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创新演练:第一单元《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岳麓版3)_第1页
高二历史创新演练:第一单元《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岳麓版3)_第2页
高二历史创新演练:第一单元《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岳麓版3)_第3页
高二历史创新演练:第一单元《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岳麓版3)_第4页
高二历史创新演练:第一单元《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岳麓版3)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C.礼法并用 D.民水君舟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共通”,即荀子和法家思想的共同点.虽然A、B、C、D都是荀子的思想主张,但仔细比较,荀子提出“性恶论",因此主张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法家则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和规范臣民的行为,实际上也是因为相信人性本恶的。答案:B2.(2010·浙江高考)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A.不以人助天B.制天命而用之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思想特征。B、D两项是儒家代表人物荀子思想,可排除B、D两项。“不以人助天”体现了人们应顺应自然,故A项符合题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意思即天地无私,在天地看来,万物都是一样的,但与题干中的“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无关。答案:A3.(2010·海南高考)“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A.儒家 B.法家C.墨家 D.道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繁为攻伐”“实天下之巨害”体现了反对战争、主张“非攻”的墨家学说,因此选C。答案:C4.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诸子百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各项明显符合法家主张的是 ()A.人性本恶,仁义教化 B.以法为教,今必胜昔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万物虚无,祸福相倚解析:在所给四个选项中,“以法律来教化百姓,今世一定胜过以往”体现了法家崇尚法治,主张变革的思想,B项正确。A为儒家荀子思想,C为墨家墨子思想,D为道家老子思想。答案:B5.荀况在《荀子·议兵》中写道:“凡兼人者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反映荀子的思想主张是 ()A.主张“以德服人" B.主张“性恶论”C.主张“施仁政于民" D.主张“性善论”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其含义是说,君主治理好国家的上策是“以德服人",故A项正确。材料讨论的是治国策略而非人性,B项错误;C、D两项都是孟子的思想主张.答案:A6.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A.儒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C.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解析:从材料中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可以看出反映这一思想主张“法治”,通过其思想来教育和管理人民.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答案:D7.(2012·厦门质检)“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提出这一思想主张的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C.墨家 D.法家解析:本题考查战国时诸子的思想.根据材料信息分析,材料强调了“爱人”体现了墨家思想中“兼爱”的理念。答案:C8.(2012·淄博月考)“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段话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墨子的“兼爱”思想C.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D.庄子的“齐物”观点解析:“世异则事异”是论点,而“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是论据,论点体现了法家主张改革。答案:C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材料2: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世上最使人惊奇和敬畏的两样东西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中国最早的哲学家孔子、老子、荀子、庄子也都曾默想和探究过“天”的道理.(1)根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8分)(2)根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战国时期哲学家对“天”和“人”的关系进行了怎样的阐释?(4分)(3)对于春秋战国时期,有人给出的结论是“进步与发展",请你结合时代特征对此加以说明。(6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1的分析理解并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第(2)问考查的是对战国时期哲学家对“天”和“人”的关系的认识。根据材料1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庄子提出“天”与“人”不相胜.第(3)问是论证题,需要结合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对观点进行论证。答案:(1)主要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理想的政治:君主用贤人,行仁政.(2)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主张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