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南岳阳第一中学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湖南岳阳第一中学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湖南岳阳第一中学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湖南岳阳第一中学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湖南岳阳第一中学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南岳阳第一中学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激素、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酶和神经递质起作用后都被灭活B.激素、酶和神经递质都需与相应物质结合才能起作用C.激素、酶和神经递质都是有机物,能产生激素和神经递质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D.酶制剂最好在最适温度下保存2.图中a、b、c为相应部位的细胞外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中蛋白质含量多于aB.a中不含有淋巴细胞C.长期营养不良会引起b增多D.c中含有血浆蛋白、激素等3.右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A.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对同一器官影响不同,A点促进芽的生长,D点抑制芽的生长B.A、B、C点对应的浓度分别是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其中茎对生长素最敏感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根的生长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太灵敏4.当我们处在紧张的情况下,会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此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B.副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后分泌的物质与心肌细胞质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会使心率减慢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既有传入神经也有传出神经5.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各不相同。下列有关一种以CO2为唯一碳源的自养微生物营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氮源物质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B.碳源物质也是该微生物的能源物质C.无机盐是该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D.水是该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一6.已知某种兔迁入新的环境后种群增长曲线为“S”形.在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年份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兔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未标记的60只、标记的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A.15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7.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D.复合菌剂中的农药降解菌对农药的分解有助于生态保护8.(10分)“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醉驾容易导致交通事故,饮酒过量的人往往表现出走路不稳、呼吸急促、语无伦次,人脑中受影响的对应结构是()A.小脑、脑干、大脑 B.大脑、脑干、脊髓C.小脑、脊髓、脑干 D.大脑、小脑、脑干二、非选择题9.(10分)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木死亡导致林冠层产出现空隙现象称为林窗。研究者调查了某森林中林窗与林下的土壤动物群,结果如图1所示。图2表示研究过程中构建的捕食者—猎物模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者采用样方法调查该区域内某植物的种群密度,需要先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该植物的种群密度,再求出______作为此区域该植物的种群密度。研究者在对植物的丰富度进行调查时,需要统计各层植物的______。研究者如果要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2)图1中信息能体现出的群落结构是______,林窗和林下的动物种类不尽相同,这是由于植被不同,为动物创造的______条件不同。(3)图2中最可能代表猎物种群K值的数据为______,捕食者的数量为______时,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捕食为一种种间关系,影响群落的因素除种间关系外,还包括有_____________。10.(14分)回答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问题:(1)人体控制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____________。成年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___________。(2)若在神经纤维上安装两个完全相同的灵敏电流表,如图甲所示。表1两电极分别在膜外a、b处,表2两电极分别在d处膜的内、外侧。在b、d的中点c处给予—适宜刺激,相应电位变化曲线如图乙、丙所示。表1记录得到图___________所示电位变化曲线,图乙曲线处于③点时,图丙曲线正处于___________点。图丙曲线处于⑤点时,图甲a处膜外表现为___________电位。11.(14分)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乙表示能量流经W种群所处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甲中能构成群落的是____________,若D取食E的比例由1/5调整为1/2,则D的量是原来的_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3)图乙中的b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4)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农田锄草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但当过度释放时却是一种神经毒素,能引起严重的神经元损伤,导致运动神经元病(“渐冻人”)、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请分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谷氨酸以_____运输方式从突触前膜释放的,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使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变为____________,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突触间隙中谷氨酸积累过多时,会持续作用引起Na+过度内流,可能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涨破,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若某药物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病症,其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3)人体内存在体温调定点,正常约为37℃。呼吸衰竭是运动神经元病的并发症,当肺部细菌感染时,会导致体温调定点_______(填“上移”或“下移”),使正常体温相当于寒冷刺激,引起______________分泌增多,使产热增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酶、激素与神经递质的比较如下:(1)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和RNA,一般活细胞都可以产生酶,作用部位在细胞内外,作用后数量和性质不改变;(2)激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多肽、固醇和氨基酸衍生物等,一般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产生,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作用后被灭活;(3)神经递质化学本质是乙酰胆碱、多巴胺和氨基酸类等,一般由神经细胞产生,作用部位在突触后膜,作用后被降解或移走。【详解】A、激素和神经递质起作用后要立即被灭活以保证调节的灵敏性,酶发挥作用后,其数量和性质都不会发生改变,一般不会被灭活,A错误;B、酶、激素和神经递质均具有特异性,激素和神经递质需要与受体结合,酶需要与底物结合后,均与特定分子结合才能起作用,B正确;C、神经递质不一定是有机物,如一氧化氮,C错误;D、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所以酶制剂最好在低温下保存,D错误。故选B。2、C【解析】据图可知,a所处的管道没有盲端,为血管,则a为血浆;c所处的管道具有盲端,为淋巴管,则c为淋巴,b位于组织细胞间隙,为组织液。【详解】A、血浆与组织液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A项错误;B、血浆中含有淋巴细胞,B项错误;C、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增大,导致组织液增多,C项正确;D、正常情况下血浆蛋白位于血浆中,D项错误。故选C。【点睛】组织水肿是指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其引发原因包括2大层面5项原因,如图所示:3、C【解析】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生长素的双重作用与浓度和器官有关,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根、芽和茎的敏感程度大小是:根最敏感,其次是芽,茎最不敏感。图中A、B和C分别对根、芽和茎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对应的浓度为最适浓度。【详解】A、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对同一器官影响不同,A和D点促进芽的生长,D、C点抑制芽的生长,A错误;B、A、B、C点对应的浓度分别是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其中根对生长素最敏感,B错误;C、由图可知,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根的生长,C正确;D、由该曲线图可知根、芽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大小是:根最敏感,其次是芽,茎最不敏感,但不能看出幼嫩细胞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反应不敏感,D错误。故选C。4、D【解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详解】A、人在紧急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A正确;B、支配心脏的副交感神经即迷走神经。当迷走神经兴奋时,其节后神经末稍释放乙酰胆碱,这类递质可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胆碱能受体结合,导致心率减慢,B正确;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C正确;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D错误。故选D。5、B【解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微生物的营养需求和培养基的组成和功能,确定知识点后梳理相关知识,然后根据选项提示进行判断。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包括碳源、氮源,水、无机盐,有的还有生长因子,以CO2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培养自养微生物,培养基中还必须提供氮源、水、无机盐。【详解】A、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氮源,氮源物质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A正确;B、该碳源是二氧化碳,属于无机物,不能作为微生物的能源物质,B错误;C、无机盐是微生物生长繁殖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C正确;D、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是该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一,D正确。故选B。6、D【解析】1、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个体总数N:初次捕获标志数M=再次捕获总数目n:重捕的标志个体数m。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特点:①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②种群增长率变化,种群数量由0→K/2时,增长率逐渐增大;种群数量为K/2时,增长率最大;种群数量由K/2→K时,增长率不断降低;种群数量为K时,增长率为0。(2)原因: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捕食者数量也会增加。【详解】根据标记重捕法的计算公式可知,在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年份时,该环境中兔的总数为(只),当增长速率最大时,种群的数量约为,因此该兔群的K值约为400只,D正确。故选D。7、B【解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详解】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物种多样性,从而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正确;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有利于其他生物的生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B错误;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其他生物的生存,从而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C正确;D.复合菌剂中的农药降解菌可降解农药残留,有利于其他生物的生存,有助于生态保护,D正确。8、A【解析】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①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⑤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详解】小脑有维持平衡、协调运动的功能,走路不稳即与小脑的麻醉有关;呼吸急促与呼吸中枢有关,呼吸中枢位于脑干;语无伦次与语言中枢有关,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A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9、(1)①.所有样方该植物种群密度平均值②.种类数③.取样器取样法(2)①.垂直结构②.栖息空间和食物(3)①.N2②.P2/2③.种内竞争和非生物因素(或种内竞争和光照、温度、水和无机盐)【解析】由图1可知:地下不同深度,土壤小动物的种类有所区别。图2中:猎物的K值为N2,捕食者的K值为P2。【小问1详解】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先计算出各个样方内的种群密度,再求所有样方该植物种群密度的平均值平均值。要调查植物的丰富度,需要统计各层植物的种类数。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小问2详解】图1中,不同的深度分布的动物种类有区别,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林窗和林下植被不同,为动物创造的栖息空间和食物不同,故动物的种类有区别。【小问3详解】猎物的数量在N2上下波动,故N2最可能代表猎物的K值。同理可知,捕食者的K值是P2,种群数量为P2/2时,增长速率最快。种间关系如捕食、竞争等,均会影响群落,另外种内斗争和非生物因素也会影响群落。【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图2中猎物和捕食者的K值的判断,需要注意该生物的数量会在K值上下波动。10、(1)①.脊髓②.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2)①.丙②.④③.正【解析】1、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主要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能够升高血糖。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静息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动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小问1详解】人体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成年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脊髓中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人体神经调节存在分级调节。【小问2详解】图中表1两电极都在膜外,静息电位时,膜外都是正电位,不能测到电位变化,对应图丙所示电位变化曲线,表2两电极,一个在膜外,一个在膜内,静息电位时表现为内负外正,可以测到电位,对应图乙所示电位变化曲线;图乙中曲线处于③点时,此时为动作电位,对应图丙中的④点;图丙曲线处于⑤点时,兴奋传导到图甲中的a、b点之间,此时a处为静息电位,膜外表现为正电位。【点睛】此题考查血糖调节相关知识,借助排尿反射考查神经调节的分级调节,考查神经调节中电位变化的相关曲线分析等知识点,综合性强,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合理分析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①.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②.B、C、D、E、F③.2.0(或1.5)④.W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⑤.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部分。(1)生态系统的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流动的途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10%~20%的能量,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同时也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人类最有益的部分。题图分析,图甲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首先根据双向箭头及太阳光能的输入可判断出A是无机环境、E是生产者;其次判断分解者,分解者除了一个箭头指向无机环境外,其他箭头都指进来,因此C为分解者;其余均为消费者,即B、D和F均为消费者。图乙表示能量流经W种群所处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b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C表示分解者散失的热量。生态系统的功能为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流。【详解】(1)结合分析可知,该生态系统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2)群落是指某一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称,据此可知图甲中能构成群落的是B、C、D、E、F,图中的食物链为E→F→D→B,E→D→B,若D取食E的比例由1/5调整为1/2,设D原来的量为a,则所需E的量为,0.2a÷1/10+0.8a÷(1/10)2=82a,同理变换取食比例后,D的量为b,则所需E的量为,0.5b÷1/10+0.5b÷(1/10)2=55b,则调整比例后D的量是原来b/a=82÷55≈1.5。(3)结合分析可知,图乙中的b表示W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4)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农田锄草减少草与农作物的竞争,从而使阳光更多的照射到植物上供植物光合作用,相当于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点睛】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