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4-1时代的主题 第1课时 同步练习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4-1时代的主题 第1课时 同步练习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4-1时代的主题 第1课时 同步练习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4-1时代的主题 第1课时 同步练习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4-1时代的主题 第1课时 同步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1时代的主题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1.为顺应国际调解发展态势和需求,中国与持相近理念的国家起草并达成了《联合声明》,决定共同发起建立国际调解院。国际调解院将是一个由各方共同协商建立的,以条约为基础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致力于以和平友好的方式解决争议、处理分歧,是对现有机构和争端解决方式的有益补充,也将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一个新平台。中国筹建国际调解院(

)①以实际行动践行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国际共识②承担大国责任,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③参与制定国际规则,对各种国际争端行使管辖权④顺应时代主题,推动世界多极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3年1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朔尔茨就共同应对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达成共识。但双方在能源、防务等问题上存在分歧,要合力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仍面临不少考验。这说明(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两国合作的基础②法德两国存在复杂利益关系③发展问题仍是当今时代主题④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非洲之角扼守连接地中海、红海、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自然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由于长期受大国地缘政治等影响,该地区矛盾冲突多发、经济发展迟滞、百姓生活困苦。2022年初,中方提出“非洲之角和平发展构想”,帮助地区国家应对安全、发展、治理三重挑战。中方提出这一构想是基于(

)①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②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③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④南北发展不平衡是全球发展最突出问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2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在共同努力下,中德双方引领双边关系不断向前,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科技、文化、教育与体育等领域的合作亮点频现。双方坚持相互尊重、对话协商,放眼未来,续写中德合作新篇章。中德能够携手努力深化合作得益于(

)①能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共同利益决定国际关系②能顺应当今时代主题的变化,坚持共商共建共享③能管控分歧、相互尊重,积极寻找双方共同利益④能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5.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有利于和平力量的壮大,贫困落后则是国际动荡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否有效地制止战争,维护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环境,取决于和平力量的经济发展程度。这段话说明(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②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物质基础③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④维护和平是发展经济的基本前提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6.2023年3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沙特阿拉伯王国、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三国宣布,沙特和伊朗达成一份协议,包括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在至多两个月内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安排互派大使,并探讨加强双边关系。三国表示愿尽一切努力,加强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沙伊关系的改善(

)①为实现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打开了道路②为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国家间矛盾树立了典范③表明化解国家间的矛盾必须通过第三方斡旋④是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都已解决的重要标志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上强调,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东地区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中阿作为战略伙伴,要继承和发扬中阿友好精神,加强团结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阿命运共同体,更好造福双方人民,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这说明(

)①中阿共同利益是双方合作的基础②中阿双方的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③战略合作是双方关系的主要内容④中阿合作符合了当今时代的主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自共建“一带一路”提出以来,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近200份政府间合作协议。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以及其他区域组织将共建“一带一路”及其核心理念纳入成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加快了各国的发展进程,改善了沿线各国的民生。由此可见(

)①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②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③中国与沿线各国在具体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加强合作④中国的发展是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无论是朔尔茨访华,还是米歇尔(欧洲理事会主席)访华,合作仍然是一个主题词,欧洲人明确认识到,今天的国际问题没有中国参与是没办法解决的,在全球化背景下,“断链脱钩”也是不符合欧洲利益的。材料可以为以下观点支撑(

)①践行多边外交,加强国际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②中国在国际舞台的代表性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增强③坚持合作共赢,促进共同发展,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④加强对话合作,以一体化方式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完善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0.习近平指出:“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而应该相互补台、好戏连台。”这说明(

)A.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B.维护世界和平已经成为各国共识C.主权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一律平等D.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11.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当选总统之初,展现了一系列对华友善的表态,搁置南海争端与中国大力加强贸易合作。然而访华结束后,马科斯就决定在南海以南的诸多岛屿军事基地中,向美军增加开放4处军事基地的使用权,同时不断加强和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的军事合作。菲律宾的态度变化表明(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一国外交政策会受多重因素的影响C.表明不同力量的制衡能维护世界和平 D.国家利益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1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世界和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

)①各国经济发展给世界和平奠定了重要基础②维护世界和平能为解决其他国际问题创造条件③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④有了世界和平,各国经济就必然会快速发展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3.2022年5月31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邀在“基辛格与中美关系”研讨会上指出,中美关系不能再恶化下去了,必须做出正确抉择:要端正战略认知,摒弃冷战思维;要巩固政治基础,妥善管控分歧;要跳出竞争逻辑,增进交流合作。建设一个互联互通、多元包容、安全共享的世界,是中美两国必须承担的责任义务。对以上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中美应该增进交流合作是因为中美两国存在共同利益②世界多极化趋势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大势不可逆转③中国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孟德斯鸠指出:“贸易的自然效应就是和平。两个国家既彼此通商,又相互依存,一方以购入获利,另一方则以出售获利,一切联合均以相互需要为基础。”由此可见(

)①经济发展是维系持久和平的动力②和平是国际社会共同发展的前提③国家间的经济交流符合各国根本利益④经济全球化是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2022年9月是第11个全民国防教育宣传月,9月17日是第22个全民国防教育日。9月18日、黑龙江省各地人防部门开展人防警报试鸣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国防观念和人民防空意识,警醒广大市民勿忘国耻,居安思危,铭记历史,珍视和平。我们之所以如此珍视和平,是因为(

)①和平是发展的基础,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③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④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和平有利于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截至2022年10月,俄乌战争进入第8个月,战争烧掉了俄乌双方的情谊,也彻底改变了世界局势:多国经济尚未走出疫情阴影,又面临着粮食短缺、能源价格上涨、通货膨胀、供应链中断的危机。而美国等西方国家源源不断送给乌克兰各种武器,拉帮结派制裁俄罗斯,在能源、军工领域赚得盆满钵满。由此可知(

)①世界多极化是一个充满复杂斗争的发展过程,在曲折中发展②国际关系复杂多样,俄乌间的关系已经由冲突取代合作竞争③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共同利益是一国外交活动的出发点④频发的战争和全球性问题使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一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成功举行。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就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中亚提出“四点主张”,就如何建设中国一中亚命运共同体提出“四个坚持”,并就怎样发展中国同中亚国家合作提出“八点建议“,得到了中亚各国元首的高度赞同和热烈响点。中国一中亚命运共同体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区域合作模式提供示范,将成为落实中方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的实践平台,必将令中国一中亚合作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为盼繁复杂、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知识,说明构建中国一中亚命运共同体能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的确定性。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2年12月9日下午,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在沙特首都利雅得阿卜杜勒阿天兹国王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峰会发表《首届中阿峰会利雅得宣言》,宣布中阿双方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阿拉伯世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外交行动,是党的二十大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又一成功实践为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规划路径,为中阿关系未来发展擘画蓝图,为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繁荣注入信心和动力。习近平主席利雅得之行,树起中国同阿拉伯国家交往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阐述“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的意义。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式现代化没有成为西方现代化的“翻版”,而是从国情出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走适合自己的现代化发展道路。通过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启迪和借鉴。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启迪和借鉴。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谈谈你的理解。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应泰国总理巴育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于2022年11月17日至19日赴泰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泰国进行访问。11月19日,习近平主席同巴育总理在总理府举行会谈。双方就构建更为稳定、更加繁荣、更可持续的中泰命运共同体达成重要共识,并就中泰关系当前和未来发展交换了意见。双方将落实好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共识,弘扬区域主义,共同维护东盟在区域架构中的中心地位,推进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建设,不断释放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动能。双方同意推动三河流域经济合作机制和澜湄合作协同发展,深化次区域融合,促进互联互通、贸易投资,增强在卫生健康、食品和能源安全、水资源和数字化领域合作的韧性。双方密切沟通协作,共同应对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支持联合国发挥核心作用。结合材料,运用《当代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阐述中泰两国达成共识的原因。参考答案:1.A2.D3.A4.D5.A6.A7.B8.B9.D10.D11.B12.D13.B14.B15.D16.B17.①世界多极化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构建中国一中亚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加快推进世界多极化,促进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②发展中国家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构建中国一中亚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加强合作,联合自强,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③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构建中国一中亚命运共同体,落实“三大倡议”,符合我国和中亚国家的共同利益,使中国一中亚合作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的确定性。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推动构建中国一中亚命运共同体,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的确定性。18.①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②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是由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决定的,其不断发展有利于维护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国家利益。③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中阿命运共同体坚持平等互信、互利共赢,开放包容,践行多边主义原则,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阿命运共同体顺应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有利于促进中阿共同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阿合作持续推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9.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是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贫穷现象。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国情出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走适合自己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肩示广大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