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以下措施可以减慢水的蒸发的是()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B.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C.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D.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2.下图所示的是课本中的几幅插图,对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a)中的白光分解为七色光是由于光发生了反射B.图(b)中激光束引导掘进方向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C.图(c)中我们能看见物体是物体发出的光直接进入我们的眼睛D.图(d)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每条光线都不遵循反射定律3.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A.手不能传播声音 B.手吸收了声波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4.下列物质中,有一定熔化温度的是()A.玻璃 B.蜂蜡 C.海波 D.沥青5.如图所示,将从商店购买的0.2kg茶叶,放到体重秤称,以判断茶叶是否足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茶叶质量不足0.2kgB.茶叶质量超过0.2kgC.茶叶质量正好0.2kgD.没法得出正确判断6.广场舞虽然丰富了阿姨们的生活,但给每天晚上想写作业的同学带来了噪声污染。为了减弱噪声,阿姨们把声音调小,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是()A.在声源处 B.在传播过程中 C.在人耳处 D.在声源和人耳处7.小东同学想知道妈妈新买的金属保温杯是不是由钢或铁质材料制作,就找来一块磁铁去吸引它。这一行为是科学探究的哪一环节()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D.得出结论8.自行车轮胎在充气时,车胎内气体的密度和质量的变化是()A.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B.质量和密度都变小C.质量和密度都变大 D.无法判断9.某同学是近视眼,从戴上眼镜能看清书上的字迹,到摘下眼镜仍能看清书上的字迹,他应该A.将书靠近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B.将书靠近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C.将书远离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D.将书远离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10.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频率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C.利用次声波可以预报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D.“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11.一杯水,喝掉一半,剩下的半杯水A.因质量减半,所以它的密度减半B.它的体积减半,所以密度减半C.它的质量、体积、密度都减半D.虽然质量和体积都减半,但密度却不变12.在一瓶水的温度降低过程中,这部分水的密度()A.一定不变 B.可能变大C.一定变大 D.可能不变13.2019年12月26日,我国全境都能观测到日偏食奇观,形成日偏食的主要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C.光的色散 D.光的折射14.四季分明的江阴地区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薄雾缥缈 C.秋天,露水晶莹 D.冬天,霜打枝头15.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矫正远视眼需要佩戴合适的凹透镜B.矫正近视眼需要佩戴合适的凹透镜C.人站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是实像D.用照相机拍照时,景物应位于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内16.如图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焦点,AB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物体,A′B′是AB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下列四个图中,其中关于AB所的成像情况正确图是()A.B.C.D.17.“共享单车”低碳环保,便于出行,深受市民欢迎.假日期间,小强和爸爸决定骑单车外出游玩,取车时爸爸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共享单车”的二维码后自动开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维码是光源B.手机摄像头是凹透镜C.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二维码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以外D.骑行时,小强看见树木向后退是以地面为参照物18.某同学乘坐高铁,看到车厢内显示的车速为216千米/时.他估测车厢通过隧道用了10秒,则隧道长度约为()A.60米 B.600米 C.2160米 D.7776米19.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试电笔辨别火线、零线时,手指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B.使用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时,应将其外壳接在零线上C.发现有人触电或电线起火时,首先要做的是立即切断电源D.用湿抹布擦工作中的用电器20.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地膜覆盖农田 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21.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12.45cm、12.46cm、12.4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 B. C. D.22.一同学为了测出一玻璃容器的质量和某种液体的密度,先后进行了四次实验,四次实验的有关数据记录在如下的表中。在实验中该同学忘记记录第三次液体的体积V3及第四次玻璃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4。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是次数1234液体体积V/cm512V325玻璃容器和液体总质量m/g2934.637m4A.玻璃容器的质量为30gB.液体的密度为1.0×103kg/m3C.第三次液体的体积V3=20cm3D.第四次玻璃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4=45g23.关于力和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草地上滚动的足球逐渐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由于惯性,投出去的篮球能够在空中继续飞行C.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一定静止D.一小孩推地面上的箱子,箱子未动,是由于小孩的推力小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24.寓言“刻舟求剑”中的主人公找不到掉入江中的剑,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岸边的山 B.水中的剑 C.乘坐的船 D.江中的水25.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声打交道,以下有关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人类用语言表达信息、情感、并进行交流,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B.乙图中暖气管能把敲击声传遍楼内各处,说明固体能传播声音C.丙图中利用声呐确定鱼群的位置,说明超声波可以在水中传播D.丁图中在公路两旁设置声音屏障,说明在声源处可以减弱噪声26.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小明让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O点,纸板B可沿折缝ON前后翻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白色纸板上标有刻度是为了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B.让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O点是为了显示出入射光束径迹C.纸板B向后翻折后,反射光线消失,说明此时没有反射光线D.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是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27.从图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学好物理的重要能力之一.某种物质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G线段平行于时间轴,说明该物质有一定的熔点B.GH线段表示温度不断降低,所以该物质的熔点在不断降低C.在FG线段对应的时间内,物质处于液体状态D.在FG线段对应的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故物质既不放热也不吸热28.关于凸透镜成像及成像规律的应用,有以下几种说法:①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②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③幻灯机是利用当物距大于2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④集邮爱好者观察邮票时若一时找不到放大镜,可以用老花镜代替.正确的是()A.②④正确 B.②③正确 C.①④正确 D.①②正确29.如图是壁挂式拿起即亮的手电筒结构示意图,手电筒插入基座时不亮,拔离即亮,则基座所起的作用是A.电源 B.开关 C.导线 D.用电器30.一杯热水变凉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内能增加 B.水的温度不变C.水含有的热量减少 D.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减慢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距离为________m;现将一块和平面镜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l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32.生活中说的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的颗粒悬浮物,能被肺泡吸收并进入血液,我国的科研队伍成功研制出PM2.5净化器,其原理如图。闭合开关S1、S2后,风扇旋转吸入空气,A处的颗粒物被吸入净化器,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金属网C时受到强烈的吸引力,这是因为______,但很快又受到金属网C对它的斥力而离开金属网C,接着颗粒物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牢牢吸引,这是因为______。33.如图所示,超声波型加湿器是利用超声波将水打散成细小的颗粒,再利用风动装置,将这些小颗粒吹到空气中,以改善室内湿度的一种装置.它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_____;通过B超可获得人体内脏各器官的各种切面图形,这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_____;在校园内多种植树木主要是通过在_____中减弱噪声.34.我国在研制舰载机时用到了先进的3D激光打印技术,包括打印钛合金机身骨架及高强钢起落架等,其中的关键技术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高强钢等金属材料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构件成所需形状。35.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20cm处的白纸上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这个现象提示我们:凸透镜对光有_____作用。36.一个身高1.6米的同学站在离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米,则镜子中的像高_____米,当他远离平面镜后退1米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_____米。37.以镜正衣冠,如图甲所示,小红由远及近走向平面镜的过程中,她在镜中像的大小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周围的同学都能看见小红,是因为光照到小红身上,发生了___反射。小红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挂钟的指针如图乙所示,则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__。38.当电阻两端的电压由8V变为10V时,通过电阻的电流增加了0.1A,该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Ω;若它两端电压变为0V,此时电阻为_______Ω。39.寒冷的冬天,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内游客的嘴里不断呼出“白气”,这是________现象;冰雕作品的质量会一天天减少,这是________现象.40.如图所示,来自物点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点,要使像靠近视网膜,物点应该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这是___________视眼成像情况图;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佩戴一个合适的_____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如图(甲)是“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的装置示意图。(1)实验时应该选择颗粒______的冰块进行实验(选填“较大”或“较小”)。(2)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熔化过程用了_______分钟。(3)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________。42.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1)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2)蜡烛、光屏和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该像为倒立、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这个成像原理;(3)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应将光屏向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若小明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__。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移到b端,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随滑动变阻器R2阻值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1)电阻R1的阻值为多大?(2)该电路的最大功率为多大?(3)滑片P在b端时,通电10s电流对R1做功多少?44.图甲是小明家新买的电饭煲,它有加热和保温两种功能。图乙是其简化电路,和R都是加热电阻。当S接a时,电饭煲加热;当S接b时,电饭煲保温。已知:电源电压为220V,=55Ω,加热时总功率与保温时总功率的关系为:P加热=5P保温。某次加热米饭时,电饭煲内1kg米饭从12℃加热到100℃用了10min,[c米饭=]求这一过程中:(1)米饭吸收多少热量?(2)电饭煲的加热功率为多少?(3)电阻R的阻值为多少?(4)若电饭煲的热效率为80%,加热这些米饭需要多长时间?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A【题目详解】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降低了液体温度和减慢了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即可以蒸发减慢,故A符合题意;B.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时,既加快了空气流动,也增加了液体温度,所以,是蒸发加快,故B不符合题意;C.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是,增加了液体的表面积,可以加快蒸发,故C不符合题意;D.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可以提高液体温度,增加液体表面积,加快液体上方空气流动,所以,是蒸发加快,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B【题目详解】A.图(a)中的白光分解为七色光是由于光发生了折射,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故A错误;B.图(b)中激光束引导掘进,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性质可以防止方向出现偏差,故B正确;C.图(c)中我们能看见物体,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故C错误;D.图(d)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3、C【题目详解】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当敲击鼓时,鼓面会振动发出声音,当用手按住鼓面时,手使鼓面振动停止,所以声音就消失了.故选C.4、C【题目详解】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题中属于晶体是海波;属于非晶体的有:玻璃、蜂蜡、沥青,而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故C符合题意。5、D【题目详解】由图可见,该体重秤的分度值是1kg,也就是说一小格表示1kg;茶叶的质量是0.2kg,小于秤的分度值,称量起来误差太大,因此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建议选用分度值较小的秤进行测量。故选D。6、A【题目详解】把声音的音量调小,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音。故选A。7、C【题目详解】用磁铁去吸引物质,是通过实验的方式判断物质中是不是含有铁或者钢,这是科学探究七要素中的进行实验、收集证据。故选C。

8、C【题目详解】把外界的空气充进轮胎,内部的空气增多,故气体质量增大;轮胎的体积一定,内部的气体质量变大,根据公式ρ=可知其密度变大。故选C。9、A【分析】(1)近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太厚,会聚能力增强,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2)近视眼的矫正: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戴上近视眼镜,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3)戴近视眼镜能使光线发散,摘下眼镜,会聚能力增强,要想看清书本上的字,要离书本更近,这样折光能力增强.(4)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眼睛看物体时,物体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题目详解】(1)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戴上眼镜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能看清书上的字迹.摘下眼镜会聚光线能力增强,书本离眼睛要近一些,像距增大,才能看清书上的字迹.(2)眼睛看物体时,物体在晶状体的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故选A.【点评】(1)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2)掌握近视眼的成因、戴什么眼镜来矫正.10、C【解题分析】A、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B、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故B错误;C、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等发出的是次声波,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所以利用次声波可以预报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故C正确;D、每个发声体的音色是不同的,“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故D错误;11、D【题目详解】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跟其质量和体积的无关,一杯水喝掉一半剩下的半杯水,质量和体积减半,密度不变,故A、B、C均有误,D正确,故选D。12、B【题目详解】水由较高的温度降低到4℃的过程中,质量不变、体积变小,由可知密度变大;由4℃降低到0℃的过程中,质量不变、温度降低,体积变大,由得密度变小。所以在一瓶水的温度降低过程中,水的密度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故选B。13、A【题目详解】由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被月球遮挡,就会形成日食;故选A。14、A【分析】从六种物态变化定义进行判断: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凝固放热;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汽化吸热;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升华吸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题目详解】A.春天,冰雪消融,是冰变成水,是熔化过程,熔化吸收热量.符合题意.B.夏天,薄雾缥缈,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不符合题意.C.秋天,露水晶莹,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不符合题意.D.冬天,霜打枝头,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不符合题意.故选A.15、B【题目详解】A.远视眼是的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故应佩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矫正,故A错误;B.近视眼是由于人眼的晶状体变凸,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矫正,故B正确;C.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C错误;D.用照相机拍照时,景物应位于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B。16、D【题目详解】A点射出的光线有无数条,其中有一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还有一条过光心不改变方向的光线,两条折射光线会聚成像点A′。同理B′点射出的光线有无数条,其中有一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还有一条过光心不改变方向的光线,两条折射光线会聚成像点B′。连接A′B′就是AB的像。故选D。17、C【题目详解】A.二维码自身不发光,不是光源,A错误;B.手机摄像头是照相机原理,是凸透镜,B错误;C.手机扫描二维码时,物距远大于像距,在二倍焦距以外,C正确;D.看见树木后退,是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地面与树木没有相对移动,D错误.18、B【题目详解】已知v=216km/h=60m/s,由v=得,隧道长度s=vt=60km/h×10s=600m.B符合题意.19、C【分析】(1)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否则容易造成误判,认为带电体不带电是十分危险的.使用试电笔时,不能用手接触试电笔前端的金属体,这样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2)大功率或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必须使用三孔插座,以防外壳带电,危及人身安全;(3)当有人触电、电线或用电器着火后,先切断电源,再施救.(4)湿布是导体,擦洗正在工作的用电器,容易造成触电.【题目详解】A.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零线时,一定要用手指接触笔尾金属体,否则容易造成误判;但不能用手接触试电笔前端的金属体,否则会造成触电事故,故A错误;B.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其金属外壳一定要接地线,以防用电器外壳带电,会危及人身安全,故B错误;C.发现有人触电或发生电线起火时,要先立即切断电源再施救,故C正确;D.湿布是容易导电的物体,用湿布擦拭正在工作的用电器,容易引起人体触电,故D错误.故选C20、C【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一是液体的温度,二是液体的表面积,三是液体上方的空气流速.【题目详解】A.用地膜覆盖农田是减慢蒸发;不合题意;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是减慢蒸发;不合题意;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是加快蒸发,符合题意;D.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是减慢蒸发;不合题意;【题目点拨】此题考查的是蒸发.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此题的关键.21、A【题目详解】为了减小误差,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求出物体的长度,但是计算结果的小数点后有几位数字应该和给出数据的小数点后有几位数字相同;所以根据题意,需要求三次测量的平均值,所以物体的长度应是:L═12.45cm+12.46cm+12.46cm/3≈12.46cm,故A正确,故选A.22、D【题目详解】AB.由表格数据可知,当m1=29g时,V1=5cm3;当m2=34.6g时,V2=12cm3,则液体的密度:,玻璃容器的质量为:;故AB错误;C.第三次实验液体的体积:;故C错误;D.第四次实验玻璃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故D正确。23、B【解题分析】A、草地上滚动的足球逐渐停下来,是由于阻力的作用,故错误;B、投出去的篮球,由于惯性,篮球继续在空中飞行,故正确;C、受平衡力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错误;D、小孩推地面上的木箱,箱子不动,因此箱子受平衡力作用,故小孩用的推力等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故错误.24、C【题目详解】判断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关键看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以乘坐的船为参照物,剑与它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剑是运动的,所以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25、D【分析】(1)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3)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题目详解】A.甲图中人类用语言表达信息、情感、并进行交流,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乙图中暖气管能把敲击声传遍楼内各处,说明固体能传播声音,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丙图中利用声呐确定鱼群的位置,说明超声波可以在水中传播,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丁图中在公路两旁设置声音屏障,说明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减弱噪声,故D不正确,D符合题意。故选D。26、C【题目详解】A.白色纸板上标有刻度是为了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判断两角的大小关系,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实验时如果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能在纸板上显示出入射光束径迹,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纸板B向后翻折后,反射光线消失,是因为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此时反射光线仍存在,故C错误,符合题意;D.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进行多次实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27、A【解题分析】A、FG线段平行于时间轴,说明该物质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这里应该是凝固点,这是晶体凝固图象,A正确.

B、GH线段表示晶体已凝固完成,所以凝固点不会随温度降低.B错误.

C、FG线段对应时间内,物质处于凝固过程,应该是固液共存阶段.C错误.

D、FG线段对应时间内,物质处于凝固过程,温度不变,但要放热.D错误.

故选A.28、A【题目详解】①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②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③幻灯机是利用当物距小于2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④集邮爱好者观察邮票时若一时找不到放大镜,可以用老花镜代替.故应该选A29、B【题目详解】由题中的实物图知,手电筒是利用两节干电池串联为一个小灯泡提供电能,其中外壳相当于导线,手电筒插入基座时,基座将两电池隔开,电路不能接通,灯泡不亮,因此基座起到开关的作用;故选B。30、D【题目详解】A.一杯热水变凉,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故A错误;B.一杯热水变凉,温度降低,故B错误;C.热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不能用含有来进行描述,故C错误;D.一杯热水变凉,温度降低,水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减慢,故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3仍能【题目详解】平面镜所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所以她的像到镜面距离为3m;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将一块和平面镜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32、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异种电荷相吸引【题目详解】[1]带有负电荷的金属网C时受到强烈的吸引力,利用的是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制成的。[2]受到金属网C对它的斥力,说明颗粒物带负电,接着颗粒物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牢牢吸引,利用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3、能量信息传播过程【分析】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根据造成的结果判断即可.【题目详解】[1]利用超声波加湿器,超声波可以将水打碎,说明声音具有能量;[2]通过“B超”可知人体内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3]树木可以影响声音的传递,是在传播途径处减弱噪声.34、熔化【题目详解】钛合金、高强钢等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35、会聚【题目详解】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的白纸上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36、1.66【题目详解】[1]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与像大小相等,因此镜子中的像高1.6m;[2]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因此当他远离平面镜后退1米时,人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1m=3m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6m。37、不变漫【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的特点即可直接得出答案;(2)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3)根据钟表在平面镜中成像判断实际时间的方法:

作图法: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的实际情况;

翻看法:由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时,物像相对平面镜对称,根据这个特点把试卷翻过来观察,即可得出实际时间。【题目详解】[1]因为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与物距的大小无关,所以当小红由远及近走向平面镜的过程中,她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2]周围的同学都能看见小红,是因为光照到小红身上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所以周围同学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这是漫反射。[3]方法一: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即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平面镜中钟表指针的实际情况,如下图,可以看到钟表的实际时间是;方法二:把试卷翻过来,注意上下不要颠倒,直接从试卷的反面看钟表的实际时间是。38、2020【题目详解】[1]设电压为8V时,电流为I,则电压为10V时电流为I+0.1A,由欧姆定律可得U1=IR0---------①U2=(I+0.1A)R0---------②代入数据解得:I=0.4A,R0=20Ω。[2]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两端的电压变为零时它的电阻仍是20Ω。39、液化升华【解题分析】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