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南省南阳宛城区四校联考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河南省南阳宛城区四校联考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河南省南阳宛城区四校联考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河南省南阳宛城区四校联考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河南省南阳宛城区四校联考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河南省南阳宛城区四校联考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1.“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以下列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静止的()A.西昌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B.“神舟十号”飞船C.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D.在“天宫一号”内穿行的航天员2.夏天,人们常吃雪糕解暑,剥开雪糕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要放热 B.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汽化时要放热C.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 D.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3.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重为10N的物体在F=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A点匀速运动到B点,此时撤去拉力,物体继续向前运动到C点停下来,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AB段摩擦力等于10N B.物体在AB段摩擦力小于5NC.物体在BC段摩擦力等于5N D.物体在AB段摩擦力大于BC段摩擦力4.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公式v=s/t,s越大,或者t越小,v越大B.s越大,所需的t越短C.v的大小与s、t无关D.以上说法都正确5.如图所示,利用特大“人体万花筒”可以看到自己无数个像。人眼能观察到像,是因为进入人眼的光是由A.人眼发出的 B.平面镜发出的C.平面镜反射的 D.镜中的像发出的6.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 B.6.25m/s C.6.75m/s D.7.5m/s7.以下减弱噪声的措施中,属于“控制噪声传播途径”的是()A.车辆排气管安装消音器 B.建筑工地严禁夜间施工C.外环线内禁止车辆鸣号 D.高架道路安装隔音护栏8.用图所示的图像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其中表示同一运动状态的是()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二、多选题9.下列关于质量和密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质量和密度都不变B.水结成冰时,质量不变,密度变小C.一瓶牛奶喝掉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一千克铁比一千克棉花质量大10.在洗手间中,打开干手器就有热风吹到手上,手上的水很快蒸发,其原因是()A.提高了水的温度B.加快了水面上空气的流动C.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手吸收了热三、填空题11.小文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3m处,看到了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_现象而形成的,她的像到镜子的距离为_____m;当她向镜子走近1m时,像到她的距离为_____m.12.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蒸气在甲壳虫背上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水珠。之所以要把体温降到周围气温以下,是因为此过程需要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珠的形成和生活中的_____(举例)形成原理相同。13.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______,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其物理意义是______。14.晚上,在桌面上铺上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白纸是________(选填“亮”或“暗”,下同)的,平面镜是_______的,这时因为光照在白纸发生了_______反射,照在平面镜上发生了________反射.15.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16.如所示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___cm;如图2所示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___cm。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画出图中一束光线经过玻璃砖的光路图_____。18.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______)19.(10分)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测量焦距: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现象说明了凸透镜对光具有_____作用,并可得出此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2)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到适当位置,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依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3)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光屏向_____移动。五、计算题20.(6分)质量是100克的空瓶,装满水时总质量为500克,装满另一种液体时,总质量为600克,求:(ρ水=1.0×103kg/m3)(1)水和液体的质量各是多少?(2)空瓶的容积是多少?(3)液体的密度是多少?21.(6分)爸爸和小明驾车到无锡东站,然后乘高铁去济南旅游。10:4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线边如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小明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的时刻表,如图乙所示:(1)父子俩最快能赶上哪趟列车?(2)该趟列车运营的平均速度为多少?(3)该趟列车长200m,中途以20m/s的速度,完全穿过长度为1600m的一座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题目详解】B.“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天宫一号”相对于“神舟十号”位置没有改变,所以以“神舟十号”飞船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静止的.故B正确为答案.ACD.而“天宫一号”相对于西昌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以及在“天宫一号”内穿行的航天员,它的位置是变化的,所以“天宫一号”是运动的,故ACD错误.2、C【解题分析】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吸热,A、B说法均错误;雪糕周围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雪糕周围的冷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属于液化现象,C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物态变化吸放热判断,易错点是“白气”误认为时气态,而实质是物质的细小液态悬浮在空中形成的“白气”.3、C【题目详解】物体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受力平衡状态,即拉力与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fAB=F=5N;在BC段撤去拉力,物块做减速运动,但压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仍是5N,故C正确,故ABD错误.4、C【题目详解】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与路程和时间无关,故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5、C【解题分析】人看到物体是因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人眼的缘故,本题中人眼能观察到万花筒中无数个像,是人反射的太阳光再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入人眼中的。A.人眼不是发光体,故错误;B.平面镜不是发光体,故错误;C.进入人眼的光线是由平面镜反射而来的,故正确;D.镜中的像不是发光体,故错误。6、B【题目详解】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要用整个路程除以全程所用的时间.晓燕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7、D【题目详解】A.车辆排气管安装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A项不合题意;B.建筑工地严禁夜间施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项不合题意;C.外环线内禁止车辆鸣号,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项不合题意;D.高架道路安装隔音护栏,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选项D符合题意.8、B【题目详解】图甲:随着时间的增大,甲图中路程均匀增大,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为常数,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随着时间的增大,乙图中路程不变,表示物体静止;图丙:随时间的增大,丙图中速度均匀增大,表示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图丁:随时间的增大,丁图中速度不变,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图甲和丁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一规律。故选B。二、多选题9、AD【分析】本题考查影响质量和密度的因素、密度公式的应用。【题目详解】A.写字时,粉笔所含物质减小,所以质量变小,但密度不变。故A不正确,符合题意;B.水结成冰时,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所以质量不变。但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体积变大,根据得,密度变小。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牛奶喝掉一半后,牛奶所含物质减小,所以质量变小。但牛奶的密度不变,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铁和棉花所含的物质都是一千克,所以两者的质量相等,故D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10、AB【题目详解】热风干手机可以加快水面空气的流动,提高水的温度,可以加快水的蒸发,但对增大水的表面积效果不明显,故AB符合题意。故选AB。三、填空题11、反射34【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体和像的大小相等,物体和像的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小文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3m处,看到了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而形成的,她的像到镜子的距离为3m;当她向镜子走近1m时,像到她的距离为4m.考点:本试题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点评:对于此题,学生应把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体和像的大小相等,物体和像的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12、液化放热露珠【题目详解】[1]小水珠是液态,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2]液化是放热现象。[3]生活中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预冷液化形成的。13、质量体积是1m3的水,质量为1.0×103kg【题目详解】[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2]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体积是1m3的水,质量为1.0×103kg。14、亮暗漫镜面【题目详解】[1][2][3][4]手电筒的光是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因为平面镜发生的是镜面反射,所以所有的反射光都垂直镜面竖直向上。因为人是从侧面看的,所以镜面反射的光几乎没有进入眼睛,故看到镜子是暗的;而入射到白纸上的光会发生漫反射,会向四面八方反射,即使人站在侧面看,也会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眼,所以人看到白纸是亮的。15、37.3【题目详解】由图可知,该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体温计的读数为37.3℃。16、3.17.1(或7.2)【题目详解】[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图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铅笔的起始端与刻度尺12.00cm刻度线对齐,末端与刻度尺15.10cm刻度线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是15.10cm-12.00cm=3.10cm[2]图2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铅笔的起始端与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末端与刻度尺7.2cm刻度线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是7.2cm。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题目详解】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再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过玻璃砖右侧的入射点作出法线,根据“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作出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光路如下图18、【题目详解】由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依此画出折射光线如下图所示:19、会聚10.0缩小照相机上【题目详解】(1)[1]太阳光可以近似看为平行光源,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太阳光经凸透镜后将会聚在光屏上,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2]会聚在光屏上的这个光斑便为焦点。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便是焦距。由图知道,凸透镜的焦距是:f=40.0cm-30.0cm=10.0cm;(2)[3][4]由图知道,此时蜡烛距凸透镜40cm,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光屏上能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照相机;(3)[5]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由于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所以,成的像将靠近光屏的上方,此时应向上移动光屏。五、计算题20、(1)500g;(2)400cm3;(3)1.25g/cm3【题目详解】(1)水的质量:m水m总m瓶500g100g400g,液体的质量:m液m总'm瓶600g100g500g,(2)水的体积:,空瓶的容积:V瓶V液V水400cm3,(3)液体的密度:ρ.21、(1)G124车次;(2)280km/h;(3)90s。【题目详解】(1)由图知道,到无锡站的路程s=30km,限速v=60km/h,由知道,驾车到到无锡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