令停止工作,并进行更正。
记录
《第一种工作票》
《倒闸操作票》
《变配电站值班日志》
附加说明:
1.本标准由工程管理部组织起草、审核、批准。
2.本标准由工程管理部负责解释、修订。
篇2:工程维修工作终结和送电制度
工程维修工作终结和送电制度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程管理部所管理范围内维修操作规程,适用于工程管理部强电专业人员
编制依据/引用文件
术语
工作终结和送电制度
1全部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应清扫整理现场,清点工具,检查临时接地线是否拆除,被检修的断路设备、隔离开关等应做拉、合试验,试验后应处于检修前的位置。工作负责人应在工作范围内周密检查,正确无误后,召集全体工作人员撤离工作地点,宣布工作终结后,方可办理送电手续。
2在(变)配电室内工作,工作结束后,工作负责人应会同值班员共同对设备进行检查,断路设备、隔离开关的分合位置应与工作票所写相符,在工作票上填写终结时间,经双方签字后,方可宣布工作终结。
3在未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前,值班员严禁将检修设备合闸送电。
4检修工作中如需部分设备(线路)先恢复送电时,工作票应收回。如对未完成工作需继续进行时,应重新填写工作票。
5.工作终结,送电前应检查工作如下:
5.1拆除的接地线组数与挂接组数是否相同,确认接地刀闸是否断开。
5.2所装的临时遮拦、标示牌是否已拆除,永久安全遮拦和标示牌等安全措施是否已恢复。
5.3所有断路设备及隔离开关的分合位置是否与工作票规定的位置相符,设备上有无遗漏工具和材料。
5.4送电后,值班员对投入运行的设备应进行全面检查,正常运行后报告工作负责人,工作人员方可离开工作现场。
记录
《第一种工作票》
《倒闸操作票》
《变配电站值班日志》
附加说明:
1.本标准由工程管理部组织起草、公司主管领导审核、总经理批准。
2.本标准由工程管理部负责解释、修订。
篇3:装修(工程维修)临时用电管理规定
装修(工程维修)临时用电管理规定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临时用电管理制度,适用于装修临时用电与工程维修临时用电管理。
编制依据/引用文件
术语
临时用电管理规定
1工程管理部根据临时用电需求,检查并确认所用负荷性质、设备容量、保护方式及参数、用电设备。
2工程管理部经理批准,确定计量方式,及最高用电容量限额及保护方式。由强电主管安排勘察现场、接线及送电工作。
3经专业技术人员检查,符合用电安全要求后,方可送电,确认电表读数做好相关记录.
4使用功率较大的用电设备应由自动空气开关/漏电开关控制。
5如由指定配电箱引出施工照明电源,照明线路应悬挂敷设,使用护套软线,照明灯具应使用安全灯具,严禁使用碘钨灯照明。
6所有用电设备电源引线应使用橡皮护套绝缘软线,使用时防止线路绝缘损坏。
7临时用电单位应设专人巡视工作现场,保证安全用电,同时注意防止电气火灾。
8如违反上述规定,必要时停电限期整顿,符合用电规范时方可恢复送电。
记录
《服务质量检查表》
附加说明:
1.本标准由工程管理部组织起草、公司主管领导审核、总经理批准。
2.本标准由工程管理部负责解释、修订。
篇4:工程维修电动工具安全操作制度
工程维修电动工具安全操作制度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工具的安全操作,适用于工程日常维修工作。
编制依据/引用文件
术语
电动工具安全操作制度
1电动工具使用制度
1.1电动工具不可在潮湿的地方作业,工作场所需保持充分的亮度,严禁在存放油漆、涂料、汽油、煤气、胶粘剂以及其它易燃易爆的地方使用电动工具。
1.2谨防触电事故,应注意避免身体同地面、管道、设备等接触。
1.3工作时工服穿戴要合适,不要让松散的衣角等卷入转动部分,屋外作业时最好戴橡胶手套,穿防滑胶鞋。
1.4不要拿电线提起电动工具,电线需与热源隔开,并避免与锐利的边缘接触。
1.5作业以安全第一为原则,工件要用夹具或台钳卡紧,这样做比用手按压更为可靠。
1.6电动工具应存放到干燥而妥当处保管,电动工具应定期检查,如发现损伤应即修复。
1.7为了保证设备的完整性,电动工具的盖罩和螺钉类不可随便拆除。
1.8除非电线插头已从电源插座拆下,绝不可接触转动部分或附件。
1.9应以低于铭牌上的额定输入功率进行作业,否则电动机将过载而影响工作精度,并降低效率。
2.砂轮机安全操作制度
2.1按砂轮机铭牌规定的电压使用。
2.2砂轮机在使用前,外壳必须可靠接地。
2.3不要在有易燃易爆气体的场合使用。
2.4严禁拆除安全防护罩使用砂轮机。
2.5请勿将砂轮机置于室外使用。
2.6请勿在雨淋和水溅的场合使用。
2.7请勿让非操作人员靠近运转的砂轮机。
2.8砂轮机的旋转方向应与转向指示牌一致。
2.9在使用砂轮机时应戴防尘眼镜或使用配套防尘镜。
2.10请勿将工件与砂轮猛撞,以免砂轮破碎飞击伤人。
2.11使用完毕和意外停电时,应将开关置于"关"的位置避免意外起动造成伤害。
3.台钻的安全操作制度
3.1使用台钻前必须阅读使用说明书,熟悉台钻结构,各手柄的功用、传动和润滑系统。
3.2在开动台钻前,应检查工作台是否夹紧以及主轴套筒的升降移动机电器设备的情况是否正常。
3.3操作台钻时严禁戴手套操作。
3.4在调整工作台的位置时,须先松开夹紧手柄,然后转动手柄移动工作台至所需要的位置后,再将手柄夹紧。
3.5如台钻在工作中发生故障及有不正常的响声时,应立即关停电动机并检查原因。
3.6工作完毕后,应清除台钻上的铁屑和尘污,并在未涂漆的表面涂上防锈油以防锈蚀。
4.电动圆锯安全操作制度
4.1必须让安全装置保持定位,并按规定顺序工作,不可绑住下方保护器不用。
4.2锯片要保持清洁锐利,使用锐利的锯片可减少故障与回弹到最小限度。
4.3工作时,手必须离开锯断区,不可触摸锯片,当锯片正在转动时,不可将工件插进去,锯片尚在转动时,也不可伸手拿切断的加工件。
4.4大块板工件必须加以支持稳定,锯解大块板材时,必须用垫木支持稳定以减少夹住锯片或发生回弹的危险,当切割操作需要将圆锯支持在加工件上时,应将工具支撑在较大的一边工件上而锯下较小的一边。
4.5纵锯木料时必须使用纵锯导板或直边挡板。
4.6当圆锯突然减速时,即会发生回弹向操作的人反冲回来,当锯片被工件夹住或突然减速时,应立即放松开关,锯片还在转动时不可从工件上移开圆锯,决不可将手或手指放在工具后面,因为如果发生反弹时,圆锯易回弹到手上而可能会造成严重伤害事故。
4.7必须选用正确的锯片,不可使用锯片孔不合规定的锯片,也不能使用不符合规定外的套环和镙栓。
4.8操作圆锯时,应使导线远离锯断区并加以固定,使其不至于在操作时被工件缠住。
4.9将圆锯底板的较宽一边放在被坚固支撑着的那部分工件上,而不是去锯断后会掉下的部分上。
4.10决不可用老虎钳反夹圆锯,因这种操作方法非常危险并可能会引起严重伤害事故。
4.11锯完木料需要放下圆锯时,必须确定下方保护器是否完全盖上,锯片是否完全停止。
5.曲线锯安全操作制度
5.1为了确保操作安全,必须详读操作说明书,并且严格依照说明书作业。
5.2每次开机前均应检查电源线及插头,如有任何损坏,应由合格的专业人员维修,插入电源前,要确保本机已关上。
5.3本机不可弄湿,而且不得在潮湿环境内操作。
5.4割切材料时会产生大量锯屑,作业时应带上防护眼镜。
5.5请用工具把工件夹紧。
5.6锯切时,切勿把手掌或手指放在锯片前。
5.7作业时要确保立足稳固。
5.8不要锯切含有石棉的工件,锯切其他含纤维材料时,需戴上防护口罩。
5.9本机的电源线一定要放在机身后面,远离锯片。
5.10开动本机后,才可移向工件。
5.11整块底板的表面必须均匀地抵着工件。
5.12对本机进行任何工作前,应切断电源把插头从电源插座拔出。
6.电动自攻螺丝刀安全操作制度
6.1为保证安全,在使用前空转1分钟,检查共传动部分是否正常。
6.2常期搁置不用的自攻螺丝刀在使用前必须量绕组与外壳间的绝缘电阻,电阻不应小于50兆欧,否则必须进行干燥处理。
6.3使用和移动自攻螺丝刀必须握住手柄不能拉着软线搬动,以防止软线损坏而造成人身及设备事故。
7.电钻安全操作制度
7.1安装钻头或螺丝刀时,先把它完全插入钻头卡盘,然后用卡盘搬手拧钻头卡盘。
7.2请勿戴容易被卷进的材料,如棉、毛、布、线等制成的手套。
7.3应确
认电钻完全停止后,再将电钻放在地板上。
7.4使用时,请用双手握紧电钻。
7.5在往墙上、地板或天花板内钻孔时,要事先充分了解其中是否埋有电线或其它管道。
7.6在高处操作时请注意下方情况,增设标识及围档防止坠落物产生意外。
7.7电池式电钻安全操作制度
7.7.1在使用电池式充电钻之前,先阅读全部说明书和使用注意事项。
7.7.2不要将充电器暴露在雨雪中。
7.7.3为了减少电源插头或导线损坏的危险,如需要停止充电器工作时,应拔下插头而不应直拉电线。
7.7.4确认导线都固定好,以防其被踩踏、牵扯或其它容易造成的损害。
7.7.5不要使用损坏的导线或插头进行操作。
7.7.6如果充电器受到强烈冲击、失手落下或其它任何形式的损伤,应将其送至有资格的人员进行检修。
7.7.7在进行任何保养或清扫之前,必须断开电源。
8.木工多用机床安全操作制度
8.1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机床的结构和使用性能,并注意安全操作。
8.2使用前,应检查机床各部位是否完好,紧固件应牢固可靠,各转动部位应转动灵活,无异常响声。
8.3磨锯时,将磨锯砂轮装在刨轴上,然后将锯垫大端面朝向砂轮并一起装在刨轴上,再用螺丝拧紧,慢速进行磨锯。
8.4轴承需每三个月清洗一次,并更换高速润滑脂。
8.5.压刨机安全操作制度
8.5.1核对工具铭牌上标明的使用电压。
8.5.2如果工具的护罩和螺丝缺损,切勿冒失使用,如果护罩的位置有变动,要将护罩移到原位才能使用。保养好所有的零件,使之处于良好的工作状况。
8.5.3切勿用刀片端部进行刨削,亦不能在运动件保护装置卸去后进行刨削施工。
8.5.4刨削初始不得深于2.5mm。
8.5.5不要在短于35.5mm,窄于19mm或宽于254mm或薄于13mm的原料上用本工具施工。
8.5.6用于支撑工料进出刨刀口的滚筒,应与刨刀口保持相互配合的水平状态。
8.5.7在进行操作时,应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将工件夹持稳固,并控制好。
8.5.8切勿将工件直接在刨削出口倒退回来。
8.5.9要逆着锯切方向推进工件。
记录
《电动工具检查记录》
附加说明:
1.本标准由工程管理部门组织起草、公司主管领导审核、总经理批准。
2.本标准由工程管理部负责解释、修订。
篇5:工程维修电气焊安全操作制度
工程维修电气焊安全操作制度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气焊管理制度,适用于工程维修。
编制依据/引用文件
术语
电气焊安全操作制度
1工作前必须穿戴好各种工作所需要的防护用品,围上挡板使人体及眼睛免受强光影响,并打开通风设备,保证良好通风,在高空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
2工作前必须检查清理焊接点周围的杂物和易燃物,保持工作面整洁,工作现场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并配备专人看火。
3工作前必须检查焊接设备的各部位是否漏电,漏气、阀门压力表等安全装置是否灵敏可靠。
4乙炔、氧气等设备必须检查各部位安全装置,使用时不得碰击、振动和强光下暴晒。使用后各种气瓶必须保持留有1-2个大气压。
5在煤气、乙炔、氧气管和贮存过易燃物品的金属容器焊接时,必须清洗(用肥皂水或水清洗),并用蒸气和压缩空气吹净,容器所有通气口打开与大气相通,否则严禁焊接。
6工作前应检查电焊机和金属台有无牢固的接地装置,电焊机外壳必须有单独合乎规格的接地线,接地线不得接在建筑物和各种金属管上。清除周围易燃物品。
7电极夹钳的手柄外绝缘必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劳动合同解除补偿
- 幼儿美工区的设计与指导
- 2025临时建筑买卖合同范本2
- 2025图书、文具商品买卖合同
- 开学第一课:生命健康教育
- 马君武:近代教育家与政治活动家
- 数字科技时代下的新中式美学创新
- 消防宣传教育
- 广东街道面试真题及答案
- 中职面试真题收集及答案
- 《运动处方》课件-高血压人群运动处方案例
- 人工智能技术与知识产权保护
- 2025年中国数控转台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实践报告3000字
-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1
- 山东省大教育联盟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2025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 DB43T-稻-再-油生产技术规程
- 中国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及管理指南2024版解读
- 课件:《科学社会主义概论(第二版)》第五章
- DB36∕T 1720-2022 牧草裹包青贮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