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课件【知识精研提升】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1页
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课件【知识精研提升】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2页
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课件【知识精研提升】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3页
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课件【知识精研提升】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4页
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课件【知识精研提升】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你在朋友圈晒美食吗?你知道此举属于文化交流吗?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课标要求1.了解文化交流的意义和要求。2.理解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重点]3.理解不同民族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难点]4.理解文化交融的意义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2.科学精神:全面认识文化价值,明确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3.公共参与: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树立国际眼光,促进国家间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文化的民族性文化交流文化交融前提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前提必然结果文化发展请列举出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玄奘译经19年,共译经74部,丰富了祖国的文化,保留了古印度的珍贵典籍。他还把秦王破阵乐和老子的《道德经》介绍到印度。他还写了一部《大唐西域记》,这本书记载了他亲身经历的110个和传闻的28个城邦、地区、国家的历史和地理,成为今天研究中古时代中西交通和中亚、西亚、南亚历史地理的宝贵资料。

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使佛教更为广泛的传播。他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又名《马可·波罗行纪》、《东方见闻录》)记述了马可·波罗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所见所闻,后来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利玛窦利马窦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技知识。利马窦绘制的献给明朝万历史皇帝的《坤舆万国全图》、他出版《四书》的拉丁文译本,将孔子思想传入意大利。利玛窦撰写的《天主实录》,与徐光启等人共同翻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等书。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等传到西方古丝绸之路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等

从丝绸之路看中西文明碰撞交融古丝绸之路与斤“一带一路”不仅是一条通商贸易之路,更是一条文化碰撞、知识交流之路。为什么我们要进行文化交流与交融?什么是文化交流与交融?1.文化交流的作用/意义①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②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2.文化交流的要求(如何促进文化交流、文化发展?)①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②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替代。归纳小结全面理解文化交流1、前提: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2、意义: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3、原则:求同存异、取长补短。4、要求: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注意:1、文化文化交流并不意味着各民族文化走向融合,化多样性为单一性。2、文化交流不是文化输出,文化交流是双向的。3、文化交流对民族文化发展有利也有弊,不能认为“文化无国界,可以任意交流与借鉴”。鼓浪屿:中西文化交融地1.文化交融的必要性:(1)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2)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2.文化交融的重要性对本国对世界

人类正是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才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0102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注意:文化交融强调的是不同文化相互借鉴,既丰富本民族文化也能繁荣世界文化。不能说成文化趋同或文化逐渐统一。3.如何推动文化交融(怎么办)?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才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②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③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关系文化是民族的文化是世界的内涵文化之间有差异,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文化之间有共性和普遍规律,都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原因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具有民族性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和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又具有世界性辩证关系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错误倾向只看到差异,看不到共性和普遍规律只看到文化的共性,抹杀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正确理解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难点突破:比较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文化交流文化交融区别表现不同文化交流是一个过程,是彼此间文化的相互沟通,互通文化的有无,促进文化丰富与发展,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语言、报刊、网络等)使得文化得以传播。文化交融强调的是不同文化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渗透,难分你我,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结果不同文化交流侧重的是把一种文化发扬光大,传播开来,让更多的受众知道、理解的过程,量变文化交融侧重的是文化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甚至是冲突碰撞之后的发展升华,产生新文化的过程,质变意义不同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自身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文化交流间接促进文化发展。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从而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创新。文化交融本身就是文化发展与创新。

联系(1)文化交流是文化交融的前提、基础,文化交融是文化交流的升华、发展。(2)所有的文化交融都是建立在文化交流基础上的。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关系文化交流文化交融区别

把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播到另一个民族。强调通过一定的方式使文化得以传播。

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的吸收和借鉴。强调的是不同民族文化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产生新文化。联系

例:把外国的建筑理念带到中国。例:形成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1、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文化交流是文化交融的前提、基础,文化交融是文化交流的升华、发展。2、对文化发展的作用: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课堂小结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文化交流的意义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文化交流的原则求同存异、取长补短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交流的要求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文化交融的意义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1、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需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2、文化交流有助于减少文化差异。3、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而日趋同一、渐趋融合。易错纠偏4、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需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从而有利于体现和发展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交融中相互借鉴,但不是日趋同一,文化交流、交融应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01我国著名人文学家费孝通在谈及文化的多样性时有一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下列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B.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C.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D.与时俱进、开拓创新C

02中国与非洲国家文化交往历史悠久,在中非文化交流的字典中,没有“排斥”“歧视”“居高临下”这一类词汇。这体现了(

)A.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B.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活力C.文化交流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排斥、相互取代D.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C

0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同时也对世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此可见(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③不同文化在交流传播中逐渐趋同④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D民族性(个性)世界性(共性)042021年11月,2021年俄罗斯“中国文化节”青年诗歌朗诵活动在两国网络平台同步上线。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艾青的《太阳》、普希金的《海湾边有棵绿橡树》、莱蒙托夫的《祖国》等爱国主题经典诗歌隔空对话,抒发爱国热情,歌颂两国友谊。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特征②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富多彩③文化差异在交流中得到弥合④文化只有在对外传播中才有价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05《丝绸之路中国段世界文化遗产数字展示与交流平台》上线运行,丝绸之路的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