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语文-南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0语文-南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0语文-南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0语文-南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0语文-南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7江苏省南通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试题语文I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他既有博览群书并入学府深造的__▲__,又有浪迹天涯独自在社会上闯荡的经历;既能在关键时刻得良师指点如有神助,又时时事事都要靠自己努力奋斗绝非__▲__;既饱尝过人情友爱的美好,又深知了__▲__的正常,故而能如罗曼·罗兰所说“看清了这个世界,而后爱它”。A.机会高视阔步世态炎凉B.机缘平步青云世道人情C.机缘平步青云世态炎凉D.机会高视阔步世道人情【答案】C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为纪念抗曰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B.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C.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D.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答案】C【解析】A项,语序不当,将“从现在起到年底”置于“宣布”之后;B项成分残缺;D项偷换主语,不合逻辑。3.下列诗句与“水心云影闲想照”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山衔落日浸寒漪B.林下泉声静自来C.芭蕉分绿上窗纱D.孤舟一系故园心【答案】B【解析】程颢《游月陂》:“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4.下列各句中,语气最委婉的一句是(3分)A.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品德修养,这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呢?B.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品德修养,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吗?C.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品德修养,这无疑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的。D.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品德修养,这恐怕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思考了。【答案】A【解析】该句是一个疑问句式,用的是询问的、商量的语气,很委婉。该题考查的是句式的选用,也可联系到语言运用中的“准确”。不同的句式有着不同的语气和表达效果,人们常说“一句话让人跳,一句话让人笑”说的就是这种效果。该题难度不大,干扰较大的项是D项,该句虽然用了“恐怕”表示推测的语气,但双重否定的语气还是比较强烈的。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瓦尔登湖“波平如镜”,____▲_____,____▲_____,或许,一只燕子飞掠在水面上,低得碰到了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或许,还会有一只鸭子在整理它自己的羽毛②其时,只有一些掠水虫,隔开了同等的距离,分散在全部的湖面③有时,全部的圆弧展露了,银色的圆弧④在远处,有一条鱼在空中画出了一个大约三四英尺的圆弧来⑤它跃起是一道闪光,降落入水,又一道闪光A.④⑤③②①B.①②③⑤④C.②①④⑤③D.①②④③⑤【答案】C【解析】此类题要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解答这道题时,可先把五句话分类,其中的③④⑤三句是描写鱼跃出水面的情景,应该组合在一起,排列为④⑤③。①中的“或许”和第一空后的“或许”相照应,应排在一起。而②句的“其时”,应该是指当湖“波平如镜”的时候,故放在最前。所以选C。6.下面这幅题为“目不斜视”的漫画,引发了大家的热议,请你选出对这幅漫画理解正确的一项(3分)A.热爱学习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B.有些人道德素质低,没有公德心。C.漫画中年轻人的做法无可厚非。D.反映了车厢内座位不足的问题。【答案】B【解析】漫画的题目是“目不斜视”,漫画的内容主要针对现今社会中人们公德心缺乏的现象。本题考查对漫画寓意的理解,应该抓住漫画的重心。A、C中心偏移;D项只关注到次要问题,没有抓住关键。二、文言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杨伦字仲理,陈留东昏人也。少为诸生,师事司徒丁鸿,习《古文尚书》。为郡文学掾。更历数将,志乖于时,以不能人间事,遂去职,不复应州郡命。讲授于大泽中,弟子至千余人。元初中,郡礼请,三府并辟,公车征,皆辞疾不就。后特征博士,为清河王傅。是岁,安帝崩,伦辄弃官奔丧,号泣阙下不绝声。阎太后以其专擅去职,坐抵罪。顺帝即位,诏免伦刑,遂留行丧于恭陵。服阕,征拜侍中。是时,邵陵令任嘉在职贪秽,因迁武威太守,后有司奏嘉臧罪千万,征考廷尉,其所牵染将相大臣百有余人。伦乃上书曰:“臣闻《春秋》诛恶及本,本诛则恶消;振裘持领,领正则毛理。今任嘉所坐狼藉,未受辜戮,猥以垢身,改典大郡,自非案坐举者,无以禁绝奸萌。往者湖陆令张叠、萧令驷贤、徐州刺史刘福等,衅秽既章,咸伏其诛,而豺狼之吏至今不绝者,岂非本举之主不加之罪乎?昔齐威之霸,杀奸臣五人,并及举者,以弭谤讟。当断不断,《黄石》所戒。夫圣王所以听僮夫匹妇之言者,犹尘加嵩岱,雾集淮海,虽未有益,不为损也。惟陛下留神省察。”奏御,有司以伦言切直辞不逊顺下之。尚书奏伦探知密事,激以求直。坐不敬,结鬼薪。诏书以伦数进忠言,特原之,免归田里。阳嘉二年,征拜太中大夫。大将军梁商以为长史。谏诤不合,出补常山王傅,病不之官。诏书敕司隶催促发遣,伦乃留河内朝歌,以疾自上,曰:“有留死一尺,无北行一寸。刎颈不易,九裂不恨。匹夫所执,强于三军。固敢有辞。”帝乃下诏曰:“伦出幽升高,宠以藩傅,稽留王命,擅止道路,托疾自从,苟肆狷志。”遂征诣廷尉,有诏原罪。伦前后三征,皆以直谏不合。既归,闭门讲授,自绝人事。公车复征,逊遁不行,卒于家。(选自《后汉书·儒林传》)7.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服阕阕:服丧期满B.改典大郡典:标准,法则C.衅秽既章章:显著,明显D.刎颈不易易:改变【答案】B【解析】典,主管、掌管。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更历数将,志乖于时,以不能人间事,遂去职。(4分)(2)阎太后以其专擅去职,坐抵罪。(3分)(3)匹夫所执,强于三军。(3分)【答案】(1)经历了好几位将官,(杨伦的)志向与时俗不一致,因为不擅长处理世间的事情,杨伦就辞去了官职。(2)阎太后因杨伦擅自离开职守,给他判了罪。(3)平民百姓坚持的,比三军的力量还要强大。9.用一个四字短语概况杨伦的主要品质。(3分)【答案】正直不阿(意思对即可)三、古诗词鉴赏(10分)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齐安早秋赵嘏流年堪惜又堪惊,砧杵风来满郡城。高鸟过时秋色动,征帆落处暮云平。思家正叹江南景,听角仍含塞北情。此日沾襟念歧路,不知何处是前程。注:此诗作于赴长安科考过齐安时,作者早年曾数去塞北。(1)诗中哪些内容写出了“早秋”的特点?(2分)(2)前人认为“流年堪惜又堪惊”一句“发语挺拔,力振全篇”,请简要分析。(4分)(3)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案】(1)秋风乍起,候鸟高飞。(2)“堪惜”“堪惊”:直抒胸臆,凸现主观感受;奠定全诗感情基调。(3)对时光流逝的哀伤,对家乡的思念,对塞北行迹的追怀感慨,对前程的迷惘。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照花前后镜,____▲_____。(温庭筠《菩萨蛮》)(2)春水碧于天,____▲_____。(韦庄《菩萨蛮》)(3)____▲_____,平林新月人归后。(冯延巳《鹊踏枝》)(4)____▲_____,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璟《浣溪沙》)(5)细雨梦回鸡塞远,____▲_____。(李璟《浣溪沙》)(6)____▲_____,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7)____▲_____,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8)山高月小,____▲_____。(苏轼《后赤壁赋》)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陋巷丰子恺以前读到颜子“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时,常疑所谓“陋巷”大约是一条坍圯、龌龊而狭小的弄。及到了杭州,看见了巷的名称,才在想象中确定颜子所居的地方,大约是这种巷。其中有一条陋巷,我只到过三次,不过印象很清晰。第一次到这陋巷,是在二十年前,那时我在杭州读书。我的老师李叔同先生在出家前的某日,带我到这陋巷里访问马一浮先生。走进老屋,一番介绍后,我就坐在一旁听他们谈话。我其实全然听不懂他们的话,只是假装静听的样子。好在我可以偷看这位初见的马先生的状貌:头圆而大,眼睛炯炯发光,上眼帘弯成一条坚致有力的弧线,须髯从左耳根缘着脸孔一直挂到右耳根。我当时正热衷于木炭画,觉得他的肖像宜用木炭描写。我正在这样观察的时候,他突然发出哈哈的笑声。我惊奇他的笑声响亮而愉快,同他的话声全然不接,好像是两个人的声音。他一面笑,一面顾视我。我不知可笑的理由,只得再假装领会的样子,强颜作笑。他们当然不会拷问我领会到如何程度,但我深感羞愧。从进来到辞去,一直感觉自己是个傀儡,冤枉地被带到这老屋里来摆了几个钟头。第二次到这陋巷,是在做傀儡之后十七年。这十七年里,我东奔西走,糊口四方,多了妻室,少了母亲。那一次,我代李先生送两块印石去。陋巷照旧是我所想象的颜子的居处,老屋也照旧古色苍然。马先生的音容和十余年前一样:坚致有力的眼帘,炯炯发光的黑瞳,和响亮而愉快的谈笑声。但是听这谈笑声的我,已与前大异了。方言不再成问题,我对于他的话也完全懂得了。上次做傀儡的苦痛,这回已经没有,可是我另感到一种更深的苦痛:初失母亲,心中充满了对于无常的悲愤和疑惑。可自己无法解除这悲和疑,生活便堕入了颓唐的状态。每天为了糊口读几页书,写几小时稿,吸半听美丽牌香烟。马先生和我谈起我所作而他所序的《护生画集》,勉励我。知道我抱着风木之悲,又为我解说无常,劝慰我。其实我不须听他的话,只要望见他的颜色,已觉羞愧得无地自容了。我局促不安,坐了约一小时就告辞,叫了一辆黄包车,不问价钱,跨了上去。回到旅馆的时候,想起所访问的主人,热烈地感到畏敬的亲爱。第三次到这陋巷,是在上星期。这回是我自动去访问的。马先生照旧孑然一身地隐居在那陋巷的老屋里,两眼照旧炯炯发光,谈笑声照旧愉快。但使我惊奇的是,他的深黑的须髯已渐近白色。我心中浮出“白发不能容宰相,也同闲客满头生”之句,又悔不早些常来亲近他。如今母亲去世三年多了,我的心似已屈服于“无常”,生活也就从颓唐中爬起来,想对“无常”作抵抗了。我在古人诗词中读到“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等咏叹无常的文句,不肯放过,把它们翻译为画。以前曾寄两幅给马先生,近来想多集些文句来描画,预备作一册《无常画集》。我把这意思告诉他,请他指教。他欣然地指示我多找些佛经和诗文集,又背诵了许多佳句。最后说:“无常就是常。无常容易画,常不容易画。”他这话把我从无常的火宅中救出,使我感到无限的清凉。当时我想,我画了《无常画集》之后,要再画一册《常画集》。《常画集》不须请他作序,因为自始至终每页都是空白的。这一天我走出陋巷,已是傍晚时候,岁暮的雨雪充塞了道路。我独自在路上彷徨,回想不问价钱跨上黄包车那一回,又回想做几小时傀儡那一回,似觉身在梦中。(有删改)12.作者前两次到陋巷访问马先生时,为什么深感羞愧?请简要说明。(4分)【答案】①第一次羞愧是因为:内疚自己听不懂他们的谈话而又装腔作笑。②第二次羞愧是因为:感到自己陷于风木之悲而不能自拔,与马先生对世事的淡然态度相距甚远。【评分建议】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13.文中多次写到马先生的外貌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①表现马先生乐.开朗、坚毅豁达性格,突出马先生对作者人生的积极影响;②须髯的变化引发了作者对韶光易逝、珍惜时光的感慨,加深了他对人生“常”与“无常”的理解。【评分建议】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14.请理解文中画线句蕴含的深意。(6分)【答案】①“无常”是指人生状态的变化无定,它本就是人生常态;②“无常”是具体的、有限的人生现象,所以容易画;而“常”是普遍的、无限的人生状态,所以不容易画;③这句话表现了马先生对人生的彻悟。【评分建议】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15.作者在与马先生的交往中获得了什么样的人生启示?请结合文意加以探究。(6分)【答案】①虽身处“陋巷”,但要有安贫乐道之心;②面对生活的“无常”,须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不可屈服;③应认识到“无常”是生活的常态,人不必为之困扰;④思想的成熟、人生的成长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评分建议】一点2分,答对三点6分,意思对即可。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自欺而不欺人张中行我比老而死的大众像是多活了几岁,而且像是活得有滋有味。于是不断有好事者或贪得者,来问“生之道”。对于这样的一问,我一贯是答曰:“自欺而不欺人。”先说自欺,有哲理的和闲情的两方面的意义。先说哲理的。还活着,并舍不得死,总当有个说法吧?这说法,效颦,引经据典,是《中庸》的开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古人高明,说“天命之谓性”是叙述事实,而不问这样的事实有什么意义;然后重点是讲生活之道,不过是“率性”。是“性”规定愿意活着,就争取能活;“性”规定烤鸭比糟糠好吃,就争取有烤鸭吃。顺本性活下去,而不问这样活下去有什么意义。用事例说,我也涂抹些不三不四的,到报刊上变成铅字,觉得有意思;有时以某种机缘,与友人甚至佳人共席,目相对,杯相碰,然后一饮而下,也觉得有意思,等等。究竟有什么意思?得天独厚的人是“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自然就想不到问;并未想到问,这“有意思”就稳固如磐石,正是岂不羡杀人也。至于我,是装作没有这样的问题,而享受这摇摇欲坠的“有意思”。我也有“有意思”,但它是建基于“自欺”之上的。此即所谓“难得胡涂”,我自信我经常能够胡涂,即凭借自欺而活得有意思。这自欺是哲理性质的。自欺还有闲情的。这是指清朝词人项莲生所说“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的为无益之事。无益有益,这“益”指常识所谓名利。我为的无益之事用佛家的话说,是诸“无情”。这可以高,如古名人的书画;可以低,如最近由平谷县丫髻山拾来的猪肝色带青花的石块等等,都是。这些都是玩物,其下文不是“丧志”吗?我的想法不然,原因之一是我无志,也就不会丧。原因之二,我有时闭门面壁,也不免有杜老“今雨不来”的愁苦,这时候,譬如看到壁上有闺秀小楷、案头有金星歙砚等等——于是,哪怕只是一瞬间,觉得世间还有兴致甚至温暖,至少是热闹。所得,也就值得大书特书了。近年来,我用这种办法,常常能够使心境的无所归变为像是有所归,也是因为我注视或抚摸这些东西的时候,只容受“有意思”而不问是否真有意思:这也是自欺.闲情性质的。以下说题目的后一半,不欺人。论欺人,我会的也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