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校联盟”高二上生物期末统考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也可加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呈递在细胞表面B.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C.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在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D.浆细胞识别抗原后分泌抗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2.为加大对濒危物种的保护,我国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促进了濒危物种种群数量的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起来,增加了种群个体之间基因交流的概率B.自然保护区面积越小越容易控制,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C.在繁殖季节,雄性个体发出吼叫以吸引异性,这种求偶行为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传递D.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3.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I)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II)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I、Ⅱ都要将实验结果转化为数学模型进行分析B.实验I、Ⅱ通气前都必须用NaOH去除空气中的CO2C.实验I中,有氧组和无氧组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实验Ⅱ中,可用滤纸在盖玻片另一侧吸引培养液进入计数室4.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5.科学家把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导融合,培育出的驱蚊草含有香茅醛,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达到驱蚊且对人体无害的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驱蚊草的培育属于细胞工程育种,其优点是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B.驱蚊草的培育过程技术的原理包括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C.驱蚊草培育过程是植物体细胞杂交,不同于植物组织培养,无愈伤组织的形成D.驱蚊草不能通过天竺葵和香茅草杂交而获得是因为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6.在人和动物皮下含量丰富的储能物质是()A.糖原 B.脂肪 C.淀粉 D.蛋白质7.随着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放开,某些地区的人口数量有所增长,下列有关人口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与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关B.人口种群具有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特征C.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反映了该地人口密度的大小D.年龄结构较稳定的人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差较小8.(10分)下列是关于生长素的有关实验,全部给予右侧光照结果不向光弯曲生长的是()[(3)(4)是锡箔小帽,不透光,(5)(6)(7)云母片,不透水]A.(2)(3)(5) B.(2)(3)(5)(7)C.(2)(3)(5)(6)(7) D.(2)(3)(5)(6)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表示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和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的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胰岛素主要通过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降低血糖,能够刺激胰岛B细胞的信息分子,除了葡萄糖分子外,还有神经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_,这说明血糖调节属于_________________调节。(2)寒冷刺激时,机体可通过调节图1中激素______(填编号)分泌量增加,使细胞内呼吸作用增强,从而增加产热,同时通过调节机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来减少散热,维持体温恒定。此时机体下丘脑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含量会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所示,垂体分泌激素A的含量受______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的调控,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分泌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阅读以下几则资料,回答相关问题。资料一:高原鼠兔是小型植食性动物,为青藏高原的特有种和关键种。它们成群结队大肆啃食牧草,不仅给当地畜牧业造成损失,也对高山草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曾被视为草场退化的元凶。其洞穴本来是用来躲避严寒的气候和逃避肉食动物,却成为了许多小型鸟类和蜥蜴赖以生存的巢穴。资料二:高原鼠兔占藏狐总食物来源的95%,藏狐能有效控制高原鼠兔的数量。因人类弃养的缘故,大量流浪藏獒流落高原,其体型庞大、性格凶猛、食性广,经常咬死藏狐。资料三:为减少鼠兔对高原植被和草场造成的破坏,当地人曾在青藏高原的广大区域投放或喷洒有毒物质。(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调查青藏高原某区域藏狐的种群密度,研究者在1公顷的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60只;第二次捕获50只,其中有标记的有15只,则该种群密度约为__________只/公顷。藏狐的警惕性非常强,被捕捉过一次后再次被捕到的概率明显降低,那么这样估算出来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__________(填“偏小”“偏大”或“不变”)。(3)住在鼠兔洞穴中的小鸟发现附近有鹰、雕等猛禽时,就会立刻扑扇翅膀并高声鸣叫,以此为鼠兔示警。小鸟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根据资料二分析,若藏狐体重增重1Kg,至少需要消耗鼠兔_________Kg。(5)资料三提到的控制有害动物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其缺点是污染环境,因此最好采用_____________方法来控制高原鼠兔的数量。11.(14分)下图表示利用某二倍体农作物①、②两个品种培育④、⑤、⑥三个新品种的过程,I—V表示育种过程,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分析回答:(1)由图中Ⅰ→Ⅱ获得④称为__________育种,其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_,其中过程I是___________,过程Ⅱ是____________(2)由图中I→III→IV获得④过程称为___________育种,其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_,其中Ⅲ表示___________技术。该育种方法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3)由图中Ⅱ获得④时,AAbb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由图中Ⅲ→Ⅳ获得④时,AAbb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12.下图为种群知识框架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___。⑤表示_____________。(2)种群的“J”型曲线增长数学模型:Nt=N0λt中,λ值代表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3)利用方法⑦调査某草原田鼠种群密度时,若一部分被标记的田鼠标记物脱落,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4)该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如果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后,此草原慢慢发生了一系列演替,该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5)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_____________型,且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时,种群增长最快。若将该种菌接种在5mL培养基M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种菌的环境容纳量(K值)_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免疫细胞是指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相关的细胞,俗称白细胞,包括先天性淋巴细胞、各种吞噬细胞等和能识别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等。【详解】A、巨噬细胞能够吞噬、消化病原体,也可以加工处理病原体使其抗原暴露,激发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A正确;B、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能够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B正确;C、T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2等细胞因子能够刺激成熟的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C正确;D、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作用,D错误。故选D。2、B【解析】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2、生态系统的信息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详解】A、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增加了种群个体之间基因交流的概率,促进了濒危物种种群数量的增加,也能使种群中的个体具有较大的变异性,A正确;B、自然保护区面积越小越容易控制,但保护区内生物受到外界干扰的机会就越多,从而不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B错误;C、物理信息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因此在繁殖季节,雄性个体发出吼叫以吸引异性,这种求偶行为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传递,C正确;D、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D正确。故选B。3、C【解析】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Ⅰ):(1)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酵母菌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所以装置中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2)清水不吸收气体,也不释放气体,所以装置中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与消耗氧气的量的差值。2、“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Ⅱ)中,酵母菌数量的计算公式为:每个小方格中酵母菌数量×400÷(0.1mm3×10-3)×稀释的倍数;并且实验过程中需注意相关注意点,如:取样时要先振荡摇匀、酵母菌浓度过高时要加水稀释、计数时只数上边线和左边线的菌体数等。【详解】A、实验Ⅰ不需要将实验结果转化为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可以根据液滴的移动情况判断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A错误;B、实验Ⅱ中二氧化碳不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不会干扰实验结果,所以不需要通气前用NaOH去除空气中的CO2,B错误;C、实验Ⅰ中,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物中都有二氧化碳,所以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正确;D、实验Ⅱ中,用血细胞计数对酵母菌计数时,应先放置盖玻片,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待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再吸去多余培养液,最后进行计数,D错误。故选C。4、D【解析】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A正确;内环境稳态可使细胞生活在温度和pH等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正确;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K+外流,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依赖于Na+内流,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C正确;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不在内环境中,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5、C【解析】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是:离体的植物器言、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生成根、芽,最终形成植物体。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植物的体细胞杂交是将不同植物的细胞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形成杂种细胞,进而利用植物的组织培养将杂种细胞培育成多倍体的杂种植株。植物体细胞杂交依据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详解】A、驱蚊草的培育用到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优点是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A正确;B、驱蚊草的培育过程技术涉及原生质体的融合和将杂交细胞培育为完整植株,故包括的原理包括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B正确;C、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杂种细胞的培养过程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有愈伤组织和试管苗的形成,C错误;D、自然条件下天竺葵和香茅草不能杂交因为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具有生殖隔离,D正确。故选C。6、B【解析】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详解】A、糖原也是动物的储能物质,但是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肌肉细胞中,A错误;B、在人和动物皮下含量丰富的储能物质是脂肪,B正确;C、淀粉是植物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C错误;D、蛋白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在有葡萄糖和脂质的情况下蛋白质几乎不供能,D错误;故选B。7、C【解析】种群指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特征包括: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种群密度、性别比例与年龄结构。【详解】A、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与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关,A正确;B、种群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因此人口种群具有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特征,B正确;C、人口数量作为单一指标不能反映人口密集程度,即人口密度的大小,应结合区域面积大小进行判断,C错误;D、年龄结构稳定的人群,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差较小,能够保持自然增长率趋于0,保持人群年龄结构稳定,D正确。故选C。8、D【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植物的向光生长主要受生长素调控;生长素是尖端产生的,可以向下运输;植物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位置;生长素运输受单侧光影响;向光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以下的部位;弯曲生长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的,哪侧长得快,则向对侧弯曲。【详解】(1)有单侧光照,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发生向光弯曲生长,(1)向光弯曲生长;(2)由于胚芽鞘匀速转动,使生长素分布均匀,直立生长,(2)不向光弯曲生长;(3)由于尖端的感光部位被盖住,所以生长素分布均匀,直立生长,(3)不向光弯曲生长;(4)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所以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发生向光弯曲生长,(4)向光弯曲生长;(5)胚芽鞘的尖端插入了一云母片,阻断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使生长素分布均匀,直立生长,(5)不向光弯曲生长;(6)胚芽鞘尖端以下背光区插入部分云母片,阻断了背光侧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弯曲生长,(6)不向光弯曲生长;(7)胚芽鞘尖端以下向光区插入部分云母片,阻断了向光侧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发生向光弯曲生长,(7)向光弯曲生长。ABC错误,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9、①.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②.神经递质③.神经—体液④.B、C⑤.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汗液减少⑥.减少⑦.汗腺分泌汗液减少,体内含水量升高,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⑧.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⑨.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被灭活【解析】分析图示可知,A是促甲状腺激素,B是甲状腺激素,C是肾上腺素,D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详解】(1)胰岛素主要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来降低血糖;当血糖升高时,刺激下丘脑的感受器,进而通过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分泌胰岛素,同时血糖的升高也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这说明血糖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2)寒冷环境下,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和C肾上腺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使细胞呼吸增强以增加产热量,同时机体还可以通过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汗腺分泌汗液减少等变化以减少散热,维持体温恒定。此时由于汗腺分泌汗液减少,体内含水量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3)如图所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以作用于垂体,使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当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时,甲状腺激素可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被灭活,因此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分泌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体温调节、血糖调节及水盐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体温调节和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掌握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10、(1).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2).200(3).偏大(4).行为信息和物理信息(5).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6).4.75(7).化学防治(8).生物防治【解析】1、利用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重捕中标记个体数。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两方面。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四部分生物通过食物关系建立起来的联系叫做食物链。捕食链不包括分解者。3、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信息的载体为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物理因素,且通过物理过程传递。(2)化学信息:信息的载体为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3)行为信息:信息的载体为动物的特殊行为。4、生态系统的信息的作用:(1)对于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对于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对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还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详解】(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食物链和食物网,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若调查青藏高原某区域藏狐的种群密度,研究者在1公顷的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60只;第二次捕获50只,其中有标记的有15只,利用标志重捕法计算种群数量公式为: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重捕中标记个体数,故该种鼠的总数=60×50÷15=200(只),则该种群密度约为200只/公顷。藏狐的警惕性非常强,被捕捉过一次后再次被捕到的概率明显降低,估算中会导致重捕中标记个体数偏小,那么这样估算出来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大。(3)小鸟扑扇翅膀并高声鸣叫,向鼠兔示警,该过程中小鸟传递的信息类型有行为信息(扑扇翅膀)和物理信息(鸣叫声),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根据资料二分析,若藏狐体重增重1Kg,至少需要消耗食物1Kg÷20%=5Kg,高原鼠兔占藏狐总食物来源的95%,所以至少需要消耗鼠兔5Kg×95%=4.75Kg。(5)资料三通过投放或喷洒有毒物质控制有害动物的方法叫化学防治,其缺点是污染环境,因此最好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来控制高原鼠兔的数量,因为生物防治不会污染环境。【点睛】本题考察了生态系统相关知识。准确记忆相关基础知识,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灵活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易错点:利用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11、(1)①.杂交②.基因重组③.杂交④.自交(2)①.单倍体②.染色体变异③.花药离体培养④.明显缩短育种年限(3)①.1/16②.1/4【解析】分析题图:Ⅰ、Ⅱ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Ⅲ、Ⅳ是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Ⅴ是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小问1详解】由图中Ⅰ→Ⅱ获得④称为杂交育种,其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其中过程Ⅰ是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部管理办法模板
- 军事传播管理办法
- 军港管理办法修订
- 农业用火管理办法
- 农垦安全管理办法
- 农村制度管理办法
- 农村水井管理办法
- 农用资料管理办法
- 农行双录管理办法
- 农险投诉管理办法
- 九招致胜课件完整版
- 2014年欧洲儿童急性胃肠炎诊治指南
- YS/T 617.1-2007铝、镁及其合金粉理化性能测定方法 第1部分:活性铝、活性镁、活性铝镁量的测定 气体容量法
- GB/T 1972-2005碟形弹簧
- 保育员三级理论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 画册设计工作计划模板
- 送达地址确认书(诉讼类范本)
- 东北地区玉米施肥现状、问题与对策
- 图文全文解读2022年发改委发布《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暂行)》PPT
- 钢铁中日材料对照表
- 涟水县高沟中学学生成长导师制《导师工作手册》(共58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