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吴都中学2024届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吴都中学2024届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吴都中学2024届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吴都中学2024届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吴都中学2024届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吴都中学2024届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下列光学器件所成的像为虚像的是A.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B.照相机中所成的像C.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D.投影仪屏幕上所成的像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图丙中,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D.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3.2019年10月1日是祖国70岁生日,为庆祝祖国70周年,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其中直升机方队组成了“70”字样飞过天安门,如图所示,其中有关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直升机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B.某一架直升机相对于其他直升机是运动的C.直升机是运动的,选取的参照物是地面D.直升机是静止的,它们的飞行速度可以不同4.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要求为5m,由于医务室房间太小,医生首先将视力表贴在一面墙上,然后在对面墙上正对着视力表挂一大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检查视力时A.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mB.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5mC.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2mD.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3m5.关于声现象及声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医学所用“B超”进行检查身体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B.二胡演奏家在演奏一首《赛马》时,用手指按住琴弦不同的长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色C.中考期间在考点范围“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鼓发出的声音响度不同6.如图所示,对于工艺师把熔融的玻璃吹拉成漂亮的工艺品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玻璃熔化中要吸热,但温度不变 B.玻璃的形状改变了,质量也改变了C.玻璃属于晶体,它有固定的熔点 D.玻璃的温度改变了,但质量没变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把铜棒轧成铜板,质量不变B.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C.1㎏铁比1㎏棉花的质量大D.一杯水凝固成冰后,质量变大8.小冰用手电筒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它比光滑地面上的光斑亮得多,关于此现象以下观点较合理的是()A.地面没有反射手电筒的光 B.地面把手电筒的光全部反射了C.从各个方向均可看到墙上的亮斑 D.只有在小冰的位置能看到墙上的亮斑9.下列关于声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40m/s,比水中传播快B.正常人耳能听到振动频率范围约为20赫兹到20000赫兹C.声波是靠介质传播的,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但保持原有的频率不变10.体育课上,近处的同学听到了老师发出的口令,而远处的同学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A.老师发出声音的频率较低 B.老师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好C.远处同学听到声音的音调较低 D.远处同学听到声音的响度较小11.天文爱好者所使用的望远镜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A镜是目镜B.B镜是物镜C.由于没有光屏,太空中的星体通过A镜成的是虚像D.太空中的星体通过A镜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12.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是调节弦在发声时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13.一同学为了测出一玻璃容器的质量和某种液体的密度,先后进行了四次实验,四次实验的有关数据记录在如下的表中。在实验中该同学忘记记录第三次液体的体积V3及第四次玻璃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4。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是次数1234液体体积V/cm512V325玻璃容器和液体总质量m/g2934.637m4A.玻璃容器的质量为30gB.液体的密度为1.0×103kg/m3C.第三次液体的体积V3=20cm3D.第四次玻璃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4=45g14.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他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_______,若他们通过相同的路程,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A.9∶88∶9 B.2∶11∶1 C.9∶81∶1 D.2∶18∶915.小明将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这一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起电是创造了电荷B.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够吸引轻小物体C.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带负电的物体会互相吸引D.橡胶棒能带上电荷,说明橡胶棒是导体16.如图所示瓶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成份是烷烃和烯烃系列的混合物,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各成份的沸点如下表所示,常温下液化石油气很难用尽,瓶内常有残留物.该残留物的主要成份是物质乙烷丙烷丁烷戊烷乙烯丙烯丁烯戊烯沸点oC-88.6-42.2-0.536.1-102.4-47.7-6.530.1A.乙烷乙烯 B.丁烷丁烯 C.戊烷戊烯 D.丙烷丙烯17.关于密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B.把铁块压成铁片,其密度变小了C.质量相等的两种物质,密度大的体积小D.一种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与其体积成反比18.下列现象与其对应的物态变化错误的是:()A.冬天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属于凝固现象B.冬天的早晨野外草地上有一层雪白的霜属于凝华现象C.夏天刚从冰柜里拿出的冰糕周围冒白气属于汽化现象D.衣柜里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会变小,属于升华现象19.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蒙上一层小水珠,过一会小水珠不见了,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A.熔化,放热液化,吸热B.液化,吸热汽化,放热C.液化、放热汽化、吸热D.凝华、放热升华、放热20.小军同学对生活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A.“皮影戏”和“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B.平静的水面上有桥和树的倒影——光的直线传播C.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 D.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了——光的折射现象21.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由图象可知()A.若,则 B.若,则 C. D.22.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应该科学和理性对待手机,它是非常先进和实用的工具,而不应该当作娱乐和玩具。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所示)可快速登录物理学习网页,查询学习物理资源,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C.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23.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保持5m远,若把视力表挂在人正后方的墙上人通过平面镜观察视力表,当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为3m时,被测人应位于()A.距前方平面镜1m B.距背后视力表1m C.距前方平面镜3m D.距背后视力表2m24.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A.月球上真空不能传声 B.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C.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 D.月球上宇航员声带无法振动25.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小孔成像B.山间彩虹C.太阳灶聚光D.从岸上看鱼位置变浅26.汽车开了空调后,前挡风玻璃表面有时会出现“水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论冬夏,水雾是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的B.无论冬夏,水雾是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C.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D.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2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m﹣V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甲、乙物质体积相等,甲的质量大B.若甲、乙物质质量相等,甲的体积大C.乙物质的密度为2g/cm3D.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2:128.如图是一根直树枝斜插在湖水中的一张照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OB是树枝反射形成的虚像B.OB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实像C.OC是树枝在水中的部分D.OC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实像29.如图所示,小明采用透明玻璃板、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在较亮的环境下观察效果更好B.实验时选用的两支蜡烛大小应相同C.透明玻璃板摆放应该与纸面垂直D.若把光屏放在B位置,蜡烛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30.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滴水。下列关于水在三态之间转化过程中所对应的吸放热情况,标注都正确的是A. B.C.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甲、乙两矿石质量相等,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两矿石密度大小关系为ρ甲=______ρ乙;将甲截去三分之二,将乙截去三分之一,则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为:ρ甲:ρ乙=______。32.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MN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根据图中的信息可判断:入射角是_____度,折射角是_____度。33.在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战斗机编队飞越天安门广场场面壮观.如图是呈“70”字形且队形不变地飞过的武装直升机群.现场观礼的人群听到的飞机声是经______传播而来,以编队中某一架直升机为参照物,其他直升机是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34.科学家利用激光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在地球上向月球发射的激光经反射回米,则地球与月球相距___________m;太阳到地球最大距离是,则太阳光要经过___________s的时间射到地球上面。35.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右图所示,这层霜是由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36.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由琴弦___________产生的,在使用二胡之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定弦”,这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37.如图所示,平面镜MN竖直放置,镜前有一个发光物体S,现将平面镜绕M点从MN转到MN′位置过程中,物体S在平面镜中的像S′的轨迹为_____(选填“直线”或“曲线”);S′离M点的距离_____(选填“越来越近”、“越来越远”或“保持不变”).38.李刚同学在配制盐水时,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在“0”刻线上,发现指针指在刻度盘中线的左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填“左”、“右”),天平调平后,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称盐的质量时使用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a所示,用量筒量出水的体积如图b所示,然后将盐倒入量筒中,待盐完全溶解后,量筒中液面的位置如图c所示,由此可知盐的质量是_________g,水的体积是_________cm3。配制盐水的密度是_____kg/m3。(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39.小雨和家人一起开车外出,坐在小轿车上的小雨看到前方一辆同向行驶的大客车向自己“倒退”而来,这是因为小雨以________作为参照物的缘故,由此现象可推断________的速度快。(以上两空均选填“小轿车”成“大客车”)40.端午节组织龙舟赛,运动员正在激烈比赛,相对于岸上站立的观众,龙舟是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以______为参照物龙舟是静止的。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如图所示,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和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像。他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略测量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___________;(2)记下________________;(3)量出________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其物理依据是________。42.学校有一个水龙头坏了,一直不停的滴水,8年级(2)班的小明认为这是一种浪费,但许多同学却不以为然。为增强同学的节约意识,小明决定做一个实验来测量一下这个水龙头一个月(按30天)由于滴水要流走的水的质量。请你帮小明设计出具体的实验步骤,要求在实验步骤中写出要用到的实验器材及所要测出的物理量,并用字母表示出最后的表达式。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一块长、宽、高分别为5m、3m、2m的碑石,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块碑石的岩石样品,测出它的质量为140g,用量筒装入30mL的水,然后将这块样品浸没在水中,水面升到80mL。试求:(1)碑石的岩石样品的密度;(2)这块碑石的质量。44.小丽一家开车从横州出发经六景去南宁。其中从横州到六景走二级公路,以5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了50km;从六景到南宁走高速公路,以10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了50km。求:(1)小丽一家从横州去南宁开车所花的时间;(2)小丽一家从横州去南宁开车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C【题目详解】A.针孔照相机属于小孔成像原理,因此成的是实像,它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不符合题意;B.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不符合题意;C.用放大镜看物体,利用的是光的折射现象中成虚像的情况;符合题意;D.投影仪屏幕上所成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不符合题意。2、B【题目详解】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此项错误;B、近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用凹透镜矫正,此项正确;C、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此项错误;D、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此项错误.故选B.3、C【题目详解】AC.直升机相对地面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地面为参照物,直升机是运动的,故A错误、C正确;B.某一架直升机相对于其他直升机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其他直升机为参照物,某一架直升机是静止的,故B错误;D.直升机的飞行速度是相同的,故D错误。故选C。4、A【题目详解】由题意可知,视力表离平面镜为3m,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可知视力表的像离镜子也是3m,所以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离镜子2m,视力表的像离人距离为3m+2m=5m,正好符合要求.

故选A.【题目点拨】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人和人的像相对于镜面对称,视力表和视力表的像相对于平面镜对称,依据数学知识计算.5、D【题目详解】A、医学所用“B超”检查,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的特性,而不是声波传递能量,故A错误;B、二胡演奏家在演奏一首《赛马》时,用手指按住琴弦不同的长度,琴弦的振动频率会不同,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故B错误;C、中考期间在考点范围“禁止鸣笛”是为了在声源处控制和减弱噪声,故C错误;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故D正确.故选D.6、D【题目详解】AC.玻璃在熔化过程中有逐渐变软变稠的特性,说明没有具体的熔点,所以是非晶体,非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的热量,温度升高,故AC错误;BD.工艺师把熔融的玻璃吹拉成漂亮的工艺品的过程中,玻璃的形状和温度改变了,但所含玻璃的多少没有改变,所以质量没变,故B错误,D正确。故选D。7、A【分析】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不因位置、状态、形状等的改变而变化。【题目详解】A.把铜棒轧成铜板,形状变了,但质量不变,故A正确;B.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不变,故B错误;C.1㎏铁与1㎏棉花的质量一样大,故C错误;D.一杯水凝固成冰后,质量不变,故D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8、C【题目详解】小冰用手电筒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时,光在大理石表面发生镜面反射,镜面反射的光线照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后,发生漫反射,由于漫反射的各个方向都能看到,而镜面反射时不在反射区域内是无法接收到反射光线的,所以墙壁上的光斑较亮。故选C。9、A【题目详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够传声,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声波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约是340m/s,比水中传播慢,故A错误,符合题意;B.正常人耳能听到振动频率范围约为20赫兹到2×104赫兹,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声波传播需要介质,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但保持原有的频率不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10、D【解题分析】远处的同学因为声音太小而没有听清楚,也就是响度小的原因.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知道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也有关系.11、D【分析】望远镜望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题目详解】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靠近眼睛的是目镜,靠近物体的是物镜,故AB错误;物镜的作用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D正确.故选D.12、B【题目详解】乐音有三要素,分别是音调、响度和音色.其中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与发声体本事有关,而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来决定的,发声体震动的频率又和物体的松紧程度、材料、粗细、长短等因素有关,因此本题选择B答案.13、D【题目详解】AB.由表格数据可知,当m1=29g时,V1=5cm3;当m2=34.6g时,V2=12cm3,则液体的密度:,玻璃容器的质量为:;故AB错误;C.第三次实验液体的体积:;故C错误;D.第四次实验玻璃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故D正确。14、A【题目详解】因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他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所用时间之比为2∶3;所以又因为路程相等时,时间与速度成反比,所以时间之比是:8∶9。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15、B【分析】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的转移;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橡胶棒是绝缘体.【题目详解】A、摩擦起电的过程就是电荷转移的过程,而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B、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是带电体,因此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故B正确;C、由于橡胶棒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强,会从毛皮夺得电子,即一部分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所以橡胶棒因有多余的电子带负电,橡胶棒靠近带负电的物体会互相排斥,故C错误;D、导体和绝缘体都能带电,橡胶棒能带上电荷,不能说明橡胶棒是导体,故D错误.故选B.16、C【分析】可以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有些物质的沸点比20℃低,在常温时容易挥发,有些物质的沸点比20℃高,在常温是不容易挥发.【题目详解】在常温条件下,乙烷、丙烷、丁烷、乙烯、丙烯、丁烯等物质的沸点低于20℃,在常温下可以变为气体;戊烯、戊烷等物质的沸点高于20℃,在常温下不能变为气体.故选C.17、C【题目详解】A.同种物质密度不一定相同,还与状态有关,如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故A错误;B.把铁块压成铁片,其质量和体积不变,密度也不变,故B错误;C.根据知,质量相等的两种物质,密度大的体积小,故C正确;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体积和质量无关,故D错误。故选C。18、C【题目详解】A.冬天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水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冬天的早晨野外草地上有一层雪白的霜,气态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夏天刚从冰柜里拿出的冰糕周围冒白气,冰糕周围温度较低,空气中气态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飘在空气中形成白气,属于液化现象,故C错误,符合题意;D.衣柜里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跑到空气中了,属于升华现象,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9、C【题目详解】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镜片凝结成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过一段时间小水珠不见了,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汽化吸热.20、D【题目详解】A.“皮影戏”中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属于光的折射,故A错误;B.平静的水面上有桥和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错误;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故C错误;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好像在水面折断了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正确。21、C【题目详解】A.当两种物质的体积相等时,由题图知,甲的质量较大,即,故A项不符合题意;B.当两种物质的质量相等时,由题图知,乙的体积较大,即,故B项不符合题意;CD.当两种物质的体积都是“1”时,由题图知,甲的质量较大,由公式知:甲物质的密度较大,故C项符合题意、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2、C【题目详解】A.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A项不符合题意;B.如果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应增大物距,所以应将二维码远离凸透镜,故B项不符合题意;C.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是利用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作的,类似照相机,所以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故C项符合题意;D.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类似照相机,所以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3、B【题目详解】由题意可知,视力表离平面镜为3m,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可知视力表的像离镜子也是3m,所以人离镜子2m时,距背后视力表1m,视力表的像离人距离为3m+2m=5m正好符合要求。故选B。24、A【题目详解】月球表面属于真空,没有空气,声波无法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宇航员需借助无线电设备才能进行交谈,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5、C【题目详解】A.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倒立的像,像之所以是倒立的,就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太阳灶聚光是利用光的反射,故C符合题意;D.水中鱼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从岸上看鱼的位置感觉变浅,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6、C【题目详解】夏天汽车使用空调,车内温度低于车外温度,车玻璃比车外空气温度低,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玻璃液化为小水珠凝结在玻璃外表面;寒冷的冬天使用空调,车内温度高于车外温度,车玻璃比车内温度低,车内的水蒸汽遇到冷玻璃液化,小水珠凝结在玻璃的内表面,故选C.27、A【题目详解】A.由图象知,当体积V=1时,>,所以体积相等的甲、乙,甲的质量大,故A正确;B.由图象知,当m=1g时,<,所以质量相等的甲、乙,乙的体积大,故B错;C.由图象知,当体积V=2时,=1g,=0.5g/,故C错;D.由图象知,当体积V=1时,=2g,=2g/,所以,故D错.28、A【题目详解】AB.树枝斜插在湖水中,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树枝在平面镜中成像,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OB是树枝反射形成的虚像,故A正确,B错误;CD.斜插在湖水中的树枝由于光的折射成像,看起来向上偏折,OC是树枝折射形成的虚像,故CD错误。故选A。29、A【题目详解】A.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烛焰是成像物体,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境的对比度降低,成像不太清晰.故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效果更好,故A不正确;B.实验中选用两根相同的蜡烛A和B,目的是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关系,故B正确;C.在实验中必须将玻璃板竖直摆放,才能确保蜡烛与像完全重合,才能使实验达到效果,故C正确;D.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光屏放在虚像的位置上,光屏上不会承接到平面镜成的像,故D正确.30、C【题目详解】水由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叫汽化,汽化需要吸热;冰变成水叫熔化,熔化需要吸热;水蒸气变成冰叫凝华,凝华放热;故选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1∶2【题目详解】[1]两矿石密度大小之比为所以。[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将甲截去三分之二,将乙截去三分之一,甲和乙的密度不变,故甲乙的密度之比为1∶2。32、4050【题目详解】[1][2]由图可知,水平直线MN为界面,竖直虚线为法线;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由图可知,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50°,则入射角为90°-50°=4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入射角=40°;折射角等于90°-40°=50°.33、空气静止【题目详解】[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人群听到的声音是空气传播而来的;[2]因为各飞机间保持相对位置不变,以编队中某一架直升机为参照物,其他直升机是静止的.34、【题目详解】[1]激光从地球射到月球所用的时间地球到月球的距离[2]太阳光射到地球所用的时间35、水蒸气凝华【题目详解】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是因为干冰先升华吸热使罐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36、振动音调【题目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二胡由于琴弦的振动而产生声音。[2]调节琴弦的松紧,就会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所以“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37、曲线保持不变【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来解答此题.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别作出平面镜在MN处S的像S′和平面镜在MN′处S的像S″,然后进行分析;由图可知,S点绕M以SM长为半径转动,所以它的像的轨迹应该是圆弧,即为曲线,由图可知,S′离轴M的距离始终不变.故答案为曲线;保持不变.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38、右19601.13×103【题目详解】[1]由于指针指在刻度盘中线的左侧,说明横梁向左倾斜,所以要把平衡螺母向右调节;[2]根据图a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可以知道盐的质量为m盐=10g+5g+4g=19g;[3]根据图b中水面在量筒中的位置,可以确定水的体积为60cm3;[4]图c中盐水的体积为70cm3,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