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线虫主力-噻唑膦_第1页
杀线虫主力-噻唑膦_第2页
杀线虫主力-噻唑膦_第3页
杀线虫主力-噻唑膦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线虫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不容忽视,如马铃薯金线虫作为国际植物检疫对象,对农作物的危害十分严重。

植物寄生线虫比真菌、细菌、病毒等病原生物具有主动侵袭寄主和自动转移为害的特点。除了直接侵染植物,导致产量、质量下降外,线虫造成的微伤口也是土壤性真菌、细菌侵入物的通道,诱发病害的发生。我国地跨温热两带,砂壤性土壤所占比例大,适宜线虫的存活、为害。根结线虫病、胞囊线虫病在我国连年发生,为害瓜类、茄果类、豆类、萝卜及白菜等30多种蔬菜及大田作物。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植物线虫,可在短期内迅速甚至可彻底地控制线虫群落,而且许多杀线虫剂有兼治地下害虫的作用。因此杀线虫剂使用后,作物的增产效果非常显著。

噻唑膦是目前杀线虫领域的主力。1998年,石原产业最初研发出杀线虫剂噻唑膦,2005年首次在中国取得原药和制剂登记。高含量的噻唑膦原药具有稳定性好、气味小等特点,可用于高品质噻唑膦制剂的生产。噻唑膦作为一款高效、广谱的非熏蒸型有机磷杀虫杀线虫剂,已在全球许多国家投放市场。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杀线虫主力——噻唑膦。

噻唑膦

1.通用名:fosthiazate2.商品名:Nemathoirn3.外观:纯品为浅黄色液体4.分子式:C9H18NO3PS25.分子量:283.35作用方式01噻唑膦在植物体内有内吸输导作用,对植物寄生线虫和害虫的防治具有广谱活性,是目前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理想药剂。噻唑膦主要作用方式为抑制根结线虫乙酰胆碱酯酶的合成,具有强烈的触杀活性,并对传统杀虫剂已产生抗性的一些害虫,也有很好的效果。噻唑硫磷施用后以立即混于土中最为有效,可在作物种植前直接施于土表,也可在作物播种时使用。产品登记情况

截止2022年10月,根据中国农药信息网信息,噻唑膦原药证件证件共有12个,2005年石原产业就在中国取得了噻唑膦原药登记,同年又取得噻唑膦制剂在我国的登记。噻唑膦制剂登记共159个,其中103个是噻唑膦单剂;复配主要与阿维菌素、氨基寡糖素进行组合,阿维·噻唑膦登记有41个,寡糖·噻唑膦登记有10个,其余有二嗪·噻唑膦登记2个,甲维·噻唑膦登记1个,几糖·噻唑膦登记1个,噻虫嗪·噻唑膦登记1个。2021年至2022年共有13个制剂登记证件,其中寡糖·噻唑膦颗粒剂/水乳剂有5个,阿维·噻唑膦颗粒剂/水乳剂有4个,噻唑膦颗粒剂单剂有2个,二嗪·噻唑膦颗粒剂1个,噻虫嗪·噻唑膦颗粒剂1个。近年来,噻唑膦作为防治线虫病害的主力,随着用药剂量和用药频次的增加,容易出现烧根造成死根的情况,在部分地区已出现较强的抗性。

噻唑膦+氨基寡糖素,可提高植株抗逆性,促进根系生长;噻唑膦+阿维菌素,可扩大杀虫谱,并有明显增效,按科学的使用方法可延缓害抗性产生。可见合理的复配及制剂剂型的深入研发可有效提高药效并改善药剂易分解的问题,如噻唑膦微囊悬浮剂的研发,将高含量噻唑膦制成微囊悬浮剂可减少气味,提高有效成分的稳定性,降低药剂对土壤根系的损伤,缓慢释放有效成分,减少施药量,提高药效。最后,应用化学防治也要与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技术相结合,秉承绿色发展理念须有综合治理的策略,熟悉主要线虫种的生活史和习性,例如许多种类的线虫随季节变化在土壤中迁移的浓度不同,施药浓度也要有调整。杀线虫剂在土壤中的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