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1页
2021年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2页
2021年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3页
2021年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4页
2021年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

1.下列估测最接近事实的是()

A.教室的温度约38冤B.教室门的高度约3根

C.中学生书包的重力约80ND.教室里扬声器的电功率约1000卬

2.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形成原因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3.如图所示,潜水员携带氧气瓶在海水中潜水时,观察到海豚吐出了一个奇特的环状

气泡,该气泡环在水下上升,并慢慢变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气泡所受的液体压强不变

B.该气泡的动能一定不变

C.该气泡所受水的浮力不变

D.潜水员携带的气瓶在水下下潜时所受的浮力不变

4.小亮从网上购买了一个神奇的灯一一磁悬浮灯,将灯座的电

源适配器连接至家庭电路中,悬浮在灯座上方的灯泡没有线

连接,竟然发光了,如图所示。该灯具采用先进的无线电传

输技术使悬浮物中的半导体芯片发光,无需电池供电,灯座

和灯的里面都有磁体。以下关于这个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悬浮灯”不需要电池供电就能发光,说明它不需要消耗能量

B.电能属于一次能源

C.“磁悬浮灯”之所以能悬浮,利用了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D.半导体芯片的电阻为零

5.如图所示,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点燃了蜡烛下列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8在实验中也应该点燃

B.人能看到像,是因为B发出的光进入了人眼

C.若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则蜡烛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D.若蜡烛A所成的像偏高且倾斜,则图乙中的②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6.如图所示是“用传感器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实验装置,通过温度传感器测量相

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温度变化的情况,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

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2页,共25页

数据采集线

T温度

100

80

60

40

20

O

30

甲乙

A.整个加热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

B.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升高的温度等于乙液体升高的温度

D.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一定不同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

7.小亮利用如图所示的工具给妈妈包了一顿饺子,作为母亲节的礼物。下列有关说法

A.甲图中的和面机工作时,转头转动把面和成面团,此过程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乙图中使用切菜剪刀切菜,放韭菜时越靠近剪刀的转动点,剪起来越费力

C.丙图中的包饺子神器,把饺子捏出来好看的花边,说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

D.丁图中给饺子加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内能的

8.在一支平底试管内装入适量铁砂,然后先后放入装有甲、J]

乙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里,静止后两烧杯液面相平,如IH.

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归亲寻后-身

A.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的密度小甲乙

B.试管在乙液体比在甲液体里排开的液体质量小

C.烧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甲烧杯比乙烧杯小

D.在甲、乙两种液体中试管底部所受液体压强一样大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为滑动变

阻器,/?2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后,滑片P从中间

位置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K的示数变小

B.电流表必的示数变小,电流表4的示数不变

C.电压表丫的示数与电流表4的示数的比值变大

D.电压表丫的示数跟电流表为与电流表4示数的差的比值变大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8.0分)

10.“跑酷”是一项时尚极限运动,跑酷者完全依靠自

身的身体素质,在房屋、栏杆等日常设施之间跳跃、

空翻、奔跑,如图所示,令人惊叹不已。跑酷者用

力向下按栏杆,身体就会向上跳跃,这是利用了物

体间。图片中要落到地平线下方的太阳,实际上是太阳的虚像,我们之所以

能看见是因为光的现象。

11.如图所示是小亮同学在寒冷的冬天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时拍摄

的照片•。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填物态变

化名称)而成为固态,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

固态的泡泡球掉落的过程中,它的机械能(填“变大”、,,不变”或“变

小”)。

12.如图所示,人在打喷嚏、咳嗽时会喷出大量的飞沫,飞沫

一般是直径大于5微米的含水颗粒,它里面包裹分泌物或

病原菌,飞沫可漂浮在空气中。因此,建议保持一定的社

交距离,外出戴上口罩。这种飞沫传播是属于(填

“机械运动”或“分子运动”)。口罩带的时间长了耳朵

被口罩带勒的疼,是因为口罩带对耳朵的压强较(填“大”或“小”)造成的。

13.自制“空气炮”是由一个绑着橡皮筋的塑料布和圆筒组成(图甲),在空气炮中放入

干冰并加入少量水时会观察到有大量的“白气”产生,这里的“白气”是(

填“二氧化碳气体”、“水蒸气”或“小水滴”);拉动塑料膜使橡皮筋伸长(图乙

),则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松手后,空

气炮发出“砰”的一声,从圆筒中水平加速飞出圆形“气环”,“砰”的一声是由

于空气炮里面的空气产生的。

第4页,共25页

14.两个同学开玩笑,把毛毯蒙在了一个女同学的头上,

嬉闹一会,当她们把毛毯抬起来的时候,出现了如图

所示的情景,女同学的头发都竖起来的原因是毛毯摩

擦头发而使头发带有了(填“同种”或“异

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15.在电子显微镜下,物质的微观结构清晰可见,如图所示是某种(填“固”、

“液”或“气”)态物质的微观结构。如果对该物质进行加热使其温度升高,该物

质的分子热运动(填"会”或“不会”)更加剧烈。

16.网传“2月11日这天地球引力最小,可以将扫把静立于地面”,如图

所示,或许你也“成功”尝试过。其实只要细心操作,在任何时候你都

能成功,扫把能静立于水平地面主要是利用了原理,之所以细心

操作是为了满足原理中的这一条件。这与地球引力大小并无关系。

17.如图所示,将多个用电器插在同一个插排上同时使用,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会造成

家庭电路中的过大,此时你要用手摸插排导线的话,你会感觉有点热,说明

它的内能(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填“空气开关或“漏

电保护器”)会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2.0分)

18.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

关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

热量与的关系。通电一段时间后,U形管中

左侧的液面高度更高。此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19.如图是小亮同学“探究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亮按如图中所示进行读数,其错

误之处是: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o

(2)纠正错误后,进行实验,实验测得的数据始终是98久这说明

当时的大气压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

大气压。

(3)实验过程中,小亮发现实验时间有点长,请你帮他提出一个合理的缩短实验时

间的方法:。

20.小亮同学在实验室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mm^H

—1

6cm102030405O6O

708090100

(1)小亮点燃蜡烛,从蜡烛所在的这一侧向凸透镜上观察,他看到凸透镜上有两个

像.如图中所示,则这两个像是因为光的而形成的。

(2)当各元件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光屏上恰好呈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

),这个像一定是(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3)若将图乙中的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仍能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其

第6页,共25页

原因是凸透镜成像的光路是。

(4)如图丙所示,一束光A8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凸透镜。光线发生折射后,经一平面

镜反射后再次射向了凸透镜,产生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CD,请画出平面镜的位

置并完成光路图。

21.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亮弹篝测力计

用完全相同的木块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

个实验。

甲乙丙

(1)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木块向右做

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此时木块受到的摩

擦力的方向是;

(2)甲、乙两个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乙图中,当小亮增大拉

力,快速水平拉动木块时,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填“变大”、

“不变,,或,,变小”);

(3)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如图丁所示,小亮竖直向下切

去一半木块,请你写出下一步的正确操作:,之后测得摩擦力大小跟未切成

两半之前的摩擦力大小一样,由此得出: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22.小明和小亮合作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待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图甲是小明连接的电路,经检查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

上打“X”,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连线。

(2)电路改接正确后,小亮闭合开关,发现灯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

近电源电压,原因是。(只有一个电路元件出现了故障)

(3)解决了故障,电路正确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若此时电流表

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A,则小灯泡的电功率为卬。

(4)测量完毕后,老师又给小明介绍了一种新的测量额定电压为%的小灯泡正常发

光时的电阻的方法(利用电流表和已知阻值为扁的定值电阻),电路如图丙所示,请

你根据该电路完成测量步骤。

①只闭合开关5、工,断开开关S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到电流表的示数为

;(用已知量的符号表示)

②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不动,只闭合开关S、S2,断开开关Si,读出电流表示数为

/:

③计算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口行=。(已知量和测量量的符号表示)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0分)

23.小亮同学自制了如图所示的健身器材,坚持锻炼身体。用细绳系在A8杆的。点将

杆悬挂起来(杆的重力忽略不计),A8长2加,OB长0.5m,小亮的质量为70依。小

亮在B端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600N时,AB杆在水平位置平衡。(g=10N/kg)求:

(1)小亮所受的重力及A端所挂重物受的重力;

(2)如果小亮与地面的受力面积为100cm2,此时小亮对地面的压强。

第8页,共25页

24.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014”,闭合开

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从最右端向左滑动到〃点时,小灯泡恰好正常

发光。在图乙中绘制出电流表与两块电压表示数关系的图象。求:

甲乙

(1)电源电压及整个电路的最小电功率;

(2)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5.新冠病毒可能引发心脏损伤,医生给心脏疾病的患者做手术时,往往要用一种称为

“人工心脏泵”的体外装置来代替心脏,以推动血液循环,如图甲所示图。图乙是

该装置的示意图,相当于一个电磁铁,通电时线圈与活塞柄组成的系统与固定在左

侧的永磁体相互作用,带动活塞往复运动,从而完成抽血和送血。(活塞筒通过阀

门与血管相通,阀门Si只能向上开启,S2只能向上开启)

(1)乙图中,当线圈中的电流从A流向B时,活塞向(填''左"或“右”)运

动,从而•(填“增大”或“减小”)活塞筒内的压强,使血液通过阀门S2进

入活塞筒中,此时处于抽血状态。线圈AB所固定的活塞柄适宜用(填“铜”、

“铁”或“铝合金”)材料制作。

(2)手术时,还需要利用电磁血流计来检测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如图丙所示。使用

时,将血管放置于两磁之间,两金属电极匕与血管壁接触,当血液流动时,就

会有微弱电流产生,仪表指针偏转,显示出血流速度,其原理是我们学过的

(3)整个手术过程中,有的医生在电脑的显示屏上观察着手术的进展情况,连接电

脑的监视器的成像原理是凸透镜成(填像的大小、倒正)实像。

(4)在检查“人工心脏泵”(乙图)时发现,永磁体对线圈的作用力较小,因此活塞

难以运动,在不增加也不更换器材的前提下,只需,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第10页,共25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人的正常体温约37汽,教室内气温不高于体温,所以不可能达到38。口

故A不符合实际;

B、一层楼的高度约3加,教室门的高度在2m左右。故8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书包质量在8kg左右,重力为G=mg=8kgxION/kg=80N。故C符合实

际;

D、教室里扬声器的功率在20W左右。故。不符合实际。

故选:Co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

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

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2.【答案】B

【解析】解:4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4不符合

题意;

皮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景物在车后视镜的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是光的折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子、日食和月食等是由光

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光传播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

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光的折射

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3.【答案】D

【解析】解:小气泡环在水下上升,由「=29/1可知,该气泡所受的液体压强变小,

故A错误;

C、气泡环在水下上升,并慢慢变大,由尸浮=。次9%可知,水的密度一定时,该气泡

环所受水的浮力变大,故C错误;

8、气泡环在上升过程中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加速上升,速度变大,质量不变,所以

动能增大,故B错误;

以潜水员携带的气瓶体积不变,由尸浮=。次。%可知,在水下下潜时所受的浮力不变,

故。正确。

故选:D=

(1)根据P=pgh分析气泡所受的液体压强变化;

(2)由产浮=p次。匕花分析浮力的变化;

(3)影响动能的因素有质量和速度:在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在质量一定

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本题在潜水器为背景,考查了浮沉条件的运用和浮力大小的判断等,有一定综合性,但

总体难度不大。

4.【答案】C

【解析】解:A、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知“磁悬浮电灯”发光,得到了光能,肯定是通过

某种方式获取了其他形式的能量,故A错误;

8、电能是由其他形式的能转化而来的,属于二次能源,故B错误;

C、“磁悬浮灯”之所以能悬浮,是利用了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故C正确;

。、半导体具有一定的电阻,而超导体的电阻为0,故。错误。

故选:Co

(1)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分析;

(2)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叫一次能源,不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

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叫二次能源;

第12页,共25页

(3)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具有一定的电阻值。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能量守恒、能源分类、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半导体特点的理解和掌

握,属于基础性题目。

5.【答案】D

【解析】解:A、为了使像看起来清晰,蜡烛8在实验中不应该点燃,故A错误;

8、B为平面镜所成的虚像,我们能通过玻璃板看到蜡烛的像8,是因为A发出的光线

经过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虚像8本身不会发光,故B错误;

C、由于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所以只将玻璃板上移,而蜡烛不变,则蜡烛的像的位置

也不变,故C错误;

。、验时平面镜必须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

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由图可知,①图平面镜竖直放置,不会出现像偏低的情况,②和

③图平面镜没有竖直放置,分别作出蜡烛A的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可知,②图平板

玻璃中蜡烛4所成的像偏高且倾斜,如下图,故。正确。

故选:D„

(1)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8,直到看上去与蜡烛4的像重合,此现象说明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在这个过程中蜡烛8不应该点燃;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3)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

离相等。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中考出题的一个热点,本题围绕这个探究过程可能遇到的

问题,解决办法,合理的思考和解释来考查同学的,值得我们关注。

6.【答案】D

【解析】解:

A、整个加热过程中,会发生热传递,有热量损失,故4错误;

BCD,由题知,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在相等时间内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甲液

体升高的温度大于乙液体升高的温度;由图象可以看出,升高相同的温度,乙的加热时

间长,乙吸收的热量多;根据=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

的情况下,谁的温度升高得多,它的比热容小;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甲液体升高的温度

较高,所以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故8c错误,。正确。

故选:Do

(1)在加热的过程中,有能量的散失;

(2)由题意可知,甲乙两种液体液体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

在相等时间内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

在图象中,取相同的加热时间,即吸收相同的热量,确定两种液体末温大小关系,得出

两种液体的升高温度的大小关系,再利用吸热公式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大小关系。

此题考查的是利用图象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得到正确结论的前提是读懂图象提供的

信息,理解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7.【答案】ACD

【解析】解:A、图中的和面机工作时,转头转动把面和成面团,此过程是电能转化为

机械能,故A正确;

8、图中使用切菜剪刀切菜,放韭菜时越靠近剪刀的转动点,阻力臂越小,阻力和阻力

臂的乘积变小,而动力臂大小不变,根据杠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会变小,则剪起来会越

省力,故B错误;

C、丙图中的包饺子神器,把饺子捏出来好看的花边,是包饺子神器对饺子的力使饺子

的形状发生变化,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正确;

。、丁图中给饺子加热,由于饺子的温度低于水的温度,饺子从水中吸收热量,所以是

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内能的,故。正确。

故选:ACD.

(1)用电器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动力小于阻力,此时是省力杠杆;当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动力大于阻力,此时是费力杠杆;当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时,动力

等于阻力,此时是等臂杠杆;

(3)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

(4)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第14页,共25页

本题考查了杠杆应用、力的作用效果、能量的转化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综合性强,

难度不大,只要掌握好基本知识点即可解决。

8.【答案】ACD

【解析】解:A、同一支装入适量的铁砂的平底试管在两液体中都漂浮,

试管受到的浮力:尸伊=尸2,

由图可知,排开的液体体积/用>V,,由尸浮=。服。上可知,P甲<P乙,故A正确;

B、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F浮=G排=m看电,且尸用=尸乙,所以,两试管排开液体的

质量相等,故B错误;

C、已知P尹<P乙,两烧杯的液面相平,则液体的深度相同,根据p=pgh知,装乙液

体的烧杯底部所受压强较大,故C正确;

。、由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而

试管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0,所以尸浮=F下表面-F上表面=F下表面,

因两试管受到的浮力相等,所以两试管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相等,由p=g可得,甲、

乙两种液体中试管底部所受液体压强一样大,故。正确。

故选:ACD.

(1)同一支装入适量的铁砂的平底试管在两液体中都漂浮,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自

身重力;由图可知排开液体体积的大小关系,根据公式「浮=。。/花可判断两液体密度的

大小关系;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产浮=6排=血胸判断排开液体的质量关系;

(3)根据p=pg九分析烧杯底部所受压强;

(4)根据浮力产生的实质可得出试管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大小关系,再利用p=《可比较试

管底部所受压强的大小关系。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漂浮条件的掌握和运用,知识点多、综合性强,

属于难题,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区分浮力和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决定浮

力大小的是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

9.【答案】BCD

【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a与/?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4测&支路

的电流,电流表为测干路电流。

因电源的电压保持不变,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滑片移动时,通过定值电阻凡的电流

不变,即电流表4的示数不变;

在滑片从中间位置向最左端向移动的过程中,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2

可知,通过&的电流变小,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

变小,即电流表4的示数变小;

由“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小”可知,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的

示数的比值变大;

电流表&与电流表4示数的差为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根据R=S可知,电压表V的

示数跟电流表4与电流表4示数的差的比值为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滑动变阻器接入电

路的电阻变大,比值变大;

综上所述,BCD正确。

故选:BCD。

由电路图可知,灯与此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口2支路的电流,电流

表为测干路电流。根据电源的电压可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中

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滑片移动时通过&的电流不变,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

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的电流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可知干路电流的变化,进一步判断电压表M的示数与电流表4的示数的比值变化以及电

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与电流表4示数的差的变化。

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清电路的连

接方式和电表所测的电路元件是关键。

10.【答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折射

【解析】解:跑酷者用力向下按栏杆,身体就会向上跳跃,这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

是相互的。

要落到地平线下方的太阳,实际上是太阳的虚像,我们之所以能看见是因为光在不均匀

第16页,共25页

的大气层中传播时,发生折射的缘故。

故答案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折射。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偏折,即光的折射。

理解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可解答此题。

11.【答案】凝固变小

【解析】解:肥皂泡泡由液态变成固态的小冰球,是凝固过程;固态的泡泡球掉落的过

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机械能变小。

故答案为:凝固;变小。

物体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过程;

动能和势能之和称为机械能。

本题考查了凝固以及机械能的概念,属于基础题。

12.【答案】机械运动大

【解析】解:(1)飞沫不是分子,是直径大于5微米的含水颗粒,飞沫在空气中的运动

是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

(2)由于口罩带的受力面积小,所以对耳朵的压强较大,带的时间长了耳朵被口罩带勒

的疼。

故答案为:机械运动;大。

(1)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2)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本题考查了分子运动和机械运动的区别以及增大压强的方法,属于易错题。

13.【答案】小水滴变大振动

【解析】解:干冰升华吸热,周围空气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物体的

弹性势能跟材料和形变程度有关,在外力的作用下橡皮筋的形变程度变大,橡皮筋的弹

性势能也变大;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空气炮发出的声音是空气泡内部的空气振

动而产生的声音。

故答案为:小水滴;变大;振动。

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橡皮筋形变程度增大,弹性势能增大;声音是由空气

振动产生的。

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和声音的产生等知识点,难度较低。

14.【答案】同种

【解析】解:女同学的头发都竖起来的原因是毛毯摩擦头发而使头发带有了同种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头发会出现图中的情景。

故答案为:同种。

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本题是基础题,要求知道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

15.【答案】固会

【解析】(1)根据图形发现微粒间排列紧密,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判断为固态物质微

粒构成的微观结构。

(2)加热后,物质温度比原先的高,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故答案为:固;会

(1)固态物质:分子排列紧密,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物质:分子没有固定的

位置,运动比较自由,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气态物质:分子极度散乱,

间距很大。

(2)大量分子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

高,热运动越剧烈。

本题考查物态的微观模型特点和分子热运动影响因素,需要学生对图形进行分析判断,

来理解固态物质的微粒排列特点,来理解热运动和温度的关系。难度不大。

16.【答案】二力平衡重力与支持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析】解:扫把静立于水平地面上时,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扫把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

扫把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

在同一物体上,即利用了二力平衡原理。

第18页,共25页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平衡力的作用,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17.【答案】总电流增大空气开关

【解析】解:将多个用电器插在同一个插排上同时使用,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根据P=

W可知,会造成家庭电路中的总电流过大;总电流过大,空气开关会自动断开;

用手摸插排导线的话,你会感觉有点热,温度升高了,说明它的内能增大。

故答案为:总电流;增大;空气开关。

电路短路或总功率过大,会使电路中电流过大;当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时,保险丝熔断或

空气开关自动断开;

内能的大小与温度、质量和状态有关。

本题考查了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空气开关的作用、内能的变化,属于基础知识,

要熟记。

18.【答案】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越大

【解析】解:(1)装置中两个50的电阻并联后再一个50的电阻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

流特点可知,右端两个电阻的总电流和左端的电阻电流相等,即/右=/左,两个5。的电

阻并联,两电阻阻值相等,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得支路中电流相等,人=/2,故/方=

lr+I2,所以右边容器中的通过电阻的电流是左侧通过电流的一半,由于通电时间和电

阻相同,所以是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2)通电一段时间后,U形管中左侧的液面高度更高,得到的结论是:电阻和通电时间

相同时,电流越大,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故答案为: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越大。

(1)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采用控制变量法;

(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通过观察U形管两端的液面高度差进

行比较,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此题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考查对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

运用。

19.【答案】上表面相平低于减小水的质量(提高水的初温)

【解析】解:(1)小亮读数时错误之处是: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

(2)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是98汽,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根据气压越低,

沸点越低,所以当时大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3)加热时间太长的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太多,所以可以减小水的质量。

故答案为:(1)上表面相平;(2)低于;(3)减小水的质量(提高水的初温)。

(1)读数时,视线要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3)通过水质量的大小及初温的高低判断加热时间较少的原因。

水的沸腾实验是初中热学中重要的实验,一般考查沸腾的条件、沸腾的特点、加热时间

比较长的原因、器材、水沸腾的图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和读数等等。

20.【答案】反射放大可逆的

【解析】解:(1)眼睛从蜡烛A的这一侧观察,说明蜡烛发出的光经凸透镜两个面反射

的光线进入人眼,这两个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2)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凸透镜成像的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将图乙中的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仍

能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

(4)通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当照射到平面镜上后会发生反射,

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当反射光线照射到凸透镜上后再次发生折射,根

据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作出折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1)反射;(2)放大;(3)可逆的;(4)如上图所示。

第20页,共25页

(1)透过凸透镜观察物体时,应将凸透镜放在物体与人眼之间,这样才能起到放大镜的

作用。而如果人眼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且看到了蜡烛的像,则应该考虑这不是光的折

射,而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2)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凸透镜成像原理是光发生折射,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以后过焦点。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关键是将课本知识内容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

21.【答案】匀速直线水平向左压力大小不变将切下的一半放在剩余木块的上方,

拉动使其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解:(1)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木块向右

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2)甲、乙两个实验中,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滑动摩擦力不同,故说

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乙图中,当小亮增大拉力时,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

以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

(3)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时,要控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

糙程度不变,丁图中小亮竖直向下切去一半木块,然后将切下的一半放在剩余木块的上

方,拉动使其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测得摩擦力大小跟未切成两半之前的摩擦力大小一样,

由此得出: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水平向左;(2)压力大小;不变;(3)将切下的一半放在剩余木

块的上方,拉动使其匀速直线运动。

(1)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应用了二力平衡的条件,根据二力平衡

分析解答: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

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据此得出结论;

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物体间的压力有关,与拉力大小无关;

(3)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要控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

程度不变。

本题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查实验原理及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体现

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22.【答案】定值电阻断路0.2807名净

【解析】解:(1)由图知,电压表与灯泡串联,而滑动变阻器与灯泡并联了,应将滑动

变阻器与灯泡串联,将电流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如图所示:

(2)闭合开关,发现灯不亮,电流表无示数,则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

压,则电压表与电源接通,故障为定值电阻断路;

(3)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此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

值为0.024电流为0.284则小灯泡的电功率P=U/=2.5Vx0.284=0.7W;

(4)①闭合开关品断开S2,此时电流表测定值电阻电流,要使灯泡正常发光,灯泡两端

电压应为额定电压此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也是为,要移动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

/1=当

1Ro

②断开开关Si闭合S2,保持滑片的位置不动,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③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频=/一人=/-£,所以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R=

U额_Uo

I-/Uo。

额F

故答案为:(1)如上图所示;(2)定值电阻断路;(3)0.28;0.7;(4)①号;③禺。

(1)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电压表应并联在灯泡两端;

(2)闭合开关,发现灯不亮,电流表无示数,则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

压,则电压表与电源接通,据此分析;

(3)根据电流表选用小量程确定分度值读数,由P=U/可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

(4)根据电路图,应用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分析答题,完成实验步骤,求出电阻。

本题考查了实验器材的选择、连接实物电路图、电路故障分析、电表读数、求电功率、

第22页,共25页

完成实验步骤等问题,是实验的常考问题,一定要掌握。

23.【答案】解:(1)小亮所受的重力G=mg=70kgx10N/kg=700N

•••AB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A端所挂重物受的重力的力臂就是0A的长度1.5m,小亮在B端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

的力臂就是。8长度0.5m。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G物XOA=F拉xOB

「拉XOB600MX0.57nonn.,

物=----=--------=200N:

GOA1.5m

(2)此时小亮共受三个力的作用:小亮的重力G,、亮=700N、杆子B端对小亮的拉力尸扮=

600N(与小亮拉杆子的力相互作用力)、地面对小亮的支持力「支。

小亮处于静止状态故:尸支=G少亮一产投=700/V-600N=100/V

小亮对地面的压力尸底=尸艾=100/V

小亮与地面的受力面积S=100cm2=1x10~2m2

小亮对地面的压强p=@=1*,=lx104Pa»

rSixio_2m2

答:(1)重物受的重力为200N;

(2)小亮对地面的压强为1x1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