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河南省焦作市博爱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10月月考_第1页
历史-河南省焦作市博爱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10月月考_第2页
历史-河南省焦作市博爱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10月月考_第3页
历史-河南省焦作市博爱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10月月考_第4页
历史-河南省焦作市博爱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10月月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焦作市博爱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10月月考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荀子·王制》中记载:“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中庸》中则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些材料()A.说明统治者应提高道德修养 B.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C.体现了鲜明的以民为本思想 D.强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2.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中,除了地图集和世界各国文明的制度变革,还包含多种西洋船、炮、器艺等图式,以及他的海防建设方案和外交方略。这反映了魏源()A.痛恨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B.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反思C.要求改革现存社会制度 D.希望全面学习西方文明3.毛泽东在《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中写道:“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土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但是我们渡过了困难。”渡过经济困难的主要手段是()A.“打土豪、分田地” B.开展大生产运动C.实行“三三制原则” D.发动百团大战4.15世纪中叶,西尔维乌斯在《论自由教育》一文中,强调培养身心俱健的人,要求通过体育、军事训练与合理饮食来强健身体,通过文学、哲学和文艺的学习来丰富精神世界,使人拥有信仰、美德、知识和智慧。这一主张()A.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 B.重申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C.强调信仰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D.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5.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巨型工业企业中,大银行通常是最大的股东和资本的提供者、合并的组织者,无论是前期出现的卡特尔还是更高级的托拉斯,莫不是如此。这表明当时的德国()A.垄断组织的形式更为完善 B.金融资本已渗入政治生活C.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变化 D.工业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6.下图是20世纪70年代历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发表的主要文件。它们反映出不结盟运动发展的目标是()1970年:《关于和平、独立、发展、合作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卢萨卡宣言》《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1973年:《政治宣言》《经济宣言》《经济合作行动纲领》《关于民族解放斗争宣言》《关于海洋法宣言》。1976年:《政治宣言》《经济宣言》《经济合作行动纲领》。1979年:《政治宣言》《经济宣言》。A.实现第三世界的经济合作 B.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C.维护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 D.构建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7.有学者认为,传统民族国家的经济主权主要是一国政府拥有在对外经济活动中的自主决策权,但是全球化进程对经济主权的冲击是广泛而深刻的。例如,根据世贸组织规则,成员方不得随意制订关税政策,其结果必然导致由国家主权原则得出的国内独立权受到侵蚀。这表明()A.国际经济新秩序亟需重构 B.经济全球化存在主权让渡的博弈C.现有国际规则面临着挑战 D.全球化进程会导致民族国家消亡8.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我们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①《共同纲领》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政治协商制度④民主集中制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9.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出土了大量秦代的简牍,简文主要记载了秦代施行的20多个单行法规,共计法条多达600条,并且多数为残酷的死刑、肉刑等。由此可以看出秦代()A.法律细密,社会秩序稳定 B.宽严相济,律法深入人心C.儒法并用,统治基础牢固 D.刑罚众多,隐含统治危机10.汉武帝时期,政府颁布了算缗令,即对工商业者和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每2000钱纳税一算(120钱),同时实行告缗令,即鼓励告发工商业者和高利贷者隐产漏税的违法行为,告发者可得到没收财产的一半作为奖赏。政府的这项举措()A.引发了统治危机 B.导致吏治严重腐败C.加强了中央集权 D.导致国家财政收入锐减11.在古埃及,国家控制农业和手工业的大部分生产,巨大的国库和政府的粮仓里装满了征收来的实物税——谷物、牲畜、布匹和各种金属,用来支付国家的开销等。据说,所有人的食物供给都由国王负责。这体现出古埃及社会中()A.人民深受专制政府剥削 B.国家严格掌控经济生活C.税收制度已经相当完善 D.社会等级秩序十分严明12.乾隆年间,淮扬文风达到鼎盛,“邗上时花二月中,商翁大半学诗翁”,商人与文人交相唱和,天下文人稍能言诗,辄思游食扬州,以至有“扬州遍地是诗人”之说。这种情况表明()A.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 B.八股取士扩大诗人群体C.重学风气提升文人素养 D.财富增加助长奢侈之风13.下面为伦敦、纽约、上海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单位:千人),对该示意图分析合理的是()A.19世纪初,伦敦城市化快速发展得益于重商主义推行B.19世纪80年代,美国工业生产迅猛发展促进纽约城市化C.伦敦、纽约、上海城市人口变化是国家人口政策的反映D.1842年《南京条约》中上海开埠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原因14.古代中国科技著作往往以“经”命名,如医药学的《黄帝内经》《难经》《本草经》,数学的《算经十书》,还有天文经、星经、茶经、水经等,在编写方式上也往往模拟经学的注解方式。这反映了古代科技发展()A.具有儒学化特征 B.追求人与自然和谐C.为封建统治服务 D.受益于儒学的推动15.在非洲殖民地存在非常奇特的现象:输出花生却进口花生食品,输出咖啡豆却进口咖啡饮料,输出棉花却进口纺织品,输出铁矿砂却进口铁器生产工具,输出铝矾土却进口铝制器皿。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奴隶贸易导致非洲人口丧失 B.非洲地区物产资源十分丰富C.殖民者推行掠夺性经济政策 D.殖民地缺乏相关的工业技术16.作家茨威格以“一个欧洲人的回忆”记录下曾亲历的社会政治事件。其中写道:曾经发誓要战斗到最后一息的威廉二世皇帝终于越境出逃了。那一天却给我们带来许多宽慰。因为我们——当时全欧洲的人也和我们一样——相信战争永远结束了。蹂躏我们这个人类世界的野兽都已被制伏。我们相信威尔逊的纲领,就好像完全是我们自己的纲领似的。当俄国还在以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思想欢庆自己蜜月的日子里,我们仿佛看到了朦胧的曙光。下列项中,与作者回忆直接相关的是()①德国战败,德意志帝国瓦解②美国崛起,国联建立③十月革命胜利,苏维埃政权建立④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道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改革官僚机构是戊戌变法的重头戏。有学者认为封建王朝末期的改革之所以成效极其有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统治者用于发动改革的官僚队伍本身就是一支腐败之师。因此,封建王朝的历次改革都将精简机构与人员作为挽救王朝命运的措施之一,戊戌变法也不例外。甲午战后,光绪帝为奋发自强,命督抚廷臣保举人才以备调用,于是各方保举折片络绎不绝,然光绪帝尤对维新党人青睐有加,授予他们极高的品衔,有利于推动维新变法的同时,也使维新派陷入与老资格官员的尖锐对立之中。此外,光绪帝还对官僚机构以大刀阔斧之势进行改革。1898年6月,仅京师一地被裁撤衙门就达十余处,被裁的官员胥吏“将及万人”,以致“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凡遇新政诏下,枢臣俱模棱不奉,或言不慢,或言未办过,地方督抚看到京师乱象后,其原本的观望态度变成敷衍,裁撤诏全在地方成为一纸空文。——摘编自熊小欣《再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1)据材料,概括戊戌变法改革官僚机构的原因及举措。(6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中改革官僚机构失败的原因以及对后世改革的启示。(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新航路开辟刺激了民族君主制的崛起,推动了以王权君主制为核心的国家的形成,民族语言、民族文化得到进一步统一,进而使民众逐渐摆脱了狭隘的地方主义,转向以国王和国家为认同的对象,并且形成统一与整体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情感。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西欧工商业的繁荣。随着西欧各国的经济发展,新兴商人阶级需要谋求更多的保护,以使他们免受战争的侵害和封建主们任意征收苛捐杂税的压迫,商人阶级开始寻求与各国君主合作,君主与新兴商人阶级结成联盟。在商人阶级的支持下,君主力量在得到加强的同时又由于资本主义的凝聚性,使得上到拥有雄厚资本的贵族、大商人,下到拥有部分资本的小商人通通聚集到一起。在资本快速流通的同时,社会人之间的交往也趋于频繁,社会流动加快,广泛的民众阶层也开始参与原本只有上层阶级掌控的政治经济活动,至此,“同质性社会”逐步形成。——摘编自秦初蕾《新航路开辟对民族国家形成的影响》材料二:从16世纪起,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正式拉开了西欧国家向海外殖民扩张的序幕。伴随着1492年美洲的发现,世界开始在欧洲人的殖民扩张中连成一个整体。到1763年,英国在七年战争中战胜法国。接连获得四次战争胜利的英国,确立了西北欧国家的霸权。殖民扩张的首要条件就是强大的军力,在17世纪,荷兰率先进行军事改革后,欧洲的传统强国都相继完成了职业化军队的建立。民族国家的建构,使兵员规模进一步扩大。但欧洲军队的改革步伐却并没有停止,而是不断在战争中总结经验,到19世纪,推行全球帝国主义已经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摘编自张智豪、韩琦《1763年到1945年:殖民扩张、世界大战与法律移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航路开辟对西欧民族国家形成的促进作用。(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欧国家进行殖民扩张的条件。(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有隔离病人的防疫措施。《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有防治传染病的法律条文。两宋时期,人们已经开始探索出瘟疫流行的原因,注意到自然环境和疫病之间的关系,重视城市卫生建设,建立规范的医疗救助体系,充分发动民间力量防疫。到了明代,种痘预防天花,已受到广泛的注意。后来,人痘接种法传到欧亚各国。1769年,英国医生琴纳在中国人痘接种法的启发下,发明了牛痘免疫法。——摘编自《中国疫病史鉴》等材料二在哥伦布到来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霍乱在1817年至1923年出现六次大流行,其中第三次发生于1852至1859年间,包括亚、欧、非、北美多个大洲都未能幸免,此次大流行也是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是导致起源于美国的“西班牙”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战时的海路交通和海上贸易可能促进了这种传染病蔓延,所到之处带来了快速死亡。1892年,控制霍乱的国际卫生公约产生。1907年,国际公共卫生办公室成立。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成立。2003年,中美SARS疫苗研发与生物治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防治传染病措施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意义。(8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世纪末以来瘟疫发生与防控的特点,分析其原因。(6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左传》记载:“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北宋范仲淹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顾炎武大声疾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品格,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摘编自郑师渠等《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材料二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正当法国进步思想家们从旧的神人关系向新的人人关系过渡,而急切寻求新的思想、新的视野的时候,中国文化恰恰被传教士们介绍过来,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开始了对法国的传播,为启蒙思想家们在政治上反对专制和特权,在思想上反对宗教神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和极其有力的思想武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通过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便引用过孔子的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摘编自吴星杰《中法文化交流与儒学在法国的传播》(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学传入欧洲的原因及其对近代欧洲产生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选择题题号12345678答案BBBACBBC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DCBABACC二、材料题17.答案:(1)原因:封建王朝改革失败的教训;推动维新变法的需要(或光绪帝奋发图强)。措施:地方举荐人才;重用维新人士;精简机构;淘汰冗员。(6分)(2)原因:守旧势力的反对(或新旧官僚的矛盾);改革策略过于激进;地方官员的敷衍;维新派实力弱(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