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2019必修1试题2.1细胞学说现代生物学的“基石”2_第1页
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2019必修1试题2.1细胞学说现代生物学的“基石”2_第2页
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2019必修1试题2.1细胞学说现代生物学的“基石”2_第3页
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2019必修1试题2.1细胞学说现代生物学的“基石”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胞学说——现代生物学的“基石”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像为“p”则实际物体为“d”B.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观察后视野变模糊,需要转动粗准焦螺旋进行调焦C.若要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在低倍镜下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2.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小B.把视野里的物像从图中的乙换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防止压坏装片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是:转动转换器→调节反光镜→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3.在观察水绵细胞时,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物像大小、细胞数目和视野亮度的变化(

)A.变大、变多、变亮 B.变大、变少、变暗C.变小、变多、变亮 D.变小、变多、变暗4.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理解,正确的是(

)A.高等动物和高等植物具有相同的生命系统层次B.酵母菌和乳酸菌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C.病毒是目前已知的最小的生物,因此它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D.生命系统的各层次层层相依,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5.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和蓝球藻的遗传物质分别是DNA、RNAB.黑藻和大肠杆菌的细胞壁组成成分和功能都相同C.硝化细菌因不具有线粒体而无法进行有氧呼吸D.变形虫和颤藻都含有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6.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细胞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颤蓝细菌和发菜均无叶绿体,但却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它是原核细胞。C.HIV、SARS病毒、肺炎支原体、烟草花叶病毒均无细胞结构,遗传物质都是DNAD.乳酸菌、醋酸菌、硝化细菌、酵母菌和大肠杆菌均无细胞核,都是原核生物7.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先生长期从事传染病及疫苗研究,是世界上首位分离出沙眼衣原体的科学家。沙眼衣原体是一类原核生物,有较复杂的、能进行一定代谢活动的酶系统,但不能合成高能化合物,营严格的细胞内寄生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沙眼衣原体是独立的生命系统,其系统的边界是细胞壁B.沙眼衣原体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C.沙眼衣原体不能合成高能化合物,可能是细胞内缺乏相关的酶D.沙眼衣原体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8.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体均无细胞结构,其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B.绿藻、变形虫、酵母菌、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只靠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摄食、运动、分裂、应激性等多种生命活动C.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完成均需要多种细胞的密切合作D.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9.据俄罗斯媒体报道,美国在乌克兰建立了30多个生物实验室进行生物武器研发,其中就包括鼠疫杆菌,炭疽杆菌,冠状病毒的研制。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鼠疫杆菌,炭疽杆菌,冠状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B.可用含32P的完全培养液培养T2噬菌体来标记它的DNAC.冠状病毒感染人后,可在人体内快速进行分裂增殖产生更多病毒D.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10.①②③④为四类生物的部分特征:①仅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②具有核糖体和叶绿素,但没有形成叶绿体③出现染色体和各种细胞器④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下列对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含④的生物都是自养生物B.肯定属于原核生物的是②和④C.流感病毒最可能属于①D.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是③二、综合题11.如图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具有核膜,因此属于__________________生物。(2)图中④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的________型生物,而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是自养型生物。(3)图①~⑤中的各种生物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各种细胞结构上的差异性体现了细胞的__________。(5)如果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衣藻结构如图①所示,实际鞭毛位置应该在________(填“上侧”或“下侧”)。12.科学研究是探索自然、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的手段。研究性学习是培养我们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学会科学研究初步方法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2002年冬天,“非典”(SARS)袭来,给全国人民以严峻的考验。科学工作者迎难而上,最终战胜了“非典”。这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生动事例,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资料、写出研究报告后,就如何发现病原体这一专题组织了一节交流讨论课。请你加入到讨论中来,共同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师:引起“非典”的病原体可能很多,如细菌、衣原体、病毒等,科学家在寻找病原体的研究中应用了什么方法?生:应用了病原体分离、分类鉴定和动物(如猴子)实验等方法。(1)师:这是一种新的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假设从患者体内找到了衣原体,就能肯定

它是病原体吗?为什么?请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若排除了衣原体。怎么确定是由细菌还是病毒引起的呢?生:首先要把两者分离,将带有这两种病原体的材料制成溶液,用细菌过滤器过滤(病毒可以过,而细菌不能过),再通过进一步处理即可。(2)师:将细菌和病毒分离后,下一步怎样做?对结果如何分析?请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师:实验证明了病原体是病毒后,要用到何种仪器才能看到其真面目?请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师:冠状病毒的种类很多,进行鉴定所用的最可靠的方法是什么?请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靠科学,终于发现了新型的冠状病毒。接着,老师对这节探究讨论课进行了总结,并指出科学家正在进一步对药物的开发、病毒的来源和疫苗等进行研究,新的成果将会陆续出现,造福人类。三、实验题13.下图是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1)使用上述物镜和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时,为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最大,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应该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2)某同学在观察草履虫时发现有只草履虫在视野中朝着顺时针方向移动,其实际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顺时针”或“逆时针”),在显微镜视野正中央观察到一只草履虫,欲将该草履虫移至视野的右上方,应向_______________(方向)移动装片。(3)若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中被均匀分布的96个红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红细胞数约为_____个。(4)若显微镜下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