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试题(网友
回忆版)
[单选题]1.地球表层系统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是()
A.地热
B.生物能
C.核能
D.太阳能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在宇宙中位置。地球表层系统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是太
阳辐射能。故本题选D。
[单选题]2.若某块耕地的面积为6.25平方千米,其在图上面积为25平方厘
米,则该图的比例尺是()
A.1:10000
B.1:50000
C.1:100000
D.1:500000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地图。比例尺为图上距离比上实际距离,但是题中给出的是
面积,因此面积比得到后需要进行开方。故本题选B。
[单选题]3.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可以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下列属于按数据
结构分类的是
A.地图数据
B.空间数据
C.矢量数据
D.影像数据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按照来源分为:地
图数据、影像数据和文本数据,因此AD项不符合题干;按照数据结构分为:矢
量数据和栅格数据。故本题选C。
[单选题]4.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
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是()
A.政治地理单元
B.政治地理结构
C.政治地理现象
D.政治地理过程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政治与政治地理。政治空间结构是由政治地理单元中的空
间要素构成,空间要素包括领土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的中
心性区域等。政治空间结构是政治地理单元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此项不符合题
干;政治地理现象是指政治是一种无形的、追求权利的、最不稳定的社会文化
现象;政治地理单元是指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
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政治地理过程包括政治扩散、政
治整合、政治分离、主权变化。故本题选A。
[单选题]5.揭示一个国家或区域I业化进程中工业构演变规律的理论是()
A.雁行形态说
B•霍夫曼定律
C.工业区位论
D.库兹涅茨法则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理论。雁行形态说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于I960年
提出的。他认为,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
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
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A错误;工业区位论是强调选择因素不同,从而达到
工业效益最大,C错误;库兹涅茨法则中谈到工业部门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
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
体不变或略有上升,D错误;霍夫曼定理是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
夫曼定理又被称作“霍夫曼经验定理”,是指资本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
重不断上升并超过消费资料工业所占比重;故本题选Bo
[问答题]1.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邓老师遵循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评价建议〃中的要求,注意激发学生的
地理学习兴趣,鼓励大胆质疑;注意引导学生关心家乡的环境和发展,养成爱护
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写出邓老师应遵循《义务教
育地理课程标准(20H年版)》“评价建议〃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内容
要求。(10分)
参考答案:详见解析
参考解析: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真实表现和发展状况,应着重
评价学生:
⑴是否具有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否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具有好奇心;
⑵是否积极主动地与同伴配合参与探究活动,是否在探究过程中有发现问题的
意识并大胆质疑;
⑶是否善于提出意见,乐于听取同伴建议,并修正和发展自己的观点。
⑷是否关注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地理学的应用价值。
⑸是否关心家乡发展,关心国家地理国情。
(6)是否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问答题]2.[材料]:《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运用地图和其
他资料,归纳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周老师在
讲授亚洲“复杂的气候〃这一课时,采用了读图法指导学生读“亚洲的气候类型
“图(图13)□
问题:
写出周老师运用读图法指导学生读“亚洲的气候类型”图,应有的教学步骤。
(14分)
参考答案:详见解析
参考解析:教学步骤如下:
⑴首先,阅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了解亚洲气候类型主要有哪几种,并引同
学找出每种气候的不同气候的分布规律。
⑵其次,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并结合已有的答案将不同气候的名称以及分布位置
填在表格中。
⑶再次,展示不同气候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图,请同学们描述不同气候的水热状
况,并对不同气候的规律进行评价与总结。
⑷最后,和学生一起探究不同气候的成因,以及气候对区域产生的影响。
[问答题]3.(材料):下面是李老师和林老师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一课中的
教学导入:
李老师在课前布置了一项有点“另类’的预习作业:搜集带有“南”和“北两字
的四字成语或俗语。上课时,李老师先展示学生搜集的信息:南箕北斗、南来北
往、南腔北调、南鹤北鹰、南辕北辙、南征北战、南拳北腿、南老北孔、南敞
北合、南稻北麦、南蔗北甜、南船北马、南橘北枳、南涝北旱,然后,李老师
再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成语或俗语中体现出来的南北差异。
林老师采用了视频导入,分别播放了北方和南方生活场景的视频,学生一边看
视频,一边了解南,北方地区的不同生活习俗,并进行记录和对比。
(1)分析冰岛多火山的主要原因。(4分)
(2)推测冰岛陆上交通的主要方式,并分析其原因。(6分)
(3)冰岛邻近北极圈,还能温室种植蔬菜和鲜花,解释其原因。(6分)
(4)指出两位老师课堂导入的共同点和不同点(8分)
(5)若采用两位老师的课堂导入来组教学,你分别会做哪些优化改进?(8分)
(6)举例说明,王老师在教学片段中培养了学生的哪些地理能力?(8分)
(7)从资料选择学生学习参与两个角度,分别指出,王老师在本教学段中的不
足并举例说明(6分)
(8)本教学片段主要遵循归纳思维的程序进行教学,若按着演绎思维的程序,
你认为至少应该包括哪些教学步骤(6分)
参考答案:详见解析
参考解析:(1)原因如下:
1).位于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不稳定;
2).火山活动,冰岛是地理上的过热点,这里的地幔内岩浆距地表的距离比其他
地方近。
(2)交通方式:陆上交通方式,公路,汽运为主
原因:国土面积小,岛内地势起伏大,多冰川山地;地质结构不稳定,铁路轻
轨修建难度大。
(3)主要原因如下:
①火山灰土地肥沃,利于花卉蔬果生长。
②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气候适宜。
③农业生产技术先进,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④政府鼓励支持农业产业发展。
(4)共同点:两位老师都是采取以教师为主,教师首先展示,带领学生分析对
比。
不同点:李老师导入中也考察了学生的课后搜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能力;林
老师将理论知识通俗化,很快地突出本节课的主题,过程中也向学生提出问
题,引起学生思考。
(5)李老师:由学生自己示搜集的成语或俗语,然后自己得出这词语中包含的
南北方差异。
林老师:先针对南北方差异进行提问,再播放相关视频。
(6)李老师培养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
力。
(7)资料选择方面,王老师课堂中提供的教学资料重复(提供两个降水量统计
图),不满足教学资源多样化的要求,容易是学生疲倦,注意力下降;
学生学习参与方面,没有认知参与(重点内容、规律都是教师口述,而未给学生
提供资料且由学生总结出来)和情感参与(课堂内容不够生动,没有与生活实际
联系,不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只有行为参与。课堂内容结束后,学生并未深
刻理解。
(8)导入环节:由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差异视频引入。
新课讲授环节:学生回答视频中不理解的内容,讲解课堂内容。
拓展练习:展示上海和北京年降水量统计图,学生读图。
[问答题]4.缺题干
。>.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9分)
〈2〉.根据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应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
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15分)
参考答案:详见解析
参考解析:.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南半岛的地形,明白地形对城市分布的影响,清
楚的掌握中南半岛城市分布特点及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地图,掌握读图,填图、绘图、析图能力,通过探
究中南半岛城市的分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念。培
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习惯。
<2>.暂无
共享题干题
图1为120°E上的北半球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正午太阳高度,
[单选题]1.读图完成第2、3题图中①②③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
。
是
①②③
A.①③②
BC.③①②
③②①
D.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①②③位于北半球,此时为夏至日(为方便计
算,将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粗略估算为25°N),因此通过计算,①地的纬度约为
75°N,②的纬度约为55°N,③的纬度约为45°No故本题选A。
[单选题]2.此日,三地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②③
A.①③②
BC.③①②
③②①
D.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北半球夏半年,纬度越高的地方昼长越长,
反之越短,所以昼长时间由短到长的排列顺序为③②①。故本题选D。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世
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图2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与二十四节气的对应关系示
意图,(北半球),读图完成。
[单选题]3.图2中①②③④代表的节气,正确的是()
A.清明、芒种、处暑、寒露
B.清明、白露、立秋、寒露
C.雨水、芒种、处暑、大雪
D.雨水、白露、立秋、大雪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二十四节气分别为:冬至、小寒、大寒、立
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
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所以春分的
下一个节气为清明,小满的下一个节气为芒种。故本题选A。
[单选题]4.小暑期间,下列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印度搬到盛行东北风
B.旧金山地区温和多雨
C.巴西高原草木茂盛
D.长江流域进入汛期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节气小暑期间为北半球夏季;印度半岛冬季盛
行东北风,所以A项错误;旧金山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季炎热干燥,所以B错误;
巴西高原草木茂盛为北半球冬季,因此也错误。故本题选D。
图3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4为石林景观图。
[单①选④题]5.图3中表示固结成岩作用与变质作用的序号分别是()
A.②③
BC.④⑤
⑤⑥
D.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根据图示,甲、乙分别由岩浆演化所
生,并且甲位于地下,乙位于地表,因此甲为侵入型岩浆岩,乙为喷出型岩浆岩;
丙由沉积物通过固结成岩所产生,所以为沉积岩,所以④为固结成岩作用;丁可由
岩浆岩和沉积岩通过变质作用产生,因此为变质岩,所以⑤变质作用。故本题
选C
[单选题]6.图4所示岩类型与图3相对应的是()
A.甲
B.乙
C.丙
D.T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4为石林景观的物质组成为石灰
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所以与其对应的为丙。故本题选C。
图5为某地区某年8月18日2点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第8、9题
[单选题]7.图中甲、乙丙、丁4地区风力最大的是0
A.甲
B.乙
C.丙
D.T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水平运动。四地中乙处的等压线最为密集,所以乙
地的风力最大。故本题选B。
[单选题]8.图中甲、乙、丙、丁4地区最有可能为晴朗天气的是()
A.甲
B.乙
C.丙
D.T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锋面气旋。乙,丙位于暖锋的锋前区域,因此为阴雨天气;
甲,丁两地都位于高压中心,但丁地气压更高,所以最有可能为晴朗天气的为
丁地。故本题选D。
图6为某海域洋流模式图。国6
[单选题]9.读图完成10、11题图片已替换该海域位于()
A.北半球中低纬度
B.南半球中低纬度
C.北半球中高纬度
D.南半球中高纬度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海水的运动。图6洋流模式图为逆时针旋转方向,因此为
南半球中低纬度的洋流运动模式。故本题选B。
[单选题]10.关于该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渔场的形成与寒暖流交汇有关
B.②处洋流的形成主要受东北信风的影响
C.③处海流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D.④处洋流与另一半球同纬度洋流性质相同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海水的运动。①为寒流,它的形成说由于离岸流导致深层
海水的上泛所形成,故A项错误;②为南赤道暖流,形成是由于东南信风吹拂所
形成,故B项错误;③为暖流,可以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因此C项正确;④处
为西风漂流,属于寒流,与本半球同纬度的洋流性质相反。故本题选C。
图7为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局部示意图,图8为该河流甲河段径流量构成示意
[单选题Hl.关于甲河段北岸水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
A.侵蚀作用为主,河岸坡度变大
B.侵蚀作用为主,河岸坡度变小
C.堆积作用为主,河岸坡度变大
D.堆积作用为主,河岸坡度变小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通过判断,北岸为凹
岸,属于侵蚀岸,因此其形成是以侵蚀作用为主,并且河岸坡度较大。故本题
选A
[单选题]12.图8中,表示季节性积雪融水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陆地地表水。东北地区的河流一年有两个汛期,分别为春
汛和下旬。春汛河流径流的主要来源为季节性积雪融水,所以在图中4月份占
比最高的即为季节性积雪融水。故本题选C。
薰衣草可作药用、制茶、提取香草精油等。薰衣草喜光,生长适宜温度为16—
32°C,耐旱怕涝,喜疏松,排水性良好的土壤,3—5月生长期对水分要求较
高,6-8月花期时若降雨多,则含油量显著降低。图9为法国大陆地形分布
”,,序3
2米
U守
图。
[单选题]1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适合种植薰衣草的是()
A.甲
B.乙
C.丙
D.T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薰衣草生长适宜温度为16。-32°
间,甲、丁两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年积温较低,不满足温度条件,
所以排除;乙、丙两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但是乙地位于河流发
源地,海拔高,气温低,因此也排除。故本题选C。
[单选题]14.图中4条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A.塞纳河
B.颅尔河
C.加龙河
D.罗讷河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陆地地表水。塞纳河、卢瓦尔所在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
候,全年降水均匀,因此河流径流量稳定,故排除;加龙河、罗讷河所在地区为
地中海气候,季干燥少雨,季温和多雨,但是罗讷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夏季冰
雪融水补水较多,因此四条河流相比较而言径流季节变化最大的为加龙河。故
本题选C。
图10为〃鱼菜共生'的新型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通过巧妙的
生态设计,达到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
能正常生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单选题]15.下列地区最适宜发展鱼菜共生:复合耕作体系的是()
A.东北平原
B.河西走廊
C.华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鱼菜共生'是将水产养殖业和
水耕栽培结合在一起的新型模式,东北平原纬度位置高,气温低,不适合水产
养殖,此项不符合题干要求;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缺乏,不适合
水产养殖,此项不符合题干要求。华北平原作为全国最缺水的区域,发展灌溉
农业,土地盐碱化,不适合水耕农业,此项不符合题干要求,珠江三角洲纬度
低且处于我国季风区,水热条件好。故本题选D。
[单选题]16.实现“复合耕作体系〃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土壤
B.技术
C.地形
D.劳动力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复合耕作体系”在我国还没有得到
大范围的推广,主要是由于复合耕作体系需要进行不断尝试,提高技术。我国
地域辽阔,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劳动力充足,A、C、D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本
题选B。
图11为某企业在甲、乙、丙、丁四地生产同一种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湖南怀化市中方县紫荆学校公益性岗位招聘1人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广东省能源集团新疆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3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天津大学秋季硕士及以上学位辅导员招聘10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昭通市公安局昭阳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60人)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中国冶金地质总局西北局招聘46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生命的重建读书分享
- 十九大报告医患关系解读
- 2026届云南省玉溪市通海三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福州一中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 巡检记录表巡检记录表
- 2023年度青春期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 音乐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大气课设案例
- GB/T 23617-2009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调查总则
- GB 17498.2-2008固定式健身器材第2部分:力量型训练器材附加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 安全员之A证(企业负责人)【含答案】
- 二年级硬笔书法教学课件
- 部编 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课件
- 配电线路巡视-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