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陕西省高考语文质检测评试卷(三)_第1页
2021年陕西省高考语文质检测评试卷(三)_第2页
2021年陕西省高考语文质检测评试卷(三)_第3页
2021年陕西省高考语文质检测评试卷(三)_第4页
2021年陕西省高考语文质检测评试卷(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陕西省高考语文质检测评试卷(三)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的民间音乐,通常来讲,指的是一切由民间自生自发的、自娱自乐的、自生

自灭的、体制外的,业余的、群众性的各种音乐。在中国民间,社会大众对于民间艺人

及民间音乐的欢迎程度非常高,几乎都离不开中国民间艺人的演唱以及演奏。各个地区

以及各个群体的民众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各自不同的民间仪式和音乐形式。涉及男婚女嫁

情况的,就有锣鼓队、吹打班、民间舞蹈、说唱音乐等各种形式,则有吹管乐、打孝歌、

哭丧歌,等等。从这个角度来看

在中国古代,民间音乐具有调节政治稳定的作用。作为中国民间音乐主要组成部

分的民谣,其产生和流传通常与现实的政治动荡以及社会灾难联系在一起。民谣是在普

通老百姓之间流传的,民谣通常被认为代表着老百姓的观点,得民谣者得民心,起义者

通常将民谣作为推翻政权至关重要的“工具”。中国民间音乐的形成,是人们进行社会生

活的翔实反映,而民众的情感状态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他的社会态度、社会行为以及

社会关系。所以中国的民间音乐总是以其鲜明的目的性而被老百姓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和

分享出来,并且充分运用在相对恰当的各种社会场合当中

从民众沟通理解的角度来看,中国民间音乐就具有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市场价

值。唐朝时,各国间文化交流较为频繁,中国民间音乐文化也由此得以广泛吸收全世界

各国多民族的音乐特点,并通过该渠道传播到世界各地,并促成了中国与东西方各国在

经济、贸易、文化等各方面的广泛交流与合作,音乐文化产业也发展得极其深入,中国

民间音乐既然有其本身的生活需求和社会功能,也就必然存在相对应的经济价值,中国

民间音乐具有对老百姓生活、娱乐、休闲需求的消费价值,而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交换,

也可以是物货贸易等其他方式,只要双方认为是等价的,就可以形成实际意义上的经济

活动。在广袤的农村,民间音乐更多时候可能是通过物质进行交换的;此外,在一些特

殊情况下民间音乐也会以劳动力交换的方式进行交换,作为文化消费产品的中国民间音

乐,在老百姓的消费过程中

中国民间音乐在整个产业结构中是在不断发展壮大的,但却不能随意地加速发展,或者

主观性地将其做大做强,存在于社会经济的生活之中。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中国民间

音乐文化的建设与经济活动的相互结合,更主要的是它对当前中国社会的公民道德意识

和精神状态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摘编自钱超、黄朝军《论中国民间音乐的功能及价值》,《艺术评鉴》2020年21期,有

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民间特别推崇婚丧、嫁娶等各种仪式,民间艺人的演唱以及演奏几乎伴随其中。

B.民谣流传在普通老百姓之间,是中国民间音乐主要组成部分,代表着老百姓的思想。

C.随着丝绸之路的空前繁盛,唐朝时中外音乐得以广泛地相互交流,并共同取得进步。

D.中国民间音乐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呈不断发展壮大趋势,但应当尊崇适度发展的原则。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在阐述中国民间音乐的来源后,得出其成为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必需品的结论。

B.文章在概括中国民间音乐的实用性之后,阐述了其功能、价值以及发展的重要意义。

C.文章通过举例论证,论述了民间音乐在消费过程中出现的非货币交换模式。

D.文章多处运用“从这个角度来看”等类似表述,体现出语言表达的严谨性,论证严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城乡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有自己的需求,不同的民间仪式需要与之适应的音乐形式。

B.文章从中国民间音乐与民众情感状态之间的联系人手,论述其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的特

征。

C.中国民间音乐来自民间,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以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众的情感状态。

D.中国民间音乐满足了老百姓生活、娱乐、休闲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生态旅游作为新兴旅游形式,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全新旅游业,

重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强调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和健康

文明的人文环境,将环境质量纳入考核范畴,在生态旅游的开发上注重对旅游资源的可

持续利用。生态旅游有利于实现人、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生态旅游有别于传统旅游,

在于它具有寓教于游的功能,接受了生态文明教育,培育了生态文明理念,增强了对自

然环境的保护责任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旅游带来的次生环境破坏。发展生态旅游,

有助于保护自然生态资源,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摘编自陈涛《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及对策》,《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0年9期)

材料二:

对于生态旅游开发的地区来讲,多为山区、林区、水库、河流、湖泊等自然资源

丰富的区域,这类旅游资源区域整体上存在区域面积大、管理困难等问题,开发和管理

人员本身的专业素养就存在一定的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前形成的管理体制就存在

巨大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对于旅游项目的管理存在无人监管和重复管理的情况,造成了

管控盲区的同时

(摘编自陈宁《关于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中国商论》2020年7期)

材料三:

2011-2020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及增长率

匚ZI旅游人效(亿人)

—增艮率

151.0%

80.0%

60.0%

40.0%

20.0%

0.0%

-20.0%

-40.0%

-60.0%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1月一8月

(数据来源: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农业农村部,艾媒数据中心)

材料四:

无论是生态旅游地区开发方、生态旅游参与方还是游客都需要积极树立起可持续

发展意识,明确其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意义。生态旅游开发方和建设方都需要

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实施切实有效的管理办法,

稳步推进生态旅游管理活动的开展,则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环保意识和生态素养,在享

受大自然美景的过程中,并自觉遵守各项游客规范,同时还能够给生态旅游管理方提供

一定的意见和反馈内容,发挥自身的主人翁意识。

(摘编自张蕾蕾《新时期生态旅游管理及可持续发展分析》,《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年

7期)

(1)下列对“生态旅游”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旅游强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尽量避免旅游业对环境的负面影

响。

B.生态旅游倡导保护生态环境,注重环境质量的提升,从而达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C.生态旅游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强调实现人、自然和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

D.生态旅游需要旅游者增强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并且尽量做到不破坏旅游地的生态环

境。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旅游开发地区主要处于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区域,其旅游资源广泛存在于郊区、

城镇和农村地区。

B.2020年1月一8月,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呈下降的趋势,新冠肺炎疫情

流行可能是主要原因。

C.2011-2019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一直呈增长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

有助于盘活旅游市场。

D.生态旅游管理建设活动离不开游客的有效参与,发挥游客的主人翁意识,有助于进一

步发展生态旅游。

(3)应如何更好地发展当下乡村生态旅游?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此时无声

[美]鲍勃•波克斯/文孙开元/译

这里是我的避风港。以前我常提起它,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家饭馆,在这里可以吃到美味

的旧式早餐:鸡蛋、家常炸薯条和熏肉。哦,还有营养丰富的全麦面包。不过这儿更舒

服,因为用不着自己动手做饭

我常在饭馆里遇到奇人奇事。想想吧,就像是把你家里的餐桌从你的厨房里搬到了公共

场所。跟家一样,但更舒服

饭馆里人不少,有的是全家来吃饭,有的是朋友聚餐,也有的像我一样,只是想来轻松

一下。哦,人们在滔滔不绝地聊着。

坐在我旁边的是些老主顾,有的是全家来吃饭,有的和朋友谈论着最近的新闻,都在滔

滔不绝地聊着。

除了在我的餐桌对面坐着的两个人,他们沉默不语。

我刚坐下时,这二位正一起默默地坐着。其中一位三十多岁,穿着一件旧工作服,他有

一张最出奇的面孔,纵横的皱纹使他看上去很有个性。他的绒线帽放在桌子上,让人联

想到了建筑工人。这种衣服穿在身上又暖和又轻便。

但他看上去不像是要去哪儿,他们的谈话也漫无目的。

“唉,我今天真饿了,爸。又是铲雪又是扫雪的。”年轻人说。

“哦,雪是很大。”老人回答。

又是好长时间的沉默。

突然,我听到年轻人说:“他们来了。”说完,他指了指门口。

他好像松了口气,终于有人来了,这使他们的谈话能得以继续。

和他们坐到一块儿的像是位妈妈和她十几岁的女儿。女士坐在了年轻人的身边,老人站

起身,让女孩坐了下来。

“您好,爸爸。很高兴见到您!”女士坐下后对老人说。

“你好!”老人回答。

又是一阵沉默,比刚才沉默的时间更长。

“我觉得身体还算可以。”老人骄傲地说。

“哦,您看上去确实很健康,爸爸。”年轻人随声说。全家人依次表示同意。

沉默。

侍者走了过来,把菜单递给了他们。

老人说了声抱歉。“我得去趟洗手间。老了就有这毛病。”他说。

在老人走开后,小伙子说:“上帝,我不知道和他说些什么好。我们坐着只是大眼瞪小

“我也是。宝贝儿,你和爷爷说会儿话「女士说。

“他那么大年纪,我能和他说什么呢?"孩子回答。

多么沉闷的一家人。我不能再这么坐着听下去了。

“让老人讲讲他小时候的故事。"我一边吃着早餐一边说。也不管他们是否会说:“关你

什么事?”

“什么?抱歉,你说什么,先生?”女士问我。

当然,这是你们家庭内部的事,我知道。但你们知道他有多少故事可以对你们讲吗?你

们知道他这一生有过多少神奇的经历吗?他的经历可能是你们想都想不到的

又是沉默。

“请他谈谈他的童年往事。问问他过去下雪时的情景。他会有一百万个故事对你们讲,

他不说,那是因为没人向他问起这些事。"我对他们说。

这时,老人从洗手间走了回来。

“唉,感觉好多了,你们知道

年轻的三口人都把目光转向了我,我耸了耸肩。老人说的是实话,你们老了也得这样。

许久过后,小女孩问:“爷爷,您小时候的雪也像现在这样大吗?”

“嗯,宝贝儿。这雪跟我小时的雪比起来不算什么。我没和你们说过,我小时候

“您没讲过,爸爸,反正我没听您讲过这事。”小伙子说。

在后来的二十分钟里,老人兴致盎然地讲着他的故事。他一度站起身来,表演着那场雪

下得有多厚。接下来的那段时间,老人很兴奋,仿佛他是一位演员

我正要走出饭馆时,我听到老人说:“你们不知道聊聊天对我有多重要,这些年我都以

“哦……是这样,我们还以为您没兴趣讲这些故事呢。”女士说。

“你们没有闲心和我说话。我想,听我唠叨肯定是件烦人的事。你们知道,我过得很无

聊,我就没有可以说话的人了。”他停了一会儿,我看到他搓着他那双劳累了一生的手。

“你们知道,她和我就像是一首歌。我是曲子,她……她是歌词。”老人说。

就像所有的老人一样,他克制住了内心的情感,补充了一句:“要是你们不愿听

在我走出门口时,我又回过头看了看他们。我看到女士微笑着向我挥了挥手,她的另一

只手放在了爸爸的肩上。

她不需要再说什么。

(选自《梦是夜的花朵》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介绍了“我”所喜欢的一家饭馆的美味早餐及“我”在饭馆遇到的人、事,

既表现出自己轻松愉快的心情,也介绍了故事发生的环境。

B.饭馆里的人们“滔滔不绝地聊着”,聚在一起的一家人却“沉默不语”,小说描写场景

反差

C.“我是曲子,她……她是歌词”这句话充满诗意,在表达出老人对妻子爱恋的同时

D.小说以“我”与女士的交流以及对女士的神态和动作描写结尾,含蓄地写出了女士改

变了对父亲的做法,意蕴颇为深刻。

(2)老人在结尾说了“要是你们不愿听,我的话又说给谁呢?”这句话,请结合全文分

析这句话的含意。

(3)老先生一家人在饭馆里的“沉默”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这样的安排具有怎样的

作用?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9分)

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构,字定叟,汉州绵竹人。以父恩授承奉郎,已有能称,浙西使者荐所部吏而

不及构

召对,差知袁州,戢豪强,构察知其枉,纵去,莫不怪之。未几

兄械丧,无壮子,请祠以营葬事,迁湖北提举常平。奏事,帝大喜,督理荒政,

苏、湖二州皆阙守,构首治之,帝奖其不畏强御,以直徽猷阁升副使,改知顺家府。奏

除逋欠四万缗,米八百斛,进直龙图阁。都城浩穰奸盗聚愿构画分地以警捕夜户不闭张

师尹纳女掖庭供给使恃以恣横构因事痛绳之徙其家信州其类帖伏。南郊礼成,赐五品服,

权兵部侍郎,加赐三品服。修三闸,复六井。府治火,上疏自劾,诏削二秩。构再疏乞

罢,辞,仍知镇江。召为户部侍即,面对言事,逢时相意。高宗崩,以集英殿修撰知绍

兴府,为吏部侍郎。光宗即位,权刑部侍郎,为刑部侍郎,仍为府尹。时侍毛伯益冒西

湖菱地为亭,外戚有杀其仆者,狱具,簧缘宣谕求免

宁宗嗣位,归正人陈应祥、忠义人党琪等谋袭均州,副都统冯湛间道疾驰以闻。

构不为动,狱成,斩其为首者二人,反侧以安。奉新县旧有营田,募民耕之,钱六十,

其后议臣请鬻之。始,且加折变,民重为困,构悉奏躅之。进端明殿学士,复知建康府。

以疾乞祠

(节选自《宋史•张构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都城浩穰/奸盗聚慝/构画分地以警捕/夜户不闭/张师尹纳女掖庭供给使/恃以恣横/构因

事痛绳之/徙其家信州/其类帖伏。

B.都城浩穰/奸盗聚慝/构画分地以警捕/夜户不闭/张师尹纳女掖庭/供给使恃以恣横/构因

事痛绳之徙/其家信州/其类帖伏。

C.都城浩穰/奸盗聚慝/构画分地以警捕/夜户不闭/张师尹纳女掖庭/供给使恃以恣横/构因

事痛绳之/徙其家信州/其类帖伏。

D.都城浩穰/奸盗聚慝/构画分地/以警捕夜户不闭/张师尹纳女掖庭供给使/恃以恣横/杓因

事痛绳之徙/其家信州/其类帖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临安,古代的临安是指临安府,即今杭州市,有“临时安家”之意。

B.侍郎,古代郎官,本为宫廷近侍,满一年为侍郎,满三年为尚书郎。

C.内侍,掌管宫廷内部事物、在宫中供使唤的人,为宦官之职。后因称宦官为内侍。

D.折变,即变换农民一贯所缴的某种实物,用表面看起来等值的另类实物替代纳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构为政有能。年轻时,他已经因为有才能而被称誉,但荐举名单中没有提到他,召

对后,被派遣做了袁州知州。

B.张构不惧权贵。他代理两州太守时,当地执政的外戚闭门不卖粮食,张构不怕权贵,

受到孝宗的称赞。

C.张构严于律己。张构第二次担任临安知府期间,由于官府着火,殃及了百姓房舍,请

求朝廷削去他二级官阶。

D.张构平乱有方。宁宗即位后,陈应祥、党琪等人谋袭均州,张构从容应对,余党皆被

释放,地方得到安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构察知其枉,纵去,莫不怪之。未几

②外戚有杀其仆者,狱具,黄缘宣谕求免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5.(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秋日泊平望驿寄太常裴郎中

罗隐

频洲重到杳难期,西倚邮亭忆往时。

北海尊①中常有酒,东阳楼上岂无诗。

地清每负生灵望,官重方升礼乐司。

闻说江南旧歌曲,至今犹自唱吴姬②。

[注]①北海尊:亦作“北海樽”。汉末孔融为北海相,时称孔北海。融性宽容少忌,好士,

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亦咏饮宴。②吴姬:吴地歌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秋日酬赠诗,体现出诗人与朋友之间的真诚友谊和坦荡胸怀。

B.首联运用倒叙,触景生情,虽不见一个“愁”字

C.颔联和颈联巧用典故与对比,将昔日的欢乐与朋友的升迁进行了对比。

D.尾联说至今能表演非常本色的南朝清乐的,仍是来自吴地的歌女。

(2)罗隐在唐末五代诗名籍甚。其诗语言精警通俗,不少诗句脍炙人口,成为经典名言。

你认为本诗的颔联和尾联哪•联可以成为经典名言?说说你的理由。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以“木”与“金”为喻,生动形象地阐述了

“,”的道理。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描绘周瑜的儒将装束,以

“”表明周瑜的赫赫战功。

(3)《望岳》中,杜甫从所感所见的角度,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诗句

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_艺术,在视觉上能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这

种民俗艺术的产生和流传与中国农村的节日风俗有着密切关系,逢年过节抑或新婚喜庆,

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墙上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门上、灯笼上等,节日的气

氛便被—得非常浓郁喜庆•剪纸艺术是汉族传统的民间工艺,它源远流长,是中国

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那质朴、生动有趣的艺术造型,

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其特点主要表现在空间观念的二维性,—,线条与装饰,写意与

寓意等许多方面。民间剪纸的表现语言不只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托物寄语,借用约

定俗成的那些观念化形象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雕刻烘托经久不衰刀工纸艺

B.雕刻渲染经久不息刀味纸感

C.镂空渲染经久不衰刀味纸感

D.镂空烘托经久不息刀工纸艺

(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民间剪纸的表现语言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托物寄语,借用约定俗成的那些观念

化形象

B.民间剪纸的表现语言不只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且是托物寄语,借用约定俗成的那些

观念化形象

C.民间剪纸的表现语言不只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且是托物寄语,借用那些约定俗成的

观念化形象

D.民间剪纸的表现语言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托物寄语,借用那些约定俗成的观念

化形象

(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的问题。

B.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嗒”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

实。

C.包扎所设在一个小学里,大小六个房子组成“品”字形,中间一块空地上长了许多野

草。

D.红烛啊,红烛!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8.(6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每处不超过10字。

新冠肺炎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为

直接传播、①和接触传播。直接传播是指打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

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②,

吸入后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导致感染。预防

新冠肺炎,做好个人自我防护尤为重要。③: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基本的

手部和呼吸道卫生,坚持安全饮食习惯

9.(5分)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

不超过60字。

[中新网北京1月13日电]“嫦娥五号”从月球采回的1700多克月球样品,在中国科学院

国家天文台月球样品实验室“安家落户”后将开展月表撞击事件、月壳形成演化等多项

研究。“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的研究,主要包括月壤的形成演化与太阳活动记录、月球表

面的撞击事件、月球内部结构与动力学研究、样品光谱特性的系统研究、月壳的形成和

演化等方面。同时;月球样品主量和微量元素组成的分析技术;月球样品矿物的微区与

微结构分析技术

四、写作(60分

10.(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2020年12月21日,《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工作暂行办法》发布。对此,生

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其中将重点加强对各类涉及自然保护地的自然资源开发、生

态保护修复的监管。

材料二

2016年,31岁的代守扬辞职后专心从事环保工作,到草原上捡垃圾、保护野生

动物、进行环保宣传……她发起成立了呼伦贝尔环保志愿者协会,代守扬发起了“萨茹

拉绿色伙伴计划”,希望用10年时间,探索出可供更多人参与的环保行动方案。

材料三

长江上游嘉陵江及其支流铃浓度超标事件备受关注。经排查,诧浓度超标事件污

染来自嘉陵江两条支流,基本确定甘肃成州锌冶炼厂、陕西略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分别

造成嘉陵江支流青泥河、东渡河铠浓度异常。嘉陵江铠超标,作为流域如此广阔的长江

支流,这起污染事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也将造成重大影响。

班级计划举行以“践行环保,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班会,请结合材料内容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800字。

2021年陕西省高考语文质检测评试卷(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的民间音乐,通常来讲,指的是一切由民间自生自发的、自娱自乐的、自生

自灭的、体制外的,业余的、群众性的各种音乐。在中国民间,社会大众对于民间艺人

及民间音乐的欢迎程度非常高,几乎都离不开中国民间艺人的演唱以及演奏。各个地区

以及各个群体的民众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各自不同的民间仪式和音乐形式。涉及男婚女嫁

情况的,就有锣鼓队、吹打班、民间舞蹈、说唱音乐等各种形式,则有吹管乐、打孝歌、

哭丧歌,等等。从这个角度来看

在中国古代,民间音乐具有调节政治稳定的作用。作为中国民间音乐主要组成部

分的民谣,其产生和流传通常与现实的政治动荡以及社会灾难联系在一起。民谣是在普

通老百姓之间流传的,民谣通常被认为代表着老百姓的观点,得民谣者得民心,起义者

通常将民谣作为推翻政权至关重要的“工具”。中国民间音乐的形成,是人们进行社会生

活的翔实反映,而民众的情感状态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他的社会态度、社会行为以及

社会关系。所以中国的民间音乐总是以其鲜明的目的性而被老百姓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和

分享出来,并且充分运用在相对恰当的各种社会场合当中

从民众沟通理解的角度来看,中国民间音乐就具有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市场价

值。唐朝时,各国间文化交流较为频繁,中国民间音乐文化也由此得以广泛吸收全世界

各国多民族的音乐特点,并通过该渠道传播到世界各地,并促成了中国与东西方各国在

经济、贸易、文化等各方面的广泛交流与合作,音乐文化产业也发展得极其深入,中国

民间音乐既然有其本身的生活需求和社会功能,也就必然存在相对应的经济价值,中国

民间音乐具有对老百姓生活、娱乐、休闲需求的消费价值,而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交换,

也可以是物货贸易等其他方式,只要双方认为是等价的,就可以形成实际意义上的经济

活动。在广袤的农村,民间音乐更多时候可能是通过物质进行交换的;此外,在一些特

殊情况下民间音乐也会以劳动力交换的方式进行交换,作为文化消费产品的中国民间音

乐,在老百姓的消费过程中

中国民间音乐在整个产业结构中是在不断发展壮大的,但却不能随意地加速发展,或者

主观性地将其做大做强,存在于社会经济的生活之中。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中国民间

音乐文化的建设与经济活动的相互结合,更主要的是它对当前中国社会的公民道德意识

和精神状态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摘编自钱超、黄朝军《论中国民间音乐的功能及价值》,《艺术评鉴》2020年21期,有

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

A.中国民间特别推崇婚丧、嫁娶等各种仪式,民间艺人的演唱以及演奏几乎伴随其中。

B.民谣流传在普通老百姓之间,是中国民间音乐主要组成部分,代表着老百姓的思想。

C.随着丝绸之路的空前繁盛,唐朝时中外音乐得以广泛地相互交流,并共同取得进步。

D.中国民间音乐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呈不断发展壮大趋势,但应当尊崇适度发展的原则。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文章首段在阐述中国民间音乐的来源后,得出其成为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必需品的结论。

B.文章在概括中国民间音乐的实用性之后,阐述了其功能、价值以及发展的重要意义。

C.文章通过举例论证,论述了民间音乐在消费过程中出现的非货币交换模式。

D.文章多处运用“从这个角度来看”等类似表述,体现出语言表达的严谨性,论证严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中国城乡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有自己的需求,不同的民间仪式需要与之适应的音乐形式。

B.文章从中国民间音乐与民众情感状态之间的联系人手,论述其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的特

征。

C.中国民间音乐来自民间,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以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众的情感状态。

D.中国民间音乐满足了老百姓生活:娱乐、休闲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解答】(1)A.“中国民间特别推崇婚丧、嫁娶等各种仪式”曲解文意,每逢各家有婚

丧,几乎都离不开中国民间艺人的演唱以及演奏”表现的是社会大众对民间音乐的欢迎。

B.“代表着老百姓的思想”理解错误,民谣通常被认为代表着老百姓的观点,选项表述

缺少限制性词语,唐朝时中外音乐得以广泛地相互交流”理解错误,民间音乐也通过文

化,中国民间音乐文化也由此得以广泛吸收全世界各国多民族的音乐特点,中外音乐至

此得以广泛地相互交流”“丝绸之路就是这一时期众所周知的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枢纽”

可知“丝绸之路”不是“各国间文化交流”的唯一渠道。

(2)A.”在阐述中国民间音乐的来源后”错。通读第一段可知应为“在阐述中国民间音

乐的概念后”。

(3)C.由第二段“中国的民间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民众的情感状态产生影响……所以

中国的民间音乐总是以其鲜明的目的性而被老百姓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和分享出来”可知,

“具有鲜明的目的性。

答案:

(1)D

(2)A

(3)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生态旅游作为新兴旅游形式,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全新旅游业,

重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强调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和健康

文明的人文环境,将环境质量纳入考核范畴,在生态旅游的开发上注重对旅游资源的可

持续利用。生态旅游有利于实现人、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生态旅游有别于传统旅游,

在于它具有寓教于游的功能,接受了生态文明教育,培育了生态文明理念,增强了对自

然环境的保护责任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旅游带来的次生环境破坏。发展生态旅游,

有助于保护自然生态资源,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摘编自陈涛《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及对策》,《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0年9期)

材料二:

对于生态旅游开发的地区来讲,多为山区、林区、水库、河流、湖泊等自然资源

丰富的区域,这类旅游资源区域整体上存在区域面积大、管理困难等问题,开发和管理

人员本身的专业素养就存在一定的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前形成的管理体制就存在

巨大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对于旅游项目的管理存在无人监管和重复管理的情况,造成了

管控盲区的同时

(摘编自陈宁《关于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中国商论》2020年7期)

材料三:

2011—2020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及增长率

匚二)旅游人数(亿人)

---增长率

351011.11.

3080.0%

60.0%

25

40.0%

2()20.0%

150.0"“

-20.0%

10

5-60.0%

0口-80.0%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I月一8月

(数据来源: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农业农村部,艾媒数据中心)

材料四:

无论是生态旅游地区开发方、生态旅游参与方还是游客都需要积极树立起可持续

发展意识,明确其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意义。生态旅游开发方和建设方都需要

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实施切实有效的管理办法,

稳步推进生态旅游管理活动的开展,则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环保意识和生态素养,在享

受大自然美景的过程中,并自觉遵守各项游客规范,同时还能够给生态旅游管理方提供

一定的意见和反馈内容,发挥自身的主人翁意识。

(摘编自张蕾蕾《新时期生态旅游管理及可持续发展分析》,《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年

7期)

(1)下列对“生态旅游”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旅游强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尽量避免旅游业对环境的负面影

响。

B.生态旅游倡导保护生态环境,注重环境质量的提升,从而达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C.生态旅游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强调实现人、自然和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

D.生态旅游需要旅游者增强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并且尽量做到不破坏旅游地的生态环

境。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生态旅游开发地区主要处于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区域,其旅游资源广泛存在于郊区、

城镇和农村地区。

B.2020年1月一8月,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呈下降的趋势,新冠肺炎疫情

流行可能是主要原因。

C.2011-2019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一直呈增长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

有助于盘活旅游市场。

D.生态旅游管理建设活动离不开游客的有效参与,发挥游客的主人翁意识,有助于进一

步发展生态旅游。

(3)应如何更好地发展当下乡村生态旅游?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解答】(1)B.“从而”强加因果,材料一“生态旅游强调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和健康

文明的人文环境,将环境质量纳入考核范畴。

(2)C.“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一直呈增长趋势”错。由材料三的图表可知,

低于2015年。

(3)根据材料二“开发和管理人员本身的专业素养就存在一定的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

可从管理人员和管理体制方面归纳答案,可从生态旅游开发方和建设方方面归纳答案,

可从游客方面归纳答案,根据以上分析。

答案:

(1)B

(2)C

(3)①从旅游管理部门看,需要提高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人员本身的专业素养;②

从生态旅游开发方和建设方看,逐步提升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游客应不断提升自身

的环保意识和生态素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此时无声

[美]鲍勃•波克斯/文孙开元/译

这里是我的避风港。以前我常提起它,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家饭馆,在这里可以吃到美味

的旧式早餐:鸡蛋、家常炸薯条和熏肉。哦,还有营养丰富的全麦面包。不过这儿更舒

服,因为用不着自己动手做饭

我常在饭馆里遇到奇人奇事。想想吧,就像是把你家里的餐桌从你的厨房里搬到了公共

场所。跟家一样,但更舒服

饭馆里人不少,有的是全家来吃饭,有的是朋友聚餐,也有的像我一样,只是想来轻松

一下。哦,人们在滔滔不绝地聊着。

坐在我旁边的是些老主顾,有的是全家来吃饭,有的和朋友谈论着最近的新闻,都在滔

滔不绝地聊着。

除了在我的餐桌对面坐着的两个人,他们沉默不语。

我刚坐下时,这二位正一起默默地坐着。其中一位三十多岁,穿着一件旧工作服,他有

一张最出奇的面孔,纵横的皱纹使他看上去很有个性。他的绒线帽放在桌子上,让人联

想到了建筑工人。这种衣服穿在身上又暖和又轻便。

但他看上去不像是要去哪儿,他们的谈话也漫无目的。

“唉,我今天真饿了,爸。又是铲雪又是扫雪的。”年轻人说。

“哦,雪是很大。”老人回答。

又是好长时间的沉默。

突然,我听到年轻人说:“他们来了。”说完,他指了指门口。

他好像松了口气,终于有人来了,这使他们的谈话能得以继续。

和他们坐到一块儿的像是位妈妈和她十几岁的女儿。女士坐在了年轻人的身边,老人站

起身,让女孩坐了下来。

“您好,爸爸。很高兴见到您!”女士坐下后对老人说。

“你好!”老人回答。

又是一阵沉默,比刚才沉默的时间更长。

“我觉得身体还算可以。”老人骄傲地说。

“哦,您看上去确实很健康,爸爸。”年轻人随声说。全家人依次表示同意。

沉默。

侍者走了过来,把菜单递给了他们。

老人说了声抱歉。“我得去趟洗手间。老了就有这毛病。”他说。

在老人走开后,小伙子说:“上帝,我不知道和他说些什么好。我们坐着只是大眼瞪小

“我也是。宝贝儿,你和爷爷说会儿话女士说。

“他那么大年纪,我能和他说什么呢?"孩子回答。

多么沉闷的一家人。我不能再这么坐着听下去了。

“让老人讲讲他小时候的故事。"我一边吃着早餐一边说。也不管他们是否会说:“关你

什么事?”

“什么?抱歉,你说什么,先生?”女士问我。

当然,这是你们家庭内部的事,我知道。但你们知道他有多少故事可以对你们讲吗?你

们知道他这一生有过多少神奇的经历吗?他的经历可能是你们想都想不到的

又是沉默。

“请他谈谈他的童年往事。问问他过去下雪时的情景。他会有一百万个故事对你们讲,

他不说,那是因为没人向他问起这些事。"我对他们说。

这时,老人从洗手间走了回来。

“唉,感觉好多了,你们知道

年轻的三口人都把目光转向了我,我耸了耸肩。老人说的是实话,你们老了也得这样。

许久过后,小女孩问:“爷爷,您小时候的雪也像现在这样大吗?”

“嗯,宝贝儿。这雪跟我小时的雪比起来不算什么。我没和你们说过,我小时候

“您没讲过,爸爸,反正我没听您讲过这事。”小伙子说。

在后来的二十分钟里,老人兴致盎然地讲着他的故事。他一度站起身来,表演着那场雪

下得有多厚。接下来的那段时间,老人很兴奋,仿佛他是一位演员

我正要走出饭馆时,我听到老人说:“你们不知道聊聊天对我有多重要,这些年我都以

“哦……是这样,我们还以为您没兴趣讲这些故事呢女士说。

“你们没有闲心和我说话。我想,听我唠叨肯定是件烦人的事。你们知道,我过得很无

聊,我就没有可以说话的人了。”他停了一会儿,我看到他搓着他那双劳累了一生的手。

“你们知道,她和我就像是一首歌。我是曲子,她……她是歌词。”老人说。

就像所有的老人一样,他克制住了内心的情感,补充了一句:“要是你们不愿听

在我走出门口时,我又回过头看了看他们。我看到女士微笑着向我挥了挥手,她的另一

只手放在了爸爸的肩上。

她不需要再说什么。

(选自《梦是夜的花朵》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介绍了“我”所喜欢的一家饭馆的美味早餐及“我”在饭馆遇到的人、事,

既表现出自己轻松愉快的心情,也介绍了故事发生的环境。

B.饭馆里的人们“滔滔不绝地聊着”,聚在一起的一家人却“沉默不语”,小说描写场景

反差

C.“我是曲子,她……她是歌词”这句话充满诗意,在表达出老人对妻子爱恋的同时

D.小说以“我”与女士的交流以及对女士的神态和动作描写结尾,含蓄地写出了女士改

变了对父亲的做法,意蕴颇为深刻。

(2)老人在结尾说了“要是你们不愿听,我的话又说给谁呢?”这句话,请结合全文分

析这句话的含意。

(3)老先生一家人在饭馆里的“沉默”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这样的安排具有怎样的

作用?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解答】(1)B.“表现出不同的人所具有的生活状态”理解错误,引出“我”对那一家

人“沉默不语”的关注。

(2)这句话出现在老人与孩子们痛快地聊天之后,从“你们没有闲心和我说话”可以看

出老人的些许埋怨;孩子们主动和老人交谈,排解了他心中的孤独;从“自从你们的妈

妈去世后。根据以上分析。

(3)①从表达效果看,饭馆中,后来加入的女士以及孙女也与老人无话可说;②从情节

发展看,再到“又是沉默”,“沉默”是文章线索;③从主题表达看,从而揭示出在家庭

生活中要多与老人交流。

答案:

(1)B

(2)①老人知道孩子们没有闲心和他说话,这句话体现出老人对孩子们的些许埋怨,这

句话又体现出老人对孩子们的理解,这句话也体现出老人对孩子们与他聊天的喜悦。

(3)从表达效果看,一家人的“沉默”诠释了题目“此时无声”的内容;从情节发展看,

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对“沉默”的描写揭示了在家庭生活中要多与老人交流。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9分)

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构,字定叟,汉州绵竹人。以父恩授承奉郎,已有能称,浙西使者荐所部吏而

不及构

召对,差知袁州,戢豪强,构察知其枉,纵去,莫不怪之。未几

兄械丧,无壮子,请祠以营葬事,迁湖北提举常平。奏事,帝大喜,督理荒政,

苏、湖二州皆阙守,构首治之,帝奖其不畏强御,以直徽猷阁升副使,改知顺家府。奏

除逋欠四万缗,米八百斛,进直龙图阁。都城浩穰奸盗聚愿构画分地以警捕夜户不闭张

师尹纳女掖庭供给使恃以恣横构因事痛绳之徙其家信州其类帖伏。南郊礼成,赐五品服,

权兵部侍郎,加赐三品服。修三闸,复六井。府治火,上疏自劾,诏削二秩。构再疏乞

罢,辞,仍知镇江。召为户部侍即,面对言事,违时相意。高宗崩,以集英殿修撰知绍

兴府,为吏部侍郎。光宗即位,权刑部侍郎,为刑部侍郎,仍为府尹。内仔毛伯益冒西

湖菱地为亭,外戚有杀其仆者,狱具,簧缘宣谕求免

宁宗嗣位,归正人陈应祥、忠义人党琪等谋袭均州,副都统冯湛间道疾驰以闻。

构不为动,狱成,斩其为首者二人,反侧以安。奉新县旧有营田,募民耕之,钱六十,

其后议臣请鬻之。始,且加圻变,民重为困,构悉奏蠲之。进端明殿学士,复知建康府。

以疾乞祠

(节选自《宋史•张构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A.都城浩穰/奸盗聚慝/构画分地以警捕/夜户不闭/张师尹纳女掖庭供给使/恃以恣横/构因

事痛绳之/徙其家信州/其类帖伏。

B.都城浩穰/奸盗聚慝/构画分地以警捕/夜户不闭/张师尹纳女掖庭/供给使恃以恣横/松因

事痛绳之徙/其家信州/其类帖伏。

C.都城浩穰/奸盗聚慝/构画分地以警捕/夜户不闭/张师尹纳女掖庭/供给使恃以恣横/构因

事痛绳之/徙其家信州/其类帖伏。

D.都城浩穰/奸盗聚慝/构画分地/以警捕夜户不闭/张师尹纳女掖庭供给使/恃以恣横/构因

事痛绳之徙/其家信州/其类帖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临安,古代的临安是指临安府,即今杭州市,有“临时安家”之意.

B.侍郎,古代郎官,本为宫廷近侍,满一年为侍郎,满三年为尚书郎。

C.内侍,掌管宫廷内部事物、在宫中供使唤的人,为宦官之职。后因称宦官为内侍。

D.折变,即变换农民一贯所缴的某种实物,用表面看起来等值的另类实物替代纳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张构为政有能•年轻时,他已经因为有才能而被称誉,但荐举名单中没有提到他,召

对后,被派遣做了袁州知州。

B.张构不惧权贵。他代理两州太守时,当地执政的外戚闭门不卖粮食,张何不怕权贵,

受到孝宗的称赞。

C.张构严于律己。张构第二次担任临安知府期间,由于官府着火,殃及了百姓房舍,请

求朝廷削去他二级官阶。

D.张构平乱有方。宁宗即位后,陈应祥、党琪等人谋袭均州,张构从容应对,余党皆被

释放,地方得到安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构察知其枉,纵去,莫不怪之。未几

②外戚有杀其仆者,狱具,簧缘宜谕求免

【解答】(1)“以警捕”是“画分地”的目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张师尹纳女掖庭供

给使”的意思是张师尹把女儿献纳给后宫供妃嫔使唤,中间不能断开、C两项,奸人盗

贼集聚,张构划分地区来进行戒备和搜捕。张师尹把女儿献纳给后宫供妃嫔使唤,张构

因他犯事狠狠地依法处罚了他,其他类似的人全都驯服。

(2)B.“满一年为侍郎,满三年为尚书郎”错,满三年为侍郎。

(3)C.“请求朝廷削去他二级官阶”理解错误,他只是上书弹劾自己,文中“诏削二秩”

是说“皇帝下诏削去他的二级官阶”。

(4)①察知,了解后知道;其,他;怪;未几•译文为:张构了解后知道他冤枉,没有

人对这件事不感到奇怪,果然抓获了真正的盗贼。

②狱具,判罪定案,通过关系;求;如,按照,判罪定案,张构都按照律法坚持上奏论

罪。

答案:

(1)A

(2)B

(3)C

(4)①张构了解后知道他冤枉,释放了他。不久。

②有个杀了自己仆役的外戚,判罪定案,张构都按照律法坚持上奏论罪。

文言译文:

张构,汉州绵竹人,历任广西经略司机宜。他年轻时,浙西使臣荐举下属官员而

没有提及张构。

诏令(张构进宫)回答提问,剪除豪强。廷尉捕获盗贼上交到州里,释放了他。

不久。

哥哥张横去世,张构请求祭祀并主持丧葬之事,升任湖北提举常平,皇帝非常高

兴。”任浙西,苏州,诏命他兼任代理,张构首先整治他们,升任两浙转运判官,(张杓)

以直徽猷阁的身份升任副使。上奏请求减免拖欠的税额四万缗,升任直龙图阁,奸人盗

贼集聚,张构划分地区来进行戒备和搜捕。张师尹把女儿献纳给后宫供妃嫔使唤,张构

因他犯事狠狠地依法处罚了他,其他类似的人全都驯服,皇帝蜴张构五品官服,仍掌管

临安府。修三闸。官府着火,他上书弹劾自己。张构再次上书请求罢免。不久改知明州,

仍在镇江主持政事,当面回答政事。高宗去世,督察皇陵事务,任吏部侍郎,张构代理

刑部侍郎。绍熙元年,仍任府尹,有个杀了自己仆役的外戚,通过关系下令请求赦免,

上奏论罪。

宁宗继承帝位、忠义人党琪等人图谋袭击均州。张构没有马上行动,罪案审完,

其余同党全都释放。奉新县原来有营田,每亩给一斗五升米,其后议臣奏请卖掉营田,

征两税和买,百姓负担沉重,张构全都上奏减免了赋税,又掌管建康府,(后)去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5.(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秋日泊平望驿寄太常裴郎中

罗隐

频洲重到杳难期,西倚邮亭忆往时。

北海尊①中常有酒,东阳楼上岂无诗。

地清每负生灵望,官重方升礼乐司。

闻说江南旧歌曲,至今犹自唱吴姬②。

[注]①北海尊:亦作“北海樽”。汉末孔融为北海相,时称孔北海。融性宽容少忌,好士,

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亦咏饮宴。②吴姬:吴地歌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这是一首秋日酬赠诗,体现出诗人与朋友之间的真诚友谊和坦荡胸怀。

B.首联运用倒叙,触景生情,虽不见一个“愁”字

C.颔联和颈联巧用典故与对比,将昔日的欢乐与朋友的升迁进行了对比。

D.尾联说至今能表演非常本色的南朝清乐的,仍是来自吴地的歌女。

(2)罗隐在唐末五代诗名籍甚。其诗语言精警通俗,不少诗句脍炙人口,成为经典名言。

你认为本诗的颔联和尾联哪一联可以成为经典名言?说说你的理由。

【解答】(1)C.颔联与颈联不是“将昔日的欢乐与朋友的升迁进行了对比”。

(2)本诗颔联“北海尊中常有酒,东阳楼上岂无诗”对仗工整。孔融宽容少忌,好客,

化用此典。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再比如,至今犹自唱吴姬”采用了借代的手法,

用“吴姬”指代吴地歌女、文字精练而意蕴丰富。

答案:

(1)C

(2)示例一:颔联。颔联对仗工整,以“东阳楼”称美与会者的喷薄诗才,用语典雅,

读来脍炙人口。

示例二:尾联。尾联巧用借代,用“吴姬”指代吴地歌女,以奇代凡、特点鲜明。

赏析:

本诗是罗隐为官途中经过平望驿时写给正在太常寺任职的朋友裴郎中的一首七

言律诗,体现出诗人与朋友之间的真诚友谊和坦荡胸怀,触景生情,但愁绪却扑面而来,

以“北海尊”礼赞裴郎中的待客风度,再现了昔日朋友聚会的欢乐场景,表意通俗。颈

联将自己为官在外有负百姓期望与朋友的官途顺利进行对比。尾联巧用借代,用“吴姬”

指代吴地歌女,以奇代凡、特点鲜明。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以"木"与''金"为喻,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道理。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羽扇纶巾”描绘周瑜的儒将装束,以“橘

橹灰飞烟灭”表明周瑜的赫赫战功。

(3)《望岳》中,杜甫从所感所见的角度,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诗句

是: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解答】故答案为: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重点字:知)

(2)羽扇纶巾橘槽灰飞烟灭(重点字:纶、橘

(3)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重点字:眦)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_艺术,在视觉上能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这

种民俗艺术的产生和流传与中国农村的节日风俗有着密切关系,逢年过节抑或新婚喜庆,

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墙上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门上、灯笼上等,节日的气

氛便被_得非常浓郁喜庆。剪纸艺术是汉族传统的民间工艺,它源远流长,―,是中国

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那质朴、生动有趣的艺术造型,

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其特点主要表现在空间观念的二维性,—,线条与装饰,写意与

寓意等许多方面。民间剪纸的表现语言不只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托物寄语,,借用约

定俗成的那些观念化形象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C

A.雕刻烘托经久不衰刀工纸艺

B.雕刻渲染经久不息刀味纸感

C.镂空渲染经久不衰刀味纸感

D.镂空烘托经久不息刀工纸艺

(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D

A.民间剪纸的表现语言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托物寄语,借用约定俗成的那些观念

化形象

B.民间剪纸的表现语言不只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且是托物寄语,借用约定俗成的那些

观念化形象

C.民间剪纸的表现语言不只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且是托物寄语,借用那些约定俗成的

观念化形象

D.民间剪纸的表现语言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托物寄语,借用那些约定俗成的观念

化形象

(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

A.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的问题。

B.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嗒”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

实。

C.包扎所设在一个小学里,大小六个房子组成“品”字形,中间一块空地上长了许多野

草。

D.红烛啊,红烛!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