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察举制考略_第1页
汉代察举制考略_第2页
汉代察举制考略_第3页
汉代察举制考略_第4页
汉代察举制考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代察举制考略

监察制度是对春秋时期市政选举制度的发展而制定的一项人才制度。所谓“察举”就是考察后予以荐举的意思,即由丞相、列侯、刺史等甄别人才,推荐给朝廷,经考核合格后授予官职的制度。察举制产生于我国封建社会用人制度初创和完备的阶段,它基本符合中国道德文化的内涵,不仅在当时维护封建统治中起到重大的作用,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一察举制度的革新刘邦在楚汉之争中,善于用人,能收揽天下豪杰为己所用,最终击败项羽,建立汉朝。他认真总结了自己胜利的经验,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因此特别注重官吏的选拔。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刘邦下诏曰:“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P518)这种选人的方法带有战国时期“亲士”的色彩,但从要求郡国荐举人才这一点而论,可谓开西汉察举制之先河。惠帝时,崇尚“黄老”之政,奉行“清净无为”方针,一切规章因循前朝。但察举制仍在缓慢发展,惠帝四年诏曰:“举民孝、悌、力田者,复其身。”(P96)文帝时,开国元勋大多凋零,庞大帝国需要大批的官吏,文帝深切地意识到了选才的重要性。他以“不能博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而嬗天下”(P111)为憾。就在执政的第二年,文帝下诏要求“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P116)且亲自考核候选官员。据《汉书·晁错传》载,此次“对策者百余人,唯错为高第,由是迁大夫。”于此可见,当时察举制已深受士人的欢迎。但文帝在位23年仅两次下诏察举贤才,不仅规模小,而且范围窄,仅限于官吏,没有发展成为完善的仕进制度。汉武帝初年,随着在野地主阶层势力的逐步崛起,对代表军功地主权益的选官制度——任子制、赀选制展开了强烈的批评。在布衣地主阶层的斗争下,武帝接受了董仲舒推行贤人政治的主张,于元光元年“令郡国举荐廉各一人”(P160),对察举制做了明确的规定。但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些地方郡守害怕荐举“不肖”者而受牵连,消极抵制察举制。为了推行察举制,汉武帝规定“中二于石、礼官、博士议不举者罪”(P167),对察举不力者予以处罚。在武帝的大力支持之下,察举制得以推行开来,逐步取代任子制、赀选制,成为汉代主要的选人制度。察举制是随着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选才制度,它适应汉代统治阶级选贤任能的用人制度需要。首先,打破了汉初世袭选官制一统天下的局面,有利于社会政治的和谐。汉初“任子”制承秦代世袭制之余绪,规定二千石以上的官员任职多少年后可以荐举一人为郎官,而郎官一般可以逐级递补为县令或六百石以上的官员。“赀选”则是一种捐官制度,即向朝廷献金可以担任公职。不能说“任子”与“赀选”制没有选拔过好官,像刘向是“以父任为辇”察举制面向社会基层,在全国辖内动员各种力量公开地、大规模地荐举人才,使一些熟知民间疾苦,体恤民众辛劳的士人被选进了中央政府,为专制封建官僚集团注入了新的血液,拉近了朝廷与社会的距离,适应了统治阶级选贤与能的要求。对于汉政权的巩固、生产力的发展,世袭制的打破起着重要的作用。选拔了一大批专制中央政权急需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外交人才。其次,察举制与中国文化本质内涵一脉相承。中国文化的本质在于成就人的道德。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是中国道德文化本质之所在。察举制的首要环节是乡议士断。民间人物评议对朝廷选官,特别是举孝廉,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顺帝以前,由于举孝廉重形状,不试笔墨,对乡间的评议更是十分重视。所以,求仕之人在家先行孝悌之事,学有余力再习文。故终汉一代,察举士人以节义相榜蔚然成风。“在东汉至中后期尽管政治极为黑暗,然而士人却依然能于党锢之中,依仁蹈义,品核公卿,裁量执政,舍命不渝。”顾炎武对此推崇备至,认为“三代以下风俗之美,无尚于东京者。”(P145)这种把士人仕进之路与乡议闾论紧密相连,促使士人砥砺品行,服务社会。东汉末,为纠正察举之流弊,改重文章笺对。张衡称“此弃本而取末。”(P324)此后的科举制更加剧了这一倾向,遗失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新儒学大师徐复观对此有精辟论述,“科举在事势上只能着眼于文字,文字与一个人的行义名节无关,这便使士大夫一面在精神上乃至在形式完全弃置乡里于不顾,完全与现实社会脱节。更使其浮游无根……科举制重文章轻德行,破坏了士人的廉耻,使士人与政治的关系简化为单纯的利禄之门,把读书这种道德修为的过程简化为单纯的利禄工具。”(P144)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察举制的消亡无疑是中国仕进制度的倒退。再次,察举制促使中央政权巩固统一与各地文化交融。察举制按地区大小,人口多少分配名额。同时,在名额分配上对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居住地给予照顾,适当放宽限制。这些措施使经济文化落后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地区都一样照人口比例来考选。因此,“中央政府里永远有全国各地的人民,不致于偏荣偏枯。所以,中国政府始终是代表着全国性的,全国人民都有跑进政府的希望”(P187)。与此同时,汉初的郡县制竭力避用本地人,防止陷于地方性。这样,察举制就能使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优秀人才有机会参与先进地区的政治,使各地文化同源,风俗相通声教相移,不致于分崩离析,巩固了中央政权统一与各地文化交流。但是,察举选人仍有不少的弊端,最主要是“察者不明而举非其人”。察举制名义上是朝廷选拔人才,实际上成为达官贵人奖励贤士、罗致天下名士的手段。地方官吏控制了荐举的关键。士人为能够被荐举,不得不竭力趋附权贵,甚至请托贿赂官员。而且“两汉察举风尚,往往由身居高位的‘公卿大臣’以能罗致人才,充当自己的幕僚为荣耀”。公卿大臣罗致的人才愈多,则威望和地位愈高,尤能为人所重视,所以,长官察举时多取“年少能报恩者”,于是“举子与举主间形成特殊关系。举子视举主为恩主,生为之报恩,死为之服丧”。促成了世族地主集团的形成。察举制最终走向了历史的反面。二察举制使人治也调整了干部选拔制度察举制消失于历史的长河已近两千余年,然而,它对今天的文官选拔制度仍有着潜在的影响,仔细考察汉代察举制与现今干部选拔制度,就会发现两者有着惊人的相似。第一,察举制与现今干部选拔制度都具有浓厚的人治色彩,选举权实质“在上不在下”。国家治理模式基本可分为“人治”和“法治”两类。“法治”着眼于人性的消极成分,强调外在的监督制约机制,确保公职官员的责任心。“人治”模式中权力的运行主要依赖于掌权者的良心、道德、能力、品质等,实质上是“德治”。汉代察举制“其权在地方长官,不在地方民众”(P184)。长官察举“贤良方正”,固需访谈乡闾舆论。但察者如果不负责,不下功夫,所举就一定名不副实。更有甚者,负有察举责任的人以荐举茂才、孝廉作为谋私的手段。用以拉拢关系,巩固自己的权势。尤其西汉晚期以后,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门阀世族的崛起,察举制成为世族垄断权力的工具。豪强地主依仗权势,利用察举而踏入仕途,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P158)的腐败现象,破坏了察举制的本来面目。我们的干部选拔制度是在战争年代逐步形成的。由于战争的紧迫性,往往忽略了民主而侧重集中。干部的选拔权往往集中于核心领导层,尤其是一把手的手里。当今干部的基本选拔程序为:民主推荐,组织考察,上级任命。在实际操作中由群众推选干部的现象是微乎其微。这种干部选拔制度实质上仍是一种“人治”模式,不可能杜绝察举制的弊端。它的选才范围甚至比察举制更窄。察举制实施之初,尚能面向最基层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而我们则往往有行政层次的局限,不可能对候选干部作出完全公正、合理的评价,往往把眼光投向身边熟悉的人,以至于核心领导层身边的秘书、干事成为政府的“法定接班人”。改革开放后“公职官员竞争上岗,除了笔试面试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领导的考评意见,即由主管领导来评判应考者‘德’、‘能’、‘勤’、‘绩’”,这意味着最后的决定权仍掌握在领导官员的手里。这种“少数人选少数人”的选拔方式不仅大大缩小了选才范围,对人才资源的利用构成了一定地浪费,而且这种选拔机制与干部腐败有着必然的联系。领导者往往把人事权视为私人的财富,把人民所赋予的权力视为对下级官员的恩赐。第二,察举制与当今干部选拔制度都注重对“德”的考核。察举制体现了中国道德文化的精髓,特别强调对道德素养的考核,东汉顺帝改革前尤甚如此。但察举制对“德”的考核不像科考制那样,注重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而是出自乡闾的“清议”实践。汉代的察举制主要是察孝廉,士人能否被察孝廉,道德的考评是极其重要的根据。顺帝改革察举制之前,由于对乡党舆论较为重视,所以士人为了察举进仕,往往先行孝悌之事。《后汉书·韦彪传》载:“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瘠骨立异形。”汉武帝选取博士弟子时要求“郡国县官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P512)。这样,士人要取得入仕的资格,首先得行善于乡间;吏员要晋升朝廷上层,首须进入社会,取得社会的同情;要取得对社会的同情,是必须要对社会负责。于是,士人不能脱离社会。我们现行的干部选拔制度,也非常注重对道德的考察。提拔干部常常召开群众座谈会,通过问卷、记录等民意调查辅助手段来考核后选干部。但其中鲜有可量化的标准。改革开放后公职人员竞争上岗也重视对道德的考核,主要是划定范围背书答题,与科考制仅是考核内容的不同。个人真实的思想道德水平不可能通过笔试考察出来,更何况道德远不止政治道德一项。第三,由人治模式所固有的痼疾导致两者最终必然与考试制度相结合。汉代察举制比以前是进步了,但察举选人制度时间一长,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等级尊卑位秩序,以儒家伦理为主导的中国封建社会,其后果是百弊丛生。尤其到了东汉以后,门阀士族的崛起,几乎垄断了察举的特权,出现了“察者不明而举非其人”的弊端。东汉顺帝时,针对察举制拉关系和人情盛行的衰状,尚书令左雄提出举孝廉要经过考试,诸生试经学,文吏课笺奏。规定各州府举荐人才要经过考试,考试及格后方能举荐,集中到朝廷还要求“覆试”,“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P2020),这实际上是科考制的先声。今日社会转型时期的干部选拔制度由于环境的变化,自身的弊端已显露无疑,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我们必须与时俱地加以改革。可喜的是,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不少部门已开始尝试用考试制来录用一定范围和一定职务的公务员,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古今中外,官员选任制度,无非只有两种形式而已,举荐与考试。荐举制与考试制各有其优劣,相比较而言,在民主政治没有成熟时,考试制还是优于荐举制。考试不仅可以测试干部政治实践所需要的知识水平,而且通过竞争对人才选择鉴别,可以有效地减少干部选拔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大幅减少在干部选拔问题上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所以荐举制最终必然要与考试制相结合。三政治人物与文化内涵的相通点察举制基本符合我国文化的特性,现代西方文官选举制也是建立在政治人物道德实践之上的,与我国文化内涵是相互相通的。鉴古为知今,经世为致用。我们可以借鉴察举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更加完善我们的干部选拔制度。一、任制的建立和完善察举制初期严格规定了保荐人的连带责任,防止察举权的滥用。汉武帝下诏:“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当免。”(P522)规定不按期如数荐举的官员要被革职或受其它处分。为了防止在荐举过程中出现的弊端,汉顺帝进行改革,对官员实行“试任制”,即被察举的官员必须先试用一年,如果能胜任职守,方可转为正式官职;若不胜任,就要被撤销职务,而且举荐人也要受相应的处罚。如顺帝时太尉施延“以选举贪污策罢”(P264)。现今的干部选任制度也有“试用期”,但由于没有严格的考核,无法对试用干部做出公正的评价,大体无过便是功。此外,干部选拔制名义上是民主集中,实则无人负责,用人失误往往用集体决策一推了之。由于用人决策不承担任何风险,致使决策干部荐举时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我们可以参照察举制,建立严格的举荐问责制。推荐下属担任要职或高职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一定年限内对被荐举人腐败问题承担相应的用人失误责任。这种问责制一则可以有效制约掌权者滥用职权,因为举荐者为保全自己的名誉和地位不得不谨慎举荐;二则“可以使被荐者主动进行有效自我约束而不是举荐者失望,伤及交情”。而主动进行有效自我约束。二、察举制对汉代官吏的培养两汉察举制有基本用人原则和基本思想,即“宽取严用”。首先,察举选士的范围比之以前大大扩展。“汉文帝以前,被察举者限于现任官吏,汉武帝时,吏民均可被察举。”董仲舒建议武帝“使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P2513)汉武帝名相公孙宏“起徒步”,穷困潦倒,曾“牧海上”。武帝察“贤良文学之士”被应召入京,征为博士。后出使西南夷,显露过人的才华。武帝“察其行慎厚,辩论余,习文法吏事,缘饰以儒术”(P2618)。三年后提升为丞相。其次,在察举的科目上,不仅有常科(孝廉、茂才)还有特科(勇武之士、博士弟子、文学掌故、以明法进身者、以学童进身者)。察举制通过录用各种特殊人才,使天下勇猛知兵法者、有道术者、明法典法规者、擅理财者、懂民政者、长治水者各种特能异科之士报效于朝廷。常科侧重选拔道德贤能之士,异科选拔特殊才能者,充实统治阶级机构。由于武帝察举士人“宽取严用”,所以“汉之得人,于兹为盛”(P2636)。此外,察举制还注重从实践中培养选拔人才。东汉察举制明确规定“务授试以职”,要求被察举者必须有在州郡任低级佐吏的经历。所以,汉代官员多数是从有实践经验与行政技能的地方佐吏中选拔而来,这对吏治无疑会有帮助作用。现在社会分工日趋专门化,公共事务管理日趋复杂化,现代化的建设需要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