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的意境》教案_第1页
《山水画的意境》教案_第2页
《山水画的意境》教案_第3页
《山水画的意境》教案_第4页
《山水画的意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山水画的意境》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看图猜诗词名句,幻灯片展示诗意画。明确:第一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第二幅——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第三幅——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幅山水画是著名画家、诗人李可染先生根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词句创作的诗意画——万山红遍。结合词语,再来欣赏山水画,你感受到怎样的意境呢?请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教师总结:这两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意境辽阔壮美。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词人火热的革命情怀。古典诗词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诗词有了意境,“言有尽而意无穷”。诗画同源,山水画与意境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李可染先生所写的文艺论文《山水画的意境》去一探究竟。幻灯片出示学习目标,板书题目作者。1.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重点)2.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难点)3.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古诗词。根据图片采诗词名句。学生回答:震撼、美丽、气势磅礴、辽阔……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和重难点。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一)抓住核心观点和核心概念1.速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中心论点。明确: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灵魂】比喻起指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作者开宗明义,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阐述了意境之于山水画的关键作用。2.默读课文,思考问题,用横线划出相关语句。(1)什么是意境?明确: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2)为什么要讲究意境?明确:山水画……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第4段诗画有了意境,就有了灵魂。(3)怎样获得意境?明确: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真挚】zhēnzhì(多指感情)真诚恳切。(4)除“意境”外,山水画还有什么是关键?明确:意匠。什么是意匠?意境和意匠有什么关系?从最后两段圈画相关语句。明确: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3.整理所学知识,画出本文的思维导图。语文学科常用的思维导图有气泡导图、右侧导图、树形导图、时间线导图等。展示学生画的思维导图,教师点评讲解。学生速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中心论点。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文中相关语句。绘制思维导图。快速把握核心观点。把握核心概念。把握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初步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和结构。三、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深入文本,体会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本文都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小组合作探究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明确: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诗句、俗语等)举例论证第3段举例论证,引用李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为例,具体有力地论述了古诗追求意境,通过写景充分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观点。第4段举例论证,举毛主席《十六字令三首》的例子,论证了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第6段举齐白石画虾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述了意境的产生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第7段以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作论据来证明“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的观点。第8段举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画松树的例子,论述了山水画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注重表现精神的实质的观点,使论证更具体,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2)对比论证:第8段先从正面举了荆浩画松树的事例,再从反面举了一位作者外出写生的事例,论述了不能深刻认识对象,就不可能创造意境的观点,使论证更全面深刻。(3)道理论证:第8段引用四川人对于四川景物的概括“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意在证明“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夔门】kuí,又名瞿塘峡、瞿塘关,瞿塘峡之西门,是四川名胜之一。第10段引用杜甫的两句话,充当道理论据,点明诗人创作不但要有意境还要有意匠,诗文创作构思布局要苦心研究,“语不惊人死不休”,使文章更具说服力。教师小结: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时,先明确论证方法,再概括实例,最后点明论证观点及表达效果,这样答题才能规范完整。小组合作探究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小组代表回答问题。掌握常用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分析。四、归纳整理,梳理思路1.方法指导:(1)思考路径:即指作者如何提出问题(提出论点论题的方式),用什么方法(论证方法)分析道理,证明;最后如何总结问题(即归纳论点,强调论点,发出号召等)(把作者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和论证过程的顺序以及使用方法概括出来即可)2.答题格式:首先—然后—最后特殊情况:首先—接着—然后—最后首先,①提出…论点(或引出…论题)②通过…事例,引出论点;③通过引用名言或传说、故事等引出论点然后,从哪几个方面,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最后,①得出结论,阐明或指明什么;②总结全文,归纳论点;③提出希望,发出号召;④强调论点。参考思维导图,按照“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答题格式梳理论证思路。教师明确:首先提出中心论点,即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接着用李白和毛泽东的作品具体论述什么是意境以及为什么要讲究意境;然后以作诗、画画为例,阐述了获得意境的方法,即要能认识到客观事物的精神实质,要对客观事物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最后论述意境和意匠的关系,强调意境的营造要靠意匠。教师点评总结:论述思路清晰完整,重点突出了“怎样获得意境”这一主体内容。参考思维导图,按照“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答题格式梳理论证思路。结合以上所学,完整的梳理论证思路。五、拓展运用,诗词鉴赏运用课文中有关意境的论述,结合链接材料,参考《天净沙·秋思》前三句的意境赏析,从下列古诗词名句中任选一句赏析其意境和情感。【链接材料】“意境”修饰词语: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闲静,雄伟壮阔,沉郁悲凉,萧瑟凄凉,雄浑开阔,明快高旷,慷慨激昂,寂静肃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示例:《天净沙·秋思》前三句运用白描手法,通过九种意象,描绘出一幅深秋晚景图,意境萧瑟凄凉,衬托了天涯游子孤寂悲苦的思乡之情。提示:注意分析诗句的写作手法,描绘的景物,创造的意境和抒发的思想感情。展示学生鉴赏作业,教师点评总结:对诗句的意境和情感都把握的比较到位。学生参考资料,选择两句诗词赏析其意境和情感。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用来赏析古诗词。六、作业布置,借鉴写作各种艺术门类之间总有一些共通之处,彼此往往能够互相借鉴。结合课后思考探究三,写一写山水画创作的心得体会对你写作的启示。课后完成作业。借鉴写作。七、课堂小结,教师寄语意境可以是“枯藤老树昏鸦”的萧瑟凄凉,也可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闲适;意境可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