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现金投放回笼问题研究_第1页
湖南省现金投放回笼问题研究_第2页
湖南省现金投放回笼问题研究_第3页
湖南省现金投放回笼问题研究_第4页
湖南省现金投放回笼问题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现金投放回笼问题研究

国内和国内现行制度,主要是现金运行情况和国民经济发展指标的比对研究,现在过去的27年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湖南省的现金转入和转入规模也在不断增加。1992年,现金分配模式被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净转让和净回收。现金作为最活跃的货币层次,其运行状态的发展变化与宏观经济发展进程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通过现金运行情况和国民经济发展各项指标的比对研究,发现两个重要的现象:一是现金投回总规模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高度的正向相关关系,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9%,现金投回总规模也紧随经济发展的步伐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长。二是现金运行格局于1992年发生重大转折,而产业结构也于当年发生根本性的趋势变化。为深入探究湖南省现金运行的一般规律,有必要对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变化状况等影响现金运行格局的宏观性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可能影响区域现金运行格局变化的其它微观因素进行定性分析。一、烟台市烟台市烟台市烟台市烟台市经济发展现状湖南是我国传统的农业大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历史上第一产业在全省GDP中占比较大,第二产业比重较小,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经过20多年的发展,湖南工业化程度较大提高,2012年产业结构为18:44.2:37.8,现金运行状况及演变格局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一)gdp总量增长情况近30年全省GDP增速较为平稳,年均增速为9.87%,总量不断扩大。1985年的全省GDP总量为349.95亿元,至2012年增长到22154.2亿元,增长63倍。2012年,全省现金投放量达2015.5亿元,较1985年增长近103倍;现金回笼量达2635.9亿元,较1985年增长近108倍。现金投放、回笼与GDP同向高速增长。(二)湖南现金投放回笼1985年以来,湖南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轨迹比较清晰(见图表3),第一产业比重长期下降,第二产业比重近20年的时间内一直相当稳定,第三产业比重多年稳步上扬,反映三次产业比重变化的趋势线于1992年交汇。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三次产业综合作用于现金流通领域,湖南现金投放回笼格局以1992年为分水岭,分为净投放和净回笼两个阶段。1993年后湖南省现金运行呈现长期净回笼格局,特别是1997年至2001年这5年间,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最快,净回笼量增长也最显著。农村经济向工业规模化生产转型对现金运行的影响在湖南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弱化,但在湖南西部地区仍有体现。怀化作为湖南西部重镇,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现金需求变化显著,2012年现金投放、回笼、净回笼分别达到109亿、148亿、39亿,近10年来的现金投放、回笼、净回笼平均增速为12.80%,14.12%,15.85%,现金净回笼仍快速增长。(三)上年度经营收入的量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带动下,2012年湖南省全辖县级发行库现金收入595亿元,支出648亿元,分别占全省收支的26.3%和35.5%,县级发行库实现净投放53亿元。全省现金净回笼主要产生在地级市的城区。现金流动趋势总趋势是由省外流入省内,并由农村流入城市。二、影响湖南省货币运作模式的宏观因素分析(一)经济总量对现金运作的影响现金是最活跃的货币层次,现金的投放回笼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从宏观上看,GDP增长速度、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现金运行发挥主要影响。1、回归分析结果由于97年以前现金投放回笼历史资料因统计口径多变而无法准确统计,我们使用1997年至2012年间的数据来进行现金与GDP的相关性分析。(1)采用变量Y投,表征现金投放量;采用XGDP表征GDP数量。现金投放量与GDP值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Y投与XGDP之间的函数关系,即Y投=f(XGDP)。回归模型总显著性R2=0.927196,模型“拟合”较好;偏回归系数C(2)的t值为11.83603,精确反映显著性水平的p值接近0,统计显著性很高。偏回归系数C(2)为正,表示GDP的增加引起现金投放的增加。但由于常数项C(1)的t值不理想,置信水平达不到要求,需要予以剔除。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推导出如下方程:(2)采用变量Y回,表征现金回笼量;采用XGDP表征GDP数量。现金回笼量与GDP值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Y回与XGDP之间的函数关系,即Y回=f(XGDP)。回归模型总显著性R2=0.926434,模型“拟合”较好;偏回归系数C(2)的t值分别为11.76965,精确反映显著性水平的p值接近0,统计显著性很高。偏回归系数C(2)为正,表示GDP的增加引起现金回笼量的增加。但由于常数项C(1)的t值不理想,置信水平达不到要求,需要予以剔除。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推导出如下方程:2、现金净投回归系数的初步拟合结果同理,我们对1985年至2012年间,三次产业变动与现金净投回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设定变量Y净表示现金净投回(投放-回笼)的数量,1985年至1996年现金净投回数值由人民银行系统的发行基金净投回量来近似代替;设变量X1、X2、X3分别代表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增加值。建立方程如下:回归模型总显著性R2=0.948548813,模型“拟合”较好;偏回归系数C(3)、C(4)的t值分别为4.977733177、-7.855752987,C(3)、C(4)的t值符合要求,C(3)、C(4)的P值接近于0。C(2)的t值分别为0.481835771,P值分别为0.635153179,数据不符合要求。初步拟合的结果,第一产业增加值与现金净投回的相关性不显著,需要予以剔除。剔除第一产业值X1,建立现金净投回与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关系的二元函数方程:回归模型总显著性R2=0.947952,模型“拟合”较好;三个变量的t值分别为2.478082、5.572793、-8.15622,比较理想;精确反应显著性水平的P值均接近于0,统计显著性很高。C(3)系数为正表示二产产值的增加引起现金净投回正向增加;C(4)系数为负表示三产对净投回的影响与二产的影响方向相反,三产产值增加引起现金净投回反向增加。拟合的回归能在94.7%以上的概率解释现金净投回净值的变化。据此,可以推导出如下方程:3、对湖南产业内循环效率较低,进一步削弱了其对现金运行格局的影响力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湖南省现金运行的三个重要规律,一是GDP的增长与现金投放、回笼规模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二是第一产业对现金运行格局的影响已基本弱化;三是现金运行的最终格局由二、三产业的共同作用来决定。(1)现金投放、回笼规模跟随GDP的增长而增长。由模型(2)、(4)可知,GDP的增长与现金投放、回笼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模型(2)表明,GDP每增加1个单位,引起现金投放增加2.81个单位;模型(4)表明,GDP每增加1个单位,引起现金回笼增加2.84个单位。1985年以来,湖南省GDP增长较快,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带来现金投放、回笼的相应增长。(2)第一产业对现金运行格局的影响不显著。由模型(7)可知,随着湖南省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第一产业对现金运行的影响力已基本弱化。因为工农业生产剪刀差的长期存在,农副产品的生产成本高销售价格低廉,产业利润较低,生产出来的产品绝大部分用于农村居民生活、医疗、子女教育等纯消费性所需,产业内部难以形成有效的积累。第一产业内部自我积累进度慢,是历年来湖南省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农业生产投入大、见效慢,产业内部的自我积累进度慢,现金在第一产业内部循环的规模有限,加上二十多年来第一产业比重大幅降低,进一步削弱了第一产业对现金运行格局的影响力。现阶段,第一产业增加值已无力影响现金运行的整体格局,主要是对现金运行的季节性波动发挥一定作用。每年的8至9月是湖南省农副产品收购旺季,现金运行多表现为净投放,其后的10月、11月即大幅回笼。(3)第三产业对湖南省现金运行的格局发挥更大的影响力。由模型(7)的结论可知,第二产业每增加一个单位,可引起现金净投回增加0.2个单位,即引起净投放增加0.2个单位;第三产业每增加一个单位,可引起现金净投回减少0.3个单位,即引起净回笼增加0.3个单位。第三产业对现金的影响力是第二产业的1.5倍,所以说第三产业的发展变化尤其重要。正是由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第三产业长足发展,才导致了1992年后湖南省现金运行格局演变为净回笼。(4)以上回归分析的结论,可以很好的解释湖南省二十多年来的现金运行格局演变过程:1985———1992年,第三产业发展程度较低,产业产值虽稳步上升但产业规模尚小,第一产业比重还占三分之一左右,一、二产业对现金净投回格局仍在发挥主要影响,现金运行表现为少量净投放。1992年以后,以运输邮电业、商业饮食服务、金融保险业、文化教育业等支柱行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1997年至2001年的5年中,第三产业甚至超过第二产业引领经济发展。2001年三次产业比重为21.5:36.9:41.6,与1992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1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8.6个百分点。1992年开始,湖南省现金净回笼速度逐步加快,特别是1997年至2001年现金加速回笼,净回笼速度为近二十多年来最快阶段。这一现金净回笼快速增长的运行态势在湖南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西部地区仍在进行,怀化作为湖南西部经济重镇,近10年来现金回笼和净回笼量均保持较快增速。2003年后,湖南省工业化进程提速,工业经济发展较快,第三产业增速放慢、比重降低,第二产业对现金运行格局开始发挥更大作用,全省净回笼速度放缓。2005年以后,湖南省第二产业比重再次超越第三产业,工业化为主、第三产业和基础产业为辅的经济格局初步形成,现金净回笼速度进一步放慢。但是,因为第三产业对现金的影响力度是第二产业的1.5倍,影响力更大,所以当今湖南经济虽已进入工业化初级阶段,但现金运行整体格局仍表现为净回笼。可以预见,今后若湖南省工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一定程度,现金运行格局将有可能逐步向净投放演变。三、湖南金融运营趋势预测(一)工资性收入进一步增长,结构更加优化1.生产层面———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目前湖南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而这一时期按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是第二产业应居主导地位。从第二产业内部看,主要是工业的比重不断提高,根据湖南省政府新型工业化“十二五”发展规划,2015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将达1.1万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55%。2.收入层面———工资成城乡居民收入主要来源。2012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44元,增速13.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567元,增速16.8%。针对居民收入构成的调查显示,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来源是工资,紧随其后的是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分别为10467元、4933元、267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方面,工资性收入首次位列第一,达3241元,增长22%,占纯收入的比重为49.3%,为历年最高;其次是人均家庭经营收入,达2725元,增长10.6%;人均转移性收入为489元,增长21.9%。分析认为,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大幅增长,是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跃升首位的主要原因。2012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规模1315.5万人,工资收入1531亿元,较上年增长27.3%。3.消费层面———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比重不断上升。在需求层面上,在最终消费结构变动中,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比重不断上升,农村居民消费的比重持续下降,政府消费的比重基本稳定。城镇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的比重由2000年的41.6%上升到2012年55.3%,农村居民消费的比重由2000年的36.4%下降到2012年的20.8%。4.城镇化率———城镇龙头带动作用日益显现。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有力地促进了湖南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了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良性互动发展,促进了城镇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全省经济贡献率不断提高。2012年,全省13个地级市城区的生产总值达到7019.5亿元,占全省的43.8%,比2005年提高3.4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比重为3.9:49.8:46.3,明显优于全省14.5:45.8:39.7的产业结构;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3205.6亿元,占全省的79.2%。但横向比较,湖南城镇化进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一五”时期湖南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6个百分点,年均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09个百分点。2012年,全省城镇化率达45.1%,与全国51.27%的平均水平相差6.17个百分点。(二)工资性收入部分以文化品质为主近年来,湖南城镇化发展进度保持1.26%的年均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09个百分点,城镇化进度比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拉大,2012年,全省城镇化率达45.1%,与全国51.27%的平均水平相差6.17个百分点。导致以城镇为主的第二、三产业就业岗位供应相对不足,省外务工人数持续增长。2012年,全省外出农民工总人数918.73万人,工资收入1290亿元,增长32.9%。这部分工资性收入部分以现金方式携带返乡,决定了湖南现金从外省流入的总趋势。未来5年内,按照湖南经济当前的发展速度,湖南城镇化率仍将保持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的差距。利用现金净投回模型(模型7),按近5年来工资水平年均12%的增速计算,湖南未来现金净回笼趋势仍将持续,预计2017年全省现金净回笼额达696亿元。2.文化遗产影响城市现金市场。在中心城市城镇化对湖南各产业的影响都很显著。相对而言,城镇化对县域第二、三产业的影响最大,以及对县域消费品零售市场的影响高于中心城市。一方面,城镇化为湖南县以下市场带来更多的商品和服务,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带动县域现金需求占全省比重的增长。另一方面,物流渠道、大型商场、大型超市都将跟随城镇化进程向县以下地区渗透,农村居民能够实现就近消费,导致现金向城市流动的趋势减弱。湖南县域现金投放量和存量占全省的比重都将逐步增大。3.县级金融机构的现金管理根据湖南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和消费习惯特点,乡镇以下居民多将外出务工的收入以现金方式带回或在县和乡镇的金融机构以现金方式取出。取款主要以大面额券别为主,用于在乡镇进行日常生活消费,并在县城以及地级市购买大宗商品,消费找回的零钞则主要在县以下地区用于小商品消费,因此县级金融机构表现出大面额净投放,小面额回笼比例高于地级市的现金运行格局。受此影响,湖南县级发行库大面额券别表现为净投放,新增投放的中小面额券别小部分滞留在地级市市场,更大部分向县城转移。(三)湖南净回笼短期来看,农产品价格对湖南现金需求有一定影响,运用农产品价格对现金需求的影响模型测算,在当前的物价水平下,农产品生产价格出现1%的波动,影响湖南现金投放增速提高0.23%。由于湖南为现金净回笼省,现金投放加速的同时伴随着现金回笼的增长,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不会造成湖南地区现金供应紧张的局面。长期来看,湖南城镇化进程对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结构、消费量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带动湖南现金投放的快速增长。按照湖南省城镇化率近5年来1.26%的年均增幅,依据城镇化率对湖南现金需求的影响模型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