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6第四部分:建筑高度和层数3建筑层数·防火定性-21问!4怎样规避高层定性?单多层建筑与其他建筑合建!5建筑高度处置!住宅储藏室和地下室等组合建造!6坡地建筑(台阶式地坪)-建筑高度的争议及处置!7怎样理解《防排烟技术标准》中的建筑高度!36石峥嵘:建筑高度直接影响到建筑内的人员疏散、灭火救援,是建筑分类的主要指标。本文汇总有关建筑高度的近50个问题,由浅入深阐述建筑高度分类、防火定性和规范适应原则!参考专题:建筑层数·防火定性-21问!平屋面、坡屋面、穹形屋面-疑难处置16问!建筑高度处置!住宅储藏室和地下室组合建造!怎样理解《防排烟技术标准》中的建筑高度!坡地建筑(台阶式地坪)-建筑高度的争议&处置!怎样规避高层定性?单多层建筑与其他建筑合建!一、《建规》中的建筑高度,和其他行业的建筑高度有什么不同?不同行业和标准,建筑高度的控制目的不一样,要求和计算方法也不一1、沿城市道路的建筑物,应根据道路红线的宽度及街道空间尺度控制建筑裙楼和主体的高度。2、当建筑位于机场、电台、电信、微波通信、气象台、卫星地面站、军事要塞工程等设施的技术作业控制区内及机场航线控制范围内时,应按净空要求控制建筑高度及施工设备高度。3、建筑处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各项建设,应按规划控制建筑高度。其中,第2、3款控制区内建筑,建筑高度应以绝对海拔高度控制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构筑物最高点的高度。而建筑防火规范中的建筑高度,注重建筑防火及消防救援,通常是指室外设计地面至屋面的相对高度。对于屋顶火灾危险性小的局部构筑物,当不影响灭火救援时,可以不计入建筑高度,比如女儿墙、屋顶水箱等。本文所述的建筑高度,均是指《建规》附录A所述的建筑高度。二、民用建筑的建筑高度分类方法有哪些?根据建筑高度和层数,民用建筑可分为高层民用建筑和单、多层民用建筑。其中的高层民用建筑,根据建筑高度、使用功能和楼层的建筑面积等,又可分为一类和二类。在高层建筑中将性质重要、火灾危险性大、疏散和扑36救难度大的建筑定为一类,例如,将高层医疗建筑、高层老年人照料设施划为一类,主要考虑了建筑中有不少人员行动不便、疏散困难,建筑内发生火灾易致人员伤亡。参考视频:民用建筑-建筑分类!三、厂房仓库的建筑高度分类方法有哪些?厂房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工业建筑(厂房和仓库)按建筑高度分类,可分为单、多层厂房仓库和高层厂房仓库。工业建筑(厂房和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和民用建筑不同,其火灾危险性分类,主要是根据生产和储存物质的火灾危险特性,定性或定量地规定生产和储存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没有和建筑高度关联。虽然厂房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没有和建筑高度相关,但建筑高度分类仍是建筑防火设施的关键要素。参考视频: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概述!四、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厂房和公共建筑,为什么不划为高层建筑?对于除住宅外的其他民用建筑(包括宿舍、公寓、公共建筑)以及厂房、仓库等工业建筑,高层与单、多层建筑的划分标准是24m。但对于有些单层36虽建筑高度大于24m,仍不划分为高层建筑。五、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仓库,是否也不需划为高层建筑?高层工业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仓库。但是,单层仓库与单层高大厂房有别,超过一定高度的仓库,需酌情定性,比如货架高度大于7m且采用机械化操作或自动六、汽车库的建筑高度分类方法有哪些?汽车库的防火分类和建筑高度1、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汽车库的分类形式很多,通常可以按照高度、机械化程度、汽车坡度和围封形式等进行划分。按建筑高度和层数,可分为地下汽车为库、半多层汽车库和高层汽车库。2、汽车库的防火分类,主要是依据停车(车位)数量和总建筑面积划分,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可分为Ⅰ、Ⅱ、Ⅲ、Ⅳ类,并应符合《车火规》第3.0.1的规定。36注:泊位数控制值及建筑面积控制值两项限值应从严执行,即先到哪项就按该项执行。3、汽车库的防火分类没有和建筑高度相关,但建筑高度分类仍是建筑防火设施的关键要素。具体划分要求及形式,参视频: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主要分类!七、设置在多层公共建筑中首层的汽车库,属于单层还是多层汽车库?多层汽车库的定义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汽车库自身高度小于或等于24m的两层及以上的汽车库;另一种是汽车库设在多层建筑内地面层以及地面层以上楼层的。这两种类型在防火设计上的要求基本相同,均属于多层汽八、设置在高层公共建筑中首层的汽车库,是否属于高层汽车库?高层汽车库的定义包括两个类型:一种是汽车库自身高度已大于24m的,另一种是汽车库自身高度虽未到24m,但与高层工业或民用建筑在地面以上组合建造的。这两种类型在防火设计上的要求基本相同,均属于高层汽车库。九、建筑高度的计算方法有哪些?《建规》附录A明确了建筑高度的计算方法,同时规范图示有清晰表述。37十、怎样确定室外设计地面的标高?室外设计地面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并选取室外设计地面标高的最低值作为计算建筑高度的标高值:1、建筑首层主要安全出口的室外设计地面标高;2、满足消防扑救操作要求的室外设计地面标高。十一、建筑高度的计算,是否包括地下部分?建筑防火规范中的建筑高度,指室外设计地面起算的高度,不包括地下十二、建筑屋面为平屋面时,建筑高度怎样算?建筑屋面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屋面面层的高度。(图示1)女儿墙是建筑物屋顶四周围的矮墙,主要作用除维护安全外,也有避免防水层渗水、或是屋顶雨水漫流的作用。37女儿墙和常规护栏没有火灾风险,不会影响救援,均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图示1)。广告牌也可不计入建筑高度,但应注意不得影响灭火救援。甚至可能还有覆土绿化,建筑高度怎样确定?建筑高度的确定,需要满足建筑防火和灭火救援的需要避难人员的救援需要。当建筑屋面为平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实际屋面面层的高度,包括保温防水、覆土绿化层等,参图示2。37建筑屋面为坡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檐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图示3中,建筑高度H=H1+(1/2)H2。根据《民用建筑设计术语标准》(GB/T50504-2009)定义:檐口是屋面与外墙墙身的交接部位,作用是方便排除屋面雨水和保护墙身,又称屋檐。依此,檐口高度是指屋面与外墙墙身的交接部位的高度(图示4)。37当坡屋面檐口距离最上层楼板的高度小于标准层层高时,坡屋面的内部空间就可能成为人员活动空间或成为正常使用的功能空间,这时的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最上层虚拟层高线与屋脊的平均高度。在图示5中,檐口距离最上层楼板的高度h1小于标准层层高h,这时的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最上层虚拟层高线与屋脊的平均高度:H=H1+(1/2)H2。1、天窗可以不计入建筑高度。2、可以延伸虚拟屋面,按常规坡屋面取值建筑高度,本图示6建筑高度H=H1+(1/2)H2。37可以延伸虚拟屋面(图示7),按常规坡屋面取值建筑高度,对比实际坡屋顶的高度确定。图示7中,虚拟坡屋面的建筑高度H=H1+(1/2)H2,实际坡屋顶的高度为H3,最终建筑高度可取H和H3的较小值。筑高度,如作为人员临时避难场所,则应取H3作为建筑高度。根据规范图示要求,坡屋面的坡度不应小于3%,小于3%坡度的坡屋面,存争议,仍可按坡屋面要求取值。单坡屋面的建筑高度,参考常规坡屋面的建筑高度确定,图示8中,建筑高度H=H1+(1/2)H2。37二十二、某建筑坡屋面顶作为观光餐厅,建筑高度可以按图示9的坡屋面层建筑空间的高度,应从顶层虚拟层高线开始计算坡屋面高度,参图示10,建筑高度H=H1+(1/2)H2。建筑高度计算;如作为人员的正常活动空间并可能放置可燃物,应考虑扣除夹层净高度以后计算建筑高度(参图示10)。37结合常规坡屋面的建筑高度计算,参第十七、二十二问可知,建筑穹形屋面的建筑高度计算,可取穹形屋面与外墙接口位置的建筑高度与穹顶建筑高度的平均值,如图示13,建筑高度H=H1+(1/2)H2。37穹形屋面的建筑高度计算,通常取穹形屋面与外墙接口位置的建筑高度与穹顶建筑高度的平均值。当穹形屋面与外墙接口位置距顶层楼板的高度小于标准层净高时(h1<h),应从顶层虚拟层高线开始计算,如图示14,建筑高度H=H1+(1/2)H2。注:本规定依据与第十七问的坡屋顶类同,不再另述。这类穹形屋面,需考虑本层建筑空间的高度,参二十六问可知,顶层空间扣除标准层净高度h后,再计算穹屋面建筑高度,图示15中,建筑高度H=H1+(1/2)H2。37二十八、同一建筑存在多个不同高度的部分,怎样计算建筑高度?根据建筑高度的确定原则,同一座建筑有多种形式的屋面或不同高度的建筑部分时,建筑高度应分别计算,取其中最大值。图示16的建筑,包括平屋面和坡屋面两种形式,应分别计算,本示例中,平屋面高度为H3,坡屋面高度H=H1+(1/2)H2,最终建筑高度取H3和H的较大值。二十九、《建规》A.0.1-6:“对于台阶式地坪,当位于不同高程地坪上的同一建筑之间有防火墙分隔,各自有符合规范规定的安全出口,且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贯通式或尽头式消防车道时,可分别计算各自的建筑高371/4,是否可以不计入建筑高度?规范对于不计入建筑高度的情况,有两个要求:1、火灾风险小,功能上属于建筑辅助用房,比如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2、占屋面面积不大于1/4。使占屋面面积不大于1/4,也应计入建筑高度。三十一、依《建规》A.0.1-6可知:“对于住宅建筑,设置在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室内外高差或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部分,可不计入建筑高度”。疑问:规范图示将两个条件都表述为室外标高方式,是否不妥?规范图示是基于首层室内外地面标高一致的情形,为防误解,建议表述381、设置在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图示18)2、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部分,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图示19)三十二、在问题三十一中,当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的室内地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时,怎样确定建筑高度?38可参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要求确0不应大于1.5m(图示20)。否则应从室外设计地面起算建筑高度(图三十三、问题三十一中,当地下(半地下)室与自行车库、储藏室、敞确定原则如下(以地下室和储藏室组合为例1、地下室顶部高出设计地面≤1.5m,储藏室≤2.2m,地下室和储藏室均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图示22)382、地下室顶部高出设计地面≤1.5m,储藏室>2.2m,从储藏室算起,地下室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图示23)3、地下室顶部高出设计地面>1.5m,地下室和储藏室均应计入建筑高度。(图示24)384、具体要求,参专题:建筑高度处置要求!住宅储藏室和地下室组合三十四、《建规》5.1.1:“建筑高度24m以上部分任一楼层建筑面积大于1000m²的商店、展览、电信、邮政、财贸金融建筑和其他多种功能组合的建筑,属于一类高层建筑”,其中,怎样判断“建筑高度24m”?“建筑高度24m以上部分任一楼层”是指该层楼板的相对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大于24m。示例:图示25的公共建筑,建筑高度49.5m,一至五层每层建筑面积1500m²,六层以上每层建筑面积980m²,24m以上的楼板楼层的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m²,属于二类高层公共建筑。38示例:图示26的公共建筑,一至五层每层建筑面积1500m²,六层建筑面积1200m²,六层以上每层建筑面积980m²,本建筑24m以上的楼板楼层,有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1000m²,属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24m以上的楼板楼层,有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1000m²,属于一类高层公共建38三十五、带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和住宅部分是否要分开算高度?商业服务网点是设置在住宅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二层,每个分隔单元建筑面积不大于300m²的商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设有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仍可按照住宅建筑定性来进行防火设计,建筑高度应根据该建筑的总高度来确定,参考专题:住宅建筑-建筑防火及消防设施要求!商业服务网点-建筑防火及消防设施要求!三十六、住宅建筑和其他功能建筑合建,怎样确定建筑高度?除商业服务网点外,住宅部分和非住宅部分的安全疏散、防火分区和室内消防设施配置,可根据各自的建筑高度分别按照《建规》有关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规定执行;该建筑的其他防火设计应根据建筑的总高度和建筑规模按《建规》有关公共建筑的规定执行。本条中的“建筑的总高度”,为建筑中住宅部分与住宅外的其他使用功能部分组合后的最大高度。“各自的建筑高度”,对于建筑中其他使用功能部分,其高度为室外设计地面至其最上一层顶板或屋面面层的高度;住宅部分的高度为可供住宅部分的人员疏散和满足消防车停靠与灭火救援的室外设计地面(包括屋面、平台)至住宅部分屋面面层的高度。图示27中,建筑总高度为H,住宅部分的建筑高度与建筑总高度相同,公共建筑部分的建筑高度为H1。38三十七、住宅与其他公共组合建造,如果1-3层为商业,上部为住宅,总建筑高度52m,那么这栋楼定为一类还是二类?耐火等级定为一级还是二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合建的建筑,不能简单按一类、二类高层定性,应依《建规》5.4.10关于住宅建筑与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合建的相关要求处住宅部分和非住宅部分的安全疏散、防火分区和室内消防设施配置,可根据各自的建筑高度分别按照《建规》有关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规定执行;该建筑的其他防火设计应根据建筑的总高度和建筑规模按《建规》有关公共建筑的规定执行。该建筑耐火等级应为一类。三十八、商业服务网点和住宅正负零标高不一样,计算建筑高度的时候,一般怎么算?比如:某项目从住宅安全出口一侧的室外设计地面标高算不超54m,且登高面处在这一侧,但商业服务网点安全出口一侧的地面标高相对较低,超54m(图示28)。本项目能否从住宅侧计算建筑高度,按二类高层原则上,类似台阶式地坪的建筑,除非满足《建规》附录A.0.1-4的情况,其他均应按建筑高度最大者确定建筑高度。但是,在本项目中,住宅建筑一侧的安全出口室外设计地面标高和消防扑救操作要求的室外设计地面标高一致,以此计算的建筑高度不大于54m。考虑住宅建筑高度底部适当从宽的计算方法(参第三十一至三十三问本例应可从住宅侧计算建筑高度(H1),按二类高层住宅建筑定性。(本观点有争议)38三十九、《防排烟技术标准》中多处涉及到建筑高度,是否跟《建规》中的建筑高度含义一致?《防排烟技术标准》的“建筑高度”,与《建规》中的“建筑高度”概念和计算方法一致。但在部分条文中,应予区别。具体要求,参专题:怎样理解《防排烟技术标准》中的建筑高度!四十、坡地建筑怎样确定建筑高度?形成台阶式地坪的坡地建筑,可能构成不止一个可供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室外地面,更有利于安全疏散和灭火救援。本文认为,坡地住宅建筑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其他坡地民用建筑,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应可从坡顶层室外设计地面起算建筑高度。同时,本文认为,吊层不宜作为地上建筑,如确有需要,应采取加强性措施。具体要求,参专题:坡地建筑(台阶式地坪)-建筑高度的确定!四十一、对于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可以设置自用的多层这种方式有哪些条件?这种方式有两个条件:1、附属用房应属于本单层公共建筑自用的内部用房。2、附属用房的建筑高度不能超24m。示例:某体育馆建筑主体为单层,建筑高度30.6m,座位区下部设置4层辅助用房,第四层顶板标高22.7m,该体育馆可不按高层建筑进行防火设具体要求,参专题:怎样规避高层定性?单多层建筑与其他建筑合建!四十二、对于一些单多层的剧场、体育馆、会场等建筑,当与其他高层建筑合建时应按高层建筑定性,现因防火分区面积等要求希望按单多层建筑定性,有什么解决办法?可参照台阶式地坪或两栋不同建筑贴建的形式,具体要求及处置,参专题:怎样规避高层定性?单多层建筑与其他建筑合建!四十三、《车火规》中地下(半地下)汽车库概念,涉及地下室内地坪面与室外地坪面的高度之差,这个“室外地坪面”和《建规》的“室外设计地面”,是一个意思吗?具体怎样确定?《车火规》的地下(半地下)汽车库概念,是依《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确定,本通则已被《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替代,本标准已明确“建筑防火设计应符合《建规》有关建筑高度和层数计算的规定”。38依此,这个“室外地坪面”应参《建规》的“室外设计地面”的相关要求执行,具体要求如下:室外设计地面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并选取室外设计地面标高的最低值作为计算建筑高度的标高值:1、建筑首层主要安全出口的室外设计地面标高;2、满足消防扑救操作要求的室外设计地面标高。分享、规范查找等等!38石峥嵘:关于建筑高度计算,规范没有涉及穹形屋面,平屋面、坡屋面也是一笔带过,实际应用中,这些屋面形式多样,需要酌情处置!本文汇总这三类屋面的18个问题,由浅入深,逐一分解!参考专题:建筑高度·防火定性-38问!室外设计地面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并选取室外设计地面标高的最低值作为计算建筑高度的标高值:1、建筑首层主要安全出口的室外设计地面标高;2、满足消防扑救操作要求的室外设计地面标高。二、建筑高度的计算,是否包括地下部分?建筑防火规范中的建筑高度,指室外设计地面起算的高度,不包括地下室部位!三、建筑屋面为平屋面时,建筑高度怎样算?建筑屋面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屋面面层的高度。(图示1)女儿墙是建筑物屋顶四周围的矮墙,主要作用除维护安全外,也有避免防水层渗水、或是屋顶雨水漫流的作用。女儿墙和常规护栏没有火灾风险,不会影响救援,均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图示1)。广告牌也可不计入建筑高度,但应注意不得影响灭火救援。39五、对于平屋面建筑,建筑屋面除结构层外,往往还有保温、防水层,甚至可能还有覆土绿化,建筑高度怎样确定?建筑高度的确定,需要满足建筑防火和灭火救援的需要,其中包括屋顶避难人员的救援需要。当建筑屋面为平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实际屋面面层的高度,包括保温防水、覆土绿化层等,参图示2。建筑屋面为坡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檐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图示3中,建筑高度H=H1+(1/2)H2。39根据《民用建筑设计术语标准》(GB/T50504-2009)定义:檐口是屋面与外墙墙身的交接部位,作用是方便排除屋面雨水和保护墙身,又称屋檐。依此,檐口高度是指屋面与外墙墙身的交接部位的高度(图示4)。39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最上层虚拟层高线与屋脊的平均高度:1、天窗可以不计入建筑高度。2、可以延伸虚拟屋面,按常规坡屋面取值建筑高度,本图示6建筑高度H=H1+(1/2)H2。39可以延伸虚拟屋面(图示7),按常规坡屋面取值建筑高度,对比实际坡屋顶的高度确定。图示7中,虚拟坡屋面的建筑高度H=H1+(1/2)H2,实际坡屋顶的高度为H3,最终建筑高度可取H和H3的较小值。根据规范图示要求,坡屋面的坡度不应小于3%,小于3%坡度的坡屋面,按平屋面确定。实际应用中,对于这类平屋面高度的取值,不严格限制,如存争议,仍可按坡屋面要求取值。单坡屋面的建筑高度,参考常规坡屋面的建筑高度确定,图示8中,建筑高度H=H1+(1/2)H2。39十三、某建筑坡屋面顶作为观光餐厅,建筑高度可以按图示9的坡屋面不可以,这类坡屋面,檐口正对功能楼层,参第八问可知,需考虑本层建筑空间的高度,应从顶层虚拟层高线开始计算坡屋面高度,参图示10,建筑高度H=H1+(1/2)H2。(图示9)39坡屋顶的夹层,如不作为人员活动空间,不放置可燃物,不影响坡屋顶建筑高度计算;如作为人员的正常活动空间并可能放置可燃物,应考虑扣除夹层净高度以后计算建筑高度(参图示10)。结合常规坡屋面的建筑高度计算,参第八、十三问可知,建筑高度H=H1+(1/2)H2(图示11、图示12)。39穹形屋面的建筑高度计算,可取穹形屋面与外墙接口位置的建筑高度与穹顶建筑高度的平均值,如图示13,建筑高度H=H1+(1/2)H2。穹形屋面的建筑高度计算,通常取穹形屋面与外墙接口位置的建筑高度与穹顶建筑高度的平均值。当穹形屋面与外墙接口位置距顶层楼板的高度小于标准层净高时(h1<h),应从顶层虚拟层高线开始计算,如图示14,建筑高度H=H1+(1/2)H2。39这类穹形屋面,需考虑本层建筑空间的高度,参十七问可知,顶层空间扣除标准层净高度h后,再计算穹屋面建筑高度,图示15中,建筑高度H=H1+(1/2)H2。分享、规范查找等等!39石峥嵘:本文共计21问,由浅入深阐述建筑层数、防火定性和规范适应原相关专题:建筑高度·防火定性-43问!一、《建规》中的建筑层数,和其他行业有什么不同?不同行业和标准,建筑层数的控制目的不一样,要求和计算方法也不一建筑防火规范中的建筑层数要求及控制,注重建筑防火及消防救援,建筑防火设计应符合《建规》及相关专业规范有关建筑高度和层数的要求和计本文所述的建筑层数,均是指《建规》附录A所述的建筑层数,专业防火规范有要求的,应从其规定。二、《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等规范关于建筑层数分类,是否适应于可以参考。但是,建筑防火设计应符合《建规》有关建筑高度和层数计算的规定,与防火相关的专项规范有规定的,应依专项规范执行。三、怎样计算建筑层数?什么是自然层?《建规》A.0.2明确了建筑层数计算:建筑层数应按建筑的自然层数计关于自然层数的定义,可参考《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自然层数是按楼板、地板结构分层的楼层数。四、哪些空间可以不计入建筑层数?下列空间可不计入建筑层数:1、室内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地下或半地下室;2、设置在建筑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3、建筑屋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梯间等。高度没有大于1.5m,且设置在建筑底部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的室内高度没有大于2.2m,两者都不计入建筑层数,楼层编号如下:39五、室内高度小于2.2m的设备层、管道层等,是否可以不计入建筑层建筑防火设计应符合《建规》及相关专业规范有关建筑高度和层数的要求和计算规定。依《建规》A.0.2要求:仅设置在建筑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等可以不计入建筑层数。六、夹层是否需要计入建筑层数?夹层的概念很多,原则上,满足自然层数概念的夹层应计入建筑层数,具体仍应酌情处置:1、对于类似设备层、管道层等夹层,应计入建筑层数。2、对于一些局部的平台或夹层,比如民用建筑的局部平台,厂房内的操作平台、检修平台等,可以不计入建筑层数。注1:民用建筑的局部平台,当存在人员活动和可能置放可燃物品时,应计入所在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内,并应符合安全疏散要求。的面积应计入所在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内。3、对于一些特殊功能场所和工业场所的夹层,如电缆夹层等,应酌相关工艺要求和专业规范确定。七、建筑层数包括地下层吗?通常情况下,建筑层数是指室外设计地面以上的层数内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地下或半地下室)不计入建筑层数。八、某建筑地上一层,有两层地下室,算多层建筑吗?400通常情况下,建筑层数是指室外设计地面以上的层数内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地下或半地下室)不计入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没有大于1.5m,地上部分按单层建筑定性。九、规范对建筑最多允许层数的限制,包括地下室的层数吗?从建筑防火的角度,建筑的最多允许层数限制,是指室外设计地面以上楼层数的限制。十、规范不限制地下室的层数吗?规范少有对地下室的层数进行限制,是因为规范对地下部分建筑有较严格的建筑防火及消防设施要求,且很多功能场所限制了最低的地下层位置,比如营业厅、展览厅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楼层,办公室不宜布置在地下室,等等。诸多限制性措施,实际控制了地下室的层数。十一、规范对建筑层数有哪些限制?从建筑防火的角度,主要是建筑层数限制和某些功能房间允许设置楼层1、建筑层数限制:a、在工业建筑中,有些火灾危险性类别和耐火等级的建筑,其最多允许层数被限制,比如,火灾危险性为乙类的二级耐火等级厂房,最多建设6层,等等。b、在民用建筑中,有些耐火等级的建筑,最多允许层数被限制,比如,四级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最多建设2层;商店建筑、展览建筑采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时,不应超过2层,等等。2、一些特殊功能场所允许设置楼层的限制:比如:营业厅、展览厅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楼层,设置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应布置在首层或二层,设置在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应布置在首层。另外,幼儿园、儿童活动场所、老年人照料设施、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均有较严格的设置楼层限制。十二、《建规》5.5.21中关于“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要求,其中的建筑层数,是指总层数,还是某一层?每100人所需的最小疏散净宽度,《建规》以总层数为单位。示例:建筑高度为四层的一级耐火等级建筑,每100人所需的最小疏散401十三、关于每100人所需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中小学校设计规范》以两者确实有较大的区别,《中小学校设计规范》以楼层为单位,《建规》以总层数为单位。出现这情况的原因,是因为现行的《中小学校设计规范》仍为2011版,当时适应2006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6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就是以楼层为单位,后来,2014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变更为以总层数为单位。具体处置要求,参专题:中小学校-怎样确定每100人最小疏散净宽度!十四、《住宅设计规范》4.0.5规定“层高小于2.20m的架空层和设备层不应计入自然层数”,对于住宅建筑,这类设备层是否可以不计入建筑层《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已明确“建筑防火设计应符合《建规》有关建筑高度和层数计算的规定”。与建筑防火相关的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应以现行的《建规》为依据,尤其是涉及《建规》的相关内容,均应以该规范为依据,建筑层数应以建筑的自然层数计算。根据《建规》要求,设置在建筑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架空层等可以不计入建筑层数,住宅建筑的设备层、管道层等通常不会在建筑底部,且功能与《建规》描述不符,即使层高小于2.2m,也应计入建筑层数。十五、住宅建筑需要层数折算吗?《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要求:“当建筑中有一层或若干层的层高超过3m时,应对这些层按其高度总和除以3m进行层数折算,余数不按1层计算”。处置原则如下:与建筑防火相关的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应以现行的《建规》为依据,尤其是涉及《建规》的相关内容,均应以该规范为依据,建筑层数应以建筑的自然层数计算。但是,针对《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内部条文的应用,仍宜按该规范“层数折算”的方式处理。具体要求,参专题:规范争议-住宅建筑是否需要“层数折算”!十六、有观点认为:根据2011版《住宅设计规范》4.0.5要求,当两层商业服务网点是否需要控制两层的高度小于7.5米?402与建筑防火相关的建筑层数计算方法,应以《建规》为依据务网点只需要考虑自然层数,不需要控制两层的高度小于7.5米。需要说明的是,限制商业服务网点的层高,可以有效防止搭建夹层等问题,对于地方有特殊规定的,应予支持!参专题:规范争议-住宅建筑是否需要“层数折算”!十七、商业服务网点与住宅部分并列布局时,是否需要与住宅建筑的楼按规范定义:商业服务网点应设置在住宅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二层。因此,当网点与住宅部分并列布局时,应与住宅建筑的楼层及层高相对应。留非法改造空间,不应许可!详细解说,参专题:明"网点与住宅楼层关系"之重,避"埋伏设十八、《车火规》中地下(半地下)汽车库概念,涉及地下室内地坪面与室外地坪面的高度之差,这个“室外地坪面”和《建规》的“室外设计地面”,是一个意思吗?具体怎样确定?《车火规》的地下(半地下)汽车库概念,是依《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确定,本通则已被《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替代,本标准已明确“建筑防火设计应符合《建规》有关建筑高度和层数计算的规定”。依此,这个“室外地坪面”应参《建规》的“室外设计地面”的相关要求执行,具体要求如下:室外设计地面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并选取室外设计地面标高的最低值作为计算建筑高度的标高值:1、建筑首层主要安全出口的室外设计地面标高;2、满足消防扑救操作要求的室外设计地面标高。地上一层按单层汽车库,地下两层按地下汽车库,分别定性。403二十、设置在多层公共建筑中首层的汽车库,属于单层还是多层汽车多层汽车库的定义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汽车库自身高度小于或等于24m的两层及以上的汽车库;另一种是汽车库设在多层建筑内地面层以及地面层以上楼层的。这两种类型在防火设计上的要求基本相同,均属于多层汽二十一、设置在高层公共建筑中首层的汽车库,是否属于高层汽车库?高层汽车库的定义包括两个类型:一种是汽车库自身高度已大于24m的,另一种是汽车库自身高度虽未到24m,但与高层工业或民用建筑在地面以上组合建造的。这两种类型在防火设计上的要求基本相同,均属于高层汽车库。分享、规范查找等等!404石峥嵘:对于一些单多层的剧场、体育馆、会场等建筑,当与其他建筑合建时,怎样规避高层建筑定性,是困扰许多人的问题,本文提供三种方案,以供参考!参考专题:建筑高度·防火定性-43问!根据建筑高度的确定原则,同一座建筑有多种形式的屋面或不同高度的单多层建筑和其他单多层建筑合建,或单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合建时,均应定性为高层建筑,建筑防火要求提高,尤其在防火分区面积等方面受到较大限制,满足不了一些大空间场所要求(比如剧场、体育馆、会场等造成一定困惑。根据规范要求,本文提出三种解决方案,以供参考:方案一:作为单层公共建筑的附属用房。设置自用的多层附属用房,当附属用房建筑高度不超24m时,整体仍可按单、多层建筑定性,这种方式有两个条件:1、附属用房应属于本单层公共建筑自用的内部用房。2、附属用房的建筑高度不能超24m。示例:某体育馆建筑主体为单层,建筑高度30.6m,座位区下部设置4层辅助用房,第四层顶板标高22.7m,该体育馆可不按高层建筑进行防火设计,参《建规》图示5.1.1图示9。二、实际应用中,对于单多层建筑与其他建筑合建的情况,可能存在两种情况,导致单多层建筑需要按高层建筑定性:1、有些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建筑,配套用房需用于对外办公和接待,甚至还会配套其他功能,原则上,这种情形并不属于自用的内部用房,整体应按高层建筑设计。2、单多层建筑可能和高层建筑合建,这时,不管单多层建筑的高度如何,都需要按高层建筑定性。以上两种情况,均不适应方案一,需要采取方案二、三的方式。方案二:两栋不同建筑贴邻建造405对于单多层建筑与其他建筑左右贴邻建造的情形,可作为两栋不同的建筑处置,当满足建规5.2等防火间距不限的条件时,可作为两栋不同的建筑贴邻建造。参见《建规》5.2.2图示3、图示4、图示5。方案三:参考台阶式地坪的相关要求处置方案二是两栋建筑贴邻建造,彼此之间不能连通,不能开设门窗洞口,使用不便。本文认为,特殊情况下,可将建筑所在地坪视为两侧高差为0的台阶式地坪,参《建规》附录A.0.1-4处置,具体要求如下:1、单多层公共建筑与配套多层建筑之间用防火墙分隔;2、各自设置符合规范规定的安全出口;3、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贯通式或尽头式消防车道;对于单多层公共建筑和其他公共建筑合建的情况,当满足以上3项条件时(图示2),即可分别计算各自的建筑高度,即使合建的公共建筑属于高层建筑,单多层建筑仍可参单多层建筑的防火要求处置,规避高层建筑要求。注:观点仅供参考!分享、规范查找等等!406石峥嵘:依《建规》A.0.1-6可知:“对于住宅建筑,设置在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室内外高差或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部分,可不计入建筑高度”。1、当两个条件现时存在时,怎样确定建筑高度?2、当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的室内地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时,怎样确定建筑高度?一、规范要求:1、设置在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图示1)2、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部分,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图示2)407二、图示1中,当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的室内地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时,怎样确定建筑高度?可参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要求确定,h0不应大于1.5m(图示3)。否则应从室外设计地面起算建筑高度(图408三、当地下(半地下)室与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组合建造时,确定原则如下(以地下室和储藏室组合为例):1、地下室顶部高出设计地面≤1.5m,储藏室≤2.2m,地下室和储藏室均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图示5)2、地下室顶部高出设计地面≤1.5m,储藏室>2.2m,从储藏室算起,地下室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图示6)4093、地下室顶部高出设计地面>1.5m,地下室和储藏室均应计入建筑高度。(图示7)三、参考专题:1、建筑高度·防火定性-43问!410分享、规范查找等等!411石峥嵘:形成台阶式地坪的坡地建筑,可能构成不止一个可供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室外地面,更有利于安全疏散和灭火救援。关于坡地建筑的建筑高度,各地标准不一,争议较大!本文以规范为据,认为坡地住宅建筑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其他坡地民用建筑,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应可从坡顶层室外设计地面起算建筑高度。同时,本文认为,吊层不宜作为地上建筑,如确有需要,应采取加强性措施。申明:抛砖引玉,观点供参考,具体应以规范及相关地方标准为据!参考专题:建筑高度·防火定性-43问!第一章基本概念1、坡地建筑:依坡地地形建造且至少有一面临坡,并有一层或两层及以上的建筑楼(地)面与室外设计地面相连接的建筑。2、坡顶、坡底、坡顶层、坡底层:坡顶、坡底是指坡地建筑所依存的上下两个平台,上面一个平台称为坡顶,与坡顶室外设计地面相连接的楼层称为坡顶层;下面一个平台称为坡底,与坡底室外设计地面相连接的楼层称为坡底层。3、吊层:坡底层及以上、坡顶层以下的楼层。4、台阶式地坪建筑:依坡地建造的建筑,常见形式是底层坐落于坡底,其上部的某层与坡顶相连接,形成台阶式地坪。412第二章基本原则一、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附录A的“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中,明确了台阶式地坪建筑的高度计算原则:对于台阶式地坪,当位于不同高程地坪上的同一建筑之间有防火墙分隔,各自有符合规范规定的安全出口,且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贯通式或尽头式消防车道时,可分别计算各自的建筑高度(图示2的H1、H2)。否则,应按其中建筑高度最大者确定该建筑的建筑高度(图示2的H3)以此为原则,不符合以上条件的坡地建筑,均应按其中建筑高度最大者确定该建筑的建筑高度(图示1中的H3、图示2中的H3)。第三章本文观点本文观点:坡地住宅建筑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其他坡地民用建筑,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应可从坡顶层室外设计地面起算建筑高度。同时,本文认为,吊层不宜作为地上建筑,如确有需要,应采取加强性措施。一、规范依据:规范7.1.2要求:“对于高层住宅建筑和山坡地或河道边临空建造的高层民用建筑,可沿建筑的一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但该长边所在建筑立面应413坡地或河道边临空建造)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允许仅沿建筑的一个长边设建筑与山坡地建筑无异,应可依本规定执行。下面以图示1为例,阐述本文观点:二、对于坡地住宅建筑,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其他坡地民用建筑,当满足以下条件时,应可从坡顶层所处的室外设计地面起算建筑高度(图示1中的1、建筑安全出口设置于坡顶层,安全出口正对的室外地面应处于建筑长边,且沿长边设置消防车道。2、消防车道必须是双向进入的贯通式消防车道,不能采用尽头式消防车道(即使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也不许可)。3、对于需要设置消防车登高操作面的建筑,该长边所在建筑立面应为消防车登高操作面,正对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4、应将吊层视为建筑地下部分,通过坡顶层的安全出口疏散,这种情况下,对坡底层室外地面无特殊要求(不作为安全出口)。三、吊层一面临坡,其通风采光、建筑防火和应限制,宜作为地下建筑处置,如需将吊层视为地上建筑,应满足以下要求:1、需满足自然排烟条件及通风采光要求,消防排烟可参《防排烟技术标准》4.3.2处置。注:有地方标准要求吊层进深不超30m,仅参考。2、吊层部分的疏散楼梯,应同时满足坡顶层和坡底层疏散的条件。注:坡顶层类似为吊层部分的屋顶,坡顶层楼梯应能形成上下双向疏散。3、坡顶层楼板,当图示1中的H3≤24m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当图示1中的H3>24m时,不应低于2.00h。注:本要求参《建规》5.4.10取值。4、坡顶层以上疏散楼梯和吊层部分疏散楼梯,应在坡顶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上下两部分完全分隔,并应设置明显的标志。注:本要求参《建规》6.4.4-3:有关“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确需共用楼梯间时”的处置措施。4145、坡底的室外地面应满足安全疏散要求,设置消防车道,如吊层高度(图示1中的H2)超过24m,尚需在坡底设置登高车操作场地。分享、规范查找等等!415石峥嵘:《防排烟技术标准》中的“建筑高度”,与《建规》“建筑高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一致,但在部分条文中,应予区别!《防排烟技术标准》中多处涉及到建筑高度,是否跟《建规》中的建筑高度含义一致?本文解说如下:《防排烟技术标准》中的“建筑高度”,与《建规》“建筑高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一致,但在部分条文中,应予区别:一、《技术标准》3.2.1中,要求“当建筑高度大于10m时,尚应在楼梯间的外墙上每5层内设置总面积不小于2.0m²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且布置间隔不大于3层”。本条文“建筑高度”仅供参考,设计应用中,应是指楼梯间高度。二、《技术标准》3.3.1中,要求“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竖向分段独立设置,且每段高度不应超过100m”。本条文“建筑高度”仅供参考,设计应用中,应是指每套机械加压系统的服务高度不超过100m,如超100m,则需要分段独立设置。示例:某建筑高度超过101m,但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服务高度未超100m,这时仍可采用一套系统,不需要分段设置。同理,某建筑高度99m,如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服务高度超过100m,这时需要分段独立设置。三、《技术标准》3.4.2中,条文中的“系统负担建筑高度”,实际上是指“系统负担高度”。四、《技术标准》4.4.2中,要求“建筑高度超过50m的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住宅,其排烟系统应竖向分段独立设置,且公共建筑每段高度不应超过50m,住宅建筑每段高度不应超过100m”。本条文“建筑高度”仅供参考,设计应用中,应是指公共建筑每套排烟系统的服务高度不超过50m,住宅建筑每套排烟系统的服务高度不超过100m。如超过服务高度范围,则需要分段独立设置。示例:某公共建筑高度51m,但其排烟系统的服务高度未超50m,这时仍可一套系统,不需要分段设置。同理,某住宅建筑高度99m,如其排烟系统的服务高度超过100m,这时需要分段独立设置。416分享、规范查找等等!417住宅建筑,防火高度|21m、27m、33m、5石峥嵘:从建筑防火角度,住宅建筑的主要高度分界为21m、27m、33m、54m、100m,这种划分方式,主要是为了与原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中7层、9层、大约高度分别为21m、27m、33m、54m。一、高度分界点的前生今世,3m倍数的由来:1、在原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2005版)中,住宅建筑的建筑分类及防火要求,主要以楼层数为单位:①超过7层的住宅应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当确有困难时,可只设置干式消防竖管和不带消火栓箱的DN65的室内消火栓。②大于9层的住宅建筑为高层住宅建筑,大于18层的住宅建筑为一类高层住宅建筑;③大于11层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应设置消防电梯;④大于11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大于18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⑤大于18层的住宅建筑,属于一类高层建筑。2、2014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统一以建筑高度作为建筑分类界27m、33m、54m,等等。二、21m:消防员从楼梯攀登的有利登高高度消防员从楼梯攀登的有利登高高度一般不大于23m,超出21m的住宅建筑,需要适应加强防火措施。1、建筑高度不大于21m的住宅建筑可采用敞开楼梯间;与电梯井相邻布置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仍可采用敞开楼梯间。2、建筑高度大于21m、不大于33m的住宅建筑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采用敞开楼梯间。3、建筑高度大于21m的住宅建筑,需要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4184、建筑高度大于21m的多层住宅,高位消防水箱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6m³。高层建筑的设计,在防火上应立足于自防、自救,相对单多层建筑,无论是建筑构件、防火分区、安全疏散、灭火救援,还是保温装饰、消防设施等,高层建筑都有更高要求。度大于27m且不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属于二类高层住宅建筑。2、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建筑,当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²,或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5m时,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3、建筑高度大于27m、不大于54m的建筑,当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²,或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0m时,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注: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54m的住宅建筑,每个单元设置一座疏散楼梯时,疏散楼梯应通至屋面,且单元之间的疏散楼梯应能通过屋面连通,户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当不能通至屋面或不能通过屋面连通时,应设置2个安全出口。4、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高位消防水箱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5、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确有困难时,可只设置干式消防竖管和不带消火栓箱的DN65的室内消火栓。6、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户内宜配置轻便消防水龙。7、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建筑高度不大于27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100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8、除《建规》第6.7.3条规定的情况外,当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按本节规定采用燃烧性能为B1、B2级的保温材料时,除采用B1级保温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外,建筑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0.50h。9、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公共部位应设置具有语音功能的火灾声警报装置或应急广播。三、33m:消防救援能力的有效救援高度419当前消防救援能力的有效救援高度主要为32m和52m,建筑高度超过32m(33m)的建筑,有更高的建筑防火要求。1、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应采用防烟楼梯间。2、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消防电梯。四、54m:一类高层住宅建筑一类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疏散和扑救都很困难,容易造成大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无论是建筑防火还是消防设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建筑高度大于54m的高层住宅,属于一类高层住宅建筑。2、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3、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每户应有一间房间符合下列规定:①应靠外墙设置,并应设置可开启外窗;②内、外墙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该房间的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外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宜低于1.00h。4、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高位消防水箱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5、建筑高度大于54m但不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公共部位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套内宜设置火灾探测器。6、建筑高度不大于54m的高层住宅建筑,其公共部位宜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当设置需联动控制的消防设施时,公共部位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五、100m:超高层建筑100m是目前举高消防车的最大工作高度,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通常称为超高层建筑,现行规范提出了诸多加强性防火措施要求。1、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属于超高层民用建筑。2、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其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范文模板)
- 专业分析2025年ACCESS考试重要考点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二级C语言考前心态调整试题及答案
- 2025年C语言考试频率考点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嵌入式系统考试准备试题及答案
- 2025年VFP考试在线学习试题及答案
- 突破2025年计算机二级ACCESS试题及答案
- 记叙文的时间线与叙述技巧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一级Msoffice内容创作试题及答案
- 怎么续签租借合同协议书
- 2022国家电网企业文化、电力与能源战略题库(答案)
- 完整的策划书模板
- 土木工程材料期末考试试题库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旅游定制师培训课件
- 中国青光眼指南
- 智慧矿山行业洞察研究报告 2023
- 《体态与健康》课件
- 《国有企业采购操作规范》【2023修订版】
- 热水供水系统运营维护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轴承安装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