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教育的重要形态_第1页
美育教育的重要形态_第2页
美育教育的重要形态_第3页
美育教育的重要形态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育教育的重要形态

现在,随着审美与人类生活的联系越密切、广泛、深入,审美问题就越复杂、重要。随着教育从适应性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转变,教育质量越好,教育质量越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育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别林斯基也曾有过这样的论述:“缺乏它,缺乏这种感情,就会没有天才,没有才华,没有智慧。”伟大的科学家和教育家爱因斯坦也有过精辟的论述:“光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因而,美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美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将必然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中心环节。如何完成美育任务,怎样实施美育?笔者认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在美育实施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而,作为教师,必须对美育有一个科学而又明确的认识,同时,还要充分了解自己这一角色的美育功能。一、美学的内涵、本质、目的和功能(一)美育应当是教育、思想、教育和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美育是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的简称。“美育”这一术语最早是由德国美学家席勒提出来的。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从人的和谐发展的角度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作用做了系统的阐述。他指出:“有健康的教育,有审视力的教育,也有趣味和美的教育。最后一种教育的意图是,在尽可能的和谐之中培养我们感情和精神的整体”。中国最早使用“美育”这一术语的是蔡元培先生。1901年,他在《哲学总论》一文中提出了“美育”的概念,这是他根据席勒曾使用过的德文词组AsthetischeErziehung翻译过来的。1917年,蔡元培先生响亮地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并在《美育》条目中给美育下了一个定义:“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这则定义表明美育是教育的一部分,是在美学理论指导下的美感教育。朱光潜先生在《谈美感教育》一文中也指出,“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把美育定位于情感教育,使美育有了自己特殊的领域,开始走向独立。但是,美育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教育,它还对人格整体发生作用。应该肯定地说,美育具有全面性和自由性。现代美育观认为:美育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心理,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手段。所以说,美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它以审美活动来教育人,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心理,同时也培养人的审美兴趣和能力。关于美育的实质,杨恩寰先生说得好:“审美心理的建构,人生的完整与自由的实现,这就是审美教育的实质,亦即终极目的。”(二)美育应当保持根本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教育中关于美育对个性情感的发展,使之得到自由、解放等方面的功能是比较忽略的。这种重理性轻感性、重规范轻个性、重伦理而轻情感的美育思想,在许多思想家、教育家身上反映出来。王国维先生从“审美无利害”这一命题入手,认为“盖人心之动,无不束缚于一己之利害,独美之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纯洁之域,此最纯粹之快乐也”。蔡元培先生也认为,美育应当驱除个人之私欲,达到人与人关系的普遍和谐:“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见消弭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蔡元培先生还认为,美育应当保持着道德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所以他明确地说:“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也”。王国维和蔡元培等并非不重视或不具备人本主义精神。五四运动前后,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高歌个性解放、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但在当时的中国,由于历史的特殊性,使得他们不得不把美育与社会改造联系起来,尽管这项工作在今天看来仍有其巨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他们忽视了美育对于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特殊意义,过分地强调了美育改造现世的功能,让美育承担着它不可能独立承担的任务。当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现在正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中国教育界来说,如果再忽略这一点就必然导致教育元素的缺失,最终无法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人。我们现在应该怎样看待美育的功能呢?朱光潜先生指出,美感教育的功能就在于“怡情养性”。何谓“怡情养性”呢?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所谓“怡情”,即陶冶情感,完善审美的心理结构;所谓“养性”,即使包含知、情、意在内的整体心理结构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得到合理有效的整合。显然,“怡情养性”还只在个体塑造层面上。美育不仅如此,它必须具备社会整合功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整体联系,这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之间在审美体验瞬间的自由交往和实现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还表现在通过活的形象的感发推动本民族文化的建构。因此,我们可以把美育的功能归结为:第一,培养某种审美价值取向。个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通过美育,使个人接受某个社会关于美和丑、崇高和卑下、悲和喜的理念,从而形成自觉的审美价值取向。第二,发展人的审美创造能力。这包括发展人的审美知觉和审美体验的能力,完善人的审美趣味,培养人在艺术活动和其它活动中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这两种功能是互相联系和统一的,不能把其中一种功能绝对化。因而,我们可以说:“怡情养性”是美育的内涵和目的,在这怡情养性中提升“人的尊严”则是美育的功能。二、美育是以人来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离不开美育,而美育是靠人来实施的。教师作为专门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在实施美育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教师角色具有何种美育功能?这正是笔者想要讨论的问题。(一)发挥教师的作用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因为人是一切生物之中最复杂,最神秘的”。教师是艺术家,是创造者。教师面对着的是处于成长中的具有创造性主体意识和情感的生命个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教学任务的组织者和承担者,还是与学生教学相长,一起创造、发现的学习促进者,同时也是学生交流情感的对象和学习的直接榜样。教师应从单纯对知识的传授中解放出来,其主要任务是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重心,促进青少年的人格和谐、全面、健康的发展,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样,教师角色就与美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是否意识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同时也担负着美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的重担,而且作为师表、楷模,教师本人也成了学生的审美对象,教师本身所具备的诸多审美因素,客观上也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由此可见,教师教学活动的过程,其实就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过程。(二)教师角色的审美功能1.形成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大环境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师职业是以塑造未来新一代人格为特点的职业,这种塑造不仅要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起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道德情操、人格涵养、理想追求起作用。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去学习、去发现、去仿效的目标在教师本人身上体现出来,教师就可以成为学生可视可闻,可感可触,可亲可爱,并且可以仿效的榜样。教师的健全人格和高尚气质,是最好最直接的审美对象,也是最好最近的榜样,这种榜样对学生的感召力是难以估量的。我们在很多中小学学生的作文里,都可以见到以教师为讴歌、赞美对象的例子。教师的这种影响还会持续地在青少年发展的进程中起作用,甚至影响到他们成年后的思想和生活。教师角色的这种心灵育化功能,随时随地像阳光和空气一样在发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年轻的心灵中播撒美的种子,催生理想的萌芽。2.情感的教育是青少年自我教育的重要任务心理学认为,情绪发展关系着人的内心生存状态是否完善、和谐,关系着人格是否丰满、健全。人是富于情感的动物,也是群居的动物,所以人需要同类同情心的要求最为强烈。青少年血气方刚,情绪发展变化剧烈,情感世界动荡不安,情绪经常不稳定。因而,青少年格外地苛求情感的理解和沟通。他们的情感世界像亟待浇灌的原野,如果能得到爱的关怀和情感的滋润,就会长成郁郁葱葱的大树,在漫长的一生中支撑他们的人生,并成长为一个富有爱心的健全的人,在社会中起到积极健康的作用。相反,如果没有得到爱的滋养,心灵就像寸草不生的沙漠,就会走向反面,形成狭隘、自私和没有同情心的病态人格。所以,青少年美好情感的培养也是美育的重要任务。情感是活生生的心灵感觉和生命体验,情感的滋养不可能靠道德说教和生硬灌输,甚至强迫接受,而只能以情激发情,以爱发现爱,以心理解心。教师是青少年除父母以外相处最多、接触时间最长的人,在长期的共同的教学活动中,情感像无形的纽带把教师和学生联系在一起。教师将深厚广博的爱心全面渗透在教学和生活之中,教书育人,师爱荡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怀和体贴,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各种渠道传送到学生心里,使他们感到温暖和理解,像甘泉雨露般浇灌着年轻的心灵。教师本人的美好情感,使学生如沐阳光,如坐春风,受到感染和鼓舞,获得健康向上的力量,成长为富有爱心的人。3.声传情,声心动我们知道,教师的教学工作是求真、向善和趋美的工作。教师教学活动的生动形象,可以使学生获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行”的体验。教师以声传情,以音动心,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之中。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热情,也是健全人格的内容之一。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能唤起学生求知的热情,使他们理解求知的意义,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探索,生动活泼地、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并且获得认知的经验和学习的方法,从而体验到追求知识的喜悦和精神满足。4.丰富丰富的审美因素教师是活的形象,从审美角度看,具有完美人格和深厚修养的优秀教师也是学生的审美对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