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现象一.选择题(共24小题)1.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B.声音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如图所示,声音在哪种介质中传播速度最慢()A.空气 B.水 C.尼龙 D.冰3.北宋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提到: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可尽早听到来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样做能尽早听到马蹄声的主要原因是()A.声音在土地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B.使马蹄声的音调变高了 C.改变了马蹄声的音色 D.提高了士兵的听力4.人工智能已逐步融入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为市面上一款“小米AI音箱”,只要用户对着音箱说出“小爱同学”几个字便可唤醒音箱并与其进行语音交流。有关“小米AI音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B.它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传播 C.它的声音是超声波 D.与用户交流用的是次声波5.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科学制器技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B.“鱼洗”发出嗡嗡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 D.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6.如图,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可观察到小球被音叉反复弹开,音叉不发声时观察不到该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的作用是放大了音叉的微小振动 B.小球的作用是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来 C.微小振动的音叉不具有能量 D.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7.下列的实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条件的一组是()甲: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乙: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丙: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将把泡沫塑料球弹起丁: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A.甲、乙、丁 B.甲、丙、丁 C.甲、乙、丙 D.乙、丙、丁8.如图是一款骨传导蓝牙耳机,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而不是堵塞住耳朵,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也不影响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耳机声和周围环境声音对应的传播介质分别是()固体、固体 B.气体、气体 C.固体、气体 D.气体、固体9.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①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发声;②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③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④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0.如图所示,分别是甲、乙、丙、丁四个物体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下面关于四者发出声音的特性描述正确的是()甲、乙音调不同 B.乙、丙响度不同 C.丙、丁音色不同 D.甲、乙、丙音调和响度都不相同11.疫情防控和森林草原防灭火人人有责。某小区内,宣传人员小王和小刘分别通过广播宣传疫情防控和森林草原防灭火相关政策,群众能够明显区分出小王和小刘的声音,这是因为他们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12.曾侯乙编钟包含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钟的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传播速度13.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说的是声音音调大 B.“悦耳动听”说的是声音的音色美 C.“尖厉刺耳”说的是声音响度高 D.“轻声慢步”说的是声音的音调低14.如图所示的波形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音色相同 B.甲、丁响度相同 C.甲、丁音调相同 D.都是噪声的波形图15.二胡是我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弓毛和弦摩擦发出声音,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A.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 B.加大摩擦弦的力度 C.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 D.旋转弦轴,调整弦的松紧程度16.2021年7月,我国南海海域,齿鲸发出巨大的超声波震晕一群小鱼,在齿鲸旁观察的潜水员却没有听到齿鲸发出的声音。齿鲸发出的声音()A.响度大、频率高 B.响度大、频率低 C.响度小、频率高 D.响度小、频率低17.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会发出不同的声音()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18.2013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爱耳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2022年3月3日是第23个“全国爱耳日”。降低噪声影响,守护听力健康,增强全民爱耳护耳意识,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与声音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产生声音的响度不同 C.“山东舰”航母上的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跳广场舞时喇叭播放的歌曲都是乐音19.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丙图:抽掉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闹钟铃声的音量不会变化 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20.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B.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C.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的音调越高 D.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的快得多21.下列关于声波的应用说法不正确的是()A.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的原理是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B.倒车雷达的原理就是采用蝙蝠的“回声定位”的方法 C.通过灵敏的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可以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城市里安装噪声监测装置,是通过音色来反映噪声大小的2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做“B超”诊断疾病,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B.将正在发声的扬声器对准烛焰,烛焰会摆动 C.真空不能传声,是用实验加推理的方法得出的 D.校园内植树可以防止噪声产生23.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发生地震时,被困人员可以敲击周围坚硬物体求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地震时会产生超声波 B.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更快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4.下列事例中,利用声来传递信息的是()A.利用强超声波对金刚石等坚硬物品钻孔 B.超声波使液体微粒剧烈振动,加速溶质溶解 C.人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耳内鼓膜会破裂出血 D.母象与小象通过次声波交流二.填空题(共6小题)1.口技是民间的一种声音艺术,高超的口技艺人,可以模仿各种语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虽然艺人挡在屏风后看不见,但现场观众能通过艺人发出的声音就能感受到人生的喜怒哀乐,说明声音可以传递。2.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于2021年10月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一群“热心”的亚洲象也赶往“赴会”。在工作人员观察和陪护象群时发现,大象之间可以通过频率小于20Hz的声波相互交流,这是利用声波传递。3.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蜡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选填“能量”或“信息”);《中高考期间禁噪方案》规定中高考期间各考点的噪音不超过45(填单位);“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4.医生利用的“B超”是通过(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这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超声波在真空中(选填“能”或“不能”)传播。5.习总书记在青岛考察时指出,发展海洋科研是推动强国战略的重要方向。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水声学探测器,安装了包括导航、水声通信测速、图象信号传输等多部不同功能的声呐,声呐使用时发出的是(填“超声波”或“次声波”).6.云南北迁亚洲象群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如图是亚洲象迁移时的情景,象群之间通过频率(选填“大于”或“小于”)20Hz的次声波相互交流传递信息。三.计算题(共10小题)1.一辆汽车某一时刻鸣笛,司机在4秒后听到从峭壁反射回来的声音。(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请你根据所给条件分别计算下列各小题:(1)如果汽车静止不动,求鸣笛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2)如果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着峭壁开去,求4s内汽车走过的距离;(3)如果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着峭壁开去,求4s内声音走过的距离;(4)如果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着峭壁开去,求司机听见回声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5)如果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着峭壁开去,求鸣笛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2.一列匀速行驶的火车,在距前方峭壁547.5m处鸣笛,经过3s司机听到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声音在3s内传播的距离?(2)火车的行驶速度是多少?3.利用超声波可测海洋深度,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103米/秒,若我国深海探测器某次下沉到200米深处静止时发出信号,静待6秒钟后收到海底反射回来的声波,求:(1)探测器此时海底的距离是多少?(2)此处海洋深度是多少?4.超声波测速仪是有效地监控汽车行驶速度的仪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小汽车进入监控区域时,测速仪向汽车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后又被测速仪接收。已知测速仪每隔2.6s发出一次信号,当一辆匀速行驶的小汽车进入测控区时,测速仪第一次从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整个过程用时0.6s,第二次从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整个过程用时0.4s。已知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1)当汽车第一次反射信号时距测速仪有多远。(2)这辆小汽车的速度为多少。5.一列动车长200m,以一定的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在进入某一隧道前800m处鸣笛,司机在鸣笛4s后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鸣笛声从发出到反射传回司机耳中,声音通过的路程为多少米?(2)该动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3)若该列动车以这个速度匀速通过一个长820m的隧道,则动车完全穿过隧道的时间为多少秒?6.小程看到有些路段设置有禁鸣和测速标志,他查阅资料后得知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辆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假设超声波传播速度为340m/s.且保持不变).(1)汽车行驶时发出的声音是通过传入人耳的传播的;设置禁鸣标志是为了在减弱噪声.(2)上述测速路段限速为50km/h,则被测汽车是否超速?7.一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s1=7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s2=40m后,司机刚好听到笛声的回声,已知声速为340m/s,求:(1)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的距离;(2)听到回声时,声音传递的总路程;(3)汽车行驶的速度。8.火车沿直线朝着山崖以108km/h的速度行驶,在距离山崖不远处鸣笛,经过4s后便听到了从山崖反射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火车长200m,问:(1)4s内火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米?(2)鸣笛时火车离山崖多少米?(3)火车行至山崖后,完全穿过山崖下的隧道用了3min,隧道的长度是多少米?9.如图所示,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坐底马里亚纳海沟,其下潜的速度为20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产品冷冻加工与冷藏设施设计考核试卷
- 船舶动力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策略优化考核试卷
- 探秘波粒二象性
- 硕士之路解析
- 外贸英文函电课件
- 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化工大学《建筑荷载》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市封浜高中2024-2025学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分科综合卷化学试题(三)含解析
- 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市级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3月网络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南京警察学院《作者电影赏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制药废水预处理技术的发展综述报告6000字(论文)】
- 《销售技巧课件:提高销售额的12种方法》
-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投标方案
- 果蔬汁简介介绍
- 神经形态计算详述
- 广东御景木业有限公司年产木质门8万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展位搭建施工方案模板图
- 文房四宝(课堂PPT)
-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期末复习测试卷-高一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 铁路基础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单选、多选、判断)
- 2023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